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發布時間:2021-04-13 22:47:04

❶ 四川是如何打造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圈的

近年來,四川成都雙流區以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為奮斗目標,緊緊圍繞電子信息主導產業,聚焦中電熊貓8.6代液晶面板等龍頭項目,吸聚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成鏈集群發展,加快培育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構築堅實產業支撐。

分析人士表示,要發展產業,首先要打造一個有機融合、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鏈生態圈。按照產業新城、城市新區的理念,雙流以高水平、高標准規劃建設成都芯谷。

希望成都地區電路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

❷ 金普新區的「七區」發展區

大小窯灣區:依託大窯灣港區,大力推進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的航運服務區建設,重點發展航運物流、保稅倉儲、國際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
金石灘區:依託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重點發展休閑旅遊、運動健身、國際會展等產業。
登沙河—杏樹屯區:重點發展特鋼新材料、航空製造、水產品加工及冷鏈物流業。
金渤海岸區:加快推進國際空港建設,重點發展臨空產業和金融服務、商貿會展、文化娛樂、休閑旅遊等產業。
七頂山—三十里堡區:重點發展臨港型高端裝備製造業。
復州灣—炮台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和食品加工業。
華家—登沙河區:依託農業科技園區,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綠色農業,建設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
解讀之三:金普新區向何處發力
大連金普新區要引領遼寧沿海經濟帶加速發展,促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深入推進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
要發揮如此作用,承載如此功能,新區「發力點」就絕不是一個兩個,它將成為我國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引領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變發展方式的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示範區,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的先行區。
這里,要擴大對外開放
充分發揮與日、韓、俄、朝、蒙等國的地緣優勢,創新開放模式,提升開放層次,拓寬開放領域,加強同東北亞及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貿和科教合作,融入國際產業分工合作體系。大力優化外貿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服務貿易,提高外貿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提高利用外資水平,鼓勵和引導外資更多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裝備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鼓勵外資企業在新區設立研發中心、區域總部,積極融入東北亞和全球創新體系。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利用國際資源,開拓國際市場,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搭建東北亞區域合作交流平台,營造互利合作的良好環境。
這里,要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和研發能力,發揮臨港靠海區位優勢,推進製造業與服務業、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區位特色突出、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以集成電路研發設計和加工製造為核心,打造國際一流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生物制葯、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為核心,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數控機床及關鍵件、專用設備、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為核心,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集群;以空海航運、保稅物流、國際貿易、現代商務、科教研發、創意設計、金融保險為核心,打造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集群;以休閑購物、旅遊度假、影視娛樂為核心,打造高端生活服務業集群。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突破口,加快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全面提升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力。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實施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重大創新工程和創新成果轉化工程,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這里,要推進新型城鎮化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緊緊圍繞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加快轉變城鎮化發展方式,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積極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合理承接老城區疏解人口。以人口密度、產出強度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與行政區劃相協調,科學合理編制新區發展規劃,推進產城融合,重點沿哈大交通走廊和黃海、渤海沿岸,構建規模等級合理、功能作用明晰、內部空間結構完善的城鎮格局。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強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增強城鎮對人口、產業的支撐能力。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現代化和精細化水平。
這里,要加強社會建設
積極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就業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率先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積極打造品質卓越、特色鮮明的新區文化和城市品牌。
這里,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態屏障建設,重點構建以普蘭店區二龍山(森林公園)—金州區小黑山—大黑山(森林公園)和金州區成山頭(自然保護區)—金石灘(風景名勝區)—大黑山—蕎麥山縱橫兩帶為核心、以沿海灘塗淺海和主要河流水庫濕地為支撐,集山、水、海、林、田於一體的多樣化生態系統。加大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強化對水、大氣、土壤的污染防治。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產業,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積極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提高土地、水和各類資源利用效率。
這里,要提高對東北地區的服務支撐能力
大力提升新區服務功能,打造服務東北地區的綜合樞紐。進一步推進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軟硬體建設,增強港航物流服務功能。完善輻射東北地區的集疏運體系,與東北地區主要物流節點城市合作新建一批內陸無水港,擴大海鐵、海路聯運能力。推動大連港與遼寧沿海港口群資源整合,促進港口之間的分工和協同發展,共同打造東北地區國際出海大通道。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按照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原則,整合區域科技創新資源,搭建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共同組建科技創新聯盟。加快建設服務東北地區的產業經濟和科技信息交換中心。支持總部經濟發展,鼓勵企業在新區設立全國或區域性總部。
