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如何看待毒膠囊事件
毒膠囊事件應該屬於製造假冒偽劣產品吧!假冒偽劣這種不正之風在蔓延…政府應加強監管,什麼時候能夠不讓我們失望
❷ 最近媒體曝光的毒膠囊事件中,問題膠囊鉻超標,最高超標90倍,工業明膠中的六價鉻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
(1)分組:題中提供的實驗用具(鼠籠)10隻,故分為10組.
(2)飼料的配置:把給實驗小鼠飼喂重鉻酸鉀(含六價鉻)0.1~0.5μg/kg分成濃度等差的10組(0、0.1、0.15、0.2、0.25、0.3、0.35、0.4、0.45、0.5)μg.
(4)實驗結果:有資料稱,給實驗小鼠飼喂重鉻酸鉀(含六價鉻)0.1~0.5μg/kg可使培養的鼠胚胎細胞產生染色體畸變,所以觀察的指標為相同部位分生組織細胞的染色體檢查是否發生變化.
(5)對染色體的染色是用鹼性染色劑醋酸洋紅液或龍膽紫溶液.
(6)本實驗中無關變數為白鼠的生理狀況;飼料的成分和用量;鼠舍的溫度濕度;每日供水量等.
(7)鼠仔分生組織細胞中染色體畸變的細胞數記錄表.(具體見答案)
故答案為:
(1)10
(2)0、0.1、0.15、0.2、0.25、0.3、0.35、0.4、0.45、0.5
(4)細胞的染色體
(5)醋酸洋紅液或龍膽紫溶液
(6)小白鼠的生理狀況;飼料的成分和用量;鼠舍的溫度濕度;每日供水量等
(7)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加入重鉻酸鉀量(μg/kg) | 0 | 0.1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0.50 |
染色體畸變的細胞數 |
❸ 毒膠囊的事件詳情
葯品安全,人命關天,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葯品質量安全,2012年一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葯品安全「十二五」規劃》,要求醫葯企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科學監管的原則,落實葯品安全責任,確保葯品質量,降低葯品安全風險,並且要求有關部門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葯品的違法犯罪行為。我們就來關注膠囊類葯品。因為有些葯品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有較大的刺激性,所以需要用膠囊包起來才便於服用,膠囊作為葯品的重要輔料同樣也會被人體消化吸收。在調查中我們欄目的調查者發現,這小小的膠囊里卻隱藏著大秘密。
儒嶴鎮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是全國有名的膠囊之鄉,有幾十家葯用膠囊生產企業,年產膠囊一千億粒左右,約佔全國葯用膠囊產量的三分之一。
葯用膠囊是一種葯品輔料,主要是供給葯廠用於生產各種膠囊類葯品。調查者在當地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里的膠囊出廠價差別很大,同種型號的膠囊按一萬粒為單位,價格高的每一萬粒賣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卻只要四五十元。
在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一名銷售經理透露,他們廠生產的葯用膠囊主要供應東北、江西等地一些葯廠,所用原料主要就是明膠,因此膠囊價格懸殊跟明膠原料有很大關系。
歷時半年,調查者十多次前往新昌縣調查,終於摸清楚了這種暗中銷售的白袋子明膠的來源。一名曾在新昌華星膠丸廠承包膠囊生產線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這種神秘的白袋子明膠大多來自河北、江西等地。浙江省新昌縣華星膠丸廠生產線前負責人徐學明說:最多的是河北叫衡水一帶。
根據掌握的線索,調查者隨後來到河北省衡水市追查白袋子明膠的真相。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位於衡水市阜城縣,具備年產上千噸明膠的生產規模,是一家獲得食品添加劑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在這家廠的庫房裡,調查者看到了大量白袋子包裝的明膠。據廠里的一名經理介紹,他們廠2011年生產了一千多噸這種白袋子明膠,其中大部分都賣給了浙江新昌地區的葯用膠囊廠。
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經理宋訓傑:「有,都去新昌那邊,頭年我跟你說,我這百分之七八十的膠都跑那邊去了。」
這名經理告訴記者,白袋子包裝的明膠之所以便宜,是因為使用了一種價格低廉的「藍皮」作原料,用這種「藍皮」加工的明膠業內俗稱「藍皮膠」。浙江新昌儒嶴鎮一些廠加工葯用膠囊所用的白袋子明膠,實際上就是這種「藍皮膠」。調查者在這名經理的帶領下,見到了所謂「藍皮膠」原料的真面目。廠里的空地上,遠遠望過去像垃圾回收場,記者原以為這些堆得像小山一樣的東西是廠里的生產垃圾和廢料,走近一看才明白,這些都是各種各樣的碎皮子,散發著刺鼻的臭味。
