① 什麼是97金融風暴
言簡意賅好啊剛好我就知道個大概,拿不出數據分析:
首先在此次金融動盪之前東南亞國家包活韓國等國家經歷了長時間的平穩發展,而且這些國家都有一致特點:外向型經濟,進出口貿易佔GDP很大比例。
因為他們本國經濟系統薄弱,盤子小,所以這些國家的匯率系統是不穩定和薄弱的。如果沒記錯,應該是首先泰國的泰銖大幅度下滑,原因是金融大鱷索洛斯從國際游資那裡不知怎麼弄來了大筆的錢(可以和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相比),然後大量拋售泰銖購進美元,從此開始了連鎖反應,泰國本來想努力控制局面,但央行的外匯儲備不足以應對,人是很容易受鼓動的,心理雪崩效應,泰銖最終崩盤。
這樣造成該國的出口額大幅度減少,原材料能源等又沒有外匯購買,因為東南亞國家相互聯系比較緊密,再加上類似操作,最終全面貨幣貶值。後來到了嚴重時期,中國,韓國,香港的出口都受到很大影響,你可以查一下我國那年的出口額,很慘。香港本來在劫難逃,因為它也是嚴重依賴進出口的獨立金融體系,最後是中央政府借款幾百億(美元)才挺住了。當時朱鎔基總理向國際作出承諾:人民幣絕不貶值,無論花多大代價,就是因為這個是連鎖的,人民幣貶值了可以改善出口壓力,但會損害更多的國家。
ps: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人民幣還是挺住了,從此人民幣在東南亞國家聲名鵲起,在當地旅遊很多人直接收人民幣的,而不是美元一枝獨秀了。當然這次金融風暴破壞巨大,通貨膨脹,經濟負增長等等。
② 97年金融風暴時,中國有沒有給香港錢
第一個問題:97亞洲金融風暴是從泰國開始的,外資熱錢(美元)大量湧入泰國,瘋狂的兌換泰銖,抬高了泰銖,導致泰銖急劇升值,一旦泰銖升值到一定的高位之後,外資熱錢就要開始下手賺取泰銖和美元之間兌換的差價了,同時泰國也是外資熱錢選擇的一個試驗國,當看到在泰國的行動比較成功之後,就開始在亞洲其他國家開始使用同樣的方法,包括中國在內,當時的亞洲各國在97年之前正進入瘋狂的發展期,需要大量的資金,也就為外資熱錢創造了土壤。當各個國家的貨幣兌換美元達到高位之後,就開始用最快的速度抽出資金,將各國的貨幣兌換成美元,外資大量抽出,直接導致各國的貨幣貶值,制止貶值的方法就是動用外匯儲備,當外匯儲備不夠時,就只有直接將本國貨幣貶值來減少國家的損失,但已經為時已晚,直接導致國內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政府破產,國家混亂,經濟發展極度減緩,甚至停滯。中國之所以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沒有出大問題,主要是中國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因為當時的中國正處於高度發展時期,如果出現貨幣貶值,那物價飛漲,社會動亂的情況將比泰國嚴重幾十倍,那時中國已經接手了香港的回歸,也不允許出現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貨幣貶值,中國的經濟將倒退二十年以上,回到改革開放初期的水平。
第二個問題:中國雄厚的外匯儲備除了保證本國貨幣不貶值,最主要是用於幫助香港的港幣穩定,中央政府在金融危機中至少動用了近300億的美元幫助香港政府穩定恆生指數,主要作用是讓香港政府有足夠的資金能夠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從而導致的恆生指數暴跌的情況能夠避免,讓香港政府將恆生指數托穩。在整個亞洲金融危機中,唯一頂住了外資熱錢(索羅斯)的進攻而沒有經濟崩潰的就只有回歸後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幾十年的發展果實。當時索羅斯發動世界輿論(包括香港輿論),大肆攻擊香港政府「行政干預市場」違反市場經濟規則,要是當時香港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於世界的輿論壓力而不運用宏觀調控進行入市干預,那將釀成大禍。(這一舉措俗稱港幣保衛戰)
其實中國在亞洲金融風暴中能穩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資本市場當時根本沒向外資開放,直到今天,也有嚴格的外資准入制度,換句話說,你外資隨便進來多來,我中央政府都照接不誤,但是你外資想突然抽走,那是不行的,必須根據我的制度來,在一定的時間內一部分一部分的抽走,這樣就不會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產生巨大影響了,這個制度就是QFII(合格的境外投資機構)
③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股市和銀行有什麼影響
打開你的看盤軟體,找到恆生指數,周期調到年線,在2008那根k線用十字游標對一下就知道了。
④ 香港97年金融危機
97年亞洲金融危機索羅斯的確贏了非常多,不過在香港索羅斯沒有佔到便宜反而賠了錢,貌似是10億,主要就是中國政府的4000億求助計劃
⑤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香港為什麼能挺過來
原因:因為1997年的香港不僅自身擁有82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且身後還有中央政府12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兩者相加超過日本的2080億美元,居當年世界第一位。
香港金融保衛戰:
