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有哪些銀行
1)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版,中國銀行,中權國建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 廣東發展銀行。
(2)全國性的獨資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4、其它中資銀行、信用社、郵政儲蓄所等。
比如:很多的城市商業銀行,其它等等。
5、外資銀行。
比如:英國匯豐銀行、英國渣打銀行、香港東亞銀行、
㈡ P+F的接近開關NCB15-30GM50-Z4怎麼用接線圖我找不到。請不吝賜教。謝謝
這是款齊平安裝型金屬感應螺紋圓柱的接近開關。
工作電壓是3.5V~30V的直流電壓,開關類型是常開,2線的(就是一個開關信號的2個接頭)。
另外跟你解釋下這個型號的意思:電容式標准系列齊平安裝,感應距離15mm,開關柱體為直徑30mm帶螺紋,50mm長,金屬感應,DC常開2線制。帶反極性保護,工作用電纜為0.34mm2的PVC銅電纜,分變頻率可達500Hz,。。。
㈢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的重要貢獻
2007年3月,為了加快適應中國檢驗認證市場對外開放新形勢,國家質檢總局將原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與原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等機構進行重組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合並同類業務,組建新的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簡稱中檢集團,CCIC),並且提出力爭以10年左右的時間,進入世界檢驗認證行業前五名的目標。 在國家質檢總局的領導下,在國家認監委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在地方質檢系統和國內外廣大客戶的配合和協助下,以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為職責,以做優做強CCIC和CQC兩品牌為目標的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已成為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檢驗、鑒定、認證、測試為主業的中國最具影響力、世界知名的跨國檢驗認證機構。
實現跨越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高度重視工作質量和服務。集團下設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檢驗有限公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測試技術有限公司3個專業性公司,分別從事檢驗鑒定、認證、測試業務及其管理。在國內,集團擁有43家一級子公司、160家二級分公司和5家合資公司;在國外,現有27家一級公司和代表處,9家二級海外分支機構;集團已建成的全資、控參股以及合資實驗室42個,其中國內39個,國外3個,還有部分實驗室處於籌建過程中。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以其絕對的實力,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檢驗認證機構。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運營服務網路遍布全球重要工業區、港口、城市及貨物集散地,可以為全球客戶提供檢驗、鑒定、認證、測試「一站式」本地化全面質量服務。但集團並不滿足於現狀,始終堅持服務至上、質量第一的原則,以客戶需求為關注點,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集團加大投入,連續多年致力於推進信息化建設,不斷改進和完善網路化的檢驗鑒定、認證業務管理系統,尤其是認證服務系統,實現了認證工作的全業務、全流程和全信息管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始終把質量作為檢驗認證工作的生命線,堅持誠信、公正、獨立的從業原則,建立了一套經過國際組織和國內專家多次審核認可的檢驗認證工作質量管理體系。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高度重視提高檢驗認證科技含量與自身科研水平。截至目前,集團系統承擔了科技部、國家質檢總局、認監委、標准委等部門的40多項科研課題,其中7項成果獲得部級以上科研獎,累計編著出版專業著作20餘部。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及其所屬機構的科研實力、行業影響和國際地位,得到了相關部門和國際組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經國家標准委批准,為應對歐盟RoHS和WEEE兩指令,全國電工電子產品與系統的環境標准化技術委員會(SAC/TC297)秘書處設立在CQC,集團牽頭組織起草制定了10多項國家標准,集團系統十幾位專家參與國家質檢總局和認監委相關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商務部批准CQC成為出口商品技術服務中心,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規則,促進對外貿易發展。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狠抓制度建設和創新,內部管理實行以責定崗、以崗定酬、競聘上崗、按績分配的原則,全面推行以崗位目標為核心的績效考評機制和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用人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集團上下還著力加大員工培訓力度,不斷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目前,多名高級工程師獲政府特殊津貼、國家質檢總局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稱號;10多位專家被推薦加入國家質檢總局及認監委相關技術委員會;數十名專家成為IECEE和IQNet的國際同行評審員。
30年來,特別是2003年改制以來,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獲得了巨大發展。2009年經營收入、資產總額分別是2002年的6倍、8倍,經營發展年均增長速度在30%以上。總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在全力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同時,完成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成為業務門類全、服務網路廣、工作手段新、技術力量強、人員素質高的國內外一流檢驗認證機構。
加強交流與合作,國際化向縱深發展
對於中國檢驗認證機構來說,要做大做強,不僅要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位置,還應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為此,集團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在境外設有34家分支機構,負責進口裝船前檢驗以及境外市場化業務拓展,並與國內公司形成網路互動。集團是穀物與飼料貿易協會(GAFTA)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IFPSM)的中國理事會(CFLP)的成員,也是UNPD(聯合國采購司)的注冊供應商。CQC作為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合格與認證組織(IECEE)的國家認證機構(NCB)和國際認證聯盟(IQNet)的正式成員,所頒發CB和ISO9000、ISO14000、OHSMS18000證書分別被所在組織的成員機構所認可。CQC還是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國際機動車檢測委員會(CITA)、亞洲網路論壇(ANF)的正式成員。
同時,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還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比利時、阿根廷、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家檢驗認證機構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與美國UL、英國ASTA-BEAB,德國TUV萊茵、TUV南德集團、VDE,日本Jet、JQA等機構簽署了檢驗認證合作協議,委託工廠檢查或代理對方業務。
