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稍微添加一點財經網站的當日分析,再啰嗦一點應該可以搞定!~
上海建工(600170):機構扎堆增發 兩月浮虧4800萬元
6月3日,上海建工(600170)公布非公開增發股票結果,同時公布的還有發行後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情況。
此次上海建工資產重組,公司以14.52元向其控股股東上海建工集團增發3.228億股股份,資產重組交易完成後,建工集團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將從發行前的56.41%上升至69.91%。
建工集團向上海建工注入了包括房地產、水泥深加工業務在內的12家公司的股權。資產主要為建工集團所擁有的與建築承包施工、房地產、預拌混凝土及預制構件和建築機械等核心業務相關的公司股權。按照業務性質可以分為建築承包施工、建築工業和房地產開發等三個業務板塊。
重組完成後,上海建工主業將覆蓋建工業務的上下游產業鏈,而建築+地產的模式亦有利於公司不同業務之間的整合,業務結構更趨合理。
但上海建工資產重組方案叫好卻不叫座。截至6月7日收盤,上海建工收報10.60元,按上海建工3月31日14.16元的收盤價計算,兩個月左右股價跌幅已達25%。
在節節下挫的股價面前,包括諾德價值優勢在內的押註上海建工重組的一眾機構最終不幸失手。截至6月7日收盤,僅最近兩個月以來,其浮虧已超過4800萬元。
機構浮虧逾4800萬元
與上海建工2010年一季報相比,在公司資產重組的示範效應下,機構在二級市場大舉進行了增持。
據非公開增發股票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6月1日,基金累計持股高達1348.77萬股。在4-5月短短兩個月中,基金累計增持達618.41萬股。而截至6月7日收盤,僅最近兩個月以來,其浮虧已超過4800萬元。
此前,在上海建工一季報中,諾德價值優勢還未見蹤影。但此次公布的股東名單上,已經成為上海建工的第二大股東,持有308.51萬股。
一季報中排名第四的南方盛元紅利則加倉139.51萬股,排名升至第三。華夏滬深300雖然增持32萬股,但排名從第三下滑至第五。基金天元也大舉買入107.73萬股,成為第六大流通股東。匯添富上證綜指及易方達滬深300分別增持27.65萬股和6.21萬股排名第九和第十位。
此外,嘉實滬深300和博時裕富滬深300盡管小幅減持,但仍居流通股東第四和第七位。
不過,2010年一季報還現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第五位、持股105.21萬股的全國社保基金六零二組合卻選擇了全身而退。
機構看好上海建工或與其未來兩年業績增長確定性大不無關系。重組前上海建工絕大部分利潤均來自於建築施工業務,本次建工集團注入的資產中包括兩家生產預拌混凝土和預制構件的公司,權益凈利潤達1.4億元;而房地產公司的凈利潤也達1.59億,分別占上海建工重組後2009年凈利潤的19%和21%。
上海建工2009年的凈資產和凈利潤分別為44.76億和3.59億,重組後備考凈資產和凈利潤將分別增加73.2%和105.8%。
公司2009年新簽合同金額531億元,為董事會確定的年度目標的115%,較上年增長18%,而2010年公司計劃新簽合同530億元。
公司過去兩年受世博會的拉動,營業收入實現快速增長,今後幾年可能難以維持之前的較快增速。但考慮到目前上海建工在手訂單約700億,為2009年營業收入的1.75倍,未來兩年仍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業績增厚不明顯
不過,在天相投顧分析師王冬看來,公司股價在重組方案公布後市場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在於,與房地產業務一同進入上市公司的其他資產盈利能力不佳,且佔比較大。其基礎公司和機械公司等資產盈利能力均差於重組前的上海建工,因而造成重組對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以及對每股收益的增厚作用均不明顯。
"按照收入規模測算,重組後的上海建工將擁有集團公司約96.8%的業務,已缺乏進一步整合的想像空間。"王冬認為。
此外,王冬稱,當前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以及世博會召開均會影響公司2010年的營業收入。
上海建工表示,上海市政府規定在世博會期間,上海城區將分層次對於在建工程實施停止施工或限製作業,預計公司2010年營業收入較2009年下降91297萬元,降幅約為6%。
其中,公司建築施工業務2008年毛利為87206萬元,2009年、2010年預計毛利為98146萬元和100323萬元,分別較2008年增長12.55%和15.04%。
上海建工稱,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2008年毛利為64562萬元,2009年、2010年預計毛利為39186萬元和48187萬元,分別較2008年下降39.30%和25.36%,但預測毛利率分別較2008年毛利率增長16和25個百分點。
公司表示,2010年的房產開發收入預計與2009年持平。主要原因為2009年度及2010年度,建工房產無新樓盤推出計劃,均以2008年度尾盤銷售為主。
