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響商業銀行存款因素
外部因素
(1)經濟水平
人均GDP較高,存款較多;GDP的增長率較高,存款的增長較快;外貿、投資順差。
(2)貨幣政策
存款利率、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貨幣掉期。
(3)金融法規
如利率管制、金融分業、存款實名制等。
(4)稅收政策
利息稅。
(5)股票、房地產市場
股票、房地產市場上升,存款減少。
(6)匯率、通貨膨脹率
本幣升值、通貨膨脹率下降,存款增加。
(7)消費傾向
消費增加,儲蓄減少。如私家車。
內部因素
(1)銀行聲譽
資產規模,政府背景。
(2)服務水平
服務網點、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銀行卡,客戶經理制。
(3)銀行形象
CI策略,廣告宣傳。
(4)存款品種
定活兩便、通知存款。
(5)存款利率
通過理財產品實現差異化,高息或變相高息攬存屢禁不止。
(6)貸款便利
以貸吸存,存貸結合。
(7)咨詢服務
如項目評估、融資策劃、理財咨詢。
(8)營銷能力
業務關系、人脈關系、血緣關系,營銷手段。
(9)激勵機制
吸存的考核和獎勵。
② 商業銀行影響儲蓄存款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利率 服務 政策 關系 其他領域收益
③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影響個人儲蓄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個人儲蓄的因素有很多,有的是疫情影響,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所以他就不能有儲蓄
④ 影響投資和儲蓄的主要因素
美國經濟的發展
⑤ 我國居民儲蓄的影響因素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論文雖然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但常常藉助議論、抒情、說明來開拓意境,深化主題。
1敘述:把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表達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表達方式。
2描寫:是對人物的外形、動作、事物的性質、形態和景物的狀貌,變化所作的具體刻畫和生動描摹。
3說明:是用簡明的語言、客觀而准確地解說事物或闡述說事理的一種表達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過作品中心人物表達主觀感受,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是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流露出愛憎感情。
5議論:根據作品寫出自己的見解或道理.
⑥ 請問影響儲蓄傾向的因素是哪些
影響因素:
其一,人口負擔輕,因此經濟剩餘比例大;
其二,普通勞動者家庭收入增長緩慢,內需不足,導致居民具有高儲蓄傾向;
其三,社會保障不充分和預期不穩定,誘導居民通過儲蓄來實現自我保險。
2看病貴、買房貴、上學貴3國家要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把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定為低水平、多層次、廣覆蓋,保障對象不能只局限於公務員、國企職工、城市居民,非國企職工和農村居民也應該享受同樣的保障,這可以從根本上減輕我國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國家還應該採取各種措施千方百計擴大內需,使消費信貸真正能夠刺激消費,分流儲蓄。
⑦ 請問:宏觀經濟學中,儲蓄的長短期影響是什麼影響儲蓄的因素有哪些
短期 儲蓄增加則影響消費 從那個國民收入模型的等式看出是阻礙經濟發展的 。長期 儲蓄增加則信貸資金增加 利率下降 利於減輕企業負擔 刺激投資。 儲蓄率是穩定狀態資本存量的關鍵因素 如果儲蓄高則經濟資本存量高 相應的產出水平高
⑧ 從核算的角度看,儲蓄是一種什麼性質的差額指標,它受哪些因素影響
是存款與貸款的差額指標。
1.儲蓄行為的自主性
儲蓄行為的自主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儲蓄對象是私有的,就是儲蓄者所要儲蓄的貨幣資金的所有權歸儲戶所有,儲戶自己有權支配,這是儲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證和必要前提;二是儲戶進行儲蓄是自我需要的結果。儲蓄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自己將來的某種需要,這種儲蓄的自主性反映了自我服務的需求,不論是保值或增值的儲蓄都是對儲戶有利的,因而貨幣所有者願意從事儲蓄活動。
2.儲蓄對象的暫時閑置性和積累性
儲蓄動機產生於個人取得收入以後扣除消費部分的結余。這部分結余構成了個人能進行儲蓄的物質前提。同時,儲蓄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消費,這也說明了儲蓄對象的閑置具有暫時性。儲蓄的積累性是指儲戶在貨幣資金上量的積累。它的含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儲蓄行為對儲戶個人具有積累財富的作用;其次,從貨幣資金代表社會財富的角度考察,貨幣儲蓄過程也是社會財富的積累過程。
3.儲蓄價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儲蓄是一種信用行為,信用具有還本付息的特徵。儲蓄的還本付息特徵使它具有明顯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儲戶將貨幣資金存人銀行等儲蓄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積累財富的作用。如果連本金都保不住,儲戶是不會參加儲蓄的。因此,儲蓄的保值性是儲戶進行儲蓄的最低要求,也是儲蓄的基本特徵;其次,儲戶將貨幣資金存入銀行等儲蓄機構,經過一段時間,不但要取回本金,還要帶來利息,這是信用行為的基本要求。儲蓄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儲蓄的收益水平。
⑨ 儲蓄規劃受哪些因素影響
儲蓄規劃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金融法規,人們的儲蓄習慣和收入等因素影響。
