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股份09年半年報
1,收入和凈利潤.
上半年收入增長放緩,增長12.91%,其中國內增長僅8.8%,說明公司的營銷體系還是存在一些問題;而海外銷售則增長了32%,這在海外經濟不景氣的今年,出口能取得這樣的增長,也算是不容易了,據了解海康威視上半年的出口是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的,當然這和大華的出口基數偏低也有關系.如果大華的出口能在今後保持這種增長的勢頭,一旦海外經濟復甦,對利潤的貢獻應該會不小.
凈利潤同比下降7.3%,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則是下降了15%.按理說這很不應該,因為今年所得稅費用同比下降了63%(去年按25%的稅率計算).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由於加大了市場投入和研發投入,導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大副增長,由於這種投入體現到利潤上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在投入初期,利潤的增長是要落後於收入增長的,一旦這種投入達到了預期效果,則很可能出現利潤增長遠遠高於收入的情況.比如中創信測,就是由於前幾年加大了研發和市場投入,導致了近幾年凈利潤的增長遠遠高於收入.當然,如果這種投入遠遠達不到預期效果,就會對利潤的拖累越來越大,所以這裡面也隱藏著一定風險.
2,產品結構和毛利率.
目前大華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DVR,基本上還是吃老本.DVR的毛利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由於整體價格有所降低,在山寨機對DVR行業的沖擊日益加大的情況下,海康和大華這兩大龍頭能否鞏固住該行業的毛利水平,目前還存在一些懸念.從大華近期的新品巡展來看,差不多也是以DVR為核心,只是由於性能提高,新產品的售價也較以前提高很多,如果新品的推廣順利的話,DVR的毛利應該是會有較大提高的.
數字遠程圖像監控系統上半年收入增長了一倍,達到了3525萬,而且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20%提高到了40%,恢復到07年同期的水平,增長勢頭應該說還不錯.一般來說,這種系統集成的毛利能維持在20%的毛利就算很高了,我估計該收入的快速增長是大華接了一些打包工程項目所致,但毛利率能否穩定在40%的水平,應該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他產品收入增長了1.4倍,達到了3227萬,毛利盡管有所下降,但仍然高達42%.這部分產品主要是大華研發的一些新產品,盡管大華現在走的是「大安防戰略」,但近幾年除了DVR上有所成就外,其他新產品一直都沒有成氣候,即便是智能交通產品,雖然也有較好的增長,但還是低於年初預期的,還沒有形成規模.反觀海康,除了在板卡和DVR這兩個領域牢居第一外,在攝像機領域的發展也是相當快的,看來大華要趕上海康目前還只能是個夢想。
綜合來看,大華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應屬好現象。
3,分配.
上半年沒有分紅,也沒有送股,這使得不少投資者再次失望.其實,我個人覺得中期不送股反倒會好一些,首先是中期高送配一般是少數個例,很難引發整體的高送轉行情,而年報的高送轉往往因群體規模較大,市場炒作的力度和空間都遠高於中報.其次,目前的股價不大適合送轉,要真推出高送轉,至少也得等股價上了幾個台階,讓機構有充裕的時間運作,假如現在推出送股,未免把這一題材給浪費了.去年的年報沒有送股,公司自身也背負了很大壓力,我想無論下半年經營如何,今年年報推出10送10的可能應該是非常大的.
4,股東情況。
股東戶數有所減少,又達到了去年年底的水平,由於增加了小非的籌碼,人均持股數還是相當集中的,達到5000股/戶.從小非的情況來看,除了王增鍬拋售49萬股外,自然人高冬的51萬股應該也全部拋出,吳軍因個人需要拋出4.5萬股,而朱江明和陳金霞仍舊持股未動,看來整體上小非的籌碼還是比較穩定.從機構的情況來看,中信的私募從去年至今一直持續加倉,而最初進入的兩大機構國泰基金和通聯資本也是不離不棄,只是做了一些波段操作,造成了籌碼數量上的一些變化.總的來說,機構對大華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
展望下半年,大華尚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這主要看市場的持續投入能否產生效果以及新產品的推廣情況,如果這2方面做的好,那下半年的利潤出現快速增長還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新產品的銷售不暢,這些巨大的銷售和管理費用將會在下半年繼續吞噬利潤成果,由此也不難理解在對3季度業績預測時仍然用了"增減"這個不確定的詞.
