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教資深老股民,1997年2月18號,大盤指數為哈暴跌
80來個點 也算啊 那暴跌的日子多去了
理由也只有,1997年2月18日星期二:受到領導人鄧小平病危傳聞的影響,股市做出了巨大的反映,滬深股市大跌,上證指數大跌8.91%,深成指大跌9.55%。
Ⅱ 97年香港股災是如何形成的
1、銀行提高利息會使得部分資金從股市抽出來,回到銀行,股市資金量減少,必然導致股票下跌。
2、銀行提高利息大幅提高融資成本,當時香港盛行融資炒股,俗稱「孖(ma)展」,收益和虧損都是多倍放大的,股票一旦下跌就是恐慌性的。
3、當時外部環境是金融危機。
當時香港很多人傾家盪產,甚至跳樓,就是因為炒孖展。原本炒股虧損盈利也就百分之十幾,嚴重也就百分之幾十,但孖展可能一天內輸光或翻倍。
港股孖展,即保證金交易,具有向券商融資的功能,孖展比例非固定的,依股票而定,比如你買入某隻股票市值2W,該股票的孖展為70%,則可向券商再融資1W4再用來購買,理論上雖是如此,但實際操作要看倉位和市況而定。
Ⅲ 1997年2月20日發生什麼股票大跌
1997年2月19日小平同志逝世,股市有短期影響!其實是18日上證跌8.91%,19日升7.58%,而專2月20日開盤一度跌去9%以上屬,而收盤反升0.25%。當日開盤指數870.18也是1997年最低價!
Ⅳ 1997年中國股市哪個月漲到最高,那個月又跌到最低,牛股是哪幾只
網友,你好!
1997年滬指最高點出現在五月為1510.17點,之後五個月出現調整,最低點出現在九月為1025.13點,期間香港回歸。
1997年十大牛股:
1、000021深科技 291%
2、000636風華高科 237%
3、000519蓉動力 208%
4、000670天發石油 203%
5、600607聯合實業 201%
6、600718東大阿派 187%
7、600839四川長虹 185%
8、600745康賽集團 183%
9、000050深天馬 172%
10、000421南京中北 171%
Ⅳ 97年股市牛市,全民炒股來龍去脈
96年牛市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啟動階段。從512啟動到突破年線。
1996年初,國內股市沿襲了95年冬天的寒氣,此時的證券公司大堂內,難得找到一兩個投資者,人氣之淡前所未有。1月19日指數探底512點,這一天不經意間成為重大轉折點。這一天距離333行情起點76周,重大時間之窗開啟,我們只有從時間周期規律找到牛市啟動信號的先兆。
在寒氣逼人的背後,《基金條例》年內出台的消息,已經刊登在有名有姓的央行官員講話中;三年清理整頓初見成效,經濟有望實現軟著陸的判斷也成了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對新年經濟的統一觀點;市場已開始傳聞央行可能擇機降息的消息,一旦落實,那麼意味著宏觀經濟政策將出現根本轉機,由緊縮銀根轉變為放鬆銀根,對股市構成直接利好。
96年5月1日,央行果真減息,人們在懷疑中已經錯過了三、四月的績優股行情。減息的前一天,4月29日上證指數沖高739點,已經上漲227點或40%。指數穩穩的站在年線上方,從技術上確定了牛市已經啟動。
年初啟動時,四川長虹僅7元,而95年該公司每股收益達到1元。此外,深科技僅2元,陸家嘴、深發展市盈率都只有5倍,價值規律已經決定這批股票必然有價值發現的爆發性行情。三、四月間的績優股行情便是具備價值判斷能力的機構與專業投資者推動產生,深科技上漲了3倍,深發展上漲了1.6倍,長虹上漲了1倍,漲幅一倍以上的股票總共達15隻。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正是低股價凸現投資價值,點燃了大牛市。宏觀信息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決定了長期走牛的基本面。
第二段,普漲階段,從5月28日632點啟動到12月13日大跌前1258點。
在績優股以驚人幅度和速度上漲之後,做多熱情迅速向二線、三線股傳遞,市場也迅速被燒熱,迅速進入了瘋狂的普漲階段。在此階段,指數漲幅接近一倍,從11月22日開始進入最瘋狂狀態,指數在短短三周上漲300點或30%。
從8月開始,監管部門開始調空市場,希望達到降溫股市之目的,連續出台了著名的十三道金牌。可是股市是高度市場化的,直接受供求關系決定漲跌,政策調控再次顯現出它的局限性,股指繼續勢如破竹,直逼1200點上方。
