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戰略分析
企業在制定其發展戰略之前,需要對外部經營環境和自身內部條件進行全面分析,以便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且能夠指導企業運營管理的戰略方向和目標。
一、外部環境分析: 1、企業宏觀環境分析 主要包含對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分析,即戰略制定者非常熟悉的PEST分析,其中政治法律環境分析主要涉及到的因素有:政府政策、政府管制、國家政局、特種關稅、進出口限制等;經濟環境分析涉及到的有:經濟增長率、財政和貨幣政策、利率、匯率、消費模式、投資、通貨膨脹、可支配收入、勞動生產率水平等;技術環境分析涉及到的有:技術總體水平、技術突破、產品生命周期、技術變更速度、技術發展趨勢等;社會文化環境分析涉及到的有: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會價值觀、工作習慣、社會習俗、人口規模與分布等。 進行企業宏觀環境分析,主要目的是為了認清外部宏觀環境的形勢,從而確定對企業經營管理有哪些方面的影響,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制定自身發展的策略。例如: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水平是否能保障企業的增長預期,企業是否需要改變現有的產品結構、市場布局策略是否需要調整、技術水平是否需要進一步提高以滿足市場需求等等。 2、行業環境分析 行業環境分析包含行業周期分析、行業集中度分析、行業吸引力分析、行業結構分析及競爭對手分析等方面,其中行業周期分析是要確定企業所從事的行業是處於哪個發展階段(引入期、增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從而採取不同的發展策略來應對;行業集中度分析要確定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行業市場是否已經被幾個大的寡頭所壟斷,企業能否從中分得一份較大的市場份額,應採取何種競爭策略等;行業吸引力分析是為了確定行業發展是否有前景,一般來講,具有吸引力的行業具有一些特點,高進入障礙、買方和賣方議價能力不強、替代品威脅小、企業間競爭不激烈、行業增長快,而不具有吸引力的行業則反之。而行業結構分析則是使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五種競爭力模型進行分析,即行業內現有競爭者、潛在進入者、賣方議價能力、買方議價能力、替代品威脅五種影響行業結構的因素,從而確定行業內的競爭態勢和競爭平衡性。競爭對手的分析則需要比較詳盡地對從事同類或類似產品的企業,從其戰略目標、現行戰略、經營能力、可能採取的策略等方面的分析,以便自身採取對策,保證在競爭中獲勝。二、企業內部分析 1、企業資源分析 需要分析企業內外部的有形和無形的資源,有形資源包括財務資源、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組織資源等,具體表現為廠房、設備、機器、員工、資金等;無形資源包括技術、創新能力、聲譽等,具體表現為技術專利、信譽、品牌、外部合作等形式。 企業資源分析首先要分析現有資源,分析資源的利用情況、分析資源的應變能力,從而分析資源的平衡性,確定戰略的適應性,保證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條件,並確保通過資源重新配置或增加資源的方式來保證戰略的順利實施。 2、企業能力分析 主要包含對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企業管理水平、生產運營能力等方面分析,企業產品競爭能力主要體現在產品市場佔有率、市場覆蓋率、產品收益水平、銷售增長率、產品結構等方面;企業管理水平則體現運營管理效率、資源利用率、快速反應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制度健全性等方面;生產運營能力則主要反應在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金周轉能力等方面,具體有很多財務性指標可以進行衡量。 企業內部分析,主要是為了確定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運營能力、管理水平、產品競爭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從而為企業改進經營管理,提高自身運營能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充分認識自身條件的優勢和不足,為發展戰略的制定確定基本的思路。三、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結合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條件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確定企業自身的戰略定位,以及要採取的競爭策略。通過外部經營環境的分析,確定企業經營面對的機會和威脅;通過企業內部條件分析,發掘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確定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選定企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並確定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經營思路及採取的競爭策略,確保制訂出的戰略真正適合企業,並用於指導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快速發展。 因此,戰略分析需要多方面的考慮,涉及到國家宏觀環境、行業競爭態勢、企業自身能力等方方面面,需要從各個方面綜合分析,從而確定企業的行業地位及競爭策略,是一個非常復雜而又規模龐大的工作,也是戰略管理中最基礎卻又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㈡ 企業戰略分析和策略分析有什麼區別
企業戰略分析和策略分析有什麼區別?戰略分析是戰略規劃的第一個步驟,戰略規劃是戰略管理的前一半步驟。所以說,戰略分析是戰略管理的首要步驟,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步驟。前期分析不到位,後續的戰略規劃和戰略管理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在這里給您系統介紹下戰略分析的核心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外部環境分析的目的
