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財大李宇

上海財大李宇

發布時間:2021-04-14 08:14:44

上海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1、嚴濟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回、全國人大常答委會副委員長;

2、楊紀琬,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3、曹沛霖,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4、婁爾行,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5、褚葆一,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北錢南褚),早年留學歐洲;

6、賈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碩士第一年在上財學習基礎課。

(1)上海財大李宇擴展閱讀

排名:在2019 U.S.News全球最好大學學科排名中,經濟學與商學位列全球第156;在2018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統計學位列全球51-75,金融學位列全球76-100,經濟學位列全球101-150;

在荷蘭蒂爾堡大學全球經濟學研究機構科研排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全球商學院科研排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金融學排名、美國楊百翰大學全球會計學排名中,相關學科已進入或接近全球前100。

② 請問1992年全國會計四大泰斗級人物的姓名我只知道一位上海財大,一位廈大,一位北大,一位中國會計司司

楊紀琬

中國著名會計學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於1999年2月6日。
1935年,楊紀琬考入國立上海商學院會計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並攻讀中英庚款基金會的在職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後擔任國立上海商學院、東吳大學、之江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會計學助教、講師、教授。
1949年調入財政部會計司工作,曾任會計司司長等職務。從1980年起楊紀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會計法》,並於八十年代初與閻達五教授一道提出並完善了會計管理論。會計管理論在學術界和實務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成為八十年代會計工作轉軌變型的主要理論依據。其代表作品為《社會主義會計理論建設》。
楊紀琬在任其間,建議及推動恢復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所以是中國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1995年11月11日,楊紀琬教授從事會計工作60年慶祝會在北京舉行。朱鎔基副總理致電祝賀。
在逝世後,中國官方發表的《楊紀琬同志生平》中稱他為「新中國會計界公認的一代名師」,為中國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的建設、會計理論、會計教育和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貢獻畢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傑出的貢獻。
逝世後,其弟子等在2002年設立了楊紀琬獎學金。
主要出版物
《怎樣閱讀工業企業會計報表》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63年
《會計理論探索叢書》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經濟大辭典: 會計巻》 與婁爾行合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1年
《中國現代會計手冊》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辭典》 與許毅、王振之合編 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
1、汪建熙 中國的股份經濟及其會計問題、1990年
2、陳毓圭 宏觀財務與會計准則、1991年
3、於曉雷 跨國公司與國際會計、1992年
4、晏加源 資產估價、1993年
5、張良武 中國企業集團論、1993年
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國會計比較、1994年
7、向德偉 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與控制、1995年
8、謝志華 貨幣商品經營論、1995年
9、李玉環 會計運行機制、1996年、
10、馬賢明 對中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探討、1996年
11、王林 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中的有關財務問題、1996年
12、陳建明 獨立審計概論 1997年
13、郜卓 負債會計論 1997年
14、李洪輝 現代公司資本結構論 1997年
15、孟焰 西方現代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1997年
16、朱海林 金融工具會計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17、劉海民 試論會計信息產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婁爾行