至於建築工業業務,上海建工預測2010年度建築工業業務收入比2008年增加10325萬,增幅為2.04%,較2009年度下降68476萬元,降幅約為11.69%,主要是世博工程及新開工程減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建築行業准入門檻低,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同時勞務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王冬表示,公司綜合毛利率自2002年以來連續走低,只是在原材料價格暴跌的2008年有短暫的小幅回升,目前公司凈利潤率已不足1%。
考慮到行業競爭激烈的格局短期內難有明顯的改觀,公司建築業務毛利率回升空間將非常有限
② 這么的分析,專家誰能說一下今天的股市行情
現在的行情真是捉摸不定,我之前看見一個論壇雲掌股吧裡面的分析老師分析的還不錯,建議去看看
③ 3月大盤走勢分析綜述 A股頻繁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錢荒」的影響
在3月26日舉辦的博鰲論壇分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貨幣政策經過多年量化寬松,全球已到達周期尾部,意味著貨幣政策將不再寬松。周小川還強調,貨幣政策也需要重新進行改變,變成比較審慎的貨幣政策。
對於央行來說,其更在意的是銀行體系的資金穩定性。從央行近期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節奏來看,維持資金面的平衡將是今年的主旋律。通俗講,就是在維持市場流動性基本夠用的情況下,不再如前兩年那樣輕易「放水」。這也就意味著,今年一些特殊時點如季末資金面短暫緊張也是正常,市場要逐漸習慣這一變化。
據資訊消息表明,A股市場低迷、個股籌碼松動頻頻跳水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因素:
一是季末流動收緊。央行稱,隨著月末時點臨近,財政支出力度進一步加大,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後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央行已連續第5天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二是次新股泡沫巨大。在顧忌監管動作進一步升級之下大面積潰敗,不僅對市場人氣造成重挫,更加速了資金的離場避險。
三是獲利盤回吐,熱錢散夥加速悲觀情緒。技術面上,滬指走出四連陰這一罕見的下跌形態,對市場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情緒面悲觀加速了指數進一步探底。
四是債務危機連續爆發,尤其是近期企業債務危機連續爆發,引發對金融領域的擔憂情緒大幅上升。
五是張家港行復牌補跌預期形成,對次新銀行、次新券商等施壓,拖累老銀行股下挫。
六是宏觀數據回落。考慮到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對周期性行業將形成短期負面效應,數據將有回落。
實際上,這種情緒也直接體現到了相關數據上面,在資金面偏緊的情形下,3月減持金額大於增持金額,減持活躍度高。截至3月27日,減持金額為123.02億元(2月為126.21億元),增持金額為74.61億元(2月為82.98億元)。目前來看,市場人氣在震盪反復的走勢中還沒有得到完全恢復,個股跌多漲少,投資者仍較為謹慎。
④ 求一篇關於中國股市行情分析的論文,要有論文的標准格式
論文:論資本市場開放對中國股市的影響論文寫作
[摘要]伴隨著中國經濟市場不斷的對外開放,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股票市場也從無到有,不斷壯大的發展起來。股市的發展與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密切相關,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放大,外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越大,對中國的股票市場形成壓力。中國證券如何面對世界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國家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發展就顯得特別的重要起來。本文討論了資本市場開放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對歷史資料文獻加以分析並提出建議。
[關鍵詞]市場經濟資本市場股票市場
一、目前我國股票市場的現狀
截至2007年8月9日收盤,滬深股市總市值首度突破21萬億大關,總市值合計為211491億元,而2006年GDP總量為210871億元人民幣,我國股票市場的總市值首次超越GDP,2007年上半年我國GDP總量為106768億元。
