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職業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 這個專業的前景怎樣
看待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前景的依據應立足於我國的國情。
從經濟發展形態來說,我國現在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處在萌芽狀態下的知識經濟等多種狀態並存的狀況,不同的行業、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產品的技術含量、生產的組織方式、自動化機械化程度都很不相同,對人才層次、類型和規格的要求也是多樣化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產業技術結構呈現出提高的態勢,但從總體來說,自動化和高科技的企業還為數不多。因此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初中級技術人才在我國仍然存在著巨大的需求。生產的發展和提高不僅需要能進入世界高新技術前沿攻堅和不斷開拓新的領域的科學家、科技帶頭人和高級管理人才,還需要相當數量的在產品研究開發和生產組織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應用型人才。同時,任何時期也不能忽視對勞動者,也即大量操作人員的培養。勞動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不僅是最終解決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也直接關系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農民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企業型農民是未來農業勞動力的發展方向;技術經營型農民一般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初級技術農民只有一般的科技水平,一般是初中文化以下,是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的主力;普通農民一般是小學水平或者是文盲半文盲,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所以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農村存在著巨大的需求。
即使是在高科技領域,以我國剛剛興起的半導體行業為例,上海華虹NEC企業665名員工中,大專學歷佔12%,中專佔40%, 博士碩士佔7%,這個企業生產線上操作人員構成95%是中專生。據了解,日本同樣的生產線上人員學歷組成與我們大體相同。
人力資源管理師為目前報名人數最多的職業,報名參考人數達1500多人。而理財規劃師和廣告設計師作為「新職業」首次亮相本次報考職業中。
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介紹,此次我省報考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考試涉及人力資源管理師、心理咨詢師、物業管理師、營銷師、物流師等十幾個職業。報考人員以在校大學生和社會在職人員兩部分居多,其中在校大學生報考人數趨近半數。對此,哈爾濱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的楊憲貞主任分析說,現在畢業生求職中,「雙證」人員較為吃香,這也是許多大學生參加職業資格鑒定考試的主要原因。
日前,一項薪酬調查顯示,目前在四川省內知名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工作者的月薪,總監一般為1-2萬元;人力資源管理師一般在5000元左右,最高不超過1.5萬元,最低不少於2500元;薪酬經理、招聘經理為2000-5000元之間。高薪使人力資源管理師成為許多人眼中極具吸引力的熱門職業。
據介紹,人力資源管理師是從事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選拔、績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勵、培訓與開發、勞動關系協調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與以前的人事幹部有很大區別。「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曾估算,物力投資增加4.5倍,利潤相應增加3.5倍;而人力投資增加3.5倍,利潤將增加17.5倍。」成都某專門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師培訓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人力投資是一種具有長期性、間接性、高效益特點的投資項目,它產生的效益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
