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積金一個月都扣多少錢
住房公積金的繳存額等於繳存基數乘以繳存比例。
繳存基數一般是職工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繳存比例最低不少於8%,不高於12%。個人和單位是繳納一樣多的,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歸個人所有。
望採納!!!
❷ 住房公積金一個月扣多少
住房公積金這個並不固定,看單位想給你繳納多少了。他只有一個最低的是不得低於職工平均工資的5%。就像我第1個公司就是每個月給我交100塊錢,因為我基本工資就是2000。
❸ 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公司每月分別交多少
我們來算一筆賬,現在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是5%到12%,按照12%繳存比例來推算,意味著你的繳費基數是2025÷12%=16875元。
你的工資是16875元,年薪20多萬,已經屬於高水平了。
因為這個水平超過了全國人均工資大約1萬元左右,目前全國平均工資水平是6000多元。所以,你當月兩三個人的住房公積金平均繳費金額之和,可以說是傲視群雄了。
所以,恭喜你,成功躋身高收入者行列,請接受困難群眾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因為你的住房公積金繳存4000多元,比很多人的工資水平還要高噢。
不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比這個水平繳費更高的。大家來看一下,這位粉絲的住房公積金繳費是6700多元。
這么高的水平,我一開始是不信的,當網友曬出他的公積金每月6700元的截圖的時候,我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有網友說,看到她的利息收入,都比我的住房公積金繳費高,實在是扎心了。只想說,你是所在的是什麼行業什麼單位?還招不招人呢?
住房公積金繳存這么高的金額,要麼是機關事業單位,要麼是國企外企,薪酬福利待遇都是杠杠滴,真的是羨煞旁人!想必你們單位給你繳納補充公積金了吧,不然按照推算來說,你的繳費基數6700÷2÷12%=27917元,這個已經超過各地的300%的繳費上限了。所以,你享受額外的補充公積金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額。
❹ 公積金賬戶每月繳存多少 扣多少
按照《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每年6月30日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結息。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由人民銀行制定,在結息年度(指上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內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按照人民銀行規定的活期存款利率計息,即年利率0.72%,上年結轉的住房公積金本息,按照人民銀行三個月整存整取利率計息,即年利率1.71%。每年6月30日結息後,將住房公積金利息轉入住房公積金本金,所得利息並入本金起息,且個人住房公積金不徵收利息稅。
一)定期存款利息計算方法
定期部分應得利息為上年度結轉數即7月1日結轉金額(含利息),乘以三個月整存整取利率1.71%,即應得定期利息=定期部分存款余額×三個月整存整取利率
定期部分應得利息=定期部分存款余額×三個月整存整取利率=32480.14×1.71%=555.41元
(二)活期存款利息計算方法
活期部分採用「累計日積數法」計算利息,應得利息=累計日積數×活期日利率,即活期利息=活期進賬數額×天數×活期年利率/360天
首先用(結息日期-記息日期)*進賬數額,求出每筆進賬對應的積數,然後對記息期間的所有進賬求總(即累計日積數),最後乘以活期日利率,即得到活期部分應得利息
活期部分應得利息=累計日積數×活期日利率
至於各各地區提現方式,均由差異,一般是用作還房貸,或一次性提取,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
❺ 一般住房公積金每月繳多少啊
住房公積金的繳存額等於繳存基數乘以繳存比例。繳存基數一般是職工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繳存比例最低不少於8%,不高於12%。個人和單位是繳納一樣多的,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歸個人所有。
從2017年7月1日起,全國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按照住建部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操作規程》要求,通過平台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
全國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聯網」,通過統一的平台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上海、福州、廣州等20多個城市已經接入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平台。
2018年5月15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取消身份證明材料復印件作為住房公積金歸集和貸款業務辦理要件的通知》。
(5)上海中期公積金每月扣多少擴展閱讀
下列情況職工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
⑴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⑵離休、退休的。
⑶出境定居的。
⑷償還購買、建修住房貸款本息的。
⑸無自有住房,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10%的。
⑹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並支付住房房租的。
⑺在職期間被判處刑罰的。
⑻本人、配偶及其具有贍養或撫養義務的直系親屬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
⑼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⑽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且戶口遷出本市或戶口不在本市的。
⑾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且連續失業兩年以上未重新就業的。
⑿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且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0周歲的。
⒀職工工作調離本市的。
⒁遇到其他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
⒂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