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審計案例分析
楊華的話混淆了雙方責任承擔的界限。
第一:楊歡及其有關人員應對提供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負責,既是否提供了真實完整的資料;第二:會計師事務所只承擔審計責任,即是否按審計准則履行了審計程序,出具了審計報告。
第三:收回扣、侵吞國家資產的行為及金額未在在賬務上有所體現,或雖有體現但不存在違反財務規定現象。
第四:執業注冊會計師是盡職的,不存在錯誤或故意舞弊現象。
第五:會計師事務所只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合法性發表注冊會計師意見,超出此范圍的事項,不屬於會計師事務所的關注范圍。
『貳』 內部審計的幾個案例分析
討論討論:2、我認為可以,以印務公司自定的標准時行審計對比更直接。然後再說明印務公司未按照總部制定的計劃執行,並做一份總部計劃與印務公司自定計劃在哪些方面有沖突。3、向董事會提交審計報告沒什麼問題呀,只要董事會接受,那就是好事嘛。交流的內容可涉及集團所有事項。4、這要看各種存貨的重要性水平如何了,重要性水平高的多抽些,不高的少抽些或不抽,是可以的。 這是個人意見。討教了。
『叄』 耶魯捷運公司審計案例 1案例分析目的 2分析資料 3分析結論 這三點怎麼寫
案例分析的基本抄格式 1、先簡述案襲情及針對本案的幾種不同意見; 2、就法條來分析案例,為什麼能得出你的結論:寫出你對案例的見解,你做此判定的法律依據,就是寫出法條; 3、不贊成其它意見的理由及依據; 4、做一個總結。
『肆』 審計學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1.(1)職工合理合法的醫葯費報銷,應沖減「應付福利費」賬戶。而該企業卻沖減了「資本公積」賬戶,是一種違法財務會計制度的錯誤行為。
(2)根據該企業的入賬會計分錄,該企業應作如下調賬分錄:借:應付福利費 57 000
貸:資本公積 57 000
2.(1)12日向本單位不獨立核算的門市部發出子產品500件,不應作銷售處理,應沖減其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
(2)25日出售丑產品60件退回,應作相應的賬務處理,即增加庫存商品,同時沖減其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
(3)29日本單位大修理工程領用子產品100件和管理部門維修領用丑產品200件,應作銷售處理。
(4)該單位總的目的在於虛增利潤。具體的意圖是:(1)和(2)虛增主營業務收入; (3)偷漏稅金。
3.(1)李立應選擇否定式函證方式。
(2)函證信。
樂凱公司:
因審計所需,敬請核實截止2005年12月31日所欠我公司的賬款是否正確,金額23000元。核實後若與貴公司的記錄不符,請將差異數告東潤會計師事務所。所附信封供回復之用。
本函並非催款單,請勿將款項匯給東潤會計師事務所,非常感謝你們的合作!
2006.1.20
大華公司(公章)
李立 (簽名蓋章)
『伍』 關於審計的案例分析
案例思考:注冊會計師究竟是干什麼的?審計又是什麼?
