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9年黃金的供給分析

2019年黃金的供給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19 20:36:49

黃金供求關系

20世紀70年代以前,黃金價格基本由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決定,國際上黃金價格比較穩定。70年代初期,黃金價格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黃金價格逐漸市場化,影響黃金價格變動的因素日益增多,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供給:
(1)金礦開采:
a.全世界近幾年每年金礦開采量約2500噸左右,每年產量變動平穩.

b.全球已探明未開採的黃金儲量約7萬噸.只可供開采25年.

c.南非,美國等主要產金國產量下降, 勘探大型金礦可能小

d.開采一大型金礦正常程序一般需要7-10年時間.

e.1980年後長期跌勢中,開采投入支出不斷減少

對價格的影響:金礦開采受本身行業特性限制,對價格的敏感度低,價格的大幅上漲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反映到產量增加。

例子:1979-1980年金價爆漲,最高至850美元,但金礦開采量直到1981年都無重大改變,到了1983年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世界黃金生產的歷史與現狀: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19世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世紀。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 200噸黃金。到19世紀黃金生產躍上了新台階,100年期間生產的黃金達到了1.15萬噸,是18世紀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間就生產了1萬噸。

進入20世紀後,總得來說,世界上黃金的生產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出現過幾次產量大增的現象。在1900年世界黃金產量每年300噸,在20世紀早期最高年份產量達到每年700噸、3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達到每年1300噸、6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產量接近1500噸,80年代世界黃金年產量突破2000 噸,20世紀90年代至今產量總體還在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黃金產量還是比較穩定的,21世紀以來世界黃金產量平均穩定在2600噸左右。

目前,雖然一些國家的黃金產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亞、秘魯、印尼黃金產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國等黃金生產大國的黃金產量在下降。另外,由於金礦產業投資周期長、開采成本高。從歷史數據看,全球礦產金數量不可能快速增長。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幾年世界黃金產量不會變化很大,依然比較穩定。

據科學家推斷,地殼中的黃金資源大約有60萬億噸,人均1萬多噸。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僅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截止2005年,人類採掘出的黃金不過12.5萬噸,約占總儲量的六億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黃金分布很不均勻,雖然,目前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但是各國產黃金產量差異很大,各地產量卻頗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產金國依次為: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秘魯、加拿大、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巴布亞紐幾內亞。其中中國黃金產量近年來一直處於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亞及美國產量分別佔到世界總產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國的產金量也達到8.6%。 目前,世界每年礦產黃金2600噸左右,但是能達到目前這個產量是經過了人類幾千年不斷探索和努力的結果。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19世紀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世紀。在19世紀之前,人類社會的黃金生產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認為:在19世紀之前數千年的歷史中,人類總共生產的黃金不到1萬噸,如18世紀的100年僅生產200噸黃金。由於19紀一系列黃金資源的發現,使得從那時起黃金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紀後半葉的50年裡,黃金產量超過了這之前5000年的總量。

19世紀開創黃金生產新紀元的是俄國在18世紀中期烏拉爾山東坡岩金礦的發現,這個發現使俄國採金業開始復甦,不過當時產量不很高,40年後僅生產了 2.6噸黃金,但這使沙皇看到了希望,從而加強了金礦資源勘探工作,在這之後的70年裡,俄國又發現並開采了許多金礦,到1840年俄國的黃金年產量已經達到43.5噸,到1847年俄國黃金年產量佔全世界年總產量的60%。但是俄國人所取得的這些成就同以後人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所取得的收獲相比卻有些相形見絀了。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了黃金,很快就有數千人匯集在此處尋找金礦,第一年就生產了25萬美元的黃金,第二年就增加了40倍,之後黃金產量逐年提高,到了1852年產量達到77噸,1853年達到93噸。

美國發現黃金3年後的1851年,在澳大利亞也發現了黃金,澳大利亞黃金產量也開始快速提高,1852年澳大利亞產金26.4噸,1853年年產金達到70噸。

之後是南非在1886年發現黃金,1887年南非的黃金產量僅有1.2噸,5年後增加了25倍,達到30噸,1898年達到120噸,居世界第一。一直到現在,南非總計生產了數千年來全世界礦產黃金總量的40%。

趕上19世紀黃金生產力大發展末班車的是加拿大。1896年兩個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馬克在捕撈大馬哈魚時,在克朗代克發現了黃金,從而誕生了一個新城市——道森市,這一地區的黃金一直開採到1966年。