著名會計學家和教育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顧問,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名譽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婁爾行教授。中國大陸第一批四個會計學博士生導師之一(另三人為楊紀琬、葛家澍、余緒纓)
生於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紹興,因病於2000年5月28日上午9時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歲。
1937年畢業於國立上海商學院會計系,同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畢業,獲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MBA)。學成回國後。他立志報效祖國。1939年至1949年先後在國立上海商學院。私立光華大學。國立臨時大學任講帥、副教授和教授。
1950年起先後在上海財經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學院(後改為上海財經大學)任教授,擔任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主任、名譽系主任。婁爾行教授是我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是新會計學科體系的主要創始人,為排動中國會計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會計界享有很高聲譽。他先後擔任過上海市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及顧問、中國成本研究會顧問、上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中方專家咨詢組成員,還受聘擔任江西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等院校的兼職教授和顧問。
60多年來,婁爾行教授長期堅守在教學崗位,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專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會計學》,50年代中期主編出版了《工業會計學》。1984年主編出版《資本主義企業財務會計》,第一次系統全面地向國內會計界介紹了西方會計學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論和實務,對我國會計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同年還主編出版了《基礎會計》,在書中對我國以往受蘇聯影響的傳統會計原理和教材體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國家審計署委託,總結幾十年來審計學研究成果,主編出版《審計學概論》,該書榮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暢銷書之一。這些教材甫一問世,就為眾多高等院校採用,並獲得財政部、國家教委等有關部門多項榮譽。
婁爾行教授積極倡導和參與會計教學改革。1981年起,針對當時我國會計專業設置過細、知識面過窄的現狀,他提出了『擴大知識面,培養廣博而專精的人才」的指導思想,重新設置會計課程體系。在他的領導下, 1987年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被評為全國財稅系統先進集體,1988年由國家教委批准確定為個全國重點學科點。1992年,他以77歲的高齡,帶領會計學系教師開展第二輪教學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財政部和原國家教委的高度肯定,並在財經高等院校中推廣。他多次被評為教育系統的市級和校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婁爾行教授畢生從事會計學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見解精深。半個世紀以來,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有影響力的論文,推動了我國的會計改革和會計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組團與美國學者開展中美比較會計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系部分教師與美國學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寫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與審計》,這是建國以來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會計和審計歷史、現狀及制度的英文版學術著作,成為國際會計界了解中國會計的一個窗口。他通過畢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會計學術思想體系,集中體現在《會計審計理論探索》一書中。
婁爾行教授一生致力於會計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傾其畢生的才智和。心血培養人才才。他一生育人無數,桃李遍天下。他積極獎掖後學,鼓勵後來居上,扶持年輕人擔任會計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帶出了一批在會計界頗有影響的中青年會計學者。婁爾行教授一生致力於會計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傾其畢生的才智和。心血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會計人才,上有人無數,桃李遍天下。他積極獎掖後學,鼓勵後來居上,扶持年輕人擔任會計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帶出了一批在會計界頗有影響的中青年會計學者。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
1、湯雲為 論重置成本會計、1987年
2、張為國、會計目的與會計改革、1989年
3、吳艷鵬 資產計量論、1990年
4、周忠惠 論會計研究的方法論問題、1992年
5、陳信元 凈權益會計理論探索、1994年
6、孫錚 論證券市場管理中的會計規范、1995年
7、張鳴 成本計量論、1995年
8、章國富 論我國會計及其所處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 1997年

葛家澍

1921年3月生於江蘇興化。1945年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獲商學士學位。畢業後即留校任教。1956年晉升為副教授,1978年晉升為教授。在校內歷任經濟系副主任和經濟學院院長。50年來,他致力於會計理論和財務會計的教學與研究,在國內達到了領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響。他先後受原教育部和國家教委的委託,主編了全國統編教材《會計基礎知識》(1982年改名為《會計學基穿

③ 請問:上海第一財經股票節目主持人李晨光被一家陽光私募基金聘為顧問

呵呵。是的,還不是一種名人效應啊

④ 被稱為財經網紅一哥的李大霄,他到底有何魅力能擁有如此多的粉絲

李大霄對股市分析和預測一次又一次的打臉,然而他卻被稱為“財經界的網紅一哥”,他並不是憑借自己高超的專業能力,而是他博人眼球的手段,讓他走上了“網紅”這條路。

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網紅”進入了大眾視線,近幾年,網紅日益深受大眾的喜愛,像帶貨一哥“李佳琪”、papi醬憑借變聲短視頻帶給大家歡樂,很多人也將此當做一種發財門路,但是並不是所有“網紅“都是很成功的,而且“網紅”的路也是一路曲折。

對股市的分析和預測一次又一次打臉的李大霄為什麼還有這么多粉絲呢?我認為很多人都是抱著“吃瓜”看熱鬧的心態,剛才說了他就像一個小丑,博人開心,一個關注換來一份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而李大霄能成為財經界的第一網紅,並不是他的專業能力有多高,分析有多准確,而是他博人眼球的手段,渴望走紅的真心!