據這名經理介紹,這種碎皮子正是「藍礬皮」,業內俗稱「藍皮」,實際上就是從皮革廠鞣製後的皮革上面剪裁下來的下腳料,所以價格便宜,每噸只要幾百元。鞣製後的皮革通常被用來加工皮鞋、皮衣、皮帶等皮革製品,這些便宜的皮革下腳料則被他們廠收購來加工成所謂的「藍皮膠」賣給一些膠囊廠,做成葯用膠囊供應葯廠生產膠囊類葯品。
《中國葯典》規定,生產葯用膠囊所用的原料明膠至少應達到食用明膠標准。按照《食用明膠》行業標准,食用明膠應當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嚴禁使用製革廠鞣製後的任何工業廢料。 在河北學洋明膠廠,調查者目睹了整個加工過程。這些又臟又臭的碎皮子首先要進行前處理。
熬出來的透明膠液,再經過濃縮、凝膠、乾燥、粉碎等工序,就搖身一變,成了淡黃色的所謂「藍皮膠」。廠里的經理承認,這種明膠實際上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葯品原料的工業明膠,然而,他卻信誓旦旦地向記者保證,這種工業明膠完全能夠用來生產葯用膠囊。
在浙江新昌儒嶴鎮被用來加工葯用膠囊的白袋子明膠,實際上就是使用這種又臟又臭的「藍礬皮」生產的工業明膠。「藍礬皮」是工業皮革廢料,由於皮革在工業加工鞣製時使用了含鉻的鞣製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使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
在包裝車間,記者注意到,這種工業明膠被分別裝入兩種包裝袋,一種包裝上赫然印著「工業明膠」的字樣,另一種包裝上則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產品標識。同樣的明膠,最後被套上了不同的包裝,標明工業明膠的賣給各種工廠作為工業粘合劑,無任何產品標識的白袋子膠,則賣到浙江等地的膠囊廠加工葯用膠囊。
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經理宋訓傑:膠是一樣的,說白了,藍皮你們用也是自己後面用,不是說明目張膽地用。
隨著調查的步步深入,記者又獲得了新的線索。江西省弋陽縣也有廠家在用工業廢料「藍礬皮」加工這種白袋子工業明膠。龜峰明膠有限公司位於江西省弋陽縣,是一家有著二三十年生產經驗的老牌明膠廠,年產明膠一千多噸。公司董事長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們廠使用「藍礬皮」生產的工業明膠也是通過白袋子包裝,大量賣到新昌縣儒嶴鎮用來加工葯用膠囊,客戶多達上百人。
江西省弋陽縣龜峰明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元:新昌儒嶴鎮那裡跟我做生意的起碼七八十個、百八十個人是有的。
在明知這種白袋子明膠賣到膠囊廠是生產葯用膠囊的情況下,這家廠竟然還專門擬定了一個工業明膠購銷合同,並在合同中聲稱,廠方提供的明膠為「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不得用於食用和葯用,購買方如違反則承擔完全責任,提供產品的廠方不負任何責任。
江西省弋陽縣龜峰明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元:對,全國八年,四年五年(前),都是用我的這種膠。
《食用明膠》行業標准明確規定,嚴禁使用製革廠鞣製後的任何工業廢料生產食用明膠。然而在河北、江西兩地,這種使用鞣製後的皮革廢料「藍礬皮」生產的工業明膠,採用白袋子包裝作掩護,通過隱秘的銷售鏈條,最後流入浙江省新昌縣儒嶴鎮部分膠囊加工廠,冒充食用明膠,生產加工葯用膠囊。
膠囊作為葯品輔料,生產環境和加工過程必須衛生。但是在新昌縣卓康、華星等膠囊廠,記者卻看到了另外一幕:人員未經消毒,便可隨意出入生產車間。負責挑揀整理的工人直接用手接觸膠囊。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損膠囊被掃起來,連同切割下來的膠囊廢料一起回收使用。
這種工業明膠原料在用來加工葯用膠囊前首先要進行溶膠,並根據葯廠需求添加各種食用色素進行調色。由於這種明膠不衛生,在溶膠調色的過程中還要加一種名叫「十二烷基硫酸鈉」的化學原料殺菌去污。
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浩明:明膠比較臟,然後高溫之中可以,也是高溫殺菌也可以的。然後就是加進去,然後把油脂什麼的清潔掉。
就這樣,這種工業明膠,摻入膠囊廢料,經過色素調色及化工原料清潔,進行充分溶解,就成了加工葯用膠囊的膠液。膠液再經過半自動膠囊生產設備成型,最後通過切割整理,便加工成了五顏六色的葯用膠囊。
按《中國葯典》規定,出廠檢鉻,但是這種膠囊沒有對重金屬鉻進行檢測,就直接包裝成箱,貼上合格證出廠了。2010版《中國葯典》明確規定,葯用膠囊以及使用的明膠原料,重金屬鉻的含量均不得超過2mg/kg。那麼,這種白袋子包裝的工業明膠,以及使用這種工業明膠為原料做出來的葯用膠囊,重金屬鉻的實際含量究竟是多少呢?