96年12月13日,第十四道金牌祭出,《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引起市場暴跌。這次暴跌來得如此慘厲,指數連續四日跌停,連續四日所有股票封死跌停板,幾乎沒有交易。這是史無前例的,未來的九年裡也沒有再發生過。
使用非常規的手段降溫股市,起因是監管者無法容忍市場普遍性的暴漲,尤其是垃圾股的暴漲引來巨大懷疑。但是,股票普遍性上漲又是牛市的典型特徵,政策顯然悖市場規律而動。換言之,政策做空時,往往處在大牛市,而政策做多,往往處在大熊市中,政策都逆大趨勢而動。政策調控的目的是防止市場力量走向極端,以有形之手抗衡無形之手,所以政策調控的方向悖逆市場規律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段,分化階段,從97年2月28日870點起漲到97年5月12日1501點。
市場當時有一種猜測,重拳打擊股市是為了應付不測,也是為97年7`1香港回歸留股市空間。這種猜測不無道理,尤其在97年2月28日,深受中國人民愛戴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與世長辭,人民沉侵在深深的悲痛之中,已經深幅下跌的股市再度出現接近全線跌停的驚險走勢。
但是股市畢竟處在牛市裡,十四道利空金牌也只能短暫壓製做多力量,突發事件造成大跌的第二日,股市就再度發力,並且一發就勢不可擋,連續走出12根周陽線,氣勢如虹,絲毫不遜色於96年任何一段漲勢。上證指數一口氣上漲630點,漲幅高達80%左右。
但是在指數大漲的背後,股市微妙變化卻往往被人忽視。
首先是股市的群體已經大大擴大,96年初滬深A股總共有311隻股票,而一年後的97年初,已經達到554隻股票,股票擴容了243隻,相當於擴大了80%。
其次是股票出現了明顯分化。統計結果顯示,此段漲幅在一倍以上的股票有153隻,占上市公司總量的3成。而多數股票漲幅不及指數,指數上漲80%,卻有三成以上的股票漲幅不到40%,眾多漲幅在50%上下。股票漲幅出現如此懸殊差異,正是牛市失去動力的信號。
再次,此段漲幅居前的又回歸到績優股,是牛市啟動以來漲幅最大的群體。股票沒有永恆的牛股,漲得越高風險也就越大,少數股票不計後果的上漲,實際上掩蓋了其他多數股票滯漲的現實,牛市開始走近尾聲。
終於,97年5月16 日,上證指數跳低108點低開,跌幅達7.6%,深市跳低460點,跌幅達8%。深科技、深發展跌停,四川長虹跌7.14%。牛市至此告一段落,下跌4個月後到達1025點,此時距離512點啟動又達84周,開始了新的循環周期。
Ⅵ 97年金融危機股市是多少崩盤的
我大概明白你是想參考一下97年的情況,但是中國股市並不能用常理來推斷,你最好是看一下其他專家的想法,跟說法
Ⅶ 97年亞洲金融風暴全世界損失多少
具體的多少是沒有人去做統計的啦,即使有統計,我們小百姓也不會知道的
1997年,一場空前的金融風暴席捲了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這場風暴中,受災國難以計數的企業破產倒閉,僅以韓國為例,在1997年短短的一年當中,全國前50位大財閥就有14家在風暴中破產,775家上市公司有50家倒閉,而其中小企業的破產數量更是高達15000餘家。
從整體來看,在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國民的工資收入普遍下降了10%到20%的水平,而通貨膨脹使國內物價普遍上升了20%到50%,此消彼長,使得這些國家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降幅平均超過了30%,隨著嚴重的經濟不穩定的出現,很多國家出現了的政治不穩定和社會不穩定。