❷ 求大神幫忙…如果要分析一家上市證券公司的財務報表…注意是證券公司…應該著重分析哪些指標呢為什麼
財務報表是財務分析的基礎,也是財務分析的主要對象,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利潤分配表等附表.
財務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評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
比率分析法是對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率盈率等進行分析.這些比率非常多,我所舉的這幾個分別類屬於流動性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報酬分析.
比較分析主要是財務報表中數據的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與同類企業的比較和與往年數據的比較).
評分分析法是對選定的財務比率進行評分,與行業標准進行比較,這種方法比較簡單直觀,對比方便.常用的有綜合評分法.
因素分析法是對各項財務變動的原因進行分析.
趨勢分析法是對財務數據的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如主營業務的增長趨勢,利潤增長趨勢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一)上市公司簡介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政府機構或政府授權證券管理機構批准,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現代股份制企業主要是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現的。根據規范的公司法,股份公司是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以股份聯合形式構成的法人組織。股東按照其在公司中擁有的股份參加決策與管理,享受權益和承擔風險。股份可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范圍內轉讓,但不能退股。股份公司類型很多在理論上可根據公司行為規范的不同進行劃分。如:根據股票是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可把公司劃分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根據股東清償公司債務責任的大小,可把公司劃分為無限責任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在現實經濟活動中,通常按公司法的規定,將股份公司主要地劃分為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四種類型。但不論怎樣劃分,上市公司?規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富有代表性的現代股份制企業。
與其他股份公司形式比,上市公司是典型的現代股份制企業組織形式,因為它具有一般股份制企業所沒有的特徵:1、企業組織形式開放程度高。上市公司不僅公開發行股票,吸收社會閑散資金,而且公司股票還可以自由地轉讓和交易;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沒有嚴格的限制,任何人只要購買股票都可以成為公司的股東,享有股東的權益;上市公司必須按規定向股東和社會公眾公布重要的財務報表,披露與公司經營有關的信息。2、個人財產權和法人財產權分離,財產所有權和財產使用權分離。在上市公司債權人在公司破產或解散時,只能對公司的資產提出要求而不能要求股東以個人財產償還債務。同時,股東一旦購進股票,即失去了用於購買股票的那部分資產的使用權,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不是由全體股東,而是由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人員負責。3、公司經營較為穩健。由於股票的公開發行和轉讓,上市公司能更加有效的籌集資金,而不會因為股東的變化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由於實現了「兩個分離」,上市公司可以聘用受過良好教育的富有工作經驗的和勇於進取的優秀人才從事經營管理,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資本的有效集中,產權的明晰與分離,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於上市公司的成長壯大。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上市公司必須向社會公開披露的上市報告書、年度報告和中期報告的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內容。與其它企業的財務報表相比,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質量有以下特徵:1 可理解性。上市公司會計報表中的數據、文字都能清晰地反映公司的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上市公司會計報告體系的可理解性是最強的,因為股票上市,財務公開信息只有可讀性強,才能被社會公眾承認。2 相公可靠性。會計信息是供決策者決策使用的,只有能幫助決策者作出科學決策的會計信息才是有價值的。上市公司會計報表所呈報的信息具有預測價值`反饋價值和及時性,同決策是相關的,會計報表所報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可核對性和中立性,因而是可靠的。3 重要性。上市公司所面臨的重大事件`臨時收購無疑重要,要編報;盈利預測、股本結構變化,也應反映,它們不一定都能在會計報表上體現,但確屬重要的,會以一定方式列示。
所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是指分析主體根據上市公司定期編制的會計報表等資料,應用專門的分析方法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剖析,其目的在於確定並提供會計報表數字中包含的各種趨勢和關系,為各有關方面特別是投資者提供企業盈利能力、財務狀況、償債能力等財務信息,使報表使用者據以判斷並作出相關決策,為財務決策、財務計劃和財務控制提供依據。它是運用會計報表數據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成果及未來前景的一種評價。
