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行上海分行潘岳漢

中行上海分行潘岳漢

發布時間:2021-04-19 13:15:21

1. 中國銀行業的暴利還能維持多久

在農業銀行於3月最後一天交出2015年業績「答卷」後,包括四大行在內的16家上市銀行中有10家發布了2015年年報。雖然市場早有預計業績會大幅下滑,而實際的數字仍令人吃驚。以四大行為例,凈利潤增速全部在1%以下,真正進入了「微利時代」。不過賺錢能力仍然驚人,2015年四大行共賺8660.36億元,相當於日賺約24億元。股份制銀行中除最早披露年報的平安銀行凈利保持10%以上的增長外,其他大多數銀行也都呈現個位數增長。
四大行交出近十年最差業績
在持續了多年高增長之後,四大行交出了近十年最差業績,凈利潤增速均進入「0字頭」。五大行中交行是唯一一家增速超過1%的銀行。股份制銀行的情況也不算樂觀,除平安銀行凈利潤增速達到10.42%外,其他銀行都在10%以下。如招商銀行凈利潤增速在3.19%,民生銀行在3.51%,這還算較為居中靠前的。
監管部門數據也顯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5926億元,同比增長2.43%,這已是商業銀行連續第四年凈利潤增速下降了。不過從絕對數來看,銀行業還是眾多行業中的「賺錢能手」。
中行行長陳四清在業績發布會上感慨道:「銀行現在賺錢非常不容易。」不過他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商業銀行不可能在經濟下行,又要支持實體經濟降低利息,風險也在加大的情況下,利潤還在高速增長。建行行長王祖繼甚至直言,2016年的盈利目標爭取是「正增長」,可見「壓力之大」。
凈資產收益率最低13%
對於銀行業績的大幅下滑,恆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教授認為,銀行業利潤增速放緩早在意料之中,但如果據此說明銀行盈利能力嚴重下降也不客觀。「商業銀行仍然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利潤在持續增長,放緩的只是增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在銀行業的正常反映。」他表示,當下,不少企業經營面臨困境,不良貸款上升較快,吞噬了銀行的不少利潤。「這其實是銀行體系為全國經濟下行和產業轉型升級在買單。」此外還有央行連續降息對銀行利潤的擠壓、銀行為實體經濟讓利、為應對壞賬計提充足撥備等因素。
對於曾經的「暴利」現在的「微利」說法,董希淼認為,銀行從來就沒有暴利。之所以很多人有「銀行暴利」的誤解,是因為沒有看到銀行收益的當期性和風險的滯後性,以及銀行為實現盈利所付出的成本和風險。「銀行貸款放出去了,利息就收回來了,但不良貸款的出現往往是滯後的。」對此,有銀行內部研究人士也表示認同,因為現在很多壞賬的爆發其實就是當年銀行高速增長期埋下的「隱患」,從這個角度很難講銀行什麼時期就是「暴利」。
羊城晚報記者觀察銀行年報中衡量投資回報的「凈資產收益率」發現,已公布年報的10家銀行,最低的是交行為13.23%,最高的是招行為17.09%,該指標普遍高於其他行業的平均水平(很多在10%以下),說明銀行賺錢的能力還是比較高的。
不良貸款仍「壓頂」
與大幅放緩的凈利增速相對應的,仍是不良貸款的攀升。2015年,工中建交不良貸款新增共計1514.22億元,「雙升」趨勢並未緩解,而最新公布年報的農行不良率更是達到2.39%,在五大行中最高。
壞賬的大幅抬頭還令上市銀行均出現了撥備覆蓋率大幅下降的問題。五大行中撥備覆蓋率下降最快的是農行,從2014年的286.53%降至189.43%,下降了97.1個百分點;建行次之,撥備覆蓋率下降71.34個百分點至150.99%;工行為156.34%、中行為153.3%、交行為155.57%。據悉,監管層對銀行要求的撥備覆蓋率監管紅線為150%,雖然這不是一個硬性要求,但建行、中行、工行等銀行也均逼近這一紅線。
多家銀行都表示,不良雙升的原因,首先是前期風險累積的逐步釋放,其次是外部大環境持續低迷,實體經濟承壓,部分企業經營不規范導致。不良貸款仍然主要集中爆發在長三角、西部地區和環渤海地區,並有向珠三角等地區蔓延的趨勢。「預計2016年我國銀行業資產質量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中行首席風險官潘岳漢在業績發布會上稱。

閱讀全文

與中行上海分行潘岳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