目前該職業全國缺口較大,而四川省的缺口也非常大。吳小剛在部隊的時候就一直從事思想政治工作,退伍後,他也選擇了性質比較相近的人力資源工作。「它並不等同於從前傳統的那種人事部門所作的簡單工作,應該說它更具體,所涵蓋的內容更多。」吳小剛認為,人力資源也是一份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雖然是一個新興的職業,但其對從業人員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吳小剛介紹說,比如要負責勞動關系方面的協調,就要求必須要熟知國家對勞動關系方面的法律規定。同時它又有人際關系的內容,就是要協調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
⑵ 訪問員薪水
給你提供一些參考信息吧:
翰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公布的薪資調查報告顯示,在銷售、法律、製造業、電信等9個行業中,金融業仍是年收入最高的「金領行業」。此次評估選取上海為內地城市的代表樣本,以各行業工作年限在5-10年的部門經理職位為例,調查顯示,大多數行業的部門經理都達到了年薪35-40萬元的水平,而在銀行金融業,該級別年薪為50萬元左右。此外,製造業、醫葯業薪酬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銀行與金融服務:擴張帶動薪酬漲
去年底銀行業對外開放,外資銀行積極引進新的金融產品,並在二級與三級城市開設辦事處,市場對經驗豐富的人才需求激增。調查顯示,銀行業在各行業中具有最高的招聘意向及最大的職位增幅,並且在薪酬上顯示出較大漲幅,在財務、現金管理、產品、信貸類職位上給付的薪酬較高。比如信貸助理年薪在18萬元左右,產品管理助理、風險控制助理的年薪均超過20萬元,財務控制專員、會計經理、財務分析師也分別達到30萬、20萬、10萬。此外,按銀行類型分,消費銀行的薪酬較低,國資銀行與外資銀行持平,投資銀行最高。
關鍵職位:財務總監、稅務人員、風險控制
從招聘需求調查看,財務、稅務、審計類職位的需求位列前三甲,特別是高端財務人才,招聘要求非常苛刻,合適的人才供小於求。另外,內部審計人員、風險控制人員等職位的需求信號也十分強勁。
首先關注財務人員。一般來說,企業對財務人員的要求是有金融、財務、審計相關知識,熟悉行業特性。金融行業則還要求必須有金融業工作經驗。
其次是內部審計人才。除了各大會計師事務所、銀行,各大跨國公司、上市公司也都需求高素質的內審人員。銀行業的內部審計人員薪酬相比於其他行業較高,一名銀行業的審計助理,年薪在18萬左右,而相同職位人員在工商業,薪酬則在10-15萬左右。
信用管理/風險控制崗位也頗受關注。信用管理/風險控制類職位一般和應收賬款設立在同一部門,然而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將信用管理一職獨立列出,在金融服務業顯得尤為突出。這是因為隨著公司業務發展的壯大,對客戶信用管理的需求也逐步擴張。
近期熱招公司:
英國渣打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行、美國花旗銀行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分行、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國信證券上海營銷中心、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等。
近期熱招職位:
1、客戶經理
進行有效的市場開拓,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對企業(個人)客戶營銷本行的存款管理、票據融資、貨押、創業融資、國際業務、個人貸款等各種業務。要求有3年以上銀行市場工作經驗;擁有豐富市場資源,熟悉各類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
2、稅務審計
配合外部稅務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參與各項新業務稅務相關事項討論和制定。要求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1-2年事務所稅務咨詢工作經驗(金融行業稅務咨詢工作為佳),掌握各項財務會計法規、具備注冊會計師資格優先。
3、風險管理
參與企業授信業務的貸前調查,協助撰寫授信報告,監督貸後管理,確保企業授信的健康穩健發展。要求具有3年以上銀行公司業務信貸審批經驗;具有一定的法律背景,有較強的文字功底和統計分析技能,書面表達能力強。
現代製造業與工業:薪酬升幅達15-20%
相比快速消費品、日用品、服務等行業,現代製造業利潤較高,因此薪酬也相對較高。調查顯示,行業薪酬去年增幅達到15-20%,今年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行業內五大部門———營運、工程、物流、製造、市場,以市場部門薪酬最高,物流部門次之。外資製造類企業的市場經理薪酬在25萬元以上,物流經理在20萬元左右。而從人才甄選要求看,企業對在相關行業工作5年以上的人才表現出強烈的興趣,且最好有全球化思維,團隊合作溝通能力,英語良好。
關鍵職位:區域質量總監、研發、物流
業內質量控制、研發、物流類人才表現較為突出,特別是高端人才,是獵頭爭搶的對象。
首先是質量品控類人才。有質量管理、區域質量總監等。流程改善、質量提升是製造型企業沖破發展瓶頸的關鍵,因此與產品相關的質量控制/品質管理類人才成為爭搶對象。一些熟悉六西格瑪管理、黑帶大師的人才薪酬在外資企業可達五六十萬元天價。
