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好吧,假設要核電,那為什麼不建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呢
北京房山有試驗堆。上海,廣州地質條件不好。
這三處人口密度大,一旦有緊急情況不好疏散。
② 為什麼中國還依賴火力發電 為什麼不多建造核電站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中國核電發展民用工業規劃,准備到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預計為9億千瓦時,核電的比重將占電力總容量的4%,即是中國核電在2020年時將為3600-4000萬千瓦。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40座相當於大亞灣那樣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
核電的另一個優勢是干凈、無污染,幾乎是零排放,對於發展迅速環境壓力較大的中國來說,再合適不過。2008年1-11月,中國核力發電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2,877,17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2,877,173,000元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2,372,95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2.15%;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0,548,91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8.86%。
中國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70萬千瓦,預計到201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約為2000萬千瓦,2020年約為4000萬千瓦。到2050年,根據不同部門的估算,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可以分為高中低三種方案:高方案為3.6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30%),中方案為2.4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20%),低方案為1.2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0%)。
至於為什麼現在還是火力發電多,是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還沒有那麼快的跟上世界的腳步.
③ 為什麼中國不大力發展核電站
因為核電站有極大的環境隱患,一旦發生戰爭也容易被作為攻擊目標,造成巨大破壞。因此核電站的建設要適可而止。
④ 中國為什麼不建設核電站
中國早就有核電站了啊,截止到2011年3月,中國已經有6個投入運營的核電,12個在建的核電站,25個籌建中的核電站,例如海南的昌江核電站、浙江的秦山核電站、廣東的大亞灣核電站
⑤ 中國為何不建核電站
大亞灣 秦山不是
⑥ 內地為什麼不建核電站
核電站在國外不分內陸和沿海。
我國採取的是先建沿海而已,實際上所有的江河湖海都可以建電站,其次當地的地質穩定程度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不是說不建,一步步來罷了。
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⑦ 為什麼不多建幾個核電站中國不是電力緊缺嗎
據《財經》記者了解,中國核電布局之所以到現在仍局限於沿海地區,有著多種原因。
從電力需求上來說,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因為經濟起步早、發展速度快,對於電力有著更為旺盛的需求。就地靠近市場興建核電站,有利於減少電力長距離傳輸過程中的損耗。
此外,濱海核電站不用擔心水源問題。核電站發電過程中,大量的能量會以熱能的形式排放,需要足夠的冷卻水來載帶取之不盡的海水,無疑比河或者湖具有優勢。加上核電站所需的大件設備,更適合通過海運運輸,這才形成目前的這種格局。
但是,由於核電站對於地質地震等外部條件的要求近乎嚴苛,沿海適合新建的廠址越來越少;加上內陸省份對於電力需求的增加,內遷於是不可避免。
環保部核安全與環境專家委員會成員、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曲靜原告訴《財經》記者,與濱海核電廠相比較,內陸核電廠對於安全方面的要求,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著顯著的差異。
與濱海核電廠直接靠海水來冷卻和稀釋輻射物質不同,內陸核電廠往往建在靠近江河湖泊周圍,通過冷卻塔將熱量排放至大氣,處理後的液態放射性流出物排放至江河湖泊。鑒於這些江河湖泊,往往同時也是很多居民的飲用水源,並廣泛用於農業灌溉等用途,因此對於排放物安全性更加敏感。
據悉,在環保部新修訂的《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中,就要求內陸核電選址必須避開水源保護區,並規定液態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濃度,要比濱海核電廠低一個量級(10倍)以上。
除了水源條件,內陸核電選址的大氣條件,同樣需要重點關注。
沿海地區,往往常年多風,有利於放射性污染物被吹散稀釋。2008年11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濱海廠址的靜風頻率(即沒有風或風速極低)多在10%以下,而內陸地區個別廠址的靜風頻率甚至高達40%,即一年平均有140多天都無風或風速極低。
今年3月,環保部印發《2009年第一次核安全與環境專家委員會會議紀要》(下稱《紀要》),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指出,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核電廠廠址的小風和靜風頻率均較高。業內專家對《財經》記者透露,目前首批三個候選廠址中,僅有江西彭澤廠址,因為北臨長江江風吹拂,大氣條件相對良好。
⑧ 中國為什麼不修建更多的核電站
首先建設核電站是沒法瞞著誰的。而且中國出於民用的目的建設核電站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說三道四。因為中國已經是核俱樂部的成員了。
但問題是我們的鈾礦資源並不豐富。如果盲目建設了大量的核電站,到時候就不得不從國際市場上去購買鈾礦。屆時鈾礦石的價格必然會大幅度上升。而且即使世界上鈾礦的探明儲量也並不多。我知道的情況按照現在的消耗速度也就是50-60年的事情。所以核電的前景也並不是一片光明的。
目前國內開工的核電站數量還是不少的,但總的來說還只是火電和水電的補充,特別是在東南沿海缺少煤炭和水電資源的地區,核電還是有一定發展前景的。
⑨ 我們國家為什麼不大規模建設核電站
按照最新的規劃,中國要在未來10到20年建設50~80座核電站。你可以搜下《核電中長期規劃》核電的春天已經來臨。一大批小火電正在被關掉。國家現在政策就是大力發展核電和風電,來減少污染。
之前一個是中央怕出事,另外核電以前因為很多東西自己造不了要進口,成本很高。煤炭狂漲價,結果現在核電的上網電價比火電還低。而且國內技術進一步成熟,之前建的幾個電站運行正常,也打消了中央的擔心。所以現在開始快速發展核電。
在國外,法國韓國日本這些能源稀缺的國家都大力發展核電。而德國和美國一方面是公眾對核電有畏懼心理,一方面其他能源比較豐富也不是太著急。所以這些年沒有大力發展。
⑩ 為什麼不多建幾個核電站
你好,建核電站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首先是安全系數問題,核電站說白了就是沒有爆炸的原子彈,雖然防護的好的話不會出什麼差錯,但是誰又能保證永遠不會出差錯呢,核泄漏事故在世界范圍內並不是沒出過,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故至今對當地還有影響。另外是建設資金問題,核電站因為技術含量較高,建造成本是一般的火力發電站的十幾倍,而中國煤炭資源豐富,哪個地方政府願意棄成本低廉的火電廠不用,改用說不定哪天出事的核電站呢,再加上中國人口多,並不是哪裡都適合建核電站,所以選址也是一個大難題。
不過隨著國家抓緊新型能源產業規劃編制 加大支持新能源的政策的出台,國家已經決定把核電佔全國發電總數的比例達到8%,除了已經建成的秦山,大亞灣,田灣,嶺澳四座核電站,未來還要相繼新建三門,紅沿,江西,重慶等七座核電站,所以也並不是像樓主所說沒幾座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