首先來說,我們要清晰外部環境分析的核心目的到底是什麼。很多時候,大家在做戰略規劃的時候容易羅列各種政策、行業信息、行業報告,結果搜了半天資料和信息,總結了一大堆出來,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架構和處理這些信息,最終卻迷失在了信息的海洋當中。我們需要銘記的一點就是,戰略外部環境分析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找到我們的機會和威脅。機會就是指通過對外部環境的分析,未來對於本公司業務的有利生存點在哪裡。威脅就是指未來會出現哪些對我們現有業務不利的威脅點。如果明確了這兩個目的,那麼我們所有搜索資料的工作就有了針對性。有利於幫助我們佐證機會點的材料,我們就進行整理和論證,不利於說明我們機會點的,我們就主動過濾掉。對威脅點的處理也是一樣的。這樣就會讓我們前期在外部環境分析的過程當中過濾掉大量的信息,能節省我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㈢ 公司營銷策略分析
市場營銷策略是企業市場營銷部門根據公司總體戰略與業務單位戰略規劃,在綜合考慮外部市場機會和內部資源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市場,選擇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組合,並予以有效實施和控制的過程。
第一個內容:確定目標市場,首先是對市場進行細分,其次是目標市場選擇,選擇目標市場之後,下一步就是找出這些客戶有哪些需求,就是市場定位。流程就是:細分-選擇-定位。
先看市場細分,市場細分可以根據消費者市場和產業市場進行細分,依據消費者市場細分,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地理細分、人口細分、心理細分和行為細分。
①地理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消費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地理變數(包括城市農村、地形氣候、交通運輸等)來細分消費者市場。比如江浙滬與非江浙滬。
②人口細分。人口細分就是企業按照人口變數(包括年齡、性別、收入、職業、教育水平、家庭規模、家庭生命周期階段、宗教、種族、國籍等)來細分消費者市場。比如vivo手機的客戶群體就是年輕人。
③心理細分。心理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個性等心理變數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④行為細分。行為細分就是企業按照消費者購買或使用某種產品的時機、消費者對某種產品的使用率、消費者對品牌(或商店)的忠誠程度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態度等行為變數來細分消費者市場。
這些是根據消費者進行的市場細分,依據產業市場細分可以分為最終用戶、顧客規模、其他變數。(針對法人或企業)。
㈣ 分析一個企業的營銷策略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要進行市場細分,消費者市場細分依據有地理細分、人口細分、心理細分和行為細分。產業市場的細分依據有最終用戶、顧客規模等。接下來要選擇目標市場,可以選擇三種市場營銷方案:無差異市場營銷、差異市場營銷、集中市場營銷。
1、產品分析。利益點、價格、品牌等。
2、市場分析。客戶定位、競爭者、市場佔有率等。
3、渠道分析。渠道結構、渠道關系等
(4)策略分析擴展閱讀:
營銷途徑:
1、細分目標市場:
2、細化訂單供貨標准:
按客戶訂單組織貨源是煙草商業企業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貫穿於服務營銷的每一個環節。
3、推行供應鏈管理:
4、健全品類管理體系。
㈤ 策略分析是什麼職位
策略分析師更多的是對國家政策面進行分析後預判未來股市的整體運行,然後進行組合投資,一般來說,對某個行業有著比較深入的研究。目前還沒有策略分析師的統一認證
你是做什麼行業的,目前國內行業需求較多的是金融、保險、證券、股票等行業。
㈥ 目前常用的戰略分析工具有哪些
戰略分析工具是企業戰略咨詢及管理咨詢實務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
(一)SWOT分析法: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因此,清楚的確定公司的資源優勢和缺陷,了解公司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對於制定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內部因素評價法:又稱做為內部因素評價矩陣(IFE矩陣)是一種對內部因素進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從優勢和劣勢兩個方面找出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確定權數,再按企業對各關鍵因素的有效反應程度對各關鍵因素進行評分,最後算出企業的總加權分數。
(三)外部要素評價法:又稱做外部因素評價矩陣(EFE矩陣)是一種對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從機會和威脅兩個方面找出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各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確定權數,再按企業對各關鍵因素的有效反應程度對各關鍵因素進行評分,最後算出企業的總加權分數。
(四)競爭態勢評價法:又稱做競爭態勢矩陣(CPM矩陣)用於確認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及相對於該企業的戰略地位,以及主要競爭對手的特定優勢與弱點。CPM矩陣與IFE矩陣的權重和總加權分數的涵義相同。編制矩陣的方法也一樣。但是,CPM矩陣中的因素包括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的問題,評分則表示優勢和弱點。
(五)波士頓矩陣法:波士頓矩陣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BCG)等。
(6)策略分析擴展閱讀:
戰略分析工具是企業戰略咨詢及管理咨詢實務中經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戰略分析的目的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從復雜的信息與線索中,清理出重點影響客戶戰略形成的因素,以便於下一步的戰略選擇和制定。
㈦ 什麼是策略,何為策略分析
計謀
㈧ 教學策略分析是什麼
一、課前准備
1、 在教學前要弄清教學核心要求,學生的知識原點,理解能力,要達到什麼目的和效果.
2、弄清學生有哪些熟知的實驗或事例作為