1997年香港回歸伊始,亞洲金融危機爆發。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國際金融炒家三度狙擊港元,在匯市、股市和期指市場同時採取行動。他們利用金融期貨手段,用3個月或6個月的港元期貨合約買入港元,然後迅速拋空,致使港幣利率急升,恆生指數暴跌,從中獲取暴利。
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猖狂進攻,香港特區政府決定予以反擊。199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投入龐大資金,准備與之一決雌雄。28日是香港股市8月份恆生期貨指數的結算日,特區政府與炒家爆發了大決戰。
(5)97金融風暴香港股市行情擴展閱讀:
亞洲金融危機指發生於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風波。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
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
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
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⑥ 97香港金融危機
用外匯儲備買進港元,防止港元的貶值!不買的話港元因為被拋售,會大幅貶值,也就會造成金融危機。就像當時的泰國,泰國的貨幣嚴重貶值,經濟受到巨大沖擊。不接是不行的,不接會造成經濟動盪。
⑦ 關於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香港
1997年10月,香港慶祝回歸的喜慶氣氛尚未消散,亞洲金融風暴便黑雲壓城。以美國對沖基金為首的國際金融「大鱷」襲擊香港,恆生指數4天之間就從16000多點狂瀉至6000點,股市瀕臨「崩盤」!金融、地產、貿易、旅遊四大支柱產業悉數「掛彩」!整體經濟甚至出現了多年未有的負增長!
1997年1月,索羅斯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泰國首當其沖。同年5月,國際貨幣投機商開始大舉沽售泰銖,7月初泰銖淪陷,金融風暴開始席捲亞洲。
對此,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強調,香港股市的震盪只是暫時性的調整。國家外交部發言人沈國放表示,香港股市以往也出現過這種波動,不足為怪,港股波動是特區政府要自行處理的事物,中央政府將依照「一國兩制」的原則,不會直接干預香港的股市和港元匯價。
在這關鍵時刻,特區政府力挽狂瀾,在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果敢措施,牢牢地遏制住了經濟下滑:
一、特區政府打破自由市場經濟政府不幹預的所謂「常規」,動用1100多億港元的外匯基金,入市收購部分本地股票,捍衛香港股市,捍衛聯系匯率制度。此舉讓屢屢得手的索羅斯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到2000年4月,僅32個月,特區政府就回籠了這筆入市資金,而且還持有等值的股票。
二、加大公共工程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特區政府與迪斯尼公司達成協議,斥巨資224億港元合作興建香港迪斯尼樂園,第一期工程將在2005年啟用。預計未來40年內,將為香港帶來148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和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此外港府還積極修建、擴建地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
三、退還稅收,凍結收費,紓解民困。
特區政府退還了1997至1999年度應繳納的利得稅、薪俸稅及物業稅的10%,總額達85億港元,惠及125萬納稅人。同時還繼續凍結了政府部門向市民提供的服務收費。
四、疏堵結合,推行金融改革。
疏,即提高效率,刺激投資,增強金融中心的魅力。堵,即堵塞漏洞,加強監管,防止過度投機炒作。疏和堵的對立統一,實質上就是開放與管理的對立統一,貫穿於香港金融改革的全過程。
五、積極提升創新科技和高增值產業在經濟體系中的比重。
啟動總投資140億港元的數碼港計劃。該計劃將推動香港成為國際信息科技中心,並有助於香港向高附加值的產業升級。富有特色的創業板市場啟動了,為成長性良好的新興高科技企業新辟了融資渠道。守得雲開見月明。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經濟終於結束了連續5個季度的負增長,取得1.1%的增長。拐點出現了,香港走上了復甦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最困難的日子裡,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一直沒有放開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成為香港戰勝金融風暴的有力後盾。旅遊業是香港最早從金融風暴中「醒來」的支柱產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內地放寬訪港遊客限制,增加了訪港遊客名額。
⑧ 97年金融風暴時,香港對索羅斯的對沖基金,是贏了還是輸了
輸了 1997年,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掀起了對東南亞各國的連番狙擊,震驚全球。在橫掃東南亞各國之後,索羅斯把目光移向了中國香港。那麼索羅斯是怎麼做的呢???