⑤ 上海財經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本人是一名14級上海財經大學的本科學生,很開心地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對於一所財經院校,大家潛意識里會覺得更多的優秀課程是和財經相關的課程,沒錯,但是財大的專業還是比較齊全的,試著想像一下財大學子在上《紅樓夢與傳統文化》的場景,是的沒錯,就是柳岳梅老師開設的這門課讓我愛上了紅樓夢,雖然身為財經院校的學子,但我也依舊有一顆熱愛文學,提升文學素養的跳躍的心。看到此條答案的財大小夥伴可以考慮一下這門課哦,超級推薦!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⑥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導

金融學:施兵超、奚君羊、丁劍平、徐曉萍、龔仰樹 於 研、周繼忠、徐龍炳、李 曜、朱文革、陸蓉
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金德環、黃 明
參見 http://iclass.shufe.e.cn/teacherweb/
對這些老師的評價可以這里去找
http://bbs.shufe.e.cn/forumdisplay.php?fid=10

⑦ 誰參加過上海財大金融大作手的操盤手培訓,怎麼樣

上海財大金融大作手由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中期聯合創辦的金融大作手培訓項目。
在師資方面,金融大作手可謂是名師強將,頂級師資。據了解,金融大作手導師團隊包括上海財大專家學者、業內頂尖實戰高手、第一財經重量級節目嘉賓王志鋒、吳祺等職業盤手。顧問團隊包括華人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高盛(亞太)首席策略師哈繼銘、一流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等金融專家。
聽過參加過的人反饋說挺好的,課程挺細致。

⑧ 請問:上海第一財經股票節目主持人李晨光現在做啥呢

被一家陽光私募基金聘為顧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你還能關心李晨光,說明他的節目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

⑨ 李同學,上海某著名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畢業,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跟隨找工作的大