總結19世紀世界黃金生產歷史,可以看出:18世紀的100年間全世界共生產黃金不足200噸,到19世紀黃金生產躍上了新台階,100年期間生產的黃金達到了1.15萬噸,是18世紀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間就生產了1萬噸,也就是說,19世紀後50年平均每年全世界產金200噸。

進入20世紀後,總得來說,世界上黃金的生產總體呈上升趨勢,分別出現過幾次產量大增的現象。在1900年世界黃金產量每年300噸,在20世紀早期最高年份產量達到每年700噸、3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達到每年1300噸、60年代最高產量年份產量接近1500噸,80年代世界黃金年產量突破2000 噸,20世紀90年代至今產量總體還在增長。

19世紀形成的世界黃金生產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續至今,19世紀形成的產金大國目前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產出國。自1980年以來,南非的產金量呈穩步下降趨勢,尤其90年代以後,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產金量仍居世界各國第一位;美國的產金量一直處於不斷增長狀態,特別是自80年代後期起,已躍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亞的產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產金量趨於穩定,變化不大。目前全球主要產金國有: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不過,百年來世界黃金生產格局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近年來,美國、非洲黃金產量下降的同時,南美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黃金產量在顯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黃金產量已佔到全球的14%。

目前,雖然一些國家的黃金產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亞、秘魯、印尼的黃金產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國等黃金生產大國的黃金產量卻在下降,特別是南非,其 2005年的產量下降了15%,僅為300噸左右,這將使得全球的黃金產量難有提高。另外,由於金礦產業投資周期長、開采成本高,如果在一個地方勘探出黃金,按照正常的程序需要7-10年才能生產出黃金來,因為光地質探礦就需要2~3年,然後再做工程,開采礦石,再冶煉,最快也要4~5年。從歷史數據看,全球礦產金數量不可能快速增長,未來幾年世界黃金產量不會變化很大,依然會比較穩定。
需求:
(1)工業需求:
a.主要在電子工業需求與牙醫需求,占黃金總需求的10%左右

b. 受工業行業限制,變動平穩,對金價影響小

c. 2005年同比平穩增長2%,為419噸

對價格的影響:與經濟景氣度相關,受行業本身限制

例子:2001-2006年,世界經濟快速平穩增長,電子工業,及航天等高端也發展迅速,工業對黃金的需求也保持穩定增長.

簡析:作為五金之王,黃金是少有的化學、物理、電子性能優異的金屬,應用領域非常廣,在電子、通訊、航空航天、化工、醫療等部門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各類生活日用品當中也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日本黃金年消費量在160噸左右,其中工業用金就達100噸,我國目前每年工業用金卻不足10噸。

現代電子行業飛速發展,對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黃金具有其他金屬無法替代的高穩定性。同時,電子產品日益微型化,單位用金量會很小,對產品成本構不成威脅。因此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可以使用金作原材料。

金由於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領域也被大量應用,隨著大量航空航天技術應用於民,黃金在這些方面的市場前景非常被看好。例如一種鍍金玻璃,在航空航天中用於防紫外線,現在可應用於建築,能起到很好的防太陽輻射和隔熱作用。

黃金還可以用於日用品,如鍍金鍾表、皮帶扣、打火機、鋼筆等。鍾錶王國瑞士國度不大,但其飾品業每年用金量達40噸左右,其中95%都用在製表業上。日本僅一家手錶廠一年消耗金鹽就達1噸,相當於消耗黃金680公斤。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鍍用金前景也會十分廣闊。

(2)飾金需求:a.占黃金需求比例為75%左右,分額最大

b.2005年增長5%,為2736噸

c.傳統飾金消費大國為印度,沙特,阿聯酋,中國,土耳其等

對價格的影響:對價格的影響巨大, ,呈現季節性與周期性,通常第一及第四季度,飾金需求增長明顯.

例子:每年印度的婚慶及宗教節日,中國的農歷新年,西方的聖誕節和情人節,對飾金的需求都較其他時間增多.