居民儲蓄存款的變動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儲蓄率的影響,而儲蓄率的變化受到通貨膨脹率以及通貨膨脹預期造成實際利率的變化,居民消費支出、房地產投資、金融投資收益及渠道的變化。
(9)儲蓄影響因素分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我們拿到銀行開出的存單後,一定要仔細核對存單上的金額大小寫是否與所存款項一致,直到確認沒有任何問題以後才可以離開。千萬不能等回家之後才發現問題。這時候就不容易說清楚了,很容易與銀行發生糾紛。
存單或者存摺是儲蓄者向銀行提取存款的唯一有效憑證,所以應該妥善保管,如果是因為其他一些因素造成存摺無法使用就麻煩了。比如存摺上因銀行工作人員的一時疏忽而忘記蓋章,那麼存摺就是無效存摺,這會給用戶提取存款無故添加諸多麻煩。
⑩ 請問大家知道影響居民儲蓄的因素有那些啊
五大因素影響居民儲蓄
趙曉強 2004-09-07 09:15
據媒體消息,央行行長周小川9月6日在上海參加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2004年貴金屬年會時表示,目前討論加息或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還是早了點,央行還要看8月份的數據;他還表示,目前市場有關「十一」期間央行可能加息的傳言,只代表市場的觀點,不代表央行的觀點。
這是中央銀行關於是否加息問題的最新表態。市場上之所以盛傳加息猜測,除了目前通脹壓力繼續維持、宏觀調控要防止反彈之外,也與今年以來居民儲蓄持續增幅下降有關。
金融業人士認為,影響居民儲蓄原因眾多,但並不是導致利率調整的決定因素,而目前就認定今年將出現儲蓄近10年高速增長的拐點還為時過早。
由於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已連續幾個月出現增幅下降,目前中國居民的儲蓄存款增幅已降至2002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居民儲蓄增幅的放緩使人們再一次關心「負利率」,如果通脹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而存款利率維持現有的水平,「負利率」可能會繼續影響居民儲蓄。
今年以來,居民儲蓄存款增幅下降已引起多方重視。到今年7月,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已連續5個月出現增幅下降,7月末,我國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比上年同期低3.6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有關專家分析,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出現連續幾個月的少增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實際存款負利率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分流;居民投資渠道增加較多,股票、基金、債券和保險的分流作用明顯;企業集資和民間借貸趨於活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儲蓄存款的分流;房地產價格上漲拉動居民投資增加;居民消費支出明顯增加。
當物價指數上漲速度超過銀行存款利率,就會導致銀行存款實際利率為負。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曾預測,2004年即使沒有任何新的漲價因素,全年物價上漲也會達到2.2%,而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98%。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連續攀升,6月份更是達到5%,存款實際利率已為—3.416%。負利率使居民儲蓄存款縮水,必然導致居民儲蓄意願減弱,消費意願上升。
今年以來的房地產投資熱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對通脹的預期。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中來源於購房者的定金及預付款為2955億元,同比增加941億元,增長46.7%,而居民用於購買房地產的資金很大部分來源於儲蓄存款。人民銀行有關數據顯示,從今年上半年居民金融資產與去年同期的比較,儲蓄同比增加—522億元,增加—4.9%;而股票、基金等其他金融資產同比增加2076億元,增加94.6%。在其他金融資產中,股票投資增加67.8%、可轉債投資增加—59.3%、憑證式國債投資增加705.9%、企業債投資增加30.8%、基金投資增加2262.4%、保險投資增長6.5%。僅基金和國債就分別增加1268億元和1143億元。
民間融資的活躍與企業資金緊張有關。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加強,許多企業紛紛以較高的利率通過集資、入股等形式融資,分流了一部分儲蓄存款。
對於居民儲蓄少增這一態勢是否會進一步持續,專家的觀點並不相同。有的認為,目前,中國的投資環境沒有根本的改善,居民儲蓄存款仍在相當長時期內是主要的投資形式,特別是對中低收入群體。
盡管今年年初基金的銷售出現「井噴」行情,許多投資基金的收益超過10%。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股市走低,基金收益也有所回落。由於目前公開發售的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投資於股票和債券,從長期看,如果中國的證券市場沒有根本的好轉,基金的持續發展也難以為繼。
而對影響儲蓄最立竿見影的存款利率,目前並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法。有關專家表示,如果負利率長期持續,居民存款意願仍將繼續減弱;盡管央行一直密切關注通貨膨脹的有關指標並採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但最為人們所關心的利率這一「殺手鐧」卻始終沒有出手。
據專家介紹,我國1992年也曾出現過居民儲蓄增長少增的情況,當時的通脹率高達兩位數,央行對此作出了較快的反應,1992年、1993年連續兩次加息,第二次加息後僅兩個月居民儲蓄存款即出現反彈。而此輪是否加息一直受各方的關注,且引發了經濟學界的一場大爭論,央行也是一次次表示要「觀察」。因此,密切注意各項經濟指標的變化,應成為人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