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行業盈利空間時常用的方法是
(一)盈利穩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穩定性主要應從各種業務利潤結構角度分析,即通過分析各種業務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判別盈利的穩定性。我國損益表中的利潤按著業務的性質劃分為,商品(產品)銷售利潤、其它業務利潤、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等。各利潤項目又是按獲利的穩定性順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項目在利潤總額中所佔比重越高,說明獲利的穩定性越強。由於主營業務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一個待續經營的企業總是力求保證主營業務的穩定,從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穩定,所以在盈利穩定性的分析中應側重主營業務利潤比重的分析,重點分析主營業務利潤對企業總盈利水平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
(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業盈利長期變動的趨勢。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採用將兩期或數期的損益進行比較的方式。各期的對比既可以是絕對額的比較,也可以是相對數的比較。絕對額的比較方式就是將企業經常發生的收支、經營業務或商品的利潤的絕對額進行對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維持或增長。相對數的比較方式,是選定某一會計年度為基年,用各年損益表中各收支項目余額去除以基年相同項目的余額,然後乘以100%,求得各有關項口變動的百分率,從中判斷企業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續保持和增長的可能性如企業經常性的商品銷售或經營業務利潤穩步增長,則說明企業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強。
(三)盈利水平分析的幾個指標
分析企業的盈利水平,通過計算相對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盈利水平。這些指標一般根據資源投入及經營特點分為四大類: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成都兼職財務會計表示,包涵的基本指標有: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收入利潤率、成本利潤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權益報酬率和股利發放率等等。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對利潤率的分析。
② 很多輔導機構的老師待遇為何要比在編老師高很多
隨著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各種課外輔導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並且深受廣大家長和同學的信賴。而在一些地方課外輔導班代課老師的待遇甚至比學校在編老師要好很多。畢竟課外輔導班的收費是非常貴的,對於學生的輔導也更加詳細和有效。尤其是對於一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課外輔導班成為了他們提高成績的唯一途徑。
課外輔導機構老師比在編老師待遇好的原因,首先是課外輔導班的收費更貴。現在的課外輔導班的收費是非常貴的,這樣課外輔導機構的利潤就更高。利潤高了老師們的待遇就更好;其次,高待遇才能吸引優秀的老師。優秀的教師能為課外輔導機構帶來更好的輔導效果和更好的聲譽,課外機構想要招到優秀的代課教師,那必然要開出更加誘人的代課待遇;最後,待遇機制不同。課外輔導機構的代課老師主要依靠自己的成績來計算待遇,一旦學生成績好,那麼待遇必定高,而在編老師的待遇是固定不變的。
課外輔導機構和學校的給老師的待遇完全不同,課外輔導機構老師的待遇是更具學生的成績和進步來浮動的,而在編老師的待遇基本是固定的。所以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比在編老師的待遇好也是很正常的。
你覺得讓孩子上課外輔導班有用嗎?