簡析:印度被稱為拜金之城,印度人對黃金以及金飾品之所以情有獨鍾,購買黃金在印度是一種固有的傳統,甚至印度的窮人手裡一旦有了積蓄便會購置金銀用於保值。黃金在印度社會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除了它的基本用途之外,還具有特別的宗教意義。印度黃金的歷史可以說和人類的發展歷史並駕齊驅,早在出現絲綢和香料交易的古羅馬時代就已有記錄記載印度黃金的存在。第一枚金幣是由威尼斯鑄幣廠製造的,經過地中海的"累范特"地區進入印度。17世紀,荷蘭和英國在東印度的公司開始以黃金和白銀為貿易的支付手段互通有無。隨後在美國內戰時期,美國以黃金大量換取印度的棉花以補足內需,因此大約有13000噸黃金留在了印度國內,而這個數量大約是當時全球金礦產量合計的9%。

印度對黃金的需求深深植根於這個國家的文化和宗教傳統。這個國家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宗教社會之一,對印度教的信仰遍及全國佔到了總人口的大約 80%。黃金在印度教的信仰中是財富與繁榮的象徵。被尊為財富、豐饒以及繁榮之神的拉薩米(Lakshmi)神傳說是由馱著裝滿清水的黃金器皿沐浴的。她被描繪成一個美麗的被黃金裝飾的女子,穿著黃金鑲邊的紅色衣服,從她的手中不斷流出黃金。自從傳說信奉她的人會得到財富,印度人就認為黃金是能帶來吉運的金屬並且他們喜歡在宗教節日期間將黃金作為禮品或者裝飾。其中最重要的節日是Diwaii,這個節日被視作印度新年的開始並且通常在10或11月到來。

通常在4月或5月到來的Akshaya Thrithiya節被認為是購買黃金的重要節日。在這一天購買黃金被認為會帶來吉運(這一天是印度歷中的第三吉日)。人們將黃金和「吉運」聯系起來被認為是近年來推動黃金購買的原因。在過去的5年中,Akshaya Thrithiya節已經成為了南部印度購買黃金的主要時節,特別是在Tami Na州,該地區的黃金銷售已經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2005年開始人們關於黃金和「吉運」有關的思想在印度的北部和西部廣泛傳播,這也使得黃金的銷售在這些地區大幅增加。

黃金在婚禮儀式上同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婚禮上新娘通常從頭到腳都都戴著黃金飾品。這些飾品中的大部分都來自新娘的父母並作為她的嫁妝,根據印度傳統的規定家庭的財產通常只會讓兒子來繼承。新娘收到的黃金(以及其他禮物)意味著新娘的父母能夠保證她有經濟保障並且能夠至少享受和她童年相同的生活水平。在這一方面黃金顯得特別重要,只要她仍然擁有黃金(她仍然能夠保護自己),即使她對家中其他「財政事務」沒有什麼發言權。由於每年印度結婚的人數估計會達到1000萬,和婚禮相關的需求就成了一個「大蛋糕」。這其中的大部分需求都發生在結婚季節,通常的結婚季節在10月到1月,4月到5月之間到來,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購買在結婚季節來到之前就開始了。我們統計1975-2005年黃金月度波幅可以看出,9月和10月往往是金價表現最好的時候,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印度人為他們的宗教及婚慶季節的到來提前做准備而集中購買黃金。
此外,印度人以熱衷於儲備著稱,國內金融儲蓄的比例很高,大約佔到GDP值的90%還要多。這種儲蓄的習慣也被繼承了下來,深深植根於印度人的思想中,對於黃金也同樣適用。一直以來黃金在印度被當作儲備和投資的主要工具,它的受歡迎程度以及普及程度僅次於銀行存款。在擁有全國人口70%的農村,黃金同樣被視為一種保障並且很容易作為一個儲藏的媒介。黃金同樣被認為是用來對抗通貨膨脹的良好資產。隨著近些年印度國內針對黃金市場一些改革措施的逐步實施,印度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透明規范為標準的自由運作的黃金交易市場。

印度是全球黃金最大的消費國。在2005年,印度的珠寶需求佔全球黃金珠寶總需求的22%,占總零售凈投資(金幣和金條)的35%。自從1990年黃金控製法案(Gold Control Act)開始重新實施印度黃金需求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0%,該法案禁止以金條的形式持有黃金。估計盡管情況有所變化,但是目前印度仍然持有接近 15000噸的黃金,這佔了全球整個地表黃金總量的10%。在過去的10年間印度平均每年出售黃金676噸,這個數量是美國所持有黃金數量的1.5倍還要多,而美國是全球第二大的市場,同時是世界其他主要黃金消費國中國、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聯酋的3到8倍。(圖1),過去的10年中印度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印度國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其對黃金的需求也穩健增長,在過去的幾年(2002~2005)印度對黃金的需求沒有完全受到黃金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當時黃金需求從2760億盧比(571噸)穩步上漲到4730億盧比(750噸),盡管黃金價格在此期間從15026盧比上漲到19599盧比。在2005 年,盡管黃金的盧比價格上漲了6%,黃金的消費確從前一年的639噸上漲到750噸,同時表現為各方面的增長(珠寶、金幣和金條、金牌以及鑄幣、電子和其他工業和裝飾需求)。