1、注冊會計師是依法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接受委託從事審計和會計咨詢、會計服務業務的執業人員。
2、審計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從詞義上解釋,"審"為審查,"計"為會計賬目,審計就是審查會計賬目。"審計"一詞英文單詞為"Audit",被注釋為"查賬",兼有"旁聽"的涵義。由此可見,早期的審計就是審查會計賬目,與會計賬目密切相關。
『陸』 審計案例分析
可以去審計局官網查詢,裡面都有實時更新
『柒』 關於道提斯食品有限公司審計案例的分析
案例 : 美國道提斯食品公司是個上市公司,道提斯食品公司格雷溫斯分部是一個儲貨中心,專門負責批發冰凍食品,其總經理那斯溫特是一個剛剛由銷售員提升進來的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他升任不久,該分部因業績不佳和未能完成利潤目標而接連受到總部的批評,他感到壓力大。為提升業務,那斯溫特開始採取諸如在實有存貨報告書中混入虛假的存貨項目登記表、更改存貨計算單位和直接在存貨日記賬上輸入虛構的存貨等簡單的造假方法,在上報總部的月度業績報告中虛增存貨,致使1980-1981年間,道提斯食品公司合並凈收益因此而分別虛增了15%和39%。 在1980-1981年間,格特曼會計師事務所受託道提斯食品公司年度會計報表 審計 業務,為什麼專業注冊會計師竟沒有發現道提斯食品公司如此簡單的存貨造假呢?分析其主要原因可歸結為負責該 審計 項目的格特曼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湯姆斯·韋森和主審注冊會計師法萊克·波拉沒有嚴格控制對 實物資產 的監盤: 1.在發現道提斯食品公司存在如下情況時,韋森和波拉沒有對存貨採取不同於常規程序的詳查方法:(1)存貨在道提斯食品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約占總資產的40%;(2)道提斯食品公司(特別是格雷溫斯分部)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薄弱環節;(3)在1980~1981年間,格雷溫斯分部的存貨余額大量增加,使得該分部的存貨周轉率大大低於正常水平。 2.注冊會計師實地盤點時馬馬虎虎,不能勤勉盡職。如注冊會計師因怕冷而在格雷溫斯分部的冷庫里清點存貨時敷衍了事;在1980年的存貨實地盤點後,那斯溫特又向韋森和波拉交來三張虛假的存貨登記表,並聲明是注冊會計師在盤點時忽略的,韋森和波拉只是粗略地核對後,便把表上所有金額歸入格雷溫斯分部的存貨余額中。 3.不重視對存貨盤點差異的追查。1981年,負責存貨盤點的注冊會計師發現存貨登記表上的數目與計算機列印出來的年末存貨余額不符,他通知了韋森並給那斯溫特寫了一份備忘錄,要求他做出解釋,但那斯溫特沒有答復,韋森也沒有追查此事,波拉在復核工作底稿時也沒有關注監盤人員對存貨差異提出的疑慮。 分析: 自1939年邁克遜·羅賓斯案發生後,存貨監盤已成為注冊會計師 審計 的公認 審計 程序,但在現實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因不重視對 實物資產 的監盤而增大 審計 風險的事件。注冊會計師不重視對 實物資產 的監盤通常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對 實物資產 實施監盤;二是雖然對 實物資產 實施監盤,但只是機械地履行程序,而不實質性地控制監盤程序的實施。如本 案例 中,注冊會計師發現存貨約占總資產的40%,道提斯食品公司(特別是格雷溫斯分部)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等具體情況時,沒有擴大監盤范圍;注冊會計師在實地盤點時,因怕冷不認真清點;對於盤點數和賬面數之間的差異,注冊會計師沒有追查取證就予以確認,這種不嚴格控制監盤程序的做法與不實施監盤程序一樣,都不能取得確認存貨數量和狀況的有效證據,潛在風險很大。 在 審計 實務中,主審注冊會計師或項目經理負責監盤計劃的制定和對實施監盤程序進行控制,但具體清點人員往往是一些缺乏經驗的助理人員,因此,監盤風險可能源自兩個方面:一是具體實施監盤的助理人員因怕冷、怕臟等原因工作不認真或因缺乏經驗而操作不當;二是負責 審計 項目的主審注冊會計師或項目經理不能夠有效地控制監盤的全過程。為保證監盤質量和避免監盤風險,主審注冊會計師或項目經理應該嚴格指導、控制和復核監盤程序的實施,必要時,還應當利用分析性程序取得證據來為指導、控制助理人員實施監盤提供指引,即主審注冊會計師或項目經理應當考慮以下問題,來判斷監盤程序實施是否充分和適當,進而指導助理人員擴大監盤范圍或採用更有效的監盤方法:(1)存貨的增長是否快於銷售收入的增長?