在股票市場中,股票發行企業的經營狀況是決定其股價的長期的、重要的因素。而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則通過財務報表反映出來,因此,分析和研究財務統計報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基本分析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了解發行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效及其股票價格漲落的影響,也是投資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同時,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分析也是公司經營者和公司債權人以及政府部門所做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 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分析的內容、步驟和方法。
(一)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分析的內容
上市公司會計報表分析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公司定期編制的各種會計報表,根據報表使用者的目的和側重點不同,會計報表與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和投資價值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是對企業償還各種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能力的分析。企業償還債務能力的高低是債權人(銀行、賒銷供應商、企業債券持有者等)非常關心的,而出於企業安全性的考慮,也受到管理者與股東的普遍關注。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對企業獲得利潤的能力和利潤分配情況所做的分析,包括利潤的分析目標`構成分析和質量分析等。它是企業有關利益各方都關注的,股東關心企業能否獲得最大回報;債權人(特別是長期債權人)關心其本金和利息的收回能否得到企業盈利的保障;企業管理者通過盈利能力來衡量業績,評價得失。因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也是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
3、營運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是對企業總資產或部分資產的使用率和周轉情況所做的分析,常用一系列周轉率來衡量。資產的周轉速度快,反映企業資產流動性好,償債能力強,受到債權人的關心;而資產周轉速度又與盈利能力密切相關,的到股東和企業管理者的重視。
4、投資價值分析。對於投資者(股東)或潛在的投資者來說,一個企業或一種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是十分重要的。短期投資者關心企業股利支付能力和股票市價,而長期投資者更關心企業的發展能力。投資價值分析是為滿足這些需求,為指導投資和評價投資行為所做的分析。
❸ 求《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定價》的答案
如何分析財務報表
假如有兩家公司在某一會計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正好相同,但這是否意味著它們具有相同的獲利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兩家公司的資產總額可能並不一樣,甚至還可能相當懸殊。再如,某公司2000年度實現稅後利潤100萬元。很顯然,光有這樣—個會計數據只能說明該公司在特定會計期間的盈利水平,對報表使用者來說還無法做出最有效的經濟決策。但是,如果我們將該公司1999年度實現的稅後利潤60萬元和1998年度實現的稅後利潤30萬元加以比較,就可能得出該公司近幾年的利潤發展趨勢,使財務報表使用者從中獲得更有效的經濟信息。如果我們再將該公司近三年的資產總額和銷售收入等會計數據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就會有更多隱含在財務報表中的重要信息清晰地顯示出來。可見,財務報表的作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它僅能夠反映一定期間內企業的盈利水平、財務狀況及資金流動情況。報表使用者要想獲取更多的對經濟決策有用的信息,必須以財務報表和其它財務資料為依據,運用系統的分析方法來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資金流動情況。據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前景,從而制定未來的戰略目標和作出最優的經濟決策。
為了能夠正確揭示各種會計數據之間存在著的重要關系,全面反映企業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可將財務報表分析技巧概括為以下四類:橫向分析;縱向分析;趨勢百分率分析;財務比率分析。
一、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一:橫向分析
橫向分析的前提,就是採用前後期對比的方式編制比較會計報表,即將企業連續幾年的會計報表數據並行排列在一起,設置「絕對金額增減」和「百分率增減」兩欄,以揭示各個會計項目在比較期內所發生的絕對金額和百分率的增減變化情況。下面,以ABC公司為例進行分析(見下表)。
比較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分析:
ABC公司比較利潤表及利潤分配表 金額單位:元
項目 2001年度 2002年度 絕對增減額 百分率增減額(%)
銷售收入 7655000 9864000 2209000 28.9
減:銷售成本 5009000 6232000 1223000 24.4
銷售毛利 2646000 3632000 986000 37.7
減:銷售費用 849000 1325000 476000 56.1
管理費用 986000 103000 217000 22.0
息稅前利潤(EBIT) 811000 1104000 293000 36.1
減:財務費用 28000 30000 2000 7.1
稅前利潤(EBT) 783000 1074000 291000 37.2
減:所得稅 317000 483000 166000 52.4
