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9第一季度貨幣供應量分析

2019第一季度貨幣供應量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19 19:50:55

❶ 簡要分析中央銀行的三個基本工具如何影響貨幣供給量

中央銀行的三個基本工具影響貨幣供給量的方法:

1、存款准備金政策。

存款准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存款等債務規定存款准備金比率,強制性地要求商業銀行按此准備率上繳存款准備金;並通過調整存款准備主比率以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促使信用擴張或收縮,從而達到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目的。

2、再貼現政策

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

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再貼現政策,就是中央銀行通過制訂或調整再貼現利率來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金融政策。

3、公開市場業務

根據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買賣證券的差異,可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公開市場。

所謂廣義公開市場,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場不發達的國家,政府公債和國庫券的數量有限,因此,中央銀行除了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政府公債和國庫券之外,還買賣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擔保的債券、銀行承兌匯票等,以達到調節信用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目的。

所謂狹義公開市場,是指主要買賣政府公債和國庫券。在一些發達國家,政府公債和國庫券發行量大,且流通范圍廣泛,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只需買進或賣出政府公債和國庫券,就可以達到調節信用,控制貨幣量的目的。

❷ 貨幣供應量數據一般什麼時候出

貨幣供應月度數據一般是每月15日左右公布上一月的數據,數據會發表在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季度數據一般是季後8周,發表在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季報。

❸ 試述貨幣供應量的形成過程,並分析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因素有哪些

是論述貨幣供應量的形成過程並分析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因素有哪些?影響貨幣供應量肯定就是市場方面的原因,還有銀行等各方面的作用。

❹ 請根據下圖分析貨幣供應量M1、M2同比增長率與股市(以上證指數(SSCI)為例)的關系。

一、M2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廣義貨幣供應量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企業活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等。M2不僅代表了現時的購買力,還代表了潛在的購買力。
從形態上看,2009年之前,M2同比增長與上證指數同比增長的關系並不明顯,尤其是在2006、2007年股市大漲之時,M2增速則是在一個窄小的區間波動。但2009年以來,二者卻顯示出較強的同向變動關系。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Grange Causality)檢驗,結果顯示M2與上證指數的相互影響關系並不明顯,即一者的變化並沒有顯著引起另一者的變化。一般認為,這與M2相對較強的外生性有關,實際信貸數額往往在貨幣當局設定的信貸日標附近。

二、M1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狹義貨幣供應量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M0)、企業活期存款等,也就是說「M1+居民儲蓄存款」約等於M2。M1代表了現時的購買力,流動性較M2為高。筆者認為,M1與股價的關系較M2與股價的關系更密切。股市向好,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通過證券經紀商進入股市,也即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活期存款會增多,Ml增速加快。
圖形顯示,M1與上證指數同比增幅的有較明顯的同向變動關系,尤其是在2004年後,二者的相關系數接近0.5,若以適當方法剔除股市2007年超出常規的大漲和2009年以來Ml的超高速增長中的趨勢性和外部政策性因素,相關系數還會提高。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顯示上證指數同比增速變化顯著引起了M1同比增速的變化(p值為2.2%),而相反的關系並不成立。從以上結果看,筆者認為,在M1與上證指數的相互影響關系中,上證指數的變動作為原因引起M1的變動是佔主導地位的,而M1的變動引起上證指數的變動則是次要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關系呢?
三、准貨幣與上證指數的關系

M2與M1的差額即為准貨幣,主要由居民儲蓄存款構成。
圖形顯示,准貨幣與上證指數大體上呈現反向變動的趨勢:准貨幣同比增速在相對低位時,上證指數同比增速則處在上升通道中;而准貨幣增速在相對高位時,上證指數增速則在低位徘徊。筆者認為,這說明股價的變動帶動了准貨幣的變動,且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對二者做格蘭傑因果檢驗,結果顯示上證指數同比增幅變動顯著引起准貨幣同比增幅的變動(p值為0.714%),而反向關系並不成立。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各個層次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與上證指數同比增幅的相互影響關系中,上證指數對准貨幣的影響最為顯著。同時,筆者認為,圖示的形態及其對應因果分析的結果顯示了在准貨幣和上證指數的變動關系中,上證指數的變動為原因,准貨幣的變動為結果,上證指數的變動向准貨幣傳導。准貨幣的變動反映了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准貨幣同比增幅擴大,說明居民儲蓄存款增多;而准貨幣同比增幅縮小,則說明居民儲蓄存款向企業活期存款轉化,也即所謂的「存款搬家」。而股市的漲跌會引起准貨幣的變動,進而引起M1與M2的相對變動,如當股價下跌時,資金會從股市轉移出去形成儲蓄存款,金融機構的活期存款增速減慢而准貨幣增速加快,高流動性貨幣(M1)增速相對於若流動性貨幣(M2)會減慢。筆者認為,對此傳導關系可做出如下結構式模型分析:股價上漲(下跌)-->准貨幣或儲蓄存款增速減慢(加快)-->金融機構活期存款增速提高(減慢)-->銀行信用貨幣派生能力增強(減弱)-->企業活期存款增速提高(減慢)-->M1同比增幅擴大(減小)。
股票價格變動是由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決定的,而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政府的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則對投資者的預期有著巨大影響。因此,筆者認為以上所分析的傳導關系可視為經濟政策的傳導環節的一部分,例如,政府需將貨幣政策收緊,則投資者預期股價會受到負面影響,進而引起股價的下跌,再通過以上所分析的傳導過程最終導致貨幣供應的收緊。
投資者預期股價下跌,引起貨幣供應量的收緊,導致企業資金鏈的緊張,進而影響企業未來的利潤。資產的價格是資產未來收益的折現值,投資者的預期通過一系列的傳導最終使預期成為現實,這或可稱為預期的自我實現過程。