(2)存貨占總資產的百分比是否逐期增加?(3)存貨周轉率是否逐期下降?(4)運輸成本占存貨成本的比重是否下降?(5)銷售成本所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是否逐期下降?(6)銷售成本的賬簿記錄是否與稅收報告相抵觸?(7)存貨的增長是否快於總資產的增長?(8)是否存在用以增加存貨余額的重大調整分錄?(9)下一年度是否存在過入存貨賬戶的轉回分錄?但在本 案例 中,負責道提斯食品公司 審計 的合夥人和主審注冊會計師不僅沒有實施分析性程序來指導助理人員實施監盤,甚至連最基本的謹慎做法都沒有做到,如沒有認真復核監盤工作底稿、不重視對被 審計 單位臨時補充資料和助理人員提出的疑問實施追加 審計 程序,這是合夥人和主審注冊會計師的嚴重失職,他們理應為此付出代價。
『捌』 審計風險案例及分析
A注冊會計師應該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收入確認的時間
L集團的相關礦產機械主要銷售給五個重要客戶,這些客戶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第一期付款的到期日是訂單得到確認的日期,第一期應支付貨款的50%;第二期付款的到期日是礦產機械送達的日期,第二期應支付貨款的25%;第三期付款的到期日是礦產機械在客戶的煤礦得到成功安裝的日期,第三期應支付貨款的25%。根據上述付款時間的安排,L集團存在過早確認銷售收入的問題,因為在第一次收到客戶付款時只是訂單得到確認的日期,此時L集團實際上還沒有向客戶提供商品或服務,該筆付款其實是客戶的預付款,L集團應確認負債而不是確認收入,如果此時確認收入既不符合收入確認的標准,也不符合謹慎性原則,因此L集團存在高估收入和低估負債的重大錯報風險。
(2)有爭議的應收賬款
在2011年12月31日,L集團應收賬款明細賬顯示P煤礦有一筆4 275萬元的欠款。這是一筆有爭議的欠款,L集團銷售給P煤礦的礦產機械已經在2011年9月安裝完成,並據L集團執行總裁M稱該機械已在P煤礦成功運轉,但是P煤礦卻拒絕支付第三期款項。該筆應收賬款數額巨大,它已經佔到公司稅前凈利的50.89%,主營業務收入的2.28%,總資產的3%。L集團對該筆有爭議的應收賬款應該提取適當的壞賬准備,否則將會存在高估應收賬款的問題。A注冊會計師也應深入調查該筆應收賬款存在爭議的原因,從而合理判斷應該計提壞賬准備的數額。
(3)法律訴訟
L集團的另一個客戶Q煤礦在2011年12月通過其律師與L集團取得聯系,要求L集
團就其鑽孔機故障造成一名操作員手臂嚴重受傷的事件進行賠償。L集團的執行總裁M告訴A注冊會計師完全可以忽略這一事件的影響,因為眾所周知Q煤礦的安全設施很差,員工的健康福利也很缺乏,曾多次被媒體曝光,也收到過監管部門的整改通令,因此這次事故完全是Q煤礦的責任。為此,L集團對於Q煤礦在2011年11月發出的兩個訂單也已經取消了確認。
對於該事件,A注冊會計師不能輕易聽信L集團執行總裁M的說法,應該提請L集團認真考慮該事件的影響,因為該事件並非如M所稱不會對L集團帶來任何財務影響。如果事實表明L集團生產的礦產機械確實存在質量問題,L集團就很可能會被要求進行賠償。如果需要對傷害事故進行賠償的可能性很大,L集團就應該計提相應的損失賠償准備,即便賠償只是有可能,L集團也應該將該事件的細節情況及其對公司的財務影響在財務報表附註中予以披露。
另外,L集團還取消了Q煤礦的兩個訂單,但是如果Q煤礦尚有欠款沒有支付,那麼其拒絕支付的可能性會很大,這樣L集團的應收賬款就將存在高估的問題。如果Q煤礦已經支付了第一期的貨款,則很可能要求返還,L集團也必須為此計提准備或在財務報表中予以披露。
Q煤礦是L集團的五個主要客戶之一,如果喪失該客戶,又很難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彌補這一損失的話,L集團未來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必然存在問題。如果法律訴訟成為公眾知曉的事件,L集團又被認定為提供了存在故障的機械的話,L集團將很難再吸引新的客戶。該事件對L集團造成負面影響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如果其他的重要客戶也終止與L集團的業務往來,L集團能否繼續持續經營的問題將更加嚴重。注冊會計師在審計計劃中就需要考慮針對 L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問題展開必要的審計程序。