索羅斯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突然在半夜12點,索羅斯在紐約賣空港幣。{我們的股市當年5.30好像也是半夜12點宣布提高印花稅的}。什麼叫賣空?就是今天我向一家證券公司借出一張股票,在今天以100元的價格先賣掉,明天等股價跌到60元在買回來把股票還給證券公司,由於我是100元賣,60元買的,所以我就賺了40元。我們的股票是要漲才能賺錢,賣空呢?必須股價跌了才能賺錢。
因此索羅斯要賣空港幣的目的就是狙擊港幣,賭港幣下跌!和賣空股票一樣的,只要港幣跌它就能賺錢。但索羅斯這么做一點都不合理,因為香港的匯率制度非常奇怪,他不是簡單的固定匯率,而是聯系美元匯率。
什麼是固定匯率?固定匯率就是政府定一個外匯價格,比如一美元換七元人民幣。如果美元價格高了,政府就要拋美元來打壓美元價格,買人民幣拉抬價格來調節,政府通過買賣美元外匯來維持這個匯價,保持一美元換七元人民幣。
但香港不是,香港是聯系匯率,那什麼叫聯系匯率呢?它和固定匯率不一樣,那就是香港的三家發鈔銀行,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只要他們想發行港幣,就一定要先存美元到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就是說我必須存100美元去金融管理局,銀行才能發行750元港幣。如果不存美元進去,就不能發行港幣,這就是聯系匯率。這幾乎是全世界唯一的。和中國大陸不一樣,中國發行人民幣是不需要存美元的,理論上來說中國政府想怎麼印人民幣就能印多少人民幣。但香港不是,香港是必須存入美元,才能發港幣。這樣港幣實際上就是美元的代用券。
既然港幣就是戴著面紗的美元,那索羅斯怎麼可能去賣空呢?他怎麼會去和美元對抗呢?那有用美元狙擊美元的呢?除非索羅斯不想活了,那樣美國政府必然會逮捕他。這樣你看就不合理了,你索羅斯總的用不同的貨幣來狙擊才行呀?對不對?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但結果把我們嚇壞了,天呀!完了,完了,索羅斯要狙擊我們了!
所以香港金融管理局當場就做了個決定,說不準拆借能。也就是說索羅斯今天高價賣空港幣,明天他也就要買回港幣還回去。對不對,但是他今天賣了港幣叫他明天還的時候買不到港幣了,還不了了,他索羅斯不就是違約,就要交罰款了嗎?那你狙擊港幣不就失敗了嗎?我們不就把它打敗了嗎?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幹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那就是讓索羅斯借不到港幣,叫他還不了錢,還不了錢他就是輸!
好,香港金融管理局為了讓索羅斯拿不到港幣,所以大量拋出美元收購港幣,把市面上的港幣都買回來,就叫你索羅斯買不到港幣還不了錢。所以港幣沒有了,對!索羅斯也買不到港幣了。但是大家想過沒有,港幣沒有了,那港幣的利率怎麼辦?肯定會上漲對不對,因為沒有港幣了,我需要港幣怎麼辦?我就只得用高利率來借港幣是不是,好了我告訴你,你把港幣回收的結果就是市面上缺港幣,因此港元的利率立刻狂漲,知道漲了多少嗎?一天的利率就漲到了百分之280的天價。
那這時的香港股市會怎麼樣,不用說了二個字;狂跌!索羅斯在狙擊港幣之前,他就已經賣空了8萬個恆生指數的合同,賭的什麼?賭的就是恆生指數的暴跌。什麼叫賣空?就是他先借8萬個恆生指數高價賣出,等明天恆生指數跌到低谷在買8萬張合同還回去,所以索羅斯真正是靠什麼賺錢?是靠股價大跌賣空賺錢的,而不是外匯。
結果,在1997年10月23日利率提高到百分之280的時候,我們的股票價格暴跌,400億美元的股票市值煙消雲散。索羅斯的狙擊,1997年以後,恆生指數從16673點的高峰一直跌到6660點,跌去百分之60,就這么一招,我們就徹底的失敗了。
⑨ 97香港金融風暴恆生指數最低是多少
在1997年 8月7日恆生指數到達頂峰 16673 點。97香港金融風暴恆生指數最低跌到 6500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