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斷定一個上市公司是好公司,有發展前景,具體看哪些指標
第一,看營收和凈利潤,凈利潤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業績,有凈利潤才能給投資者帶來回報,利潤是支撐上市公司價格的核心,看財報重點看凈利潤的變化,是增長了還是下降了,增長或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買股票其實是買預期,用市值以凈利潤的比值可以得到市盈率估值,然後再根據估值和行業估值均值進行比較,得出高估還是低估的判斷,再結合凈利潤的增長率去判斷未來的估值預期。除了凈利潤,營收也很重要,因為只有營收繼續增長,凈利潤才能繼續增長,如果營收持續增長,凈利潤不佳,可能只是短期業績波動,但如果營收大幅下降,則要非常小心。
第二,看現金流,一家公司經營就會產生現金流入,如果公司營收持續增長,但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入現金遠遠低於營收,則說明現金流不健康,很可能有財務造假的嫌疑。除了看銷售商品與提供勞務現金流入外,還需要看金流凈額,是否與凈利潤相匹配。如果凈利潤很高,但現金流凈額跟不上,說明公司賺的利潤都只是賬面利潤,沒有真實的資金流入公司賬戶,可能存在財務造假,也可能有大量的應收賬款,這些都是財務安全的隱患,一家優秀的公司需要充裕的現金流支持。
第三,看資產負債率,公司要發展壯大,必然是需要負債的,這是公司上市並藉助資本市場不斷做大的重要因素,但資產負債率如果太高了要小心,公司有很大的償債壓力,一旦經營碰上問題,無法償債會發生違約,甚至可能會因此被發起清算,直接把公司壓垮。不同的公司,資產負債率是不一樣的,一般重資產類公司資產負債率要較高,而高周轉率的公司及輕資產技術公司資產負債率則相對較低,在負債組成中,重點需要關注短期負債,這是最大的償債壓力。
這三個指標,就是最重要的指標,對於很多對賬務知識並不是很了解的股民來說,可以較為直觀的了解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情況。
⑵ 看一支股票,主要看哪些指標
選股票主要看的指標有:
1、.經濟指標:GDP增速、通脹率CPI、采購經理指數PMI
2、技術指標:MACD、KDJ、CCI、Boll 、MDI等
3、貨幣流動性:M1、M2、國債回購、存准、利率、QE3量化寬松等等
4、行業指標:金融指標、製造業指標
5、外圍(相關):大宗商品、期貨、美股、日經、港股、法國股指、德國股指、匯率市場
6、政策導向:金融改革、減排降耗等
7、財務指標:市凈率、市盈率、公積金、每股年度收益率
8、風險事件(相關):天災人禍事件
(2)上市公司主要分析什麼指標擴展閱讀
指標指衡量目標的單位或方法。股票指標是屬於統計學的范疇,依據一定的數理統計方法,運用一些復雜的計算公式,一切以數據來論證股票趨向、買賣等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動量指標、相對強弱指數、隨機指數等等。
由於以上的分析往往需要一定的電腦軟體的支持,所以對於個人實盤買賣交易的投資者,只作為一般了解。但值得一提的是,技術指標分析是國際外匯市場上的職業外匯交易員非常倚重的匯率分析與預測工具。新興的電子現貨市場也有類似一些指標的運用,電子現貨之家中有所介紹。
心理線主要研究投資者的心理趨向,將一定時期內投資人趨向買方或賣方的心理事實轉化為數值,形成人氣指標,從而判斷股價的未來走勢。一般以12天為短期投資指標,以24日為中期投資指標。
應用法則:
1、一段上升行情展開前,通常超賣之低點會出現兩次。同樣,一段下跌行情展開前,超買的最高點也會出現兩次。
2、心理線指標介於25至75之間是合理的變動范圍,這一區間屬於常態分布。
3、超過75或低於25時,就有超買或超賣現象出現。
4、當低於10時是真正的超賣,反彈的機會相對提高,此時為買進時機。
5、高點密集出現兩次為賣出信號,低點密集出現兩次是買進信號。
6、心理線和成交量比率(VR)配合使用,確定短期買賣點,可以找出每一波的高低點
⑶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一般都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滿意答案ㄣ懶仔汗_/↘9級2010-05-14關於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一般都應該要分析以下幾個關鍵指標一,盈利模式比利潤更可貴。有人說,年報就是讀個盈利模式。就其對未來的影響而言,這句話一語中的。尤其在金融危機影響和我國經濟轉軌的雙重夾擊下,盈利模式甚至比利潤更重要。利潤僅代表過去,而盈利模式代表未來。誠然,在一些注重長線的投資者看來,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由此產生的業績可預期性,遠比過去一年賺了多少錢來得重要。二,現金流量比收入更重要。從財務報表看,部分上市公司的利潤狀況確實好,但再仔細觀察現金流量表,就會發現現金流量的狀況實在不佳。這時,投資者一定要注意: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較高,主營業務利潤又占較高比例,並且每股現金流量金額又與每股收益相比差距不大,那麼,從財務的角度講,應是一家較好的上市公司。相反,如果在一家公司的利潤構成中,主營業務所佔比例較低,而投資收益和其他一次性收益占的比重很大,同時,每股現金流量金額又與每股收益相比差距很大,這樣的公司業績增長持續性難以保證,而且現金流不足,應收款過高,容易出現問題。三,減值記提比存貨損失更值得關注。2007年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可能還找不到這一科目。在新會計准則將所得稅的處理統一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後,這一科目才全面出現。應該看到,計提當期企業的會計利潤會減少,該損失也不能抵減所得稅,但這時企業實際上擁有一個在未來或者說在該損失真正發生時抵減所得稅的權利。已公布的年報顯示,537家上市公司2008年資產減值損失788.56億元,同比2007年的256.64億元上升了207.26%;單資產減值一項,即吞噬了31.40%的營業利潤。分析人士認為,如果這部分資產轉回的話,來年上市公司利潤可增厚3成。四,財務費用與營業、管理費用有區別。上市公司年報有「三張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通過「三費」變化,可以考察公司的內部管理能力。通常報表體現較高的財務費用不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高的有息負債,但是考慮到2008年多次降息的累積效應將在2009年初企業貸款利率年度調整時一次進行,只要企業保持正常經營狀態,那麼,這種高財務費用狀況有望在今年得到緩解,這反而會成為2009年企業經營的一大有利因素。但是,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的增幅高於凈利潤的增幅,則說明公司運營和管理有待加強。
⑷ 判斷上市公司好壞的最主要的幾個指標,不同行業如何判斷,請舉例!
首先是簡單的教程,關注公司的財務報表主要是年報;分析以下幾個比率
<br><br>將報表分為三個方面:單個年度的財務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比較分析、與同業其它公司之間的比較。這里我們將財務比率分析分為償債能力分析、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現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潤構成分析。
<br><br>A.償債能力分析:
<br><br>