③ 成都火鍋加盟的成本利潤分析怎麼弄
你好,朝天門火鍋為您解答(以下回答,手打原創)
請先搞清楚一家火鍋店利潤來自於哪裡?注意兩個要點,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開源,即獲得更多顧客,節流,即降低店面成本,利潤的本質其實來源於經營,經營可是門技術活兒,舉例同一家店,給不同的人經營,則會有不同的結果。
而火鍋店本質,一個是口味,一個是經營技巧知識。
如果你仔細分析觀察,生意火,人氣旺的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一個會經營的老闆,所以經營是一個技術活兒,那如果自己欠缺相關經營經驗怎麼辦呢?可以參考:
一、嚴格執行品牌方的經營方案
加盟品牌有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品牌方成熟的經驗(大品牌)可直接拿來運營,一個老字型大小品牌,多年的運營經驗不是小品牌可以比擬的,所以這也顯得自己在選擇品牌的時候相當關鍵。
二、在執行的過程之中不斷學習
火鍋市場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身為管理者或者老闆,需要有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在日常經營之中學習技巧,比如進貨,到客,鎖客,維系顧客,老顧客的打造等,逐步積累自己的火鍋店運營經驗。
以上,原創回答,同行請勿復制粘貼(否則舉報),如滿意望採納。
④ 教育培訓機構一般如何與老師們分利潤
培訓機構常見教師薪資組成:底薪+課酬+獎金+保險+福利
底薪
【方式一】
無責任底薪
【方式二】
包課時底薪
【方式三】
保護期底薪:在某個階段給予一定的底薪,階段過去後會作出調整(比如取消底薪等),主要是為了保障教師在剛入職狀態時的收入
【方式四】
無底薪:不是看錯了,確實有機構即使全職教師也是沒有任何底薪的,因為教師的所有收入都來自於上課,發出去底薪越多,其實就意味著上課部分拿到的越少,對課多的老師來說就是相對的不公平。但底薪對員工是一個保障。所以是否有底薪的問題就要根據情況而定了。
課酬
【方式一】
固定課酬:課酬完全按照定值發放,不論班級實際情況,每節課就是固定課酬。
【方式二】
固定分層:課酬不是按照定值,而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給予。
【方式三】
可變課酬:根據具體帶班情況課酬在發生變化,比如當班級人數在15人以內時課酬是多少錢,每多1個人課酬多多少錢等。
獎金
獎金部分的類型很多,常見的班級就是獎勵續班和滿班,個性化就是獎勵結轉或續費。
保險
【方式一】
無保險:這個其實是不對的,但是確實很多機構用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形式不給教師上保險
【方式二】
有保險
【方式三】
根據條件上保險:根據教師實際帶課量定數據,當達到某值時給上保險。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變化,比如直接跟老師分班級總收入等,以上只是簡單舉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教師工資待遇問題
我國目前有350萬名班主任教師,教育部出台的《班主任工作規定》中明確規定確保班主任教師的待遇。全國多個地方發生了教師因待遇低而罷工的事件有關。教師的待遇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性問題。
教師的准入門檻逐漸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隊伍的質量。但是,教師行業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還有待提高。當前,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的快速發展,其收入水平高於公辦學校待遇,也從另一個層面刺激了教師對於收入的關注。面對高房價、高消費給教師帶來的經濟壓力很大,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教師乃至班主任的後顧之憂,確實是教育部門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情況
教育問題決議著一個國度將來的興衰,不斷都受世界各國的注重。我國自變革開放以來,對教育問題高度持續的關注,並且加大投入力度以期盡快完成權宜之計。在不時的變革開展中,我國的教育事業逐漸進步,也獲得了一些斐然的成果。但是鄉村教育作為教育事業中重要的一環開展卻相對滯後。近幾年來,我國在政策上對鄉村教育停止傾斜,加大了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鄉村地域的教育在一定水平上得到相對的進步。在鄉村教育中,師資力氣是影響全局的關鍵要素之一,要想鄉村的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的開展,師資力氣的加大是必不可少的。
實施工資改革的補充規定
(一)各校要按教育部制定的編制標準的暫行規定,核定編制,定編定員。並根據國務院批準的教育部對教學人員、科研人員和其它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系列有關規定、職責范圍、人員結構比例、人數限額,提出具體要求。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調整,明確職務,制定崗位責任制,建立考核制度。
(二)教學人員中凡按照一九六○年國務院《關於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名稱及其確定提升辦法的暫行規定》和一九八二年教育部《關於當前貫徹執行〈暫行規定〉的實施意見》,在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以前已經確定有教師職務並且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一律按其職務領取相應的職務工資。