稅後利潤(EAT) 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年初未分配利潤 1463000 1734100 271100 18.53
加:本年凈利潤 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可供分配的利潤 1929000 2325100 396100 20.54
減: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46600 59100 12500 26.8
提取法定公益金 23300 29550 6250 26.8
優先股股利
現金股利 125000 150000 25000 20.0
未分配利潤 1734100 2086450 352350 20.32
①2002年度,ABC公司的銷售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長了2209000元,增幅為28.9%。
②ABC公司2002年度的銷售毛利比2001年度增加了986000元,增幅達37.7%。這意味著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③2002年公司的銷售費用大幅度增長,增長率高達56.1%。這將直接影響公司銷售利潤的同步增長。
④ABC公司2002年度派發股利150000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0%。現金股利的大幅度增長對潛在的投資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二:財務報表縱向分析
橫向分析實際上是對不同年度的會計報表中的相同項目進行比較分析;而縱向分析則是相同年度會計報表各項目之間的比率分析。縱向分析也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採用「可比性」形式編制財務報表,即將會計報表中的某一重要項目(如資產總額或銷售收入)的數據作為100%,然後將會計報表中其他項目的余額都以這個重要項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縱向排列,從而揭示出會計報表中各個項目的數據在企業財務報表中的相對意義。採用這種形式編制的財務報表使得在幾家規模不同的企業之間進行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比較成為可能。由於各個報表項目的余額都轉化為百分率,即使是在企業規模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各報表項目之間仍然具有「可比性」。但是,要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比較必須有一定的前提條件,那就是幾家企業都必須屬於同一行業,並且所採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和財務報表編製程序必須大致相同。
仍以ABC公司的利潤表為例分析如下:
①ABC公司銷售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從2001年度的65.4%下降到2002年度的63.2%。說明銷售成本率的下降直接導致公司毛利率的提高。
②ABC公司的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從2001年度11.1%上升到2002年度的13.4%,上升了2.3%。這將導致公司營業利潤率的下降。
③ABC公司綜合的經營狀況如下:2002年度的毛利之所以比上一年猛增了37.3%,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銷售額擴大了28.9%,銷售額的增長幅度超過銷售成本的增長幅度,使公司的毛利率上升了2.2%。然而,相對於公司毛利的快速增長來說,公司的凈利潤的改善情況並不理想,原因是銷售費用的開支失控,使得公司的凈利潤未能與公司的毛利同步增長。
三、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三:趨勢百分率分析
趨勢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種橫向百分率分析,但不同於橫向分析中對增減情況百分率的提示。橫向分析是採用環比的方式進行比較,而趨勢分析則是採用定基的方式,即將連續幾年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重要項目的數據集中在一起,同期年的相應數據作百分率的比較。這種分析方法對於提示企業在若干年內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相當有用。趨勢分析首先必須選定某一會計年度為基年,然後設基年會計報表中若乾重要項目的余額為100%,再將以後各年度的會計報表中相同項目的數據按基年項目數的百分率來列示。
下面,將趨勢分析的技巧運用於ABC公司1999——2002年度的會計報表,以了解該公司的發展趨勢。根據ABC公司的會計報表編制如下表格。
ABC公司1999——2002年度部分指數化的財務數據
項目 1999年度(%) 2000年度(%) 2001年度(%) 2002年度(%)
貨幣資金 100 189 451 784
咨產總額 100 119 158 227
銷售收入 100 107 116 148
銷售成 100 109 125 129
凈利潤 100 84 63 162
從ABC公司1999——2002年度會計報表的有關數據,我們了解到,ABC公司的現金額在三年的時間內增長將近八倍!公司現金的充裕一方面說明公司的償債能力增強;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公司的機會成本增大,公司大量的現金假如投入資本市場,將會給公司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另外,公司的銷售收入連年增長,特別是2002年,公司的銷售額比基年增長了幾乎50%,說明公司這幾年的促銷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低於成本的增長幅度,使公司在2000年和2001年度的凈利潤出現下滑,這種情況在2002年度得到了控制。但從公司總體情況來看,1999——2002年間,公司的資產總額翻了一倍多,增幅達127%。相比之下,公司的經營業績不盡人意,即使是情況最好2002年,公司的凈利潤也只比基年增加了一半多一點。這說明ABC公司的資產利用效率不高,公司在生產經營方面還有許多潛力可挖掘。