<br><br>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br><br>流動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是2。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是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帳款數額和存貨周轉速度。
<br><br>
<br><br>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br><br>由於種種原因存貨的變現能力較差,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種減去後得到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認為企業合理的最低速動比率是1。但是,行業對速動比率的影響較大。比如,商店幾乎沒有應收帳款,比率會大大低於1。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應收帳款的變現能力。
<br><br>
<br><br>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
<br><br>進一步去掉通常與當期現金流量無關的項目如待攤費用等。
<br><br>
<br><br>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流動負債)
<br><br>現金比率反應了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br><br>
<br><br>應收帳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br><br>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如果周轉率太低則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br><br>
<br><br>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br><br>表達年度內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天數。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br><br>
<br><br>返回
<br><br>B.資本結構分析(或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br><br>
<br><br>股東權益比率 = 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br><br>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反映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
<br><br>
<br><br>資產負債比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br><br>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得來的。
<br><br>
<br><br>資本負債比率 = 負債合計/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br><br>它比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更能准確地揭示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為200%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
<br><br>
<br><br>長期負載比率 = 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br><br>判斷企業債務狀況的一個指標。它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本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
<br><br>
<br><br>有息負債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br><br>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扭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
<br><br>
<br><br>返回
<br><br>C.經營效率分析:
<br><br>
<br><br>凈資產調整系數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
<br><br>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 (股東權益-3年以上的應收帳款-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凈損失-遞延資產)/ 普通股股數
<br><br>減掉的是四類不能產生效益的資產。凈資產調整系數越大說明該公司的資產質量越低。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在系數很大的條件下,其凈資產收益率仍然很高,則要深入分析。
<br><br>
<br><br>營業費用率 = 營業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財務費用率 = 財務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
<br><br>
<br><br>三項費用增長率 =(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br><br>三項費用合計 =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br><br>三項費用之和反應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如果三項費用合計相對於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或減少)則說明企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提起注意。
<br><br>
<br><br>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
<br><br>存貨周轉天數 = 360天/存貨周轉率
<br><br>存貨周轉率(天數)表達了公司產品的產銷率,如果和同行業其它公司相比周轉率太小(或天數太長),就要注意公司產品是否能順利銷售。
<br><br>
<br><br>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
<br><br>該比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固定資產效率的指標,指標越高表示固定資產運用效果越好。
<br><br>
<br><br>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br><br>該指標越大說明銷售能力越強。
<br><br>