(三)高等學校正副院(校)長的最低職務工資標准,要根據學校規模大小、專業設置數量和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專業點的情況確定,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由學校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教(教育)廳(局)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中央部屬高等院校,由主管部門審批。一般院(校)正副院(校)長,可執行正副院(校)長五級職務工資標准;少數院(校)正副院(校)長可執行正副院(校)長六級職務工資標准。研究生院正副院長、教務長、總務長的職務工資標准,根據幹部主管部門批準的職級待遇,可以執行副院(校)長或處長的職務工資標准。
(四)高等學校的黨委書記、副書記,分別執行院(校)長、副院(校)長的職務工資標准;系級或相當系的單位專職黨總支書記,執行處長或副處長的職務工資標准。
(五)教師兼任相當副科長以上領導職務,實行任期制的,職務工資按所擔任兩種職務工資高的一種確定。
教師的收入
教師收入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等構成。
1.基本工資:教師按照教師資格定:小學教師3000元,初中教師3500元,高中教師3800元,大專教師4100元,大學教師4500元。(隨國民經濟增長)
2.教齡工資(含工齡):每年60元,隨著教齡增長。工齡工資的實行這不僅是對老教師的照顧問題,更重要的是鼓勵終身從教的思想,有利於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教師隊伍的穩定。
3.課時工資。課時補貼按照實際上課按勞取酬原則;主要是鼓勵教師多代課,特別是年輕教師精力充沛,他們多代課,並得到應有的報酬,不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對他們的鼓勵
4、績效工資:學期和學年獎金(取代職稱工資)。這部分獎金,只能占工資的10%左右。大家推薦競比實績,每學期學年評,不終身制。每個老師積極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勵工作出成效,優質優得,不僅要激勵多代課,更要激勵上好課。
5、特優津貼:全體教師公認的特別優秀教師,無名額限制,縣市以上部門高標准考核認定,象領國務院津貼領縣/市政府津貼,不終身制。主要是對那些在教育教學工作在有特殊研究成果,並得到很好的推廣,對一所學校或一個地區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的教育及教學方法,可根據影響范圍的大小確定等級,或者說是以國家及,省級,地市、縣確定不同的標准,使那些有才華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報酬,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6、山區補貼: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教師,另外給與補貼,應該是工資35% 。正如國家幹部下鄉補貼,越偏僻地區,補貼越高,不終身制,離開就沒有。
相關閱讀
教師工資標准計算方案
教師工作研究原則上應當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目前定性研究即根據傳統和專家意見對教師或學術項目的學術水平進行定性評價。所有依賴學術出版物聲譽和學者投票等方法進行的學術質量評價均屬此列。其好處是可行,危險是可能鼓勵平庸,扼殺創新。由於定性研究沒有突破,目前教師工作研究多為現象層面的定量研究。
針對定量研究,目前美國大學主要使用兩類測量。一是教師工作時間分布測量,即教師在一周時間里把多少時間用於教學、科研、服務、管理等學術活動。這種研究主要是希望了解大學教師的工作量及其構成,為合理使用教師勞動、保護教師健康提供經驗基礎。事實上,正是這類分析發現,讓不同類型教師從事不同工作是更為有效的資源使用方式。另一種方法是測量教師學術活動產出,如上了多少課、教了多少學生、發表了多少文章、參加了多少學校服務等。這種測量主要用於教師評價。此處僅介紹教師工作量研究。
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范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其中,義務教育教師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確定。績效工資總量隨基本工資和學校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公務員規范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
(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將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和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學校主管部門具體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合理統籌,逐步實現同一縣級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大體平衡。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的學校要給予適當傾斜。
績效工資的分配