(3)投資需求:
A.投資需求分為零售投資和EFTs(黃金交易基金)

B.EFTs為近年投資黃金之最新途徑,05年以噸數計增長53%

C.亞洲和中東地區國家有投資黃金的傳統

對價格的影響:投資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其他需求因素最大,對價格影響也最大.

例子: EFTs自2003年面市以來,已吸引上千億的資金流入黃金市場.成為近幾年金價大幅上漲最直接的動力.

簡析: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英文縮寫,它是一種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跟蹤「標的指數」變化,既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又可以通過一級市場用一籃子證券進行創設和置換的基金品種。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對ETF的定義是「投資目標是獲得與標的指數回報率類同的一類投資公司」。為滿足這樣的投資要求,ETF選擇投資某一指數中的所有證券,或者選擇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組合。ETF基金份額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交易所二級市場方便地進行交易。

2004年11月,道富環球投資推出了第一支以實體黃金為投資對象的ETF--streetTRACKS Gold Shares(GLD)。由於其允許投資者持有金條卻無須承擔儲存成本,投資者通過股票賬戶就可以直接買賣黃金,交易門檻和成本低,方便快捷,與金價完全聯動的特點使其成為投資黃金市場的絕佳方式,實際為投資大眾提供了其他投資工具無法提供的管道,這大大增強了人們參與黃金市場的積極性。 streetTRACKS系列產品網站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streetTRACKS Gold Trust的凈資產值已經達到了73億美元之巨,較之去年同期的31億美元增長130%以上。

對於這一新興的黃金方式,除了一些在海外有資產的投資者,大多數國內的投資者還不能參與。但黃金ETF這一方式具有門檻低,交易便捷,交易成本較小,對個人投資者而言,該方式更為適合,必將取代傳統的實物黃金的投資方式,成為黃金投資的主要方式之一。

㈡ 影響黃金價格的供給因素和需求因素有哪些

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因素:
1,美元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首先,美元是國際支付和外匯交易中的主要貨幣,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而黃金所具有的貨幣職能也讓它和美元一同成為重要的儲備資產,當美元升值並在國際上處於穩定的地位時,就削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其次,國際黃金市場一般以美元作為標價貨幣,這就導致了當美元貶值時金價會出現上漲的情形。

此外,黃金價格受到美元影響的一部分原因還在於受到美國經濟的影響。美國的GDP佔了世界GDP的1/4,對外貿易總額位居世界第一,其經濟形勢的好壞必然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而黃金本身的屬性決定了它能在經濟蕭條時仍然處於較為穩定的貨幣地位,因此它的價格通常與世界經濟形式成反比例關系。

因此,當美元走強,購買黃金只需要支付少量的美元,這就導致了金價的下跌,反之,就會引起金價的上漲。

2,利率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實際利率是銀行名義利率,指扣除通貨膨脹率後的真實利率,它是影響金價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實際利率為負時,顯然拿錢去存銀行不如買黃金來得劃算。

3, 地緣局勢對金價的影響

地緣局勢的動盪必然引起市場的恐慌,而人們珍藏黃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出自於黃金避險功能。自古就有『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句話,可見黃金在兵荒馬亂時期有著何其重要的價值。如果在歷史中仔細搜尋,可以發現任何一次戰爭或者政治動盪都會促進黃金價格短期上漲,這就是由黃金的保值屬性所決定的。

地緣政治局勢對於黃金價格的影響主要具有兩個特點:1.突發性,一旦發生地緣動盪,人們首先出於避險考慮而對黃金產生大量需求,這就使得黃金的價格在瞬間被提升;2.短暫性,雖然地緣性突然事件會使得金價進短期內產生波動,但是由於黃金市場都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金價的這種短暫刺激性增長並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一般在短期的漲幅後會漸漸平復,回到原來的運行軌跡上。