根據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收盤,上海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163648億元,流通市值46843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為47817.48億元,流通市值為23989.06億元。到目前為止,瀘深股票賬戶總數已經超過14000萬,占人總總數的10%以上,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我國股票市場發展雖然很快,但股市對民生問題的影響也是顯然的。股票市場有一億四千萬賬戶,也就是說它的漲跌將關繫到一億多個家庭的生活了。
二、資本市場開放度的演變過程
根據我國政府對WTO承諾,我國證券對外開放的內容主要包括:
1.外國證券機構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直接從事B股交易。
2.外國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可以成為所有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會員。
3.允許外國機構設立合營公司,從事我國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外資比例不超過33%;加入三年內,外資比例不超過49%。
4.加入後三年內,允許外國證券公司設立合營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三分之一。合營公司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從事A股的承銷,從事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交易,以及發起設立基金。
5.允許合資券商開展咨詢服務及其它輔助性金融服務,包括信用查詢與分析,投資於有價證券研究、咨詢,公開收購及公司重組等;對所有新批準的證券業務給予國民待遇,允許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
入世以來,隨著證券市場開放承諾的一步步兌現,資本市場改革逐步推進,2002年底,中國證監會頒布並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經過有關方面近半年的周密准備,QFII制度於2003年年中正式啟動。截至2006年12月底,共批准成立7家外資參股證券公司;共成立24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占成立基金公司數量的42.86%。截至2007年1月31日,68家境外證券經營機構取得外資股業務資格。
至此,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領域形成了從加入世貿組織協議框架下的證券業和基金業的開放,到外資直接參與國有產權和非流通股權的並購轉讓市場,再到允許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投資A股市場等漸次展開的全方位開放局面,中國資本市場的每一個環節和組成部本基本上都為外資進入建立了政策和制度的通道。資本市場的開放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允許外國資本進入國內的難易程度,另一方面是允許進入國內的外國資本的大小.經濟全球化是一種浪潮也是一種趨勢,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實體也將高度納入到其中,資本市場也將高度開放.隨著資本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外資本對我國的經濟實體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股票市場上優為明顯。
三、改革開放程度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改革開發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大大提高,國際金融市場動盪會導致出口增幅下降、外商直接投資下降,從而影響經濟增長率,失業率隨之上升,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導致上市公司業績下降和投資者信心下降,最終使證券市場行情下跌。其中,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對外向型上市公司和外貿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較大,對其股價的沖擊也最大。
1.金融安全方面的影響。在金融安全方面,股票市場並沒有像外匯市場那麼惹眼。但我們並不應該忽視它在金融安全方面的影響。中國股票市場現在雖然足夠大,國家行政干預強,但明顯存在很多的漏洞,以前,國際資本流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國際金融市場結構比較簡單,國際性的金融投機的形式較為單一。但是,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資本流動的自由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結構的復雜化,機構投機者不但可以同時在多個金融市場上進行投機,而且在每個金融市場上還可以同時進行多個金融品種的投機,從而使投機帶有立體的性質,從而使投機手段更加隱蔽和復雜。加入WTO後,國際投機者同樣可以對我國的金融領域進行沖擊,我國在經濟方面的開放越大,沖擊也就可能越大。