(4)存貨
2011年12月17日L集團進行了所有存貨的期末盤點,總工程師根據生產的完工程度估計2011年12月31日在產品的期末計價為1.275億元。L集團的存貨盤點並不是在12月31日進行的,因此根據盤點結果推算的期末存貨計價是否准確值得懷疑,A注冊會計師需要重點
審查。
如果在產品的金額對於整體財務報表而言是重大的,加之在產品相關的關鍵風險在於對完工程度的估計,該估計的主觀性較強,完全由總工程師決定。A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因為高估在產品的完工程度而高估在產品期末計價的風險。另外,人工成本和間接製造費用的吸收也是一項復雜的計算,A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成本計算方法與以前年度是否一致。同時,A注冊會計師還需要考慮存貨分類的正確性,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和產成品的認定標準是否合理。
(5)海外供貨商
L集團生產的一種礦產機械的主機是從國外供貨商處采購的,該供貨商是一家芬蘭公司,要求L集團支付歐元。L集團2011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中記錄的2 250萬元的應付賬款就是欠該芬蘭供貨商的貨款。由於向海外供貨商支付的是歐元,因此A注冊會計師需要審查 L集團對外幣交易的內部控制是否完善,以外幣標示的應付賬款在期末是以何時的匯率進行折算的。由於人民幣與歐元的匯率隨時在發生變化,因此如果使用的折算匯率和方法不當,就可能造成應付賬款計價的高估或低估。
(6)質量保證准備
L集團對外銷售的礦產機械都附帶了一年的質量保證,即在一年內由於機械本身原因出現的故障公司負責免費維修。2011年L集團資產負債表上計提的質量保證准備是3 750萬元(2010年該准備為3 600萬元)。該項准備是L集團的執行總裁M根據顧客所報告故障的維修成本估計得出的。
L集團計提的質量保證准備的金額是很大的,已經達到總資產的2.63%,2010年則達到了總資產的2.67%。2011年,L集團計提的產品質量保證准備只比2010年多了150萬元,增長率僅為4.2%,但是同期的主營業務收入則增長了21.4%。這表明L集團在2011年計提的產品質量保證准備存在低估的問題,除非有證據表明L集團在2011年的產品質量出現了明顯的好轉,否則產品質量保證准備的計提,比例應與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比例相吻合。然而,事實上,P煤礦的拒絕付款和Q煤礦的事故都是L集團產品質量並未得到改善的直接證據。由於確定質量保證准備計提金額的決策權在於L集團的執行總裁M,他作為L集團的大股東,也存在通過少計提產品質量保證准備金的方式在利潤表中少計費用以虛增利潤的動機。
(7)大股東對公司的影響
M是L集團的大股東,可以實質上控制L集團的經營和財務決策,並擔任公司執行總裁的職務。這一狀況無疑極大地增加了財務報表被人為操縱的風險,比如高估資產、低估負債,從而高估利潤等。這一風險在2011年財務報表中尤其嚴重,因為M准備在轉年年初出售其在公司的股份。由於這些股份的出售價格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L集團2011年12月31日財務報表所體現出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M出於自身利益操縱報表的動機是十分明顯的。M可以採取的操縱報表的手段包括:①對於Q煤礦法律訴訟所構成的或有負債不予確認;②對於P煤礦有爭議的應收賬款不計提適當的壞賬准備;③不按照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比例適當增加產品質量保證准備金的計提金額;④過早地確認主營業務收入等。
(8)關聯方交易
L集團的執行總裁M擁有L集團60%的股份,同時還擁有H集團55%的股份,H集團將其擁有的一處建築物租賃給L集團作為其公司總部。因此,L不僅控制著L集團,還控制著 H集團,H集團與L集團已經構成關聯方。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應該在財務報表中予以披露,因此H集團與L集團之間的房產租賃合同的內容,相互之間的欠款情況等都應該在報表中進行披露。另外,A注冊會計師還需注意H集團與L集團之間是否存在其他的關聯方交易。
『玖』 關於審計案例分析的題目!求高手分析!!
大道至簡,審計師的責任難免
『拾』 求助審計失敗的案例分析!要耳熟能詳的公司!