(一)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占績效工資總量的70%,具體項目和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一般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項目。
(二)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教育部門要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要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三)學校制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教職工的意見。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後,報學校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本校公開。
(四)校長的績效工資,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范圍內,由主管部門根據對校長的考核結果統籌考慮確定。
⑥ 教育培訓機構的回報率第一年大概在多少。
假設A機構在08財年的年收入是1000萬,那麼稅前凈利潤應該是在200萬左右,那麼稅前估值應該在1000萬左右。 這個估值對於傳統行業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如果按照企業凈利潤的6倍來估值的話。那麼意味著:在企業保持穩定的情況下,6年收回投入,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7%左右。這個投資回報率相對於投資如此小規模、不成熟的教育培訓機構,風險是顯得尤其的高。而當我接觸到一些年收入在200萬,利潤50萬的機構動不動就要1000萬的估值,真想狠狠的踹他幾腳(保持冷靜、我現在不是站在新東方講台上可以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小老師了;這得學習Jasper和Steven老師的儒雅,真正投資人的風范。用JAPSER老師的話來說:做了這么些年的投資,什麼「人」沒有見過)。20倍的估值意味著什麼?在沒有成長的情況下,每年投資回報率只有5%,還不如存在銀行呢。 傳統行業就是傳統行業,成本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你不是互聯網,人家把結構搭好,品牌做好了以後,1個人用和1億人用的成本是一樣的,人家的利潤和收入是可以成幾何級數的增長的。 當然對於一些對自己極其有自信的、或者企業確實是在高速成長的機構,往往會以本財年,甚至是下一個財年的收入和預算來評估企業的價值。假設A機構08財年的實際收入-實際利潤是1000萬-200萬,09財年預算收入2000萬-預算利潤400萬,10財年預算收入5000萬-預算利潤1000萬(真甜蜜的有人敢這么報數,大部分敢這么報的都是自信到膨脹的邊緣的;咱是自己一磚一瓦辦過學校,敢這么說的多半是騙人害己)。那投資機構也不能說扔塊板磚過去打擊你的積極性,那怎麼給你錢呢?那就相信你唄。按10財年預算利潤的15倍估(這么快的增長,按25倍也不過分啊,如果是真的)就是1.5億。但是你做不到呢?總的給投資人一個保險吧。於是「對賭協議」產生了。在你08年做到1000萬收入的時候,現在給你1500萬只佔你10%(按照10年年底的估值)。分兩次給,09年中期給1000萬,09年年底預算完成了再給500萬。如果09年年底沒完成,就開始打架了。到了10年如果收入只做到1500萬,離前期預算差了3500萬,那兩家就打死了。投資機構開始行駛自己的對賭權利,增持到100%。創始人和團隊走人,投資機構也沒法管,要麼變賣,要麼自己也走人。反正大部分這樣做的投資機構都是風險投資,10個能成1個就行啊。大不了從高科技的案子上找補回來就行了唄。可是這個教育機構可是創始人和團隊一段時間的唯一啊。慎重!慎重! 所以給要錢的教育培訓機構忠告:一定問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錢?什麼時間要錢?什麼時間要多少錢?千萬不要趕時髦看到別人拿錢自己也去拿錢。拜託,這叫股權融資。不是實在缺錢,幹嘛把好好生意的利潤和別人去分享?(當然引進帶著戰略合作夥伴、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的Smart Money除外)。 另外對於一些教育機構,可能會因為一些其他的特質:比如說獨特地理位置、在投資機構產業鏈整合中的獨特價值、極其特別的團隊等特質而獲得較高的倍數的估值。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投資人絕對不傻;而且這個圈子極小,就算能夠拿到錢,但是如果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這位企業家這輩子在全世界范圍內再去找投資就極難。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企業有一個客觀、公正的估值。用好投資人的錢、資源、視野來幫助自己、團隊和企業成長!祝那些已經有了全球化視野的教育機構、團隊和創始人成功! 後記:這篇文章寫於1年前,現在隨著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冷靜,教育市場的投融資也已經冷靜了很多。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教育投資無論從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來說都和黃金的投資有得一比。在眾多股票大跌的時候,新東方依然保持堅挺。吹盡狂沙始到金,隨著一些不理性的、對教育缺乏深刻認識的投資者的離開,以及一些沒有理想和堅持的所謂的教育機構的倒台,我們相信留在教育這片神聖土地上的一定是一群有理想的教育者。