4,原油及相關市場的影響

除了黃金的供應、美元指數、實際利率以及地緣政治局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黃金的走勢外,原油及相關市場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

原油價格對金價的影響

原油是國際市場上最為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原油價格上漲意味著通脹會隨之而來,而黃金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因此通貨膨脹之下的黃金往往顯得尤其珍貴。

從長期來看,黃金與原油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兩者的波動趨勢基本是一致的。原油價格的上升預示著黃金價格也會隨之而上升,而當原油價格下跌時,就意味著黃金價格將會有所下降。但有時也會有小區間的反向走勢。

5,股市與商品市場對金價的影響

20世紀在世界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個不同階段的大牛市,它們分別是1906年-1923年、1933年-1953年、1968年-1982年。與此同時,美國股市也出現了長期熊市和加速的通貨膨脹階段。

股票與黃金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投資市場,但是兩者依然有著聯系。股市對金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投資者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那麼資金就會大量流向股市市場,這樣黃金市場的投資就會相對減弱,金價就會下跌,反之,就會引起金價的上漲。但是,由於我國國內股市相對封閉,黃金價格的漲跌與國內的股市行情沒有很直接的影響,與黃金價格有必要聯系的基本也是國外一些重要的股票市場,如紐約、東京、倫敦等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股市。

6,商品價格指數對金價的影響

商品市場的價格趨勢對金價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要研究黃金價格就不得不對商品的價格做一個分析。商品價格指數CRB能反應不同時期商品價格水平的變化方向、趨勢和程度,是研究價格動態變化的一種工具。由於黃金佔CRB價格指數權重達到了18%,因此,其價格指數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也是投資者所不容忽視的。

CRB指數與金價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金價與CRB指數波動盡管在底部或者頂部的時間可能有所不同,但其運行趨勢還是基本一直。

2.兩者的走勢在短期存在著差異化,折算由於影響CRB指數的因素有很多,而不僅僅是商品的供求因素。

3.CRB指數波動對金價走勢具有一定導向性作用。在大的形勢下,CRB指數反映商品價格變化趨勢,對於黃金價格的走勢具有判斷和指導的意義。

事實上,縱觀整個宏觀經濟,商品指數走勢和宏觀經濟的走勢也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經濟快速增長時,商品價格指數就會顯現出牛市行情;經濟進入衰退期,商品價格指數就會呈現熊市的特點。從大趨勢來說,商品價格指數也是反映宏觀經濟走勢的一個風向標。

Ps:CRB指數是一種較好的反映通貨膨脹的指標,它與通貨膨脹指數在同一個方向上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它與經濟波動具有較強的同勢性,它對經濟發展性質的指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稱職超前於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㈢ 黃金的現狀

中國、印度主導全球黃金消費需求

2019年印度和中國黃金市場的疲軟時全球黃金需版求下降的主要原因。金權價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兩國的黃金消費需求下降。

2019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中國黃金消費整體疲軟。2019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為1002.78噸,同比下降12.9%。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㈣ 2019年黃金價格為何突然暴漲明年黃金會降低嗎

黃金暴漲是在2020年了,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圍的影響。

㈤ 年黃金供需形勢分析

黃金是人類較早發現和利用的金屬。由於它稀少、特殊和珍貴,自古以來被視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屬無法比擬的盛譽。到目前為止,黃金主要應用於金融儲備、貨幣、首飾等。20世紀晚期,黃金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工業金屬,在計算機、通訊和航天等領域起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黃金也是央行儲備貨幣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國內外資源狀況

(一)世界資源狀況

到2009年底,世界黃金儲量為47000噸。世界黃金資源儲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美國和智利,這六國儲量合計佔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黃金資源儲量較多的國家還有中國、烏茲別克、迦納、墨西哥和秘魯等(圖1)。

圖5 2009年英國倫敦黃金交易價格變化

黃金價格連續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貶值、通脹預期、央行購金、黃金供給和需求等。

(1)美元貶值。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標價,兩者基本形成反比關系,即美元下跌則金價上漲,美元上漲則金價下跌。近期,美元兌6種發達國家貨幣匯率加權指數(DXY)已經創下一年來新低75,離上年歷史低位70.6僅一步之遙。2009年3月以來,該指數在半年的時間內跌幅高達15%,直接推動了金價的上漲。