本科畢業後跟隨工作同時繼續上研究生,效果會比脫產學習效果好。

⑩ 上海財經大學的歷屆英才

學術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嚴濟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楊紀琬 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曹沛霖 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庄福齡 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 婁爾行 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褚葆一 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北錢南褚),早年留學歐洲 曹立瀛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奠基人之一,文學修養深厚,並懂六門外語 魏潤泉 中國國際保險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第一張遠洋保險單的設計者 鄧偉志 社會學家、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中國社會學會顧問 蔡馥生 中國老一輩經濟學家、原中共中央華南分局財經委員會主任兼南方人民銀行總經理 王菊珍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有「世界鎢電極女皇」美譽 李慎之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美國研究所所長,曾任周恩來外交秘書 裘元倫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歐洲學會會長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在復旦大學讀研期間曾到上財學習一年 袁恩楨 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經濟學會會長 葉萬安 台灣著名經濟學家、財政系統骨幹人物,積極主張祖國統一 賈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碩士第一年在上財學習基礎課 崔振龍 審計署審計科研所所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 談敏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張仲禮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華盛頓大學博士,學術代表作《中國紳士研究》 張為國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首位中國理事、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博士 許毅 杜克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 何黛鳳 威廉與瑪麗學院學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 梅建平 紐約大學學者、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白燕 羅徹斯特大學學者、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謝碧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 滕斌聖 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長江商學院副院長 陳世敏 喬治亞大學博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 羅耀 多倫多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 戈維莉 華盛頓大學學者、密歇根大學博士、華盛頓大學講席教授,她的研究論文全部發表於會計研究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包括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等。 施建淮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者、大阪大學博士 張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者、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博士 白鋼 復旦大學學者、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全世界掌握古典語言最多的學者 顧鈺民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費方域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朱國璋 台灣大學學者,早期台灣最權威的會計學者,朱家驊之子 劉肖紅 香港大學學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夏大慰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周旺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香港科技大學數學博士 孫滌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中國建設銀行首席戰略顧問 葉品樵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史柳寶 蘭州大學副校長 文化界 姓名 現職/原職 王志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奠基人之一、原中國銀行學會理事長、中國證券市場建設的先行者 周森 中國三峽畫院院長、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瞿鳳起 中國清代著名的四大藏書樓之一鐵琴銅劍樓第五代主人 高曉聲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委員會委員 秦瘦鷗 作家、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秋海棠》、譯著《茶花女》 梅汝愷 作家、翻譯家、中國翻譯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獲波蘭國家文化藝術金質獎章 王艮仲 中國民主建國會顧問、國務院參事、有「浦東王」美譽 沈祖棻 中國現當代最優秀的詞人、詩人、文學家、文論家、著名學者,有「當代李清照」美譽 徐慰曾 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主編、中國韜奮出版獎獲得者 洪貴仁 中印友好的搭橋人之一、印中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副主席 郁重今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西泠五老之一 沈叔羊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學者,沈鈞儒之子 楊蔭瀏 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葉元章 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中華詩詞雜志社顧問 周洪立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 宗寒 求是雜志社編審、經濟部主任 馮士能 解放日報社黨委書記、副總編輯、中國報業協會副會長 張啟承 文匯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上海市新聞學會會長 樂勝利 新民晚報社總經理、上海大劇院創始總經理、上海音樂廳總經理、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 鈕也仿 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社長 崔燮鈞 上海證券報總經理 黨政界 姓名 現職/原職 朱學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 王茂林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湖南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 胡康生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馬純古 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上海市委副書記 許滌新 國家工商管理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張塞 國家統計局局長、中國統計學會會長、中國國情研究會會長 殷介炎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高尚全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辦公室主任 孫志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博士 王一平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國務院參事 孫小系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 陳秉權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鄭家亨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顧問 邵宗明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常務副會長 許憲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博士 甘祠森 監察部部長助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秘書長 鄭京平 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鮮祖德 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博士 張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博士 趙素萍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胡延照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逢雨 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盧聲道 青海省委副書記、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錄生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周太彤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孫菊生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金雲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 朴憲永 朝鮮副首相兼外交部長 徐柏園 台灣「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 張建邦 台灣「交通部」部長 張文伯 台灣「司法部」常務副部長 王漱芳 陸軍中將 工商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尉文淵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 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博士 王炯 中國中信集團總經理 李祥瑞 交通銀行重建和恢復的首任董事長、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理事長 田惠宇 招商銀行行長 庄曉天 浦東發展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市副市長 張心洽 中央投資公司董事長,台灣首位開發銀行家,曾國藩之曾外孫 彭湖 銀行家,斯坦福大學碩士,長女彭佩雲(國務委員),長婿王漢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裴靜之 浦東發展銀行行長 曹江林 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 王琴芳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 顧越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副總經理 趙福俊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周慶祖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經濟師 孫璀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總會計師 吳志尚 寶鋼集團總經濟師 張新生 百聯集團創始董事長 呂永傑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周有道 上海國際集團創始董事長、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始董事長 徐建國 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根林 上海汽車集團副總經理 曹耳東 上海浦東發展集團董事長 朱匡宇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之侄 王運丹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寧黎明 上海銀行董事長 鄭雄偉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 徐剛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經理 白文華 上海地產集團總裁 龔浩成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 馮國榮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益民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海通證券監事長、東方證券董事長 徐浩明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陳有安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金霞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涌金集團董事長 劉波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文揮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建平 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桂水發 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祺珩 德勤中國副主席、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胡少先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湯雲為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美國會計學會傑出訪問學者、博士 周忠惠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會計學博士 李德淵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 陳萍 安邦保險集團總經理 張興 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曉虹 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力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持平 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偉良 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良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曹亮 通用電氣公司董事總經理 婁剛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大學期間,婁剛分秒必爭,以優秀成績完成國際金融、計算機軟體、ACCA(自學)三個專業的學習,並出色地擔任學校藝術團團長、學生會部長。畢業後的第一個十年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婁剛一直保持著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的狀態,十年之後成長為國際頂尖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婁剛謙遜地表示:「我屬於比較努力的,我的師兄師姐又比我還努力呢。」並稱贊一些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不光能吃苦,他們的人生觀、工作態度、學習能力還有謙遜的程度,都很讓人贊賞。」 陳慶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最年輕的私人銀行家 貝多廣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博士 關達昌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 俞建國 光明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最佳管理合夥人律師 費虎辰 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夥人、統計學博士 張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 王榮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合夥人、博士

閱讀全文

與上海財大李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燃料油各類價格 瀏覽:998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
貸款融資性保函 瀏覽:58
融資融券轉入 瀏覽:336
什麼是銷售融資 瀏覽:418
直接融資怎麼計算 瀏覽:497
融資融券股票市值 瀏覽:540
波動幅度大的指數基金 瀏覽:493
快錢包萬達理財客服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