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黎金融網什麼時候在中國運行的
所謂窮人做事,富人做市,商人做趨勢,你挺有眼光的,現在像這樣的公司很多,所謂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就看你是否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做的項目,可以給·你~~~~一··些~~·意~~~~~·見~~~~~ ,
上海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金融中心狹義指在商品貨幣的運內行中處於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場。廣容義指在宏觀地理區域內發揮金融活動中樞作用的大中城市。
中國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北京、上海和深圳作為中國的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已經得到廣泛認同,均具備特有的金融中心競爭優勢,但存在的不足也較為明顯 。
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徵歸納為四個方面:
①金融中心需要集聚足夠數量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和與金融活動有關的服務業或支持性產業;
②金融設施先進、金融市場發達、金融信息靈敏,是超過城市所在區域的更大地理區域資金的聚散地;
③中心城市的良好的基礎設施、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環境為金融中心功能發揮提供依託;
④是金融體系的樞紐,在總體金融體系中居於重要位置,發揮著總體金融體系的關鍵功能。
㈢ 巴黎金融市場的巴黎外匯市場
外匯交易方式和證券市場買賣一樣,通過外匯經紀人進行。外匯買賣分即期和遠期交易兩種。即期交易一般金額不大,參加者主要為本身進行買賣;遠期交易主要是代客進行買賣。名義上所有外幣都可以進行買賣,實際上在巴黎標價的只有 17 種貨幣,而交易量最大的是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比利時法郎、義大利里拉、荷蘭盾、瑞士法郎等7種。
㈣ 上海巴黎國際銀行的最新消息
24/01/2008
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委任亞洲區(日本除外)行政總裁
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今日宣布委任VincentTrouillard-Perrot為亞洲區(日本除外)行政總裁,即時生效。
Vincent將坐鎮香港主持大局,致力進一步協助資產管理部把握亞洲的巨大商機,特別是中國及印度的新興市場,以及近年來取得空前發展並獲得外資源源不斷流入的東南亞國家。
在此之前,Vincent任職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日本區的代表董事兼總裁,他於2003年加盟該公司。
作為一名資深且業績卓著的銀行家,Vincent在法國巴黎銀行集團歷任多項管理職務,十多年間先後於香港、日本及韓國等亞洲國家任職,積累了寶貴經驗。在日本就職前,Vincent效力於法國巴黎銀行私人銀行香港分行,出任香港及北亞的營運總裁兼私人銀行部副主管,在香港工作四年。
對於Vincent的任命,東北亞洲區域總裁鄭陶美蓉女士指出:「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是一隊專業投資管理團隊,而Vincent是具有豐富國際經驗的傑出人才,他的加盟必能協助本行把握亞洲地區的大量機遇,尤其是對於中國、韓國及印度等解除和放寬外資銀行管制的市場。他為日本的的資產管理團隊建樹頗豐,本人相信,憑借他的專業知識、管理技能和寶貴經驗,定能促進香港業務更上一層樓。」
Trouillard-Perrot先生表示:「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是跨專業資產管理行業的重要機構,能加入亞洲團隊,本人殊感榮幸。我希望發揮自己的國際經驗,促進銀行亞洲業務的發展,並會根據本行上年的品牌重塑計劃,努力增進與合作夥伴的關系。我們必將在亞洲大展宏圖。」
簡介
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展現法國巴黎銀行集團在資產管理方面的全面專業知識。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透過獨有的平台,讓客戶可實時及簡易地接觸不同范疇的專業夥伴公司,成為歐洲資產管理業的領導者。截至2007年9月30日,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所管理的資產總值為3,480億歐元,其中近半為機構客戶管理。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亦在亞太地區12個國家提供服務,旗下擁有500名雇員,在該地區管理300多億歐元資產。憑借為遍及全球70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的2,000名專才,BNPParibasInvestmentPartners網路為客戶提供現今資產管理最先進和專有的專業知識,匯聚卓越客戶服務與創新的方案。
VincentTrouillard-Perrot簡歷
VincentTrouillard-Perrot於1991年加盟法國巴黎銀行集團首爾分行,負責法國客戶群。他在巴黎總部擔任高級管理職務,先任職於金融機構市場風險部(1993-1996年),後任總檢查部(1996-1999年)檢查官。2000年,Vincent效力於法國巴黎銀行私人銀行香港分行,就任香港及北亞區的營運總裁兼私人銀行部副主管。此前,他曾任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的副秘書長兼營運主管。2003年,Vincent出任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日本公司的代表董事兼總裁。