但由於最富有投機性的商品是股票和房地產,現代泡沫經濟最典型的表現是因投機而造成的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的急劇上升。由於機構投機者一般不介入實物資產的投機,股票市場的泡沫便成為機構投機者掀起投機風潮的理想時機。機構投機者對泰國和東南亞國家發起金融攻擊,與這些國家和地區存在泡沫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2.直接影響了股票市場的發展進度。中國股市將迎來與國際慣例全面接軌的時代。股票市場是一種具有共同規律、通行共同語言的投資場所,其優點和缺點、長處和短處,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來源於其內在的本性和特有的規律。由於上市公司的股份被人為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個人股,各類股的價格和流通方式又都完全不同,這使得上市公司轉軌不轉制問題日益突出。伴隨中國股票市場的逐步對外開放,股市將迎來與國際慣例全面接軌的時代;封閉式的股市發展格局即將被打破,中國股市將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迎來逐步開放的時代。十多年來,中國股市(特別是A股市場)是在一種封閉的狀態下運行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QFII制度的啟動,這種封閉的股市發展格局將會被逐步打破,伴隨著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的實現,股票市場的對外開放的領域和步伐將逐步加寬、加快。
3.外資進入方面的影響。2006年,QFII走完了在中國證券市場上三年的試點歷程,迎來了轉折之年。截至2006年12月末,QFII中國A股基金的最新資產規模達到37.72億美元,直逼300億元人民幣。QFII在中國的市場影響力正與它的規模一起與日俱增。
但是,郎咸平指出,中國股市引進QFII的原因是認為他們是做長期投資和基礎研究的,想藉此引進先進的投資理念,可是,其實QFII是比國內莊家還要厲害的莊家,是互相勾結的莊家。
四、結論與建議
2006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規模擴大、交易活躍,其總市值已經位列世界第四。研究表明,至2020年,中國證券市場的總市值會達到650萬億元,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資本市場。雖然發展迅猛,但中國證券市場仍存在結構失衡、證券產品供應不足等問題,具體如下:
1.我國證券市場目前是股本結構畸形的市場。上市公司一股獨大,公司治理結構急需改善。流通股與非流通股並存,使占
總股本三分之一的流通股面對巨大壓力,股價畸高。如果一旦證券市場全面開放,不僅因國內股票缺乏投資價值難以吸引國際證券資本,而且中外市場在股價上的巨大落差,必然導致國內股價大跌。同時,由於我國市場上沒有做空機制,投資者難以避險。
2.我國證券市場尚處於國際化的起步階段。商品、貨幣、資本是資源配置的三個層面。一個國家的開放順序是從貿易開放到
貨幣市場開放,再到資本市場開放。也就是說,在經歷貿易自由化、匯率和利率自由化之後,證券市場才可能實現自由化。如果將開放的時序錯亂,將會潛伏爆發金融危機的巨大風險。目前我國經濟的開放程度尚處於商品市場國際化接近結束並向貨幣市場國際化轉化階段。短時間內不可能指望利率、匯率、資本項目的自由化來支持證券市場的全面開放。
3.我國證券市場規模還不能有效抵禦市場開放風險。相應的金融資產規模支持相應規模的證券市場開放。面對強大的國際資本,特別是國際資本快速的進出,以我國證券市場現有規模尚不具備抵禦巨大沖擊的能力。
4.人民幣尚未在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制約證券市場開放進程。人民幣實現在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的進程事關中國證券市場開放進程。在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的情況下證券市場不可能實現全方位開放。
5.我國證券監管體系有待完善。證券市場開放需要更高的監管水平,尤其是監管者對跨國界的交易行為的本質和特徵有很強的評價能力,而且還需要有效、務實的國際合作。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應當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條件的變化自主地調整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開放進程,最大限度地避免證券市場開放對我國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應當選擇一種漸進式的開放策略。面對中國證券市場目前出現的與國際聯系增強、受外部環境影響加大的情況,我國應盡快建立風險監管和協調機制。