❺ 第一季度貨幣供應量是指第一,二,三個月貨幣供應量的總和嗎

1季度貨幣供應量是1,2,3月之和。一般公布的是存量數據,也就是截至1季度M2為多少。這個M2是包含了從人行建立以來發行貨幣的總和。單獨的1季度貨幣量可以用2012年3月M2數據-2011年12月M2數據得到。

❻ 如何分析各月貨幣供應量變化率之間的關系

運用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向量自回歸模型等計量方法分析了貨幣供應量M2、利率與股市變動的關系,並得出在當前利率未市場化的經濟環境下,雖然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兩種方式影響股票市場,但貨幣供應量M2更有效,調節利率對股市的影響並不顯著。這一結論對於貨幣當局調控股票市場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在dlav方程中貨幣供應量變化率lm2是上證指數均值dlav的Granger原因,同時說明實際利率不是我國股指變化的因。其他的因果分析都不顯著,這與我國的利率未市場化現實相符,我國股市波動主要受貨幣政策中貨幣供應量變動的影響,利率變動經過貨幣傳導機制對股市造成的影響較弱。

❼ 貨幣供應量是如何劃分的

貨幣層次的劃分,依據和和層次:貨幣層次的劃分是依據它們的主要職能和流動性差異從而給出不同層次的經驗統計上的貨幣定義。
通常劃分為
m0=流通中現金
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
m2=m1+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商業銀行儲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機構存款
m4=m3+l
l為流動性資產。
貨幣乘數也稱為基礎貨幣擴張倍數,是基礎貨幣與貨幣供應量關系的數量表現,其計算公式為
k=ms/b
貨幣乘數分廣義和狹義的
廣義貨幣乘數(k2)=m2/b
狹義貨幣乘數(k1)=m1/b
我國在最近年份的廣義貨幣乘數分別是:
1996年2.99
1997年3.08
1998年3.32
1999年3.83
2000年3.97
2001年4.16
2002年4.20

❽ 2019年我國貨幣流通狀況如何,當前我國應如何根據貨幣流通量規律來調節貨幣流通

貨幣流通速度是指: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周轉次數。如:1元貨幣回1月內平均答執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職能,就起了4元貨幣的作用。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越少,反之則越多。 對於一國經濟而言,如果貨幣流通速度較快,則貨幣實際需求量較少,貨幣供應量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避免發行過量,以致通貨膨脹的危險;若貨幣流通速度過慢,一段時間內貨幣實際需求量變大,中央銀行不得不加大貨幣供應量,因而未來會有通脹的可能,這對經濟是一種不小的壓力。

❾ 從影響貨幣供應量的因素分析貨幣供給的性質

你好,我這兒好像是第二次回答你這個問題了,不知道我第一次回答有啥不清楚的其實你可以追問。我這里就針對問題說說個人觀點。首先,影響貨幣供給量的因素有這么一些:1、央行通過逆回購(就是用錢向社會公眾手中買國庫券和我國特有的中央銀行發行的中央銀行票據)向社會輸出的貨幣量,實際上就是印鈔票向社會中輸送;2、銀行的部分存款准備金率和部分現金漏損率(理解為人們手中持有的貨幣)。這兩點由於是央行控制貨幣量的具體體現,因而是貨幣供給外生性性質的體現。3、由於銀行貸款出去和貨幣創造的乘數效應等等由於經濟體系內部變數決定的貨幣供應量是貨幣供給內生性的體現。不僅如此,內生性的貨幣供給還包括由於利率變動和匯率變動引起的貨幣需求增加而變動的貨幣供應。比如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或者再貼現的利率影響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借到的錢進而由於乘數效應決定貨幣供應量,以及由於匯率升值外幣流入中國進行套利需要先把外幣換成人民幣,央行不得不向其投放的貨幣量(即外匯占款)等等,他們都是貨幣供應內生性的體現。另外,我國現在影子銀行機構隱性向社會提供的貸款由於乘數效應形成的貨幣也是內生貨幣。

❿ 對中國貨幣供應量(M0、M1和M2)與GDP數據進行相關分析 ,並作出貨幣之最佳調控層次(政策貨幣量)選擇。

同學,我是李壑老師,不要讓我看到你抄了論文,否則一律0分

閱讀全文

與2019第一季度貨幣供應量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
oppo股票代碼 瀏覽:484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