(2)通脹預期。在黃金平價時代,黃金具有較好的抗通脹特性,直到今天,黃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脹作用。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多國紛紛調低利息,並實施了相當規模的寬松貨幣政策。此舉引起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發生通貨膨脹的擔憂,推動黃金投資避險需求上升。

(3)央行購金。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給黃金市場帶來了極大的鼓舞,促進了黃金投資。2009年4月,中國公布黃金儲備增加了454噸,儲備量已達1054噸的消息。俄羅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黃金儲備48.9噸,部分獨聯體和中東國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黃金儲備。

(4)黃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場黃金需求量為3455噸,比上年減少9.35%。來自印度和中國等世界新興經濟體對貴金屬的需求與日俱增,也是金價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沖基金的發展對黃金的投機行為日益加強,同樣成為推高黃金價格的重要因素。

六、結論

(一)世界供需趨勢

投資黃金熱潮繼續升溫,黃金價格不斷攀升,世界黃金市場供需矛盾凸顯,2009年呈現出供大於求的形勢(表9)。2009年世界黃金供應總量為4026噸,比上年增長11.68%,其中礦產金供應量2570噸,比上年增長6.68%。2009年黃金市場需求量為3455噸,比上年減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黃金供需平衡表單位:噸(金屬量)

資料來源:世界黃金協會

(二)國內供需趨勢

我國黃金產量呈現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2009年,我國黃金產量達313.98噸,同比增長11.34%,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國黃金產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黃金價格大幅上漲以來,促進了國內黃金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黃金地質勘查和資源開發穩步健康發展。第二,近年我國黃金產量的大幅提高,得益於國外合資公司在中國黃金開采量的大幅增長。我國黃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資需求越發明顯。2009年,我國珠寶首飾和純零售投資合計消費量427.5噸,比上年增長8.9%。截至2009年,我國黃金供需缺口達109噸,市場形勢不容樂觀,可供儲量不足,難以滿足需求,金礦資源接替問題相當嚴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國黃金供需平衡表單位:噸(金屬量)

資料來源:有色金屬工業統計資料匯編,2000~2009;中國黃金協會資料

(朱勃霖)

㈥ 黃金期貨的需求供給

從全球黃金供需數據看,預計今年黃金供給超過需求,如圖6所示。第一回季度黃金供應答量和需求量差距很小,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黃金供應量都超出黃金需求量較多。

另外,從黃金需求結構看,2011年黃金首飾需求、工業和牙科需求、投資需求分別占黃金需求的43%、10%、37%。2011年黃金投資需求已經逼近黃金首飾需求。黃金價格繼續上漲,可能會導致黃金的投資需求、消費需求都減少。因此,從黃金供需數據看,不支持黃金價格大漲。

㈦ 2019年黃金價格為何突然暴漲

2019年黃金價格突然暴漲的主要原因:

1、對全球經濟的擔憂

2018年以後,世界經濟確實出內現了一些衰退的跡象,容例如土耳其出現的貨幣危機,阿根廷在前段時間出現的金融動盪,美國國債利率倒掛,以及美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貿易摩擦等等。

避險是黃金區別與其他投資產品的重要特徵之一。當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時,黃金的避險功能就會凸顯,人們也會更傾向於選擇儲備黃金,避黃金避險需求增加是黃金在2019年突然暴漲的原因之一。

2、通貨膨脹

從2019年以來,多國央行都發布了降息政策,提高了人們對於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擔憂,通貨膨脹的直接表現就是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於貨幣的信任度降低,選擇黃金保值的人則越來越多。

3、多國增加黃金儲備

包括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買入黃金儲備,分散外匯儲備,這些都在推動著黃金價格的上漲。

㈧ 如何分析黃金的價格走勢

影響「國際現貨黃金保證金交易」價格的因素:

1、供給因素:

供給方面因素主要有:

(1)地上的黃金存量

全球目前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

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

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

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5)央行的黃金拋售

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於13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於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30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准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

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1)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採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築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1997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71%、28%、10%和9%。

(2)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範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於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於黃金相對於貨幣資產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後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於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投資者大量搶購黃金,直接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1987年因為美元貶值,美國赤字增加,中東形勢不穩等也都促使國際金價大幅上升。