其次是物流類職位。2006年至今,大批製造類公司將采購中心設在了中國,要求人才英語優秀,有全球視野或相關產品的客戶資源。總監級高層職位,薪水可突破百萬元。
研發類職位也頗受追捧。目前市場上的製造研發人才,一般只針對用戶界面做改善性的加工設計,隨著上海研發中心的積聚,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研發人才定義為「深入到原理的製造設計」,這類人才目前奇缺。企業一般招聘海歸或經歷過國外培訓的人才,這些人年薪能達到45-65萬元,與研發相關的項目經理年薪均在20萬元以上。以電子機械、自動化專業需求最多。
近期熱招公司:艾默生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林肯電氣有限公司、上海開利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3M中國有限公司。
近期熱招職位:
1、物流經理
規劃、組織和實施公司所有的物流管理工作,根據進出口管理要求,做好進料加工、來料加工的物流控制和管理。要求8年以上生產型企業物流工作經驗,其中至少2年的經理經驗,有一定的計劃、協調、溝通和執行能力,具備信息系統物流管理的經驗,英語優秀。
2、質量經理
負責公司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TS16949)的建立並持續改進其有效性,負責組織安排公司的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建立部門質量方針並確保實現。要求5年以上在外資企業同行業工作經驗,熟悉質量管理工具,擁有較好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英語表達能力。
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福利留人才
醫療保健與生命科學行業正迎來發展的春天。德翰公司薪酬報告顯示,企業各部門的中層職位人群年薪都遠超10萬元大關,行業平均年薪在15-30萬元之間,而對於一些緊缺或急缺人才,不少公司不惜將付薪提高25-30%。
值得一提的是,醫葯行業有一較為突出的薪酬優勢———令人羨慕的福利待遇。除了四金外,大多數公司的員工都能享受補充公積金、補充養老金、房貼、旅遊費、過節費、服裝費、員工及其家人醫療保險等。這點對人才的保留作用尤為明顯。
關鍵職位:醫葯代表、有機合成研究、產品市場人才
醫葯行業有較高技術要求,由於入行門檻較高,從基層人員到高層技術或管理人員,薪酬在市場上都佔有一定優勢。調查顯示,近期以下三類人才熱招,薪酬較突出:
首先是管理、市場銷售人員。拿外資企業的銷售類崗位來說,優秀的銷售代表年薪能達到10-15萬元,區域銷售經理20-25萬元左右,再往上成為銷售總監,年薪則達60萬元。
其次是法務人才。醫葯行業非常需要了解政策、懂得法律的人才。一些大大公司甚至開出高額薪水,從律所聘請優秀法務人才。法務總監的薪酬可達年薪40-50萬元,法務經理的薪水也有30萬元左右。
第三是市場經理/產品經理。由於越來越多的公司看好中國市場,新產品不斷推出,而每個產品都需要配備一名產品經理,因此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成了企業的爭搶對象,外資公司產品經理的年薪在20萬元左右。
近期熱招公司:上海睿星基因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開拓者化學研究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格蘭泰制葯(中國)有限公司、美國禮來亞洲公司。
近期熱招職位:
1、高級有機合成研究員
有機化學、葯物化學等相關化學專業,有機合成博士或者3年以上實驗室工作經驗的碩士研究生;能獨立進行多步有機合成;熟悉有機合成,熟悉有機波譜分析;有較強的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
2、OTC代表
負責建立葯店檔案,疏通進貨,保證公司產品在限定時間內鋪入葯店。與店員、櫃組長保持密切關系,能主動向消費者推薦;保證店櫃台內產品主陳列位達到並超過競爭品牌;主動了解競爭產品情況,掌握客戶信息、對手信息;要求中專或高職以上學歷,有一年以上OTC葯品終端銷售業務經驗。
3、高級研究員
協助客戶經理分析國內國際醫葯化工市場客戶需求,設計與不斷優化工藝路線,並根據工藝路線進行小試、中試,協助生產部門進行放大生產。應聘者要求有機合成、精細化工、醫葯化工類專業背景,善於溝通,協調能力良好。。。。。。。
原文瀏覽:http://www.eshangxue.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2882&extra=page%3D1
參考資料:http://www.ii.com/
⑶ 提個問題急需高手
學什麼都要一個精,只要你學一門技術,只要精,都可以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現在還小,高中畢業,就該學什麼東東都不難的。
學些畫圖呀,就是模具設計繪圖呀。做模具呀,模具設計師現在還是比較可以的。調色呀……等學一些實際的,也就是技術方面的都比較好。
⑷ 上海應用電子工業學校的就業情況
市教委發布《2013年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與人才培養狀況》。報告顯示,本市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稅後)工資主要分布在2000-3000元之間,11.66%畢業生工資在3000元以上,有40個專業的就業率達到100%。