這場金融風暴,起源於泰國。當時,一部分國際炒家已經看到了泰國經濟的虛弱。泰國政府借了大量的外債,短期的熱錢大量留入泰國,去追逐泰國房地產市場中迅速膨脹的財富,尤其是更多的人把錢投到了股市。國際炒家已經看準了泰國經濟中出現了重大隱患,很難抵禦大規模的持續金融攻擊。於是,他們首先在匯市上發難,因為一個開放性國家,它的幣值是否穩定,直接影響到國民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國際炒家採取了利用成倍放大的金融杠桿工具,他們大量從泰國銀行手中借入泰銖,反手又在匯市交易中大量拋售泰銖,迫使泰國政府為了維持泰銖匯率的穩定,不得不動用手中的美元儲備承接泰銖的拋盤。結果,泰國政府本就不多的美元外匯儲備很快就不夠用了,而政府短期外債的到期還本付息壓力又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放棄泰銖的固定匯率。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攻擊一旦開始,大量流動性強的資金,就不斷迅速撤離股市,這時,股票市場的股價就會一輪接著一輪地大幅下跌。銀行為規避風險,就開始被迫緊縮銀根,甚至很多管理不善的銀行迅速被逼到破產邊緣。這樣,匯市、股市雙雙暴跌,人們對國家經濟信心急劇下降,不斷從股市撤出資金,都去銀行提取自己的存款,然後把手中的泰銖盡快換成美元。於是,整個國家經濟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並處於全面崩潰的邊緣。
在開放的金融交易市場中,存在大量的金融衍生交易工具,這些工具的杠桿效應使得金融市場在出現風險的時候,是成倍,甚至成幾十倍的被放大。這也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金融風暴來得如此迅猛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相同的原理、相似的手法,很快將金融災難波及到了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在1997年這場驚心動魄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其中一個著名的國家炒家索羅斯,當時他的量子基金只動用了9000萬美金,幾個月以後,量子基金的帳號上就有了20個億美金。可怕的是,這場金融風暴調集的國際游資的總量是1000億美元之多。這么大規模的游資調來對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進行攻擊,哪個國家有這么多的外匯儲備,他們怎能抵擋得住國際游資的攻擊呢。
現代金融市場的特點,是以光的速度在挪動著金錢。一個電話,一部電腦,就可以在互連網上下單,瞬間就可以完成一筆大的金融交易,而無論這個投資者或國際炒家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他都可以從事這件事情。金融市場這樣的情形,使得任何一個金融市場開放的國家,都難以抵禦如此大規模和高速度的金融攻擊。當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一旦被攻破,就會出現大量財富被國際炒家捲走的情景,而本國經濟馬上陷入惡性循環進而面臨全面崩潰的狀況出現。最可怕的是,當人們的信心一旦絕堤,金融危機就會像瘟疫一樣在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傳染。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企業家、政府官員,重要的是要學會找到這個市場中存在的機會,學會看到經濟中和金融問題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當金融危機和金融風暴真的來臨時,能成功地規避風險。
Ⅷ 1997年金融危機時大盤跌到多少點現在大盤還會跌嗎跌多少是底線呀求指點謝謝
97年的金融危機時滬指在900點左右,但是當時的點數不能說明問題,因為當時的市場剛版開權始不久,不能很好的與國際金融形勢掛鉤。
目前的大盤應該還會再跌的,這是正常的現象。所謂的金融危機、經濟下滑的說法都是事後諸葛,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進入接力行情了,下跌是必然的。
至於下跌的底線是沒有人能預判的,只能判斷出大概的底部區域。
Ⅸ 97年股市暴跌時普通民眾怎麼做好
那場股災,極度的打擊了散戶的信心。很多人一夜之間傾家盪產。但反過來講,凡是在那場股災,抄底的人耐得住的都發了。
意思很明白,下跌趨勢里,不要隨便下手,等到市場極端萎靡,散戶紛紛割肉離場的時候。機會來了
Ⅹ 1997年到2016年共經歷幾次股災
最早97年網路股退潮,02年後長期熊市,08年全年暴跌,10年後的連續熊市,最近去年的月級別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