2003年月18日,美國最大的醫療保健公司——南方保健會計造假丑聞敗露。該公司在1997至2002年上半年期間,虛構了24.69億美元的利潤,虛假利潤相當於該期間實際利潤(-1000萬美元)的247倍。這是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頒布後,美國上市公司曝光的第一大舞弊案,倍受各界矚目。為其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並連續多年簽發「干凈」審計報告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安永),也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上。(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南方保健使用的最主要造假手段是通過「契約調整」(Contractual Adjustment)這一收入備抵賬戶進行利潤操縱。「契約調整」是營業收入的一個備抵賬戶,用於估算南方保健向病人投保的醫療保險機構開出的賬單與醫療保險機構預計將實際支付的賬款之間的差額,營業收入總額減去「契約調整」的借方余額,在南方保健的收益表上反映為營業收入凈額。這一賬戶的數字需要南方保健高管人員進行估計和判斷,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員恰恰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毫無根據地貸記「契約調整」賬戶,虛增收入,蓄意調節利潤。而為了不使虛增的收入露出破綻,南方保健又專門設立了「AP匯總」這一科目以配合收入的調整。「AP匯總」作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次級明細戶存在,用以記錄「契約調整」對應的資產增加額。(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本不該發生的審計失敗 1.安永忽略了若干財務預警信號 早在安永為南方保健2001年度的財務報告簽發無保留審計意見之前,就有許多跡象表明南方保健可能存在欺詐和舞弊行為。安永本應根據這些跡象,保持應有的職業審慎,對南方保健管理當局是否誠信,其提供的財務報表是否存在因舞弊而導致重大錯報和漏報,予以充分關注。甚至已接到雇員關於財務舞弊的舉報,安永的注冊會計師仍然沒有採取必要措施,以至於錯失了發現南方保健大規模會計造假的機會。例如: ——2001年,南方保健被指控開給「老年人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的賬單一直過高,具欺詐性。同年12月,它同意支付790萬美元以了結Medicare對它的起訴。在2001年度審計現場工作結束前3個月,司法部展開對南方保健欺詐案件的調查,就已經向安永發出了強烈的警示信號。雖然Medicare欺詐案本身並不意味著南方保健一定存在會計舞弊,但足以使安永對南方保健管理當局的誠信經營產生質疑,安永的注冊會計師本應在年度審計時提高執業謹慎,加大對相關科目的審查力度。 ——2002年8月,南方保健對外發布公告,稱Medicare對有關理療門診服務付款政策的調整每年會影響公司利潤達1.75億美元。事實上,根據醫療行業的普遍情況,Medicare政策的變化並不足以對南方保健的經營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一消息公布的當天即遭到投資者和債權人的一片噓聲。一些財務分析師質疑南方保健此舉的意圖是旨在降低華爾街的預期,掩飾其經營力不從心的跡象。 ——南方保健審計小組成員之一、安永的主審合夥人James Lamphron在法庭上作證時承認曾收到過一份電子郵件,警告南方保健可能存在會計舞弊。該電子郵件提醒安永的注冊會計師們特別注意審查三個特殊的會計賬戶,其中就包括「契約調整」和「AP匯總」這兩個被用於造假的賬戶。在收到該電子郵件後,Lamphron向南方保健的首席財務官William Owens求證。Owens的解釋是,電子郵件的署名人Michael Vines是南方保健會計部一個「對自己工作不滿意的牢騷狂」。Lamphron輕信了Owens的解釋,審計小組在未經任何詳細調查的情況下,草率地下了結論:「南方保健沒做錯什麼事。」 ——南方保健的內部審計人員曾向安永的另一位主審合夥人William C.Miller抱怨,作為內審人員,他們長年不被允許接觸南方保健的主要賬簿資料。這種缺乏內部控制的現象卻沒有引起安永應有的重視。 ——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南方保健通過收購迅速擴張,利潤率的成長也異常迅猛。2000年該公司的稅前收益比1999年增長了一倍多,達到5.59億美元,但營業收入僅增長了3%。2001年的稅前收益接近1999年的兩倍,而銷售額只增長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