參考文獻:
[1]本傑明·格雷厄姆戴維·多德:證券分析.海南出版社,2006年6月
[2]曹鳳歧劉力姚長輝:證券投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3]中國證券業機構:證券市場基礎知識.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⑤ 近期的股市行情怎麼樣
周三(6月29日)開盤,滬指漲0.21%報2918.53點,深成指漲0.35%報10499.91點,創業板指漲0.53%報2228.51點。盤面上,油品升級、智能專醫療、新材料屬等板塊漲幅居前,青海、西藏、景點及旅遊等板塊跌幅居前。昨日(6月28日)早盤兩市雙雙低開。不過相對而言,A股近期受外圍影響較為有限,兩市以基因測序、網路安全等為首的題材板塊持續活躍,帶動指數逐步震盪上行,滬指盤中突破2900點關口。截止收盤,滬深兩市均以小幅上漲報收,創業板指漲逾1%明顯強於大盤。
⑥ 明天大盤走勢分析
股指期貨火速問計 金期所掛牌指日可待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籌)的各項准備工作已步入收官階段。 據記者所知,證監會期貨部上周已在大連召開會議,討論定稿《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老大難」驟增:第四十批股改公司驟減至8家
股權分置改革真正進入攻堅階段。據滬、深證券交易所今日公布的名單,第四十批股改公司僅8家,兩市各4家。這是全面股改啟動以來,進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家數最少的一批。
徐鐵指出 證券發行制度將更加市場化
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副主任徐鐵日前在上海指出,隨著證券市場越來越市場化,發行制度也在不斷地改革,向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中國證券報
6月貨幣信貸增速下降
知情人士透露,6月份我國貨幣、信貸增速比5月均有所下降,但依然在高位運行。
6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18.4%,狹義貨幣M1增長13.9%,增速比5月份的19.1%和14%有所下降;6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3600億元,同比少增1027億元,改變了前5個月來信貸一直同比多增的特點。
「貨銀對付」實施方案呼之欲出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所制定的全面落實「貨銀對付」的業務和技術實施方案,經徵求各方意見並報主管部門批准後,將進入實施階段。今後證券和資金的交收,將改變現在的證券交收在T+0當晚完成、資金交收在T+1日進行的做法,統一在T+1日最終交收時點同時進行。
證券時報
上半年深滬股市漲幅冠全球
在經歷四年半漫漫熊市之後,上半年深滬股市終於踏入了牛市征程。上證指數自2005年12月30日收盤時的1161.06點上漲至2006年6月30日收盤時的1672.21點,漲幅達到44.02%,深證成指漲幅更是高達50.22%。對比全球其他地區股市22種主要指數上半年的表現情況,深滬股市漲幅位居第一,冠蓋全球。
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 創業板望"十一五"期間推出
備受關注的創業板,有望在 「十一五」適時推出。這是深交所創業企業培訓中心主任何傑在「首屆內蒙中小企業融資論壇暨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培訓班」上講話時透露的。
開放式基金首次套牢保險機構 流動性缺失是主因
「某保險公司已在數只開放式基金中套牢。」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以前,由於在封閉式基金套牢的問題,保險基金曾經遭遇尷尬,但在開放式基金被套,卻還是第一次。流動性缺失是主因。
投資者面臨兩難選擇
7月5日,中國銀行登陸內地證券市場堪稱歷史性事件。作為全流通條件下上市的第一隻超級大盤股,同時也是第一家在A股掛牌的國有商業銀行,中行的登陸創下諸多新紀錄,如IPO股數、總資產、凈資產、市值等,並由此把A股市場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到底該不該買進中行股票,應該採取什麼策略,未來股價走勢如何等話題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市場虛漲 股民慌張
7月5日早上,中國銀行以3.99元開盤,這一價位比中行每股3.08元的發行價高出了0.91元。此後,中行A股價格一路上漲至最高點4.05元。與同期H股3.80元報價相比,溢價率達到7%。