<br><br>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一般當產品處於成長期,增長率應大於10%。
<br><br>
<br><br>其他應收帳款與流動資產比率 = 其他應收帳款/流動資產
<br><br>其他應收帳款主要核算與生產經營銷售活動無關的款項來往,一般應該較小。如果該指標較高則說明流動資金運用在非正常經營活動的比例高,就應該注意是否與關聯交易有關。
<br><br>
<br><br>返回
<br><br>D.盈利能力分析:
<br><br>
<br><br>營業成本比率 =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在同行之間,營業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體一致,生產設備及工資支出也較為一致,發生在這一指標上的差異可以說明各公司之間在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及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狀況。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異。相反,那些營業成本比率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處於劣勢地位。
<br><br>
<br><br>營業利潤率 =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銷售毛利率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
<br><br>稅前利潤率 =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稅後利潤率 = 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這幾個指標都是從某一方面反應企業的獲利能力。
<br><br>
<br><br>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2/(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100%
<br><br>資產收益率反應了企業的總資產利用效率,或者說是企業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
<br><br>
<br><br>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凈資產×100%
<br><br>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這個指標反應股東投入的資金能產生多少利潤。
<br><br>
<br><br>經常性凈資產收益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br><br>一般來說資產只能產生「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所以用這個指標來衡量資產狀況更加准確。
<br><br>
<br><br>主營業務利潤率 =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一個企業如果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主營業務利潤率處於同行業前列並保持穩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該指標異忽尋常地高於同業平均水平也應該謹慎了。
<br><br>
<br><br>固定資產回報率 = 營業利潤/固定資產凈值×100%
<br><br>
<br><br>總資產回報率 = 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br><br>
<br><br>經常性總資產回報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br><br>
<br><br>這幾項都是從某一方面衡量資產收益狀況。
<br><br>
<br><br>返回
<br><br>E.投資收益分析:
<br><br>
<br><br>市盈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凈利潤
<br><br>
<br><br>凈資產倍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凈資產值
<br><br>
<br><br>資產倍率 = 每股市場價/每股資產值
<br><br>
<br><br>返回
<br><br>F.現金保障能力分析:
<br><br>
<br><br>銷售商品收到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率 =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正常周轉企業該指標應大於1。如果指標較低,可能是關聯交易較大、虛構銷售收入或透支將來的銷售,都可能會使來年的業績大幅下降。
<br><br>
<br><br>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比率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利潤×100%
<br><br>
<br><br>凈利潤直接現金保障倍數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主營業務收入×100%
<br><br>
<br><br>營業現金流量凈額對短期有息負債比率 = 營業現金流量凈額/(短期借款+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100%
<br><br>
<br><br>每股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股數
<br><br>
<br><br>每股自由現金流量 = 自由現金流量/股數
<br><br>
<br><br>(自由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流動資金需求-償還負債本金+新借入資金)
<br><br>
<br><br>返回
<br><br>G.利潤構成分析:
<br><br>
<br><br>為了讓投資者清晰地看到利潤表裡面的利潤構成,我想在這里對由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必須有的損益項目(含: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折扣與折讓、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存貨跌價損失、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所得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對凈利潤的比率列一個利潤構成表。
<br><br>
<br><br>返回
<br><br>
<br><br>
<br><br>上市公司資產的安全性是公司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投資者選擇投資該上市公司的必要條件之一。對上市公司進行基本面分析中體現上市公司資產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上市公司償債能力,所以一般情況下很多投資者(甚至是投資專家)總是將上市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和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分析聯系在一起,因為對上市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威脅最大的是「財務失敗」現象的發生,即上市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導致訴訟或破產。