Vincent已婚,育有三子女。他畢業於著名商學院INSEECParis,獲得商科碩士學位,主修金融及市場推廣。他亦曾在巴黎Centred'EtudesCommerceInternational(專修貿易金融-IIIèmeCycle)及巴黎(專修金融市場-IIIèmeCycle-交易室前台選項-由法國巴黎銀行贊助的課程)深造。
㈤ 巴黎金融市場的簡史
巴黎金融市場
Paris finance market
法國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1800年法蘭西銀行創立於巴黎,1826年巴黎證券交易所大樓啟用。美國摩根保證信託公司於 1868 年、美國捷運國際銀行公司於1895年、花旗銀行於1911年先後在巴黎設行。法國的大銀行也隨著資本輸出,積極向海外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巴黎就已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對對外貿易實行管制,禁止私人黃金輸出國外,通過銀行防止資金流出,並禁止在法國市場發行和出售外國證券。戰後,法國政局動盪不定,法郎貶值。特別是經過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巴黎金融市場的國際地位有所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為防止法郎匯價大跌,法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國家壟斷外匯業務,關閉外匯市場,由外匯管理局辦理外匯買賣;法國居民須將在國外的資產調回國內或向政府登記;禁止資本輸出並凍結外國在法國的資產。戰後外匯市場於1948年恢復,1950年准許自由交易並逐步擴大買賣外匯的范圍。隨著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歐洲共同市場的建立和擴大,跨國公司的日益增加,法國銀行走向國家壟斷,巴黎金融市場的業務種類和業務量不斷發展,外國在法國設行也日益增多。截至1983 年1月,在法國的外國銀行達145家,比1970年增加2倍,佔法國全部注冊銀行的1/3,巴黎成為紐約、倫敦之後外國銀行最多的一個城市。
但是,由於法國實行較嚴格的信貸和外匯管制,國內銀行分支機構的設置基本達到飽和狀態 ,加以法國黃金市場只限於國內交易,巴黎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㈥ 進上海地區的花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這些銀行都需要哪些應聘要求 我是大一升大二的上
英語好,不僅是6級的意思,而是能夠對話,無障礙對話。
至於那些銀行,如果你不是財大畢業的話,那至少是金融專業畢業的,學歷本科是必須的,至於是不是強求211,這個不清楚。看他們暑期實習崗位,到大二、大三的時候去應聘試試看吧~
身邊進花旗銀行做財務的一個朋友,是紐西蘭留學回來的,一直是財務專業然後從事財務工作,在別的公司做了幾年然後跳槽進去的。英語好、有工作經驗~
㈦ 巴黎金融市場的銀行中、長期貸款 包括以下幾種方式
1962年開始出現。這種信貸方式可使企業避免動用自有資金或借款來購買需要的設備和不動產,而只須按期支付租金。法國的租賃公司一般為銀行的附屬公司。租賃業務的一般做法是:設備和不動產由承租人自選,由租賃公司根據承租人的要求購買或建造。租賃公司先與供貨人簽訂買賣合同,然後才能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租賃公司負責資金事宜,動產租賃信貸一般為中期貸款,不動產租賃信貸為長期貸款。租賃合同一般期限較長,相當於設備或不動產的折舊期限,租金可以按季或半年支付一次。租期滿後,承租人有3種選擇:可以將設備或不動產歸還租賃公司 ;可以付少量的價款買下;也可再繼續租用一個時期,其租金比原來要低得多。由於租賃公司提供全部資金並且期限長,租賃業務獲得迅速發展。
㈧ 巴黎金融市場的介紹
巴黎金融市場,是法國的金融中心,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1800年法蘭西銀行創立於巴黎,1826年巴黎證券交易所大樓啟用。美國摩根保證信託公司於 1868 年、美國捷運國際銀行公司於1895年、花旗銀行於1911年先後在巴黎設行。隨著二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歐洲共同市場的建立和擴大,跨國公司的日益增加,法國銀行走向國家壟斷,巴黎金融市場的業務種類和業務量不斷發展,外國在法國設行也日益增多。截至1983 年1月,在法國的外國銀行達145家,比1970年增加2倍,佔法國全部注冊銀行的1/3,巴黎成為紐約、倫敦之後外國銀行最多的一個城市。
㈨ 想去巴黎六大讀研。請問巴黎六大的金融專業怎麼樣
九大是在法國普通大學(不算grandes écoles的話)裡面在金融方面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名的學校。好像法國沒有國貿這么一說法,只有金融。
首先法語水平要相當的牛,因為我有個同學在裡面讀,法語東西看的天花亂墜。
反正入學之前,你還是得進一下語言學校來提高你的法語水平。
其次什麼成績這些就是要看的motivation怎麼樣了,這些表面工做要做好。
其實還是看人怎麼樣,你在國內讀什麼學校也是挺重要,因為法國人就認識幾個學校。
教材的話,我看到有一大推經濟學的說。像微觀宏觀這些得有點基礎。
本人推薦上戰斗在法國這個網站的論壇,裡面有所有有關法國的東西。
祝你成功··
2011年
㈩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