四、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四: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分析是財務報表分析的重中之重。財務比率分析是將兩個有關的會計數據相除,用所求得的財務比率來提示同一會計報表中不同項目之間或不同會計報表的相關項目之間所存在邏輯關系的一種分析技巧。然而,單單是計算各種財務比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應將計算出來的財務比率作各種維度的比較分析,以幫助會計報表使用者正確評估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結構和經營決策。財務比率分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使各個不同規模的企業的財務數據所傳遞的經濟信息標准化。正是由於這一特點,使得各企業間的橫向比較及行業標準的比較成為可能。舉例來說,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蘋果公司(Apple Corporation)都是美國生產和銷售計算機的著名企業。從這兩家公司會計報表中的銷售和利潤情況來看,IBM要高出蘋果公司許多倍。然而,光是籠統地進行總額的比較並無多大意義,因為IBM的資產總額要遠遠大於後者。所以,分析時絕對數的比較應讓位於相對數的比較,而財務比率分析就是一種相對關系的分析技巧,它可以被用作評估和比較兩家規模相差懸殊的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有效工具。財務比率分析根據分析的重點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四類:①流動性分析或短期償債能力分析;②財務結構分析,又稱財務杠稈分析;③企業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④與股利、股票市場等指標有關的股票投資收益分析。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任何一家企業要想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手中必須持有足夠的現金以支付各種費用和到期債務,而最能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1)流動比率是全部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即: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2)速動比率是將流動資產剔除存貨和預付費用後的余額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即: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是一個比流動比率更嚴格的指標,它常常與流動比率一起使用以更確切地評估企業償付短期債務的能力。一般來說,流動比率保持在2:1、速動比率保持在1:1左右表明企業有較強的短期償債能力,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事實上,沒有任何兩家企業在各方面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預示著嚴重問題的財務比率,但對另一家企業來說可能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2.財務結構分析。權益結構的合理性及穩定性通常能夠反映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當企業通過固定的融資手段對所擁有的資產進行資金融通時,該企業就被認為在使用財務杠桿。除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債權人外,該企業的所有者和潛在的投資者對財務杠桿作用也是相當關心的,因為投資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受財務杠桿作用的影響。衡量財務杠桿作用或反映企業權益結構的財務比率主要有:(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通常來說,該比率越小,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該比率過高,表明企業的財務風險較大,企業重新舉債的能力將受到限制。(2)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權益總額。毫無疑問,這個倍數越高,企業的財務風險就越高。(3)負債與業主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該指標越低,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受到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說明企業利用較高的財務杠桿作用。(4)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該指標既是企業舉債經營的前提條件,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志。企業若要維持正常的償債能力,已獲利息倍數至少應大於1,且倍數越高,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也就越強。一般來說,債權人希望負債比率越低越好,負債比率低意味著企業的償債壓力小,但負債比率過低,說明企業缺乏活力,企業利用財務杠桿作用的能力較低。但如果企業舉債比率過高,沉重的利息負擔會壓得企業透不過氣來。
3.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最優配置,經營效率是衡量企業整體經營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它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盈利水平。而盈利能力是企業內外各方都十分關心的問題,因為利潤不僅是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債權人取得利息的資金來源,同時也是企業維持擴大再生產的重要資金保障。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越高,意味著它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反映企業資產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1)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賬款凈額;(2)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3)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固定資產凈額;(4)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平均資產總額;(5)毛利率=(銷售凈額-銷售成本)÷銷售凈額×100%;(6)經營利潤率=經營利潤÷銷售凈額×100%;(7)投資報酬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總資產周轉率×經營利潤凈利率);(8)股本收益率=凈利潤÷股東權益×100%(投資報酬率×權益乘數)。以上八項指標均是正指標,數值越高,說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越高,意味著它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