教育從來就是知識密集型的模式,今天無論是國內動則數十億的校園建設,還是美國常青藤名校動則數百億的教育基金,向我們展示了教育同時也在成為資本密集型的模式。擁有高品質的教育理念、產品、模式優秀團隊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來盡快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讓更多的學生、家庭受益。因為教育機構的自然增長速度是有限的,用產生的利潤來進行投入再生產是非常漫長的過程。今天,大家都冷靜了下來,但是教育行業是需要發展的,這是一定的。就正如2000年網路泡沫,雖然有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是堅持互聯網理想的人留下來了,堅守的這批人最後一定是成功者。這就是「剩者為王」。教育行業發展的大勢沒有變,因為教育是支持社會一切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真希望在寒冬里看到幾支傲放梅花,為我們帶來幾分歡欣和鼓舞。
⑦ K12教培行業(課外輔導培訓)行業或業務價值鏈分析
K12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萬億市場盛宴將啟
K12教育的概念舶來自北美國家,原指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階段內的基礎教育。現在國內通常以
K12代表中小學階段,K12教育培訓也主要是針對考試與課業輔導領域。近年來,課外輔導在我國擁有日益龐大的市場,2016年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課外輔導的學生達1.37億,參與輔導機構的教師有700-850萬人。國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國民教育觀念的普遍升級為k12
教育培訓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
中國家長對課外輔導普遍重視,認可度較高,30.7%的家長非常認可課外輔導,56.9%的家長比較認可,而持不認可態度的家長只佔了2.8%。從支出意願看,有強烈支付意願的家長佔了58.2%,表示只要能夠提高成績,願意支付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用於子女的課外輔導。
國內家長對課外輔導一邊倒式的偏好將持續利好K12教育培訓的發展。
K12階段在校生人數逐漸回升,拐點出現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教育培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1.42億人,高中教育階段(普通高中)在校生3970.06萬人,合計K12
階段在校生總人數約為1.66億人,延續2015年人數回升趨勢,K12
階段在校生人數出現拐點。預計到2020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約為1.65億人,高中教育階段(普通高中)在校生約為2350萬人,合計K12階段在校生總人數將約達
1.89億人。具體來看,人數增量主要來自小學階段,小學在校生人數同比增加220.83萬人,初中階段則增加17.42萬人,而高中階段人數繼續下降,同比減少7.75萬人。
我們認為,受益於2014於年開始的二胎政策實行,大量新生兒將於2020
年陸續進入小學入讀階段,未來K12在校生人數基數有望持續回升,保持高位(1.6-1.8億),構成K12教育培訓行業規模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
線下輔導目前仍是主流選擇
以課外輔導形式來看,線下輔導目前仍是主流選擇,占參加輔導總人數的52.2%,線上線下輔導均有參與的佔43.8%,完全靠線上輔導的只佔4%,仍屬於小眾選擇。對未來預期的調查顯示,選擇線上線下結合作為課外輔導形式的比重為
64.5%,其中以線上為主仍佔多數,達到 75%。 線上輔導已經開始進入家長的選擇區間, 並在繼續發展, 但線下仍是課外輔導的主要形式。
剛需推動課外輔導成標配,二三四線城市將貢獻參培率增量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72.6%的K12學生正在參加課外培訓機構的輔導學習,6.6%的學生計劃去課外培訓機構學習。2016年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規模超過年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按在校生總數1.66億人計算,我國K12階段課外輔導參培率已達82.5%。由於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家長對於課外輔導普遍存在剛性需求,課外輔導成為孩子教育的標配,目前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參培率接近飽和,未來參培率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二三四線城市。
K12教育培訓行業萬億盛宴將啟
具體來看,我們認為,一線城市的增量空間主要來自客單價的提升,機構通過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優質教學服務獲取高定價;二三四線城市的增量空間主要來自參培率的提升,現階段二三四線城市家長的支付意願和支付能力均較強,但供給端欠缺豐富的教學資源,隨著巨頭們教學網點下沉及在線教育的發展,預計未來二三四線城市的參培率將大幅提升。
⑧ 哪個課外輔導班、教育機構的教師工資比較高請問擁華公司怎麼樣
薪資相對比較高的,可以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