中行的高調上市,令市場人士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因為此前,當6月2日中國銀行成功登陸香港H股市場後,「中行即將在A股上市」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市場,並引起市場的普遍擔憂。6月7日,這種擔憂終於引發投資者拋售的實際行動。當天股指大跌5.33%,創下近兩年來的最大當日跌幅。
當時,業內人士分析,投資者對中行上市之所以如此恐慌,主要是擔心它將增加市場的資金壓力。同時,還將由此引發個股的結構性調整。而事實上,中行7月5日上市的當天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投資者所擔心的情況。
由於中行上市首日便直接記入上證綜指,中行上市首日開盤高達29.5%的溢價直接推動股指高開37.01點跳空開盤,漲幅達2.2%。表面上看,市場正以積極的態度來迎接這艘超級航母的到來。
然而,這種指數游戲並不被大多數投資者所認可。隱藏在股指一路飆升背後的事實是,上海證交所當天571家個股下跌,上漲家數僅有248家,綠肥紅瘦的態勢昭然若揭。
最受傷害的當屬銀行股。當天,G招行下跌了4.3%、G浦發下跌4.54%、G民生下跌4.9%、G華夏更是大跌5.87%。
與此同時,包括中國石化、G長電、G聯通在內的滬市前13大權重股均出現了下跌。其中,中國石化下跌2.47%、G長電下跌1.32%、G聯通下跌1.23%、G中信下跌4.18%。在滬市前20大權重股中,僅有G上港和G中海兩只上漲。
據分析師測算,按照中行5日的收盤價3.79元計算,實際上為大盤指數貢獻了57.63點,而上證綜指當天僅上漲了37.01點,這表明,大盤指數實際上是在下跌,下跌了20.62點。
A+H尋求接軌
3.99元的開盤價,首日最高4.05元,中國銀行這樣的表現還是令管理層相關各方大大鬆了一口氣。然而好景不長,此後中國銀行的走勢便一蹶不振。上市首日當天,股價便從4.05元高位一路回落,最終以3.79元報收。
⑦ 寫一份股票的行情分析報告
600005:武鋼股份
1.公司基本面以及經營狀態
武鋼作為中國三大鋼鐵龍頭之一,其主要經營范圍涉及冶金產品及副產品、鋼鐵延伸產品的製造;冶金產品的技術開發。主要從事冷軋薄板(包括鍍鋅板、鍍錫板、彩塗板)和冷軋硅鋼片的生產和銷售。
主營業務包括冷軋薄板、鍍鋅板、鍍錫板、冷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取向硅鋼片及彩色塗層板等冷軋板材的生產和銷售。其中其拳頭產業就是冷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取向硅鋼片及彩色塗層板等冷軋板材的生產和銷售。
08年過去的前3個季度,武鋼在鐵礦石價格上漲,國際經濟動盪,鋼材價格下跌的種種不利因素之下,通過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走高端發展業務,成功實現了業績的穩定增長,其前3個季度業績同比增長50%左右。
|★最新主要指標★ |08-09-30|08-06-30|08-03-31|07-12-31|07-09-30|
|每股收益(元) |0.9150 |0.6270 |0.2610 |0.8320 |0.6370 |
|每股凈資產(元) |3.7790 |3.4920 |3.5010 |3.2880 |3.2080 |
公司整體經營面良好,運營穩定。
2.消息面
利好因素:國家加快鋼鐵行業重組步伐,武鋼股份在08年重要的項目就是重組廣西鋼鐵集團,投資建設防城港項目,同時聯手平頂山煤炭,通過打開沿海通道,保證成本穩定和儲備資源穩定的方式,為今後武鋼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投資2萬億鐵路建設,武鋼作為中國4大鐵路鋼軌供應商,將獲益匪淺。
不利因素:鐵礦石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加大 ;今年4季度,鋼鐵行業進入蕭條,鋼鐵滯銷 。影響公司年終業績
3.技術面。
今年前期技術面走勢分析 :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的K線圖來看,武鋼股份從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一路走高,創造了歷史新高之後出現了回落,在2月底創出短期小高點之後,進入了整體的下降通道。該股從3月跌破60日均線之後,一直處於其壓制軌跡下的下探中,雖然該股在4.24日反彈行情中曾經突破60日均線的壓力位,但是大盤整體走勢依舊偏弱,該股隨之再次跌穿60日均線,隨之進入了漫長的下跌過程之中。
中國政府今年採取了3次大的就是政策,第一次是4.24日,降低印花稅。第二次是9.19日單邊徵收印花稅,第三次就是不久前政府出台10條刺激經濟政策。其中3次救市措施,前2次的性質基本一致,主要是直接涉及證券市場;第三次屬於救經濟,受惠於未來股市的發展。因此這幾次救市措施產生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4.24:受到降低印花稅的影響,大盤整體出現反彈,該股隨大盤而動,出現了小幅度的反彈,由於隨後發生了地震,由於對重建涉及到鋼材建設,武鋼也經歷了一次小的炒作之後,隨後進入了漫漫的下跌行情。
第二次9.19:這次救市措施改印花稅單邊徵收,同樣刺激了大盤強烈反彈,同時武鋼增持本公司股票,受到利好影響,該股也僅僅反彈了2個交易日,隨後回落。雖然有利好刺激,但是9月份已經出現了鋼鐵滯銷,鋼鐵行業困難的局面,對鋼鐵的後市普遍不看好,正因為如此,十一之後,資金大量拋售鋼鐵股票,該股一路下跌到最低點4.14元。