2013年,本市86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共有畢業生39719人,就業人數38852人,待業人數867人,總體就業率為97.82%,同比基本持平。
報告顯示,2013年直接就業的中職畢業生就業質量比上年有所提高,8成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就業崗位對口。
在薪酬方面,畢業生初次就業(稅後)工資主要分布在2000-3000元之間,總體薪酬水平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初次工資在3000元(稅後)以上的畢業生,其所學專業主要有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航空服務、汽車運用與維修、國際商務、模具設計與製造等。
報告同時顯示,2010-2012屆畢業生稅後月薪在35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別為50.86%、40.42%和36.36%。
在專業就業方面,報告顯示,有40個專業的就業率達到100%。其中船舶製造與修理、平面媒體印製技術、起重駕駛與指揮、醫學影像技術、雜技與魔術表演和中醫康復保健6個專業的直接就業率達到100%;畢業生人數和就業人數均在1500人以上且就業率達到97%以上的專業有6個。
報告同時表明,第三產業仍是中職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領域。
不過,報告也顯示,中職畢業生初次就業後僅有43.8%的畢業生還在原單位就業。
上海電子工業學校由國家教育部立項創辦於1985年,是上海唯一的一所接受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資助按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組織教學活動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同時也是中德職業培訓中心,自1997年開始向雲南、甘肅和山東省進行教育培訓體系咨詢與輻射,幫助當地的有關職校進行職教師資培訓。學校自1999年起又成為上海市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德方不僅為我校承擔了專業教師的培訓任務,而且還提供主要教學儀器設備,並派出有經驗的長短期文教及職教專家來校工作。 「雙元制」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學校培訓與企業培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採用小班化教學方式。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專業適應面寬。為適應「雙元制」教學模式,學校先後同100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一批實習基地。 學校具有設備齊全的金工、機械加工、電工、電子實訓等教學工場(保證每個學生有一個實訓工位),符合各專業要求的語音室、計算機房、多媒體現代化教室、各種先進儀器設備(德國進口)的通用電子實驗室、無線電通訊實驗室、能源電氣設備技術實驗室、可編程式控制制實驗室、電子氣動實驗室、數控機床加工實驗室、體操房、圖書館。 學校現設有兩個大類5個專業:一、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子信息、無線電技術、現代企業電氣設備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三年。二、機電一體化 (3+3高職),資產運行管理(保險專業),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二年(受安聯大眾保險公司委託與學生簽訂培養合同)。 學校開辦以來已有13屆畢業生。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單位有上海貝爾、上海國脈、上海航天、上海貝嶺、上海汽車電子、上海朗訊、上海華虹、上海NEC、上海博朗、上海標准件、上海阿洛卡等公司和研究所。 自1996年6月以來,已有10多家中德合資企業與我校簽訂合作協議,在每屆新生中挑選學生簽訂職業培訓合同。如西門子開關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通訊電源有限公司、西門子製造工程有限公司、西門子線路保護系統有限公司、佳斯邁威上海非織造布有限公司、安聯大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金鍾默勒電器(蘇州)有限公司、上海舒勒壓力機有限公司等。合同培訓生在培訓期間就享受該企業給予的一定培訓津貼,畢業後成為該企業的正式員工。 學校實施德國「雙元制」模式教學大綱。畢業時除獲得上海市教委頒發的中等專業學校學歷證書、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頒發的中級等級工證書外,還由德國工商行會(IHK)及漢斯·賽德爾基金會頒發合格證書。成績優良者可直升上海市儀電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