4.股票投資收益的市場測試分析。雖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對於投資者的決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潛在的投資者要在幾十家上市公司中做出最優決策,光依靠股票市價所提供的信息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不同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公司實現的凈利潤以及派發的股利金額等都不一定相同,投資者必須將公司股票市價和財務報表所提供的有關信息綜合起來分析,以便計算出公司股東和潛在投資者都十分關心的財務比率,這些財務比率是幫助投資者對不同上市公司股票的優劣做出評估和判斷的重要財務信息。反映股票投資收益的市場測試比率主要有:
①普通股每股凈收益=(稅後凈收益-優先股股息)÷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通常,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預期利潤的增長都會使公司的股票市價上漲。因此,普通股投資者總是對公司所報告的每股凈收益懷著極大的興趣,認為它是評估一家企業經營業績以及不同的企業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
②市盈率=每股現行市價÷普通股每股凈收益。一般來說,經營前景良好、很有發展前途的公司的股票市盈率趨於升高;而發展機會不多、經營前景暗淡的公司,其股票市盈率總是處於較低水平。市盈率是被廣泛用於評估公司股票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特別是對於一些潛在的投資者來說,可根據它來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分析,並在不同公司間進行比較,以便最後做出投資決策。
③派息率=公司發行的股利總額÷公司稅後凈利潤總額×100%。同樣是每股派發1元股利的公司,有的是在利潤充裕的情況下分紅,而有的則是在利潤拮據的情況下,硬撐著勉強支付的。因此,派息率可以更好地衡量公司派發股利的能力。投資者將自己的資金投資於公司,總是期望獲得較高的收益率,而股票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資本收益。對於常年穩定的著眼於長期利益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希望公司目前少分股利,而將凈收益用於公司內部再投資以擴大再生產,使公司利潤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而公司實力地位增強,競爭能力提高,發展前景看好,公司股票價格就會穩步上漲,公司的股東們就會因此而獲得資本收益。但對另一些靠股利收入維持生計的投資者來說,他們不願意用現在的股利收入與公司股票的未來價格走勢去打賭,他們更喜歡公司定期發放股利以便將其作為一個可靠而穩定的收入來源。
④股利與市價比率=每股股利發放額÷股票現行市價×100%。這項指標一方面為股東們提示了他們所持股票而獲得股利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為投資者表明了出售所持股票或放棄投資這種股票而轉向其它投資所具有的機會成本。
⑤每股凈資產=普通股權益÷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每股凈資產的數額越高,表明公司的內部積累越是雄厚,即使公司處於不景氣時期也有抵禦能力。此外,在購買或公司兼並的過程中,普通股每股賬面價值及現行市價是對被購買者或被合並的企業價值進行估算時所必須參考的重要因素。
⑥股價對凈資產的倍率=每股現行市價÷每股凈資產。倍率較高,說明公司股票正處於高價位。該指標是從存量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資產價值,它著眼於公司解散時取得剩餘財產分配的股份價值。
⑦股價對現金流動比率=每股股票現行市價÷(凈利潤+折舊費)÷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這一經比率表明,人們目前是以幾倍於每股現金流量的價格買賣股票的。該倍率越低則意味著公司股價偏低;反之則表明公司的股價偏高。
總之,近年來大量的經濟案件告訴我們,企業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欺詐投資者的現象越來越多。對於財務報表使用者來說,閱讀財務報表時如果不運用分析技巧,不藉助分析工具,而只是簡單地瀏覽表面數字,那就難以獲得有用的財務信息,有時甚至還會被會計數據引入歧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加入WTO後,將面對國際上的競爭對手,與狼共舞的年代已經到來,企業間的兼並和個人投資行為越來越普遍,財務報表使用者只有在閱讀財務報表的同時,利用分析技巧對企業公布的財務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從中獲得對經濟決策更有用的財務信息。
❹ 急求一份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和財務報表分析。。。。。急。。。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一、財務指標「四維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表l青島海爾2005—2∞8年度盈利能力
財務指標 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 毛利率 凈利潤(萬元)
2005 3.53% 4.27% 11.76% 23912.66
2006 3.70% 5.43% 14.04% 31391.37