第三次,政府出台經濟刺激政策,這對武鋼來說,利好的刺激影響遠遠大於前兩次,前兩次主要都是隨大勢,但是這次武鋼感受到了真正的實惠。第一,政府在未來投資災後重建,對鋼鐵需求大,第二,政府未來投資2萬億在鐵路建設上,武鋼作為中國四大鐵路鋼材供應商,將在未來獲得相當可觀的利益。因此該股從11月3日以來,持續的強烈反彈,並且反彈之後沒有出現下跌,而是橫盤整理走勢,這說明這次救市對武鋼是真正意義上的實質性利好,並非前2次那樣普遍性的就是措施。因此反彈的走勢和幅度都不一樣。
從該股走勢上可以看出,在經過前2次反彈之後中途經歷了3個快速下跌階段,一個是6月到7月,大盤跌破3000點的時候,一個是8月初奧運行情破滅的時候,另外一個就是9.19反彈之後,由於四季度鋼鐵板塊的整體進入蕭條,鋼材滯銷,該股連續被資金大量拋售,短短6個交易日之內出現了3次跌停,資金大量流出,經過了連續的殺跌之後,該股在10.28日探底企穩,短線資金開始逐步進場操作,形成了目前看到的一輪反彈行情。所以第三次救市民房反映出來和以前不一樣
該股目前技術面走勢:
1.K線圖和VOL能量指標
該股從11月3日發起的一輪行情走勢到現在,連續攻克了各條均線的壓力位,創出了短期的新高7.05元之後出現了回落走勢,能量在前期上揚中逐步放大,但是隨著調整到來,能量逐步出現了萎縮。其K線走勢上來看,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在短期有較強的支撐作用,只要不破,就可以耐心的持有。該股目前走勢有回調結束的跡象,壓力位在10日均線附近,後市第二壓力位在前期小高點7.05元附近。該股後市只有出現放量突破才能繼續看多。
2.KDJ指標
該股短期KDJ指標基本已經探底,J值已經步入超賣區間,有反彈的要求。但是還不能盲目樂觀,只有K線和J線反穿D線上行形成金叉,其短期反彈的格局才能確定。
3.MACD指標
該股的MACD指標趨勢並不樂觀,DIF位於DAE下方運行,短期弱勢形態,雙線逐步趨向零軸,一旦有效擊穿零軸下行。整體格局走弱,空方占優。由於對鋼鐵行業未來一年預期的悲觀,鋼鐵被拋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綜合而言,由於現在經濟並未好轉,而且鋼鐵處於整體的調整周期中,該股短線炒作機會還是有的,但是中線不被看好。長期投資沒有問題。由於我國鋼鐵行業未來的趨勢就是做大做強,武鋼隨著防城港項目的建城投產,以及在國內不斷的重組兼並趨勢,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⑧ 請大家來分析一下2010年的股市行情
其實中國股市正處在階段性大熊市中
市場始自4月15日3181點以來的下跌, 其實絲毫用不著大驚小怪, 因為實質上它就是6124點以來的熊市延續.
6124點到1664點是下跌A浪, 1664點到3478點是B浪反彈, 3478點到目前就是下跌C浪的過程. 至於下跌大致目標點位, 留待以後討論.
一, 從上證月線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 在上證歷史走勢圖上, 2007年5月的成交額是截止當時滬市市場歷史上的最大成交額3.97萬億元, 該月收盤點位是4109點; 到了2009年這個月成交額被歷史性突破. 在2009年7月, 該月成交額達到4.8萬億元, 收盤點位是3412點. 到了2009年11月, 月度成交額再次達到了3.9萬億, 但11月的收盤點位卻僅為接近3200點. 我們都知道股市有一個諺語: 量在價之先. 但是在2009年11月後, 月度成交額再也沒有突破過3.9萬億, 這樣在月K線的量價關繫上, 我們清晰的看到了: "雙頭量"對應著的"雙頭價".
月K線上的量價關系被活生生的擺在了大家的面前.
要知道這樣的月度成交額天量是在這樣的供求關系下實現的. 1, 是全流通條件下, 大小非不斷減持, 及新股擴容, 流通市值較07年成倍增長; 2, 是4萬億國家投資, 十萬億銀行新增貸款的投放.
所以, 在市場上, 盡管有了09年7月份的4.8萬億的成交額, 也僅僅是讓上證綜指摸到了3478點(收盤為3412點), 較07年5月僅用3.9萬億元就達到4100點尚有20%的差距. 說明: 現在市場的規模已經和07年無法相比了.
現在給出一組以上證綜指為基準的滬深兩地流通市值的大致數據:
2007年10月底, 滬市收盤點位大致6000點, 此時滬深兩市的流通市值約為8.9萬億元; 2009年7月底, 滬市收盤大致在3400點, 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約為11.6萬億; 令人深思的是, 2010年4月21日, 滬市收盤在3000點附近, 而此日, 滬深兩市流通市值已高達15.2萬億; 2010年5月14日, 滬市因下跌盡管收盤點位接近2700點, 但滬深兩市流通市值仍高達13.8萬億.
上述數據告訴我們, 由於大小非的解禁和全流通的到來, 市場規模急劇膨脹, 原來3.97萬億的歷史最大月成交額可以讓大盤上攻至4100點, 而現在卻只能上漲到3200點. 可以設想, 當2010年年底, 滬深兩市真正意義上的全流通到來後(預計流通市值將達20萬億), 資金能夠支撐的點位在哪裡? 5月14日, 滬市收盤點位接近2700點, 但此時的流通市值卻比6000點時高出55%. 換句話說, 若按市值折算點位, 目前滬市大盤點位相當於9300點.