調查者在華星、卓康兩家膠囊廠,分別對白袋子明膠原料和葯用膠囊成品進行取樣,送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經過檢測,這兩家廠的白袋子明膠的鉻含量分別為62.43mg/kg和103.64 mg / kg,按照國家標准中鉻含量不得超過2mg/kg的規定,這兩種明膠重金屬鉻含量分別超標30多倍和50多倍。兩家廠的葯用膠囊樣品中鉻含量分別為42.19mg/kg和93.34 mg / kg,分別超標20多倍和40多倍。
事實上,在新昌縣儒嶴鎮,部分葯用膠囊生產商對白袋子工業明膠鉻超標的事實心知肚明。
前後長達8個月的調查中,調查者走訪了河北、江西、浙江等地的多家明膠廠和葯用膠囊廠,發現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和江西弋陽龜峰明膠公司兩家明膠生產企業,採用鉻超標的「藍礬皮」為原料,生產工業明膠,然後套上無任何產品標識的白袋子包裝,通過一些隱秘的銷售鏈條,把這種白袋子工業明膠賣到浙江新昌地區,這種鉻含量嚴重超標的工業明膠由於價相對便宜,被當地一部分膠囊廠買去作為原料,生產加工葯用膠囊。這種被檢出鉻超標的葯用膠囊最終流入青海格拉丹東、吉林長春海外製葯等葯廠,做成了各種膠囊葯品。
隨後,根據調查中掌握的線索,調查人員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對葯店銷售的一些制葯廠生產的膠囊葯品進行買樣送檢。檢測項目主要針對葯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反復多次檢測確認,9家葯廠生產的13個批次的葯品,所用膠囊的重金屬鉻含量超過國家標准規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標最多的達90多倍。
❹ 毒膠囊事件是怎麼被發現的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本期節目《膠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製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製成葯用膠囊,最終流入葯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由於皮革在工業加工時,要使用含鉻的鞣製劑,因此這樣製成的膠囊,往往重金屬鉻超標。經檢測,修正葯業等9家葯廠13個批次葯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
❺ 修正葯業應如何面對毒膠囊事件的案例分析
立即銷毀所有的膠囊劑葯品,虧就虧了,是暫時的。要是把召回的膠囊劑葯品重新上市,就會失信於消費者和經銷商,以後的銷售會更虧。
❻ 毒膠囊事件的始末
楚天站長站有報道!
❼ 什麼是毒膠囊事件
您好: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本期節目《膠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製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製成葯用膠囊,最終流入葯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由於皮革在工業加工時,要使用含鉻的鞣製劑,因此這樣製成的膠囊,往往重金屬鉻超標。經檢測,修正葯業等9家葯廠13個批次葯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採納。
❽ 毒膠囊事件怎麼處理
監管部門肯定難辭其咎,但依刑法,還是比較符合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❾ 對毒膠囊事件的看法
欲哭無淚!中國人,自己人害自已人。三鹿奶粉、毒膠囊、蘇丹紅、地溝油、福爾馬林泡魚等等,觸目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