2007 5.75% 10.20% 19.01% 64363.20
2008 6.28% 11.34% 23.13% 76817.81
從2005到2008青島海爾的營利能力持續上升,尤其
是2007年上升較快。
2.償債能力分析
表2青島海爾2005—2008年度償債能力
財務指標 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 資產負債率 有形凈值債務率
2005 5.33 4.1l 10.67% 13.07%
2006 2.65 2.01 25.33% 37.66%
2007 1.93 1.20 36.94% 59.81%
2008 1.77 1.35 37.03% 59.87%
3.營運效率分析
表3青島海爾2∞5—20鵬年度營運效率
總資產 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 應收賬款 財務指標 周轉率 (次) 天數 周轉率
2005 2.38 16.85 21.37 16.76
2006 2.57 15.15 23.76 16.47
2007 3.00 11.16 32.25 30.24
2008 2.60 9.78 36.82 44.28
存貨周轉率有所下降,但與同行業的海信電器相比
還是很高的,海信電器2008年的存貨周轉率是6.8。應收
賬款周轉率2005年和2006年比海信電器要低,海信電器
這兩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是27.09和26.71,但是
2007年和2008年青島海爾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大幅提高,
現金流狀況得到改善。總資產周轉率比較穩定,而且略
高於行業水平。
4.現金狀況分析
表4青島海爾2005—20鵬年度現金狀況
現金流動 現金債務 銷售現金 經營現金 財務指標 負債比 總額比 比率 凈流量
2005 64.84% 64.72% 2.83% 46795.35
2006 58.39% 57.30% 6.27% 123016.26
2007 31.63% 30.94% 4.34% 127885.75
2008 29.65% 29.09% 4.33% 131758.96
現金流動比率不斷下降,一方面說明該企業短期償
債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說明企業的資金利用率下降。
2005年64.84%的現金流最比與同行業相比過高,資金利
用率低下,所以我認為現金流動比率不斷下降對投資者
是一個利好的信息,而且2008年29.65%的現金流動比率
與同行業相比是比較高的,所以不會出現財務風險。銷
售現金比率的上升說明現金回收率比較好,這與前面的
應收賬款周轉率上升是相互呼應的。
二、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收益、成長分解分析
1.凈資產收益率因素分解分析
表5青島海爾2伽5—2008年度凈資產收益率因素分解表
總資產 凈資產 財務指標 營業利潤率 權益乘數 周轉率 收益率
2005 1.60% 2.38 1.12 4.27%
2006 1.58% 2.57 1.34 5.43%
2007 2.14% 3.OO 1.59 10.20%
2008 2.74% 2.60 1.59 11.34%
青島海爾在電器行業處於領先的地位,無論是營業
利潤率還是資產周轉率都高於同行業水平,但與海信電
器相比,財務杠桿運用的不是很充分,資金利用率不高。
表6海信電器2005—2∞8年度凈資產收益率因素分解表
總資產 凈資產 財務指標 營業利潤率 權益乘數 周轉率 收益率
2005 0.95% 2.05 2.10 4.09%
2006 1.17% 2.16 1.86 4.72%
2007 1.34% 2.54 2.13 7.25%
2008 1.80% 2.2 1.92 7.60%
以上說明青島海爾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今後的發
展可以從下面兩方面考慮:一是提高營業利潤率,二是
充分利用財務杠桿效應,因為其財務杠桿低於同行業水
平。
2填我可持續增長率因素分解分析
表7青島海爾2∞5—2∞8年度可持續增長率因素分解表
營業 總資產 可持續 財務指標 權益乘數 留存比率 利潤率 周轉率(次) 增長率
2005 1.60% 2.38 1.12 —0.50 —2.09%
2006 1.58% 2.57 1.34 O.62 3.49%
2007 2.14% 3.OO 1.59 1 11.37%
2008 2.74% 2.60 1.59 1 12.77%
青島海爾200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是一2.09%,表明其
2006年可支持的增長率是一2.09%,但2006年實際增長
18.86%,如此高的增長率的資金來源是提高了財務杠
桿,但財務杠桿是不能無限制提高的,所以這么高的增
長率是不能長久的;2006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是3.49%,表
明其2007年可支持的增長率是3.49%,但實際增長率是
50.18%,同樣是飛速增長,與這種高速增長相配套的是
權益乘數從1.34提高到1.59,但這種高速增長不能持久;
三、總體評價、結論和建議
1.資本結構政策分析
公司現在屬低負債、低風險的資本結構。因為是低
風險,所以回報水平也不高,在同行業中處於中等水平。
這說明公司可以適當增加負債水平,以便籌集更多的資
金,擴大企業規模,或者向一些高利潤高風險的產業作
一些適當投資,以提高股東回報率。
2.營運資本政策分析
從2005—2008年青島海爾的存貨周轉率有下降趨
勢,但下降幅度不大,而且遠高於同行業水平;應收賬款
回收期有上升趨勢,也略高於同行業水平。營運資本需
求有小幅上升,營運資金比較充足。短期債務數額與現
金儲備基本持平,公司不需從銀行借貸即可維持運營,
說明其償債能力較強,財務彈性還可提高。
3.EPs分析
青島海爾過去EPS增長率為44.62%,在所有上市公
司排名(436,1710),在其所在的家用電器行業排名為
8/19,公司成長性合理。青島海爾過去EPS穩定性在所有
上市公司排名(590,1710),在其所在的家用電器行業排
名為4,19,公司經營穩定合理。
4.增長力分析
青島海爾過去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為24.07%,在所
有上市公司排名(64l/1710),在其所在的家用電器行業
排名為7/19,外延式增長合理。其過去三年平均盈利能
力增長率為51.8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488/17lO),
在所在的家用電器行業排名為(9/19),盈利能力合理。
❺ 什麼是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