解讀之四:金普新區在哪些領域可「先行先試」?
作為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無疑承擔著多重使命,它將在航運、物流、金融、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為東北地區提供綜合服務,帶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它將成為新時期東北地區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和重要經濟增長極,直接帶動遼寧沿海經濟帶加速發展,承接生產要素轉移集聚,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優化我國區域發展總體布局;它將深化我國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加快中韓自貿協定談判,推動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進一步密切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加快融入國際產業分工合作體系,提升我國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的地位。
作為「引領者」,新區需要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增強開放動力,激發創新活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大連金普新區總體方案》中,「先行先試」四個字被反復提及,成為一把啟動金普新區動力活力之源的「鑰匙」。
「先行先試」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方案》提出,研究在新區重點先行先試城鄉管理、金融管理、行政管理、社會管理、涉外經濟、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體制改革創新。深化城鄉規劃和戶籍制度改革,消除制約新型城鎮化的制度障礙,探索建立有利於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新模式,研究對新區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完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拓寬融資渠道,放寬社會投資領域,試行融資租賃、公私合營(PPP)等開發建設融資新模式。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實現社會管理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創建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形成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深化土地、海域和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形成有利於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體系。
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對外開放、自主創新政策支持「先行先試」
對外開放政策——支持在新區先行先試投資、貨物與服務貿易便利化政策。繼續推進人民幣與日元、韓元直接交易進程,支持人民幣跨境使用。依託大窯灣港區,發展保稅貿易和離岸貿易,開展期貨保稅交割試點,配套完善國際航運吸引轉口貿易物流的政策措施。鼓勵外資參與市政、醫療、教育等領域建設。支持新區與國外共建合作園區。
自主創新政策——支持新區在人才引進開發、創新平台建設、知識產權保護轉讓交易和融入東北亞區域研發創新體系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知識產權入股、期權激勵等有利於激發自主創新的新模式。制定和實施區域知識產權戰略。
產業發展政策——根據實際需要,研究賦予新區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按照新區產業發展定位,進一步研究國家重大生產力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向新區傾斜,支持新區重大項目建設。對石化行業等環境風險行業和重點項目要進行環境風險技術評估。
金融政策——支持新區圍繞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按照市場化方式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新區建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看看金普新區有哪些支柱產業
裝備製造
隨著大連主城區的產業向北轉移,金普新區成為裝備製造業重要承接地。2014年獲工信部「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已形成以高端數控機床和自動化主控系統為主導產業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主要有大連機床集團、光洋科技、山崎馬扎克、格勞博機床等一批國內外龍頭企業。
生物醫葯
大連共有各類生物企業300餘家,醫葯工業企業140餘家,其中90%分布在金普新區內。目前,新區擁有規模以上生物醫葯企業50餘家,其中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近10家,基本形成以輝瑞制葯、歐姆龍、漢信、珍奧集團等一批大企業為龍頭的生物醫葯產業集群,成為遼寧三大生物產業集聚區之一。
新能源汽車
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布局在金普新區,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一些龍頭企業領跑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生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落戶大連保稅區;奇瑞汽車、遼寧曙光汽車集團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也布局保稅區;一汽集團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布局開發區;大連野馬易威電動汽車及動力總成項目布局開發區;上海瑞華集團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三十里堡臨港工業區。
汽車及零部件
目前金普新區汽車整車項目有華晨專用車、奇瑞整車、東風日產、黃海汽車、一汽客車等五大整車項目;汽車零部件產業已落戶企業120餘家。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涵蓋了汽車整車、發動機及配件、汽車軸承、制動器、減震器、轉向系統等48類千餘個品種。主要企業有:大眾一汽發動機、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道依茨一汽柴油機、博格華納、漢拿空調、蒂森克虜伯、阿爾派電子等。
電子信息
金普新區電子信息產業主要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產業規模佔全市的六成、全省的1/3以上。目前已形成半導體晶圓、LED晶元及外延片、電子元器件、工業電子、辦公設備與家電、通訊與電子設備、工業控制軟體等核心產品門類。現有電子信息產品製造企業47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111家,產值超過億元企業45家,超過10億元的有8家。產品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激光列印機、電子元器件、線路板、晶元、外延片等領域。
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
金普新區目前已形成了以大型企業為龍頭、中小型企業配套的格局。精細化工企業有近80家,產品涉及染料、農葯、塗料、膠黏劑、催化劑、助劑、醫葯中間體、工業清洗劑等諸多領域,產品種類眾多,其中部分產品在全國居於領先位置,已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精細化工產業群。金普新區未來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重點要向松木島化工園區集聚。
保稅物流
依託港口設施完備、產業聚集優勢明顯。以保稅和冷鏈物流園區為載體,吸引中遠物流、中海物流、德國施奈萊克、美國安博華康、日本運通等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入駐,形成了以港口業為核心的口岸物流體系和以保稅業務為核心的保稅物流體系。
保稅商品貿易
金普新區以保稅區專業市場聚集商貿企業,初步形成貿易業集群。現有各類交易市場14個,包括國際車城市場、進口汽車配件市場、工業品市場、物資交易市場、煤炭市場、糧油食品交易市場、進口工業部件市場、黃金珠寶市場、化妝品交易市場、鋼材市場及大連民營國際經貿中心等11個大宗實體交易市場,大連石油交易所、大連保稅區稻米交易市場和大連酒類商品交易所等3個大宗電子商品交易市場。初步形成了東北亞油品、礦石、農產品、工業原材料、工業製成品等大宗物資貿易中心。
數字金普新區2013
金普新區的「腳印」
大連金普新區在哪裡?
它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東西兩側瀕臨黃海和渤海,包括大連市金州區全部行政區域和普蘭店區部分地區,是大連市與東北地區腹地及東北亞區域經貿往來的核心樞紐。
這是大連金普新區地理上的位置。那麼,它又來自哪裡?一路走來留下哪些「腳印」?或者說,在大連發展的時間線上,它的位置在哪裡?