<br><br>
<br><br> 事實上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即便能夠到期償還債務不導致破產,卻無力保障正常的生產運營,這也同樣屬於不安全。真正的安全應是在安排好到期財務負擔的同時,有相對穩定的現金流保持經營的正常進行。從根本上來講安全性要求企業必須具有某一時點上的債務償還能力即靜態性,而這個償還能力又是平時盈利以及現金流入的積累即動態性。如果上市公司無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入或盈利,很難想像它能長久生存而不出現危機。
⑸ 買股票分析上市公司時主要看哪些指標
短線和中線抄以技術面和籌碼面為主
技術分析就是通過量價,趨勢,波浪,時間轉折,主力類型等等條件分析
籌碼分析就是對買入的這個人是誰,歷史操作績效如何,然後進這只股票怎麼布局,接下來打算怎麼做進行分析
長線除了這2方面還要考慮基本面分析,比如財務成長,行業展望,市場競爭力等等
有不懂可以追問
⑹ 上市公司常用財務指標有哪些
1、獲利能力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2、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3、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4、運營能力指標:一般來說,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則運營能力越強。資產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周轉天數)來表示。
5、發展能力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大於零,表示企業本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6、綜合指標分析:綜合指標分析就是將各方面指標納入一個有機整體之中,全面地對企業經營狀況判斷和評價。
(6)上市公司主要分析什麼指標擴展閱讀
常用分析財務法:
1、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稱因素替換法、連環替代法,它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對分析對象一一綜合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3、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指標
⑺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指標有哪幾種內容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回通則》中為企業規則答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可以力指標(包含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可以力指標(包含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利潤可以力指標(包含資本金盈利率、銷售盈利率(營業收益利稅率)、成本花費盈利率等)。
每股收入是綜合反映企業獲利可以力的重要指標,能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
基本每股收入=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盈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日期÷報告期日期-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日期÷報告期日期
稀釋每股收入
企業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入。
潛在普通股主要包含: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關注環球網校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指標有哪幾種內容
⑻ 上市公司主要看財務那些指標
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一個系統工程,最主要是去發現一個好公司,而不是單純地看一些數據內。
簡單看下容最主要的是看公司的銷售收入以及銷售收入成長率,凈利潤和凈利潤成長率,公司現金流咋樣,應收賬款多不多,商譽多不多有沒有減值風險等等。
⑼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各種指標 數據
一、收入增長
對於收入增長並不能單獨看其數字變化,而要將其進行分解,藉助公司近期的信息公告判斷其增長成分中「價與量」的關系。比如生產規模的增長、擴張多取決於「量」的增長;如果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其中的收入增長則更多來源於「價」的增長。同時,還可以借鑒同行業價值的標准指數,去觀察過去一年的變化,進行同比和環比的比較,從而印證企業價值的增長質量。
二、毛利率
原材料、人工成本、折舊等成本項目的上漲,都會對毛利率產生向下的拖累,這就要對公司是否正確地運用價值杠桿進行判斷。如果正確運用,則相關的毛利率下降趨勢屬於合理預期;相反,則要考慮上市公司成本管理效力是否恰當。
三、凈利潤
凈利潤主要是由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構成,其構成比例對上市公司價值判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凈利潤的來源,分析貢獻度的大小,判斷其收入的健康程度、可持續程度等。此外,凈利潤的同比和環比數據也具有較大價值,結合比較將使判斷更為全面客觀,特別是在判斷一個上市公司將會出現業績拐點的時候,環比數據的價值會進一步凸顯。
四、財務費用
首先要關註上市公司負債率的變動情況,在不考慮利率變化的因素下,著重分析該公司的財務杠桿運用是否合理,由此判斷其風險程度;其次要看其負債是短期還是長期,是否在進行「滾動融資」的操作;最後要細看公司節省財務支出方法的合理性。
五、投資收益
一方面,要對上市公司投資性質進行判斷,如非控股型、一次性、可持續性投資,關鍵要看其投資收益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如「投資股票」的收益部分,可能持續性、價值程度就相對較弱;另一方面,要對上市公司收益來源進行判斷,一般分為核心收益和其他業務收益回報,其中,上市公司的核心收益貢獻越高,其盈利質量就越佳,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⑽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主要財務指標
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
資產負債比
主營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