《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出發點,即基於財務報表分析的股票價值評估與投資決策,把讀者置身於證券分析師的角色以後,《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內容即圍繞這個出發點展開。在這個出發點的框架下,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是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測。預測未來給本來「死板」的財務報表分析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力。針對這個核心問題,《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特別重視財務報表分析中兩個比較重要的任務。第一,盈餘操縱。准確的未來盈利預測必定是建立在准確的歷史會計數據上的,而盈餘操縱則導致作為預測基礎的歷史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下降,即歷史信息沒有真實反映企業過去的盈利能力。根據可靠性低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必然造成較大的預測偏差。第二,會計數據特性。會計學研究已經發現會計數據有一些基本的時間序列特徵。例如,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回報率、股東權益回報率等)具有均值回歸的特徵,即企業很難長期保持很高的盈利水平,競爭會導致高盈利企業向行業平均水平靠攏;同樣,企業也不會長期處於很低的盈利水平,管理層更換、行業競爭減弱會提高這些企業的盈利水平。這些特徵,如果沒有在未來盈利預測中加以注意,也會影響預測的准確性。因此,《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以重大篇幅探討盈餘操縱和會計數據特性對盈餘預測的影響,以及如何調整它們對歷史會計數據的影響,以使未來盈利水平預測更准確。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二個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對未來盈餘的預測轉換為對企業價值的評估。價值評估的模型很多,《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對這些模型加以介紹。更重要的,《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分析、比較這些模型之間的優點和缺點,並進而分析、討論如何根據被分析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定價模型。所以,《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章節都是圍繞企業未來盈餘預測和根據預測進行價值評估展開的。在第一章中,《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介紹證券市場的背景和財務會計的基本特點及其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這一章的目的是增加讀者對證券市場及會計信息的了解,提高讀者對財務報表分析的興趣,尤其是給財務報表分析賦予一個目的,即證券投資。
❻ 股票財務報表分析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發展趨勢的綜合反映,是投資者了解公司、決定投資行為的最全面、最翔實的、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了解股份公司在對一個公司進行投資之前,首先要了解該公司的下列情況:公司所屬行業及其所處的位置、經營范圍、產品及市場前景;公司股本結構和流通股的數量 ;公司的經營狀況,尤其是每股的市盈率和凈資產;公司股票的歷史及目前價格的橫向、縱向比較情況等等。
財務報表各項指標:
營利能力比率指標分析
營利公司經營的主要目的,營利比率是對投資者最為重要的指標。檢驗營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
1.資產報酬率 也叫投資盈利率,表明公司資產總額中平均每百元所能獲得的純利潤,可用以衡量投資資源所獲得的經營成效,原則上比率越大越好。
資產報酬率=(稅後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式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2.股本報酬率指公司稅後利潤與其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股本總額中平均每百元股本所獲得的純利潤。
股本報酬率=(稅後利潤÷股本)×100% 南方財富網www.southmoney.com
式中股本指公司光碟按面值計算的總金額,股本報酬率能夠體現公司股本盈利能力的大小。原則上數值越大約好。
3.股東權益報酬率 又稱為凈值報酬率,指普通股投資者獲得的投資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股東權益)×100%
股東權益或股票凈值、普通股帳面價值或資本凈值,是公司股本、公積金、留存收益等的總和。股東權益報酬率表明普通股投資者委託公司管理人員應用其資金所獲得的投資報酬,所以數值越大越好。
4.每股盈利 指扣除優先股股息後的稅後利潤與普通股股數的比率。
每股盈利=(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普通股總股數)
這個指標表明公司獲利能力和每股普通股投資的回報水平,數值當然越大越好。
5.每股凈資產額 也稱為每股帳面價值,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凈資產額=(股東權益)÷(股本總數)
這個指標放映每一普通股所含的資產價值,即股票市價中有實物作為的部分。一般經營業績較好的公司的股票,每股凈資產額必然高於其票面價值。
6.營業純益率 指公司稅後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表明每百元營業收入獲得的收益。
營業純益率=(稅後利潤÷營業收入)×100%
數值越大,說明公司獲利的能力越強。
7.市盈率 市盈率又稱本益比,是每股股票現價與每股股票稅後盈利的比值。
市盈率=(每股股票市價)÷(每股稅後利潤)
市盈率通常用兩種不同的演算法,市盈率(1)使用上年實際實現的稅後利潤為標准進行計算,市盈率(2)使用當年的預測稅後利潤為標准進行計算。
市盈率是估算投資回收期、顯示股票投機價值和投資價值的重要參考數據。原則上說數值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