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預測用的什麼函數,公式是什麼
你說的是測試指標公式的未來函數啊,網路搜索未來函數檢測工具,一大堆。有未來函數的公式,慎用啊。
Ⅱ 預測股票的方法有幾種
1、股票價格的預測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比如公司的基本面、日K線、周K線、月K線、成交量、各回種技術指標等等。股答票買了就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其實,盤中判斷股價會不會拉升並不是「可『想』不可求」的事情,是通過長期看盤、操盤實踐可以達到或者部分達到的境界。其中一個重要方法是「結合技術形態研判量能變化」,尤其是研判有無增量資金。
2、股票預測公式和方法是:
如果當天量能盤中預測結果明顯大於上一天的量能,增量達到一倍以上,出現增量資金的可能性較大。股票預測首先要預測全天可能出現的成交量。公式是(240分鍾÷前市9:30分到看盤時為止的分鍾數)×已有成交量(成交股數)。使用這個公式時要注意:
(1)往往時間越是靠前,離開9:30分越近,越是偏大於當天的實際成交量。
(2)一般採用前15分鍾、30分鍾、45分鍾等三個時段的成交量來預測全天的成交量。過早則失真,因為開盤不久成交偏大偏密集;過晚則失去了預測的意義。
Ⅲ 如何預測股價呢
如何預測股價呢?131位粉絲
第一,達到目標。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的說,我們准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准備出貨。當然,還可以用其它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的時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第二,該漲不漲。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的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的是公布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也是出貨的前兆;技術面決定了股票該漲而不漲,就是出貨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第四,傳言增多。一隻股票你正在作著,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為什麼以前沒有消息呢?
第五,放量不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Ⅳ 預測股票漲跌的方法有那些
精典股票預測理論:江恩理論、波浪理論、道氏理論、遁甲量股!
還有以下幾點:
1、相對回時空位置處在低位答;
2、主力開始發動行情之日最高點最低點震盪幅度以超過4.5%為好,最好是6.2%以上。
3、主力開始發動行情之日成交量換手率起碼應急超過3%,以超過4.5%為好,最好是6.2%以上。
4、最好是主力剛開始發動行情之日即突破頸線或突破盤區或突破前高點甚至僅僅是創新高,這樣更容易有大行情。
5、沒有被大肆炒作的個股,或是有炒作題材的個股,利空出盡的個股,最好是屬於市場熱點板塊,極端情況下甚至是熱點中的龍頭,更容易有大行情。
6、小盤股更容易有大行情,如流通盤不超過8000萬的股票或流通市值不超過十個億的股票更容易有大行情。
7、在大盤上漲的背景下,個股更容易有大行情。所以在進場炒作時最好有大盤的配合。
8、確定後欲建倉前,必要時使用遁甲量股以鑒定自己判斷是否正確。
謝謝採納!
Ⅳ 怎樣預測股票
1、股票價格的預測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比如公司的基本面、日K線、周K線、月K線、成交量、各種技術指標等等。股票買了就漲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其實,盤中判斷股價會不會拉升並不是「可『想』不可求」的事情,是通過長期看盤、操盤實踐可以達到或者部分達到的境界。其中一個重要方法是「結合技術形態研判量能變化」,尤其是研判有無增量資金。
2、股票預測公式和方法是:
如果當天量能盤中預測結果明顯大於上一天的量能,增量達到一倍以上,出現增量資金的可能性較大。股票預測首先要預測全天可能出現的成交量。公式是(240分鍾÷前市9:30分到看盤時為止的分鍾數)×已有成交量(成交股數)。使用這個公式時要注意:
(1)往往時間越是靠前,離開9:30分越近,越是偏大於當天的實際成交量。
(2)一般採用前15分鍾、30分鍾、45分鍾等三個時段的成交量來預測全天的成交量。過早則失真,因為開盤不久成交偏大偏密集;過晚則失去了預測的意義。
Ⅵ 如何預測股票的漲
第一,達到目標。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的說,我們准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准備出貨。當然,還可以用其它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的時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第二,該漲不漲。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的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的是公布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也是出貨的前兆;技術面決定了股票該漲而不漲,就是出貨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第四,傳言增多。一隻股票你正在作著,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為什麼以前沒有消息呢?
第五,放量不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Ⅶ 股票價值評估方法有哪些
一、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每股收益選擇的數據不同,市盈率可分為三種: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預測股價、對股價估值時一般採用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價=動態市盈率×每股收益(預測值)
其中,市盈率一般採用企業所在細分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如果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市盈率可以提高10%或以上;每股收益選用的是預測的未來這家公司能夠保持穩定的每股收益(可選用券商研報中給出的EPS預測值)。
盈率適合對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進行估值,下圖有發展前景和想像空間的行業,它們的估值就比較高。由於市盈率與公司的增長率相關,不同行業的增長率不同,所以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的市盈率比較意義不大。
所以,市盈率的對比,要多和自己比(趨勢對比),多跟同行企業比(橫向對比)。
二、PEG估值法
用市盈率估值有其局限性。我們都知道市盈率代表這只股票收回投資成本所需要的時間,市盈率=10表示這只股票的投資回收期是10年。但有的股票的市盈率可達百倍以上,再用市盈率估值就不合適了。
這就需要PEG估值法上場了。也就是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相對比,即市盈率相對於利潤增長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
PEG=P/E÷G
=市盈率÷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每股收益)
一般來講,選擇股票時PEG越小越好,越安全。但PEG>1不代表股票一定被高估了,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為12,但同行業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則該公司的PEG雖然已經高於1,但價值仍可能被低估。
三、市凈率估值法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
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股價÷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
股價=市凈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
這種估值方法適用於凈資產規模大且比較穩定的企業,如鋼鐵、煤炭、建築等傳統企業可以使用。但IT、咨詢等資產規模較小、人力成本佔主導的企業就不適用。分析的時候依舊延續「同行比、歷史比」的原則,通常市凈率越低,表明投資越安全。
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
食品製造業的市凈率>信息技術行業>製造業>采礦業。
下面是今年10月份申萬各行業的市凈率排行榜。銀行股的市凈率最低;食品飲料行業的市凈率最高;65%的企業的市凈率在1—2之間。這是否意味著銀行股被低估了呢?
未必。因為銀行有很多不良資產。這也是市凈率估值法的局限性。企業的機械設備、辦公用品都是會減值的,但通過歷史成本計價的市凈率並不能反映這一情況。所以不要以為買了市凈率低的股票就是撿到了便宜貨,可能它們的實際價值早已低於賬面價值。
四、市現率
市現率=每股股價/每股自由現金流。市現率越小,表明上市公司的每股現金增加額越多,經營壓力越小。換言之:
一隻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現金流量得到的數字,就代表著你從這只股票上用現金收回投資成本需要多少年。市現率越低,說明你收回成本的時間越短,就越值得投資。
五、DCF估值法
DCF,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指的是將未來的現金流、通過折現率、折算到現在的價值。說白了就是把明年的100塊錢換算到今天,它會值多少錢?
假定未來3年內,企業每年年末都能收到100元,那麼這300元錢摺合到現在是多少錢呢?
根據現值計算公式,我們已知得是t=3,CFt=100,假定折現率為10%。套入公式中,結果如下:
第一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①
第二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2,②
第三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3,③
最後把三年的折現值加在一起,即①+②+③,就是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還是那句話,這方法理論上很完美,但不如市現率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