換句話說, 當市場再不能獲得銀行十萬億的巨額新增貸款的貨幣投放條件下, 市場只能向下.
二, 從長期均線系統下, 我們依然能夠清楚的看到大熊市的延續.
我設定的長期均線為: 120天(半年線), 180天, 250天(年線). 我先說一個均線大空頭排列的概念: 1, 滿足這三根長期均線全部向下行走; 2, 滿足三根均線依天數有序向下排列(年線最上, 180天線次之, 半年線最下).
在滬市歷史近20年的走勢中, 我發現共有4次出現大空頭排列的市場大熊市走勢. 其延續時間(至下一次大牛市起點)為: 93年12月23日至94年8月1日(所謂"三大政策行情"); 99年1月25日至99年5月19日(所謂"5.19行情"); 01年10月18日至05年6月6日(所謂"股改行情"); 08年6月18日至08年10月28日(所謂"金融危機救市行情"). 依次是約7個月, 4個月, 42個月, 4個月. 特別強調的是, 當長期均線呈粘合式大空頭發散時(指:三條均線幾乎相交然後呈空頭排列), 股市的調整時間最長. 如: 2001年10月至2005年6月.
遺憾的是, 本次股市的大調整在長期均線系統上即將出現長期均線粘合式大空頭發散及排列的特徵. 截止5月21日, 120天均線為3056點(但以每天5點的速率下行), 180天均線為3040點(但每天以3點的速率下行), 250天均線為3029點(但以每天0.5點的速率下行). 以此測算, 大致在6月1 日, 三條長期均線將呈現大空頭粘合. 滬市大盤將再次呈現出長期均線大空頭排列狀.
從歷史上看, 當均線大空頭排列出現後, 至下**牛市起步最少也得4個月時間. 這是最樂觀的自6月起算起的調整時間的預測. 最悲觀的調整時間將延續至2013年下半年. ( 當然, 股市每年都會有反彈行情出現, 但僅僅是反彈 )
如果在我所說的長期均線系統剛剛呈現大空頭排列的條件下, 中國股市就能走出一些人叫喊的"大牛市", 那將真是一件中國股市歷史上具有"顛覆性'的事件. 我將試目以待.
⑨ 影響股市行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你好,影響股市的因素:
經濟因素
經濟周期,國家的財政狀況,金融環境,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經濟地位的變化,國家匯率的調整,都將影響股價的沉浮。
經濟周期是由經濟運行內在矛盾引發的經濟波動,是一種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股市直接受經濟狀況的影響,必然也會呈現一種周期性的波動。經濟衰退時,股市行情必然隨之疲軟下跌;經濟復甦繁榮時,股價也會上升或呈現堅挺的上漲走勢。根據以往的經驗,股票市場往往也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
國家的財政狀況出現較大的通貨膨脹,股價就會下挫,而財政支出增加時,股價會上揚。
金融環境放鬆,市場資金充足,利率下降,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很多游資會從銀行轉向股市,股價往往會出現升勢;國家抽緊銀根,市場資金緊缺,利率上調,股價通常會下跌。
國際收支發生順差,刺激本國經濟增長,會促使股價上升;而出現巨額逆差時,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股票價格一般將下跌。
政治因素
國家的政策調整或改變,領導人更迭,國際政治頻仍,在國際舞台上扮演較為重要的國家政權轉移,國家間發生戰事,某些國家發生勞資糾紛甚至罷工風潮等都經常導致股價波動。
公司自身因素
股票自身價值是決定股價最基本的因素,而這主要取決於發行公司的經營業績、資信水平以及連帶而來的股息紅利派發狀況、發展前景、股票預期收益水平等。
行業因素
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變更,行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新興行業引來的沖擊等,以及上市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經營業績,經營狀況,資金組合的改變及領導層人事變動等都會影響相關股票的價格。
市場因素
投資者的動向,大戶的意向和操縱,公司間的合作或相互持股,信用交易和期貨交易的增減,投機者的套利行為,公司的增資方式和增資額度等,均可能對股價形成較大影響。
心理因素
投資人在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後產生心理狀態改變,往往導致情緒波動,判斷失誤,做出盲目追隨大戶、狂拋搶購行為,這往往也是引起股價狂跌暴漲的重要因素。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