集團國際化拓展步伐還在不斷加快。目前,集團肯亞辦事處(CCIC KENYA OFFICE)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完成注冊並已對外辦公,同時,集團正積極籌備成立以CCIC為發起人的亞洲檢驗聯盟(AFIA),並積極調研在歐洲設立中介控股公司、在台灣設立機構的可行性。
通過這些有效途徑,進一步提高了中國認證機構在國際認證舞台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拓展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的能力不斷提升
作為我國進口廢物原料及舊機電檢驗的指定檢驗鑒定機構和承擔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的指定認證機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以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為契機,堅持「大質量」觀,貫徹落實質量振興、以質取勝戰略,加大政府與大型企業、國際組織合作力度,在服務國家、社會和客戶上積極採取新舉措,努力開拓業務新領域,加快國內外兩個市場拓展步伐,服務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在檢驗鑒定方面,業務量每年以平均15%的速度遞增,2009年,完成176.4萬個集裝箱、4124萬噸的進口廢物原料和5028多批次、近40.56萬台/套進口舊機電裝運前檢驗。其中,舊機電按貨值一次檢驗(可技術處理)的不合格率達88.%,到貨檢驗100%合格;廢物原料裝運前檢驗口岸局到貨檢驗發現不合格率為0.11%;將109批次、744台/套舊機電,4284個集裝箱、重量為15.96萬噸的不合格廢物原料拒之於國門之外。
但集團並不滿足於這一穩固的業務,而是做出了大力推進市場化業務的部署,在消費品、工業品、農產品檢驗業務領域不斷拓展,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功競標獲得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兩個特許商品質量監控服務項目、中標哈薩克電解鋁設備工程監造項目第一、二期工程、殼牌(Shell)中國油氣站設備工程監造項目等;成功拓展了驗貨、檢品及超市供應商評審業務;獲得肯亞國家標准局裝船檢驗和印尼全球進口廢物原料裝船前檢驗業務和食品、鞋類檢驗業務;不斷加強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澳大利亞FMG公司、中化(國際)集團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等的合作,取得上海期貨交易所進口有色金屬期貨交割檢驗質檢資質和鋼材期貨交割檢驗質檢資質,被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為新期貨品種PVC的質檢機構。
在認證方面,截至2009年底,集團累計向60多個國家5萬余家企業頒發了40萬余張CCC認證證書,保證了我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順利實施。
與此同時,集團緊密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開拓自願性產品認證和管理體系認證,同樣收獲頗豐:節能產品認證結果被國家高效照明產品國家補貼項目予以採信;CQC節能產品認證結果還被財政部、發改委頒發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所採信,同時還承擔了發改委、財政部對於節能產品——高效電機、節能空調的補貼項目中的認證工作和其他節能技術的政策研究工作,正式獲得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執行理事會(EB)指定經營實體(DOE)資質以及VCS(全球自願碳減排交易項目)自願減排資質;通過了日本PSE的擴項審核,成為其完全授權業務單位。
CQC頒發涉及安全、質量、節能、減排、環保、生態、能源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多個領域的CQC標志認證、CB、CE、RoHS認證、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非轉基因身份保持認證(IP認證)、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ChinaGAP)、有機產品認證、節能產品認證等各類產品認證證書達6萬多張,頒發高端客戶的各類管理體系認證有效證書達4.5萬多張,向社會生動地展現了認證的生命力和顯著效果。
在測試方面,2007年11月集團注冊成立的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測試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集團系統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目前,該公司已著手開展目標收購實驗室的篩選、前期摸底談判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完成投資蘇電院項目,積極推進其他項目的收購工作,並組織相關公司加快實驗室建設和積極開展測試服務業務。
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增添企業發展活力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十分重視文化建設、黨的建設和團隊建設,大力倡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以改革整合為契機,積極支持和營造融合、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為員工提供學習、交流、溝通的多種平台,極大地增強了公司的凝聚力,為集團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在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精神文明的建設不是說教,而是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變為廣大職工的一種自覺行動。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到西柏坡革命聖地參觀學習、評選年度先進黨支部和優秀黨員、參觀「西藏今昔」主題展覽、為貧困母親捐款捐物、春季栽樹等活動,無不給職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在受困地區或受困群體特別需要幫助的時候,集團充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及時伸出援手,更是對職工產生了深刻的教育意義。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地震災害以後,在集團的號召下,集團在京單位全體員工共向災區捐款超過50萬元。在保障奧運會召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國家重大活動中,集團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部署職工做好各項檢驗認證業務的組織保障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還積極開展爭創中央國家機關精神文明單位和青年文明號、崗位能手活動,其中CQC連續六年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單位」稱號,集團系統有1個集體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2個集體獲得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稱號,7個集體獲得省部級」青年文明號」稱號。
如今,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發展起點。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沿著國家質檢總局黨組、認監委黨組指明的方向和道路,集團制定實施了十年總體戰略發展規劃,按照「一、二、四、十四、四十八」的發展思路,即堅定一個發展目標:國內第一、國際知名;實施兩大擴張戰略:業務擴張戰略和資本擴張戰略;採取四大戰略步驟:深化改革、整合資源、資本積累、國際擴張;落實創新管理、加速收購兼並和資本運營步伐等十四條政策措施;堅持「48字」經營方針:擴大業務開支、確保發展速度,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發展資金,加大項目投入、確保發展後勁,創新體制機制、增強發展動力;抓住契機,團結創新,不斷提高檢驗認證工作的有效性、權威性、公正性和服務性,加強管理,開拓市場,參與競爭,全力打造CCIC和CQC兩大品牌,將集團建成檢驗認證行業的國際引領者,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㈣ 南洋商業銀行的英文簡稱
到網路和google上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