(3)投機性需求。

投機者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利用黃金市場上的金價波動,加上黃金期貨市場的交易體制,大量「沽空」或「補進」黃金,人為地製造黃金需求假象。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對沖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COMEX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空倉有關。在1999年7月份黃金價格跌至20年低點的時候,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在COMEX投機性空頭接近900萬盎司(近300噸)。當觸發大量的止損賣盤後,黃金價格下瀉,基金公司乘機回補獲利,當金價略有反彈時,來自生產商的套期保值遠期賣盤壓制黃金價格進一步上升,同時給基金公司新的機會重新建立沽空頭寸,形成了當時黃金價格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格局。

3、其他因素:

(l)美元匯率影響。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黃金市場上有美元漲則金價跌;美元降則金價揚的規律。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人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這是因為,美元貶值往往與通貨膨脹有關,而黃金價值含量較高,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國政府兩次宣布美元貶值,在美元匯價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黃金價格上升到歷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顧過去20年歷史,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則國際市場上金價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貶值,則金價就會逐漸回升。

(2)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國際黃金價格密切相關。

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黃金價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國內資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歐洲和日本,各國由於持有的美元凈頭寸增加,出現對美元幣值的擔心,於是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黃金,並最終導致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後,利率因素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日益減弱。

比如今年美聯儲十一次降息,並沒有對金市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惟有在「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貨膨脹對金價的影響。

對此,要做長期和短期來分析,並要結合通貨膨脹在短期內的程度而定。從長期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其對金價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金價才會明顯上升。雖然進入90年代後,世界進入低通脹時代,作為貨幣穩定標志的黃金用武之地日益縮小。而且作為長期投資工具,黃金收益率日益低於債券和股票等有價證券。但是,從長期看,黃金仍不失為是對付通貨膨脹的重要手段。

(4)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對金價的影響。

債務,這一世界性問題已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特有的現象。在債務鏈中,不但債務國本身發生無法償債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黃金,引起市場黃金價格上漲。

(5)國際政局動盪、戰爭等。

國際上重大的政治、戰爭事件都將影響金價。政府為戰爭或為維持國內經濟的平穩而支付費用、大量投資者轉向黃金保值投資,這些都會擴大對黃金的需求,刺激金價上揚。如二次大戰、美越戰爭、1976年泰國政變、1986年「伊朗門」事件等,都使金價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今年9月份的恐怖組織襲擊美國世貿大廈事件曾使黃金價格飆升至今年的最高近$300。

(6)股市行情對金價的影響。

一般來說股市下挫,金價上升。這主要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如果大家普遍對經濟前景看好,則資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資熱烈,金價下降。

除了上述影響金價的因素外,國際金融組織的干預活動,本國和地區的中央金融機構的政策法規,也將對世界黃金價格的變動產生重大的影響。

近30年黃金價格的走勢和近年的大幅度下跌,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

首先是黃金在貨幣體系中主導地位的喪失。20世紀70年代,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黃金已基本非貨幣化,商品屬性逐漸增強;2000年4月,瑞士通過全民公決廢除了金本位制,黃金非貨幣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黃金價格的新一輪下跌,就是黃金貨幣屬性的進一步衰退,商品屬性的進一步增強。所以,黃金貨幣職能的衰退,是國際金價維持30年下跌的大背景。

其次,是西方主要經濟強國出售黃金,造成黃金供給比較充裕。由於歐洲各國的黃金儲備長期價值被低估,如在1970年購入的黃金每盎司才35美元左右,出售黃金換匯,提高各國金融資產價值和質量成為必然選擇。瑞士准備出售約1300噸黃金,約占其黃金儲備的一半。英國也准備出售約415噸黃金,相當於其黃金儲備的5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計劃將10%的黃金儲備變現。

第三是進入90年代以來,美國和西方國家經濟總體保持良好的發展局面,通貨膨脹壓力不大,投資黃金保值的需求不旺,難以刺激黃金價格上升。

除此之外,電子化發展,黃金在國際清算手段的作用下降,而儲備成本卻是最高的。歐元的誕生也使歐元區國際儲備結構產生變化,歐洲中央銀行明確宣布將把黃金儲備下調到15%左右。這些都使黃金作用和需求受到影響,黃金價格下降也在所難免。

㈨ 2019年的黃金價格

閱讀全文

與2019年黃金的供給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菏澤外匯管理局 瀏覽:327
做假資料幫人貸款還不上錢 瀏覽:154
中財所理財產品安全嗎 瀏覽:68
中集電商融資 瀏覽:77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
oppo股票代碼 瀏覽:484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