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爾公司的戰略管理
1984年,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還是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為了發展,這個小廠引進了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線,隨後,從這里又傳出了震撼全國的「砸冰箱」事件,海爾堅持打造自己的品牌,使企業擺脫瀕臨倒閉的命運而起死回生。1992年開始海爾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接著海爾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並建起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海爾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海爾集團已經成為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已經建立了29個製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已發展成為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2008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營業額1190億元。2009年,海爾全球營業額實現1243億元,品牌價值812億元,連續8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海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學,製作212集科教動畫片《海爾兄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球唯一白電贊助商。
分析:
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說過「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戰略一詞最初應用於軍事領域,就是指作戰的謀略。將軍事上的戰略思想運用於公司的經營管理之中,便產生了企業戰略,所謂企業戰略管理,就是指企業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為使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實現既定戰略目標,而展開的一系列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謀劃與活動。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企業戰略使海爾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一步一步向前發展並最終走向世界名牌的呢?我認為海爾成功的戰略主要有以下三個:一是海爾的名牌戰略;二是海爾的多元化戰略;三是海爾的國際化戰略。
一、 海爾的名牌戰略
品牌是企業產品市場形象的代表,產品形象靠品牌來樹立,海爾的品牌戰略是:堅持打自己的品牌——出口創牌而不是出口創匯。海爾品牌首先代表著海爾產品的高質量。
從1984年到1991年,在這一階段的7年時間里,海爾實施的是名牌戰略,通過專心於冰箱一種產品的生產、營銷和服務,探所和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在國內創立了海爾的名牌形象,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這一時期,海爾先後提出了「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用戶永遠是對的」、「先買信譽,後賣產品」、「無搬動服務」等理念,並在日常管理中堅持不懈地予以實施。這期間,中國的許多企業都是急功近利地擴大產量,1998年,萬寶的產量達到100萬台,而海爾的產量卻只有10萬台,不是海爾沒有能力和條件擴大產量,而在於它看到了未來的市場趨勢是抓質量。等到消費者開始挑剔產品質量的時候,海爾冰箱的高質量就凸顯了出來,其他冰箱廠的產品出現了積壓,海爾的產品卻供不應求。海爾認為,企業只有擁有在世界上有知名度的品牌,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超額利潤,才能為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和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海爾在產品出口時堅持打自己的品牌,而不僅僅以創匯為目的。
二、海爾的多元化戰略
多元化戰略,是指一個企業同時在兩個或多個行業從事經營活動,以期達到戰略目的的總體規劃。多元化有以下幾個有點,可以分散投資及就業風險;通過多元化經營可取得范圍經濟的效果;可實現交易內部化,從而減少交易成本。
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創立了海爾的品牌形象之後,海爾已不滿足於單一產品和小規模生產的局面,海爾知道:品牌加規模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因此,從1992年開始,海爾從一種產品開始向多種產品擴張,全面實施多元化戰略。通過兼並、收購、合資、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單一的冰箱產品進入冷櫃、空調、洗衣機等白色家電領域;1997年,以數字彩電為標准,海爾又從白色家電領域進入黑色家電領域;1998年,海爾又涉足國外稱之為米色家電領域的電腦行業。在進行擴張是,海爾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堅持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即以經過實踐檢驗的具有海爾特色的先進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盤活被兼並企業的員工,進而盤活企業的閑置資產,既保證了資產運營的成功率,又實現了低成本擴張。達到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海爾的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的目的。張瑞敏還提出了新行業選擇的兩大原則:意識把自己熟悉的行業做大、做好、做強、在這個前提下再進入與這個行業相關的產品領域。先是發展與相關系數接近的產品,在發展與相關系數較遠的產品,再發展與相關系數更遠的產品,甚至進入一個新行業的前三名。就這樣,海爾一步一步佔領了家電市場。
三、海爾的國際化戰略
企業國際化戰略是指企業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更好的資源,獲取更多的利潤,突破國家的界限,向國外發展的業務,參與國際分工和交換,實現科技開發,原材料供應,生產過程,市場營銷,信息傳播,人力資源,組織形態等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國際化的過程。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經濟日益向國際化、區域化、集團化方向發展,一個有著更為廣闊意義的全球市場正在形成,與此同時,改革開放的中國正在一點前所未有的態勢進入世界經濟體系,在這種情況下,開放經濟條件下的企業面臨著「國際市場國內化,國內競爭國際化」的局面。為了與國際接軌,同時也為了振興民族工業,海爾提出了創國際名牌的戰略,並於1998年全面開始實施。海爾認為企業國際化的標致主要有三點:一是市場國際化——企業生產的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二是營銷國際化——企業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來為企業的名牌產品服務;三是產品國際化——企業由於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品牌的產品。在世紀運作中,海爾堅實打海爾品牌出口,創造性地提出與應用了「先難後易」、「出口創牌而不單純創匯」、「三個三分之一」的國際化戰略,取得了國際化經營的巨大進展。
結論:海爾能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為國際化的大企業,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和國際化戰略的正確選擇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一個企業要想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壯大,必須要做好自己的企業戰略,企業戰略的選擇不僅要有恰當的方法,而且要全面的對影響戰略的各種因素進行考慮,並從多種戰略備選方案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企業的戰略類型,只有選擇好正確的企業戰略,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Ⅱ 海爾有限公司的發展戰略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
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
)特徵: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後,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Ⅲ 海爾企業戰略分析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2011 )特徵: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後,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Ⅳ 海爾的企業戰略
名牌戰略階段(1984年—1991年)特徵:只乾冰箱一個產品,探索並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結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戰略階段(1992年—1998年)特徵:從一個產品向多個產品發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時已有幾十種產品),從白色家電進入黑色家電領域,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
國際化戰略階段(1998年—2005年)特徵: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經濟區域市場,有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網路與售後服務網路, Haier 品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譽度與美譽度。
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2006年— )特徵: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運作全球范圍的品牌,從2006年開始,海爾集團繼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階段之後,進入第四個發展戰略創新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國際化戰略和全球化品牌戰略的區別是:國際化戰略階段是以中國為基地,向全世界輻射;全球化品牌戰略則是在每一個國家的市場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海爾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要解決的問題是: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運營的競爭力。與分供方、客戶、用戶都實現雙贏利潤。從單一文化轉變到多元文化,實現持續發展。
Ⅳ 海爾集團的發展戰略
上一個答案缺了一個最新的戰略:網路化戰略。從1984年創業至今,海爾1984年創業到現在,經歷了五個發展戰略階段,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2012年進入網路化戰略階段。
創業30多年來,海爾致力於成為「時代的企業」,每個階段的戰略都是隨著時代變化的,但貫穿海爾發展歷程的,都離不開管理創新,重點關注的就是「人」的價值實現,使員工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海爾從2005年提出「人單合一」,現在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因破解了互聯網時代的管理難題而吸引了世界著名商學院、管理專家爭相跟蹤研究。海爾不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