❸ 集成電路晶元有哪些 造"中國芯"有多難

集成電路晶元有哪些 造"中國芯"有多難?製造一顆晶元就需要5000道工序
近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自主研發的晶元進展。若想煉成一顆中國「芯」,需要怎樣的步驟?
集成電路正在扮演科技多元化應用的智能核心。在中國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認為,實時視頻流、VR/AR、無人機、3D列印、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在這些應用革命的背後,是功能更加強大、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的集成電路。
全球生物識別晶元領先龍頭企業是科技;國內存儲晶元的龍頭是;我國嵌入式處理器晶元領先龍頭企業是;我國半導體分立器件龍頭是科技。
其中,最典型的是ADC晶元,中國目前還無法生產出可替代產品。ADC晶元是模數轉換晶元,負責將天線接收的連續的模擬信號轉換為通話或上網的數字信號。目前ADC主要依賴亞德諾、德州儀器等公司供應。
有說法認為,集成電路是比航天還要高的高科技
半導體晶元進口花費
富瀚微:國內安防晶元供應商,涉及人工智慧演算法,成為海康威視的合格穩定的供應商。
以運營商業務為例,通信基站設備是其最主要的產品之一,而在一台通信基站中就有上百顆晶元負責實現不同功能。「簡單來說,基站發射並回收信號,收回信號後首先要有晶元濾波,穩定信號;然後還有晶元將這種特別小的信號放大;再有晶元進行解析、處理;然後是晶元負責傳輸、分發。基站核心跟電腦類似,可以實現各種功能,但它可以支持多個手機,因而速度更快,晶元更復雜。」上述人士表示。
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2.46萬億元,也就是說集成電路進口額佔中國總進口額的14.1%,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晶元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有上百顆晶元
材料有塑料和陶瓷兩種。塑料QFJ多數情況稱為PLCC(見PLCC),用於微機、門陳列、DRAM、ASSP、OTP等電路。引腳數從18至84。陶瓷QFJ也稱為CLCC、JLCC(見CLCC)。帶窗口的封裝用於紫外線擦除型EPROM以及帶有EPROM的微機晶元電路。引腳數從32至84。46、QFN(quadflatnon-leadedpackage)
製造一顆晶元
調查
晶元,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晶元組,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晶元組合。它們相互依賴,組合在一起能發揮更多作用,比如,計算機里的中央處理器(CPU)及手機中的射頻、基帶和通信基站里的模數轉換器(ADC)等,就是由多個晶元組合在一起的更大的集成電路。而集成電路是非常精密的儀器,其單位為納米。一納米為十萬分之一毫米。這就對設計、製造工藝都有非常嚴格、高標準的要求。
根據前瞻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晶元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產品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三大主力地區壟斷。在高端晶元領域,由於國內廠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與集群效應,所以其生產仍以「代工」模式為主。
中國集成電路A股市場上市企業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數據顯示,中國A股市場共有23家集成電路上市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42.65億元,凈利潤為20.29億元。有5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0億元,其中,科技位居榜首,2017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168.60億元,凈利潤達到1.65億元;達排名第二,2017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162.53億元,凈利潤虧損5.07億元;實業排名第三,主營業務收入為83.04億元,凈利潤達到2.97億元;排名第四的是科技,2017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53.24億元,凈利潤為3.88億元;排名第五的是微電,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48.52億元,凈利潤為1.25億元。1.江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半導體,電子原件,專用電子電氣裝置,銷售本企業自產機電產品及成套設備的公司。公司是中國半導體封裝生產基地,國內著名的三極體製造商,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龍頭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數據顯示,2012-2016年科技在波動中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4%,增長迅速。2017年前三季度科技主營業務為168.60億元,同比增長26.9%,凈利潤為1.65億元,同比增長176.6%。
晶元有幾十種大門類
追訪
上千種小門類
從軟體方面來說,EDA模擬軟體是另一個典型。利用該軟體,電子設計師才可以在電腦上設計晶元系統,大量工作可以利用計算機完成,並可以實現多個產品的結合試驗等。如果沒有EDA模擬軟體,則需要人工進行設計、試驗,耗費的人力、時間等成本不計其數。目前進入我國並具有廣泛影響的EDA軟體有十幾種,基本都來自於美國。
幾乎被美日歐壟斷
現狀
也許不是人人都了解集成電路,但許多人聽說過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指,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在半個世紀前,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摩爾提出的這一推測,已經延續了50多年。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是指集成電路中有一個是有源元件的兩個以上和部分或者全部互連線路的三維配置,或者為製造集成電路而准備的三維配置。
海關總署公開信息顯示,集成電路進口額從2015年起已連續三年超過原油,且二者進口差額每年都在950億美元以上。其中,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中國貨物進口額為12.46萬億元,也就是說集成電路進口額佔中國總進口額的14.1%,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約為1500億美元。中國在半導體晶元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的英文(integratedcircuit)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元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焦點
需要5000道工序
晶元的種類很多,芯研究首席分析師顧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僅從產品種類來說,晶元的種類就有幾十種大門類,上千種小門類;如果涉及設備流程的話就更多了。美國是整體式、全方位處於領先地位,而我們只是在某些領域裡面有所突破,並且這些領域也並非核心、高端的領域,比如中國在存儲器、CPU、FPG及高端的模擬晶元、功率晶元等領域,幾乎是沒有的。如果中國發力研發,在某些小的門類中可能會有所突破。」
首先,在這里可以將紅色的部分比擬成高樓中的一樓大廳。一樓大廳,是一棟房子的門戶,出入都由這里,在掌握交通下通常會有較多的機能性。因此,和其他樓層相比,在興建時會比較復雜,需要較多的步驟。在IC電路中,這個大廳就是邏輯閘層,它是整顆IC中最重要的部分,藉由將多種邏輯閘組合在一起,完成功能齊全的IC晶元。
一位晶元製造領域的專家向北青報記者介紹,一顆晶元的製造工藝非常復雜,一條生產線大約涉及50多個行業、2000-5000道工序。就拿代工廠來說,需要先將「砂子」提純成硅,再切成晶元,然後加工晶元。晶元加工廠包含前後兩道工藝,前道工藝分幾大模塊——光刻、薄膜、刻蝕、清洗、注入;後道工藝主要是封裝——互聯、打線、密封。其中,光刻是製造和設計的紐帶。

科技:公司持續高研發投入在保證現有產品技術迭代維持較高毛利率的同時,也將加速公司在研探針台產品推出並實現進口替代,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結構。此外,公司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具備強大產業資源,在豐富公司客戶資源、提升公司產業整合能力方面或將發揮重要作用。
其中許多工藝都在獨立的工廠進行,而使用的設備也需要專門的設備廠製造;使用的材料包括幾百種特種氣體、液體、靶材,都需要專門的化工工業。另外,集成電路的生產都是在超凈間進行的,因此還需要排風和空氣凈化等系統。
摩爾定律揭示了集成電路領域的發展速度。在這樣的高速創新發展中,集成電路的產品持續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增加功能。也是在這樣的高速發展中,各國集成電路技術的差距越拉越大。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若想在主要集成電路領域追趕上頂級公司,需要的不止時間,而是整個系統性提升。
有說法認為,集成電路是比航天還要高的高科技。該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航天的可靠性估計也就4個9、5個9的樣子(X個9表示在軟體系統一年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系統可以正常使用時間與總時間之比)。現在硅晶圓材料的純度就要6個9以上。」
從2004年開始,集團開始穩定盈利,8寸生產線實現了自主經營。時至今日,業務逐步發展為晶元製造、集成電路集成和應用服務、電子元件貿易等,其生產線的工藝技術從0.35微米,演進到了28納米,申請的發明專利達到1萬項。

❹ 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總投資多少億

2018年8月16日獲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在上海臨港正式開工。

以建設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體承載區為目標,臨港地區產業發展緊緊圍繞智能製造主題,正布局打造邏輯關聯密切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集成電路上接人工智慧、信息軟體等研究領域、下啟智能裝備、航空航天等製造領域,是產業布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經過多年積累,臨港地區已有39家集成電路產業相關企業落地,涉及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裝備等全產業鏈,初步形成了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


其中,晶圓材料領域的上海新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在中國研究、開發適用於40-28nm節點的300mm硅單晶生長、矽片加工、外延片制備、矽片分析檢測等矽片產業化成套量產工藝;建設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生產基地,實現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國產化;2017年10月,其300mm大矽片已開始實現2.2萬片(測試片)的月銷售量,安裝產能已達到每月4.5萬片,初步打破大矽片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❺ 怎樣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

據了解,圍繞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已經聯合調動了一批世界級龍頭企業,擬在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布局。

在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中也應發揮既有優勢。劉乃全表示,比如,製造業可以依託長三角原有的產業發展優勢及基礎行業如汽車製造、生物醫葯、電子信息、航天航空等。除了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外,三省一市還將打通交通、信息化、民生等諸多領域。交通互聯互通方面,據透露,2018年將力爭先行啟動第一批14個項目,著力打通省際斷頭路。此外,城際軌道交通、長三角機場群也將加快布局。信息化方面,將形成跨城市跨部門集約化共享化區域信息資源體系,5G協同布局先行試用,支持電信運營企業分步實施建網,到2020年全面覆蓋長三角城市群。來源:央廣

❻ 為何上海推進科技創新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強在致辭中提出將上海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療創新高地

12月6日,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召開第11次全體會議,總結今年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研究推動上海生物醫葯等產業發展。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共同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應勇指出,明年將是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框架形成的一年。要堅定目標,堅持不懈,全力推進,更好地發揮創新輻射示範的引領作用。生物醫葯產業是上海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們要鞏固優勢,走在前列,加快上海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生物醫葯產業,為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做出更大貢獻。

突出重點,加強科技體制和機制創新,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要充分發揮「三大任務一個平台」的主導作用,規劃未來五年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生物醫葯產業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進攻方向,希望在國家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推動上海在生物醫葯前沿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臨床醫學研究、創新龍頭企業培育、產業生態環境優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❼ 全國四大電子工業基地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產業基礎比較好的地區,區域化特徵十分明顯,產業集群逐步顯現,初步形成了以深圳為龍頭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以北京為龍頭的環渤海地區以及以重慶、西安、成都、武漢、長沙為重點城市的中西部地區的四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一)珠三角區域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依靠毗鄰港澳台的區位優勢,以及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比較優勢,通過招商引資,以加工貿易為突破口,接受國際產業分工轉移,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帶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產品出口比重最高的電子信息產品加工密集地區,聚集了大量的國際電子信息產品製造企業。目前,在珠三角區域,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的產值佔全國半壁江山,產品規模和技術水平在全國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優勢領域是通信設備、計算機、家用電器、視聽產品和基礎元器件等。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珠江三角洲已經形成了以通信產品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為重點的產品結構,並形成了強大的製造優勢,形成了集群化發展的特徵,目前雖然勞動力成本、優惠政策等方面已經不具優勢,但珠三角地區在形成產業集群後,又創造了一些新的比較優勢,如發達的信息網路、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敏感的市場意識、人才資源的易得性等等,並且隨著CEPA的實施,珠三角地區與港澳台的經濟聯系將越來越強,這些新的優勢將成為珠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持續動力。

(二)長三角區域

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帶,從上海到蘇州的科技走廊,已經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的重點投資地區,國際電子信息產業,特別是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正在大規模移入,一個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的新經濟產業帶已經形成。長三角區域科技資源豐富,擁有國內一大批重點大學、高素質人才,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成為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某些技術領域實現了一定突破,產業鏈條完整,區域特色明顯,產品檔次高、技術含量高、投資規模大,並以工業園區和基地為載體,形成了以集成電路、計算機、軟體為特色的產業集群:上海形成了通信設備製造、數字音頻、集成電路、計算機設備、軟體產業集群;江蘇在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封裝、光通信產品、數字視頻產品、計算機及外部設備、軟體產業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浙江則逐步形成了以投資類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造就了軟體產業、微電子產業和光電子產業、移動通信及其配套產業等產業集群。但長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也存在不足,該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基本是後向關聯度高的產業,地區內部具有更多的競爭性而互補性不夠,易導致過度竟爭,地區之間的協調機制也未很好建立,整體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

(三)環渤海區域

環渤海地區內不同省市之間的經濟條件差異較大,但各省市依靠自身工業基礎好、科研實力強、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通過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在電子信息產業的某些領域形成了競爭優勢,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但綜合配套能力要弱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北京電子信息產業具備了研製、規模生產各類計算機系統及軟體、半導體分立器件及集成電路飛通信、廣電設備、電子測量儀器和專用設備、元器件等系列產品的綜合能力,是全國重要的軟體基地和主要的電子技術研究開發基地、生產基地;天津擁有國內最完整的手機生產及配套企業和基礎設施,其移動通信設備及終端產品、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彩管、彩顯、磁卡、軟體等都已經成為全國具有較大規模的重點產品;山東重點發展高性能計算機及外圍設備、高速寬頻網路與通信產品、高性能信息家電、新型元器件、新型電子材料以及軟體產品,擁有了海爾、海信等大集團。但環渤海區域電子信息產業總體增長速度相對珠三角、長三角並不高,未能充分發揮北方經濟的「龍頭」作用,主要在於該地區體制改革相對滯後、開發意識不強、缺乏協調發展的整體規劃和明確可行的戰略部署,未能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

(四)中西部地區

中西部地區曾經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布局的重點地區,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基礎。從總體上看,中西部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軍工電子比重大,具有自主研發、自成體系的特點,產品增加值在全國排名靠前,至今依然是軍工電子的主要基地,但該區域的產業鏈條分散,生產協作配套困難,產業規模總量偏小,總體發展水平相對落後,未形成大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帶,但也不乏亮點。有些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中心城市在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也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某些領域的生產地,如武漢是我國光信息技術實力最雄厚的地區,西安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的重要光電子生產基地之一。部分中西部城市的軟體產業也有了較快發展,西安、成都、重慶、武漢、長沙等軟體產業正在崛起。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中西部地區佔了3家,即成都國家軟體產業基地、長沙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和西安國家軟體產業基地。陝西是全國第一軍工大省,其軍工企業和科研院所的數量、軍工資產存量、科研生產能力及職工總數均居全國第一;四川軍工目前是我國規模較大、門類齊全、裝備精良、科技力量雄厚的國防科研生產基地,在電子戰裝備、雷達及空管系統,以及若干配套元器件方面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供稿人:吉安市台辦聯絡宣傳科張文春)

❽ 為什麼我國的晶元行業起步的比較晚

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國晶元人才缺口已經達到了30萬人,而行業從業人員存量規模才40多萬人,短缺率超過了七成;每年3萬左右的高校畢業生進入集成電路領域就業,無法充分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中國晶元行業的人才短缺是在中國市場對晶元需求規模成倍增長的背景下凸顯出來的,加上美國升級貿易爭端和進一步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更加顯示出補齊高科技人才和產業鏈短板的重要性,一時間社會各界對晶元行業人才培養的討論非常熱烈。

中國晶元行業發展現狀

談到晶元行業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必須要了解晶元行業的特性。晶元是集成電路的載體,需要經過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程序形成可應用於電子設備的功能載體。根據功能分類,晶元的類型包括處理器晶元、記憶和存儲晶元、特定功能晶元。晶元的應用非常廣泛,從普通的家電到高端的航空航天產品,晶元無處不在。晶元市場需求大、技術密集度高,這註定晶元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經歷較長的研發周期,屬於一類投資風險高的高科技行業。目前,國際市場已經形成了一批領軍企業和大量中小企業差序競爭的行業生態,中低端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很快。

我國的晶元行業企業發展起步晚,與英特爾、三星、高通等國際領軍企業相比,無論是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還是市場份額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國晶元業成長快,市場規模龐大,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群。

從發展態勢來看,我國的集成電路、光通信與通信設備等行業已經初步具備市場競爭力,上海、深圳和武漢等地都形成了相關創新型產業集群,在關鍵前沿技術開發、重大產品與裝備製造、國際技術標准創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在產業集聚與市場規模效應帶動下,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正在形成,出口規模開始增長。根據海關統計,2019年1-3月,中國進口集成電路864.6億塊,同比下降10.7%;進口金額649.8億美元,同比下降7.7%。出口集成電路459.7億塊,同比下降9.5%;出口金額218.77億美元,同比增長19%。

從發展結構看,晶元設計業增長非常顯著。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的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1274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同比下降了10.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了10.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晶元設計業的增幅卻高於平均:設計業銷售額為458.8億元,同比增長16.3%;製造業銷售額為392.2億元,同比增長10.2%;封測業銷售額423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環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下降幅度最大。

晶元行業人才培養困境

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各大廠商加速產業投資和生產布局,對技術設計、晶元製造、封裝測試等高技能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而美方加緊實施對我國的高科技封鎖,大量企業從依靠進口開始轉向自主研發和生產,這無疑增加了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市場上懂技術、懂管理、懂市場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短缺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然而,晶元行業的人才培養面臨不少的困境。

一是人才薪資水平低。媒體報道的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晶元行業人才招聘的平均月薪資為10420元,達到十年工作經驗的晶元人才月薪資上升到19550元,僅為同等工作經驗的軟體類人才薪資水平一半。晶元行業人才薪資水平低,與我國晶元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有關系。作為行業的後來者,我國晶元企業所進入的領域,還沒有形成獨特的創新競爭力,因此產品利潤被激烈的競爭所稀釋,人才要素的回報也受到盈利水平的限制。

❾ 產業集群該如何發揮優勢

做好服務提升產業集群水準產業集群作為長三角區域發展中最具有活力的經濟現象之一,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和經濟專家的關注和研究,政府也在產業集群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浙江省省長呂祖善這樣描述政府的作用:浙江民營經濟的專業化分工產業鏈銜接得很緊密,政府基本不作引導,完全是在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自發形成的。政府主要解決基礎設施和環保等公共產品的協調問題,產業整合和產業集群等經濟問題,主要在政府支持下鼓勵企業自身去解決。多年來,正是循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路,浙江各地以中心城市、中心鎮為依託,以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強園區和基地的規劃與建設,積極引導鄉鎮企業和塊狀經濟向工業園區集聚發展,為產業集群拓展出一片"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制度氛圍和發展空間。上海政府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服務員",角色到位後的推動效應也十分明顯。1998年,上海市頒布鼓勵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18條",鼓勵高新技術的研發和轉化,大量高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隨後,為降低這些企業的創業成本,上海市政府積極引導,相繼組建各種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大大加速了高科技產業的抱團集聚。建立了測試、EDA軟體服務、多項目晶元服務等服務平台的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就吸附了一批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進而在全市形成科技京城、張江、漕河涇為主的三大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有所不為",不讓企業因不必要的政府行為而增加交易成本,"有所為",則使企業從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中盡量降低運行成本,長三角的競爭力正由此而生,由此而強。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賺1億 瀏覽:796
為什麼股票突破才是買點 瀏覽:291
咖啡私募基金 瀏覽:380
基金個股配置邏輯 瀏覽:991
丙酮期貨怎麼買 瀏覽:834
項目融資的論文 瀏覽:818
華潤電力股票 瀏覽:69
小康股票 瀏覽:453
銀華內需精選混合屬於什麼類型基金 瀏覽:960
英若外匯 瀏覽:346
外匯要開戶嗎 瀏覽:486
炒外匯一夜暴富 瀏覽:614
100倍外匯 瀏覽:135
900股票 瀏覽:7
股票轉空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688
股票投資排雷 瀏覽:156
內蒙古外匯管理局 瀏覽:717
股票公式時間 瀏覽:95
買什麼股票容易打新 瀏覽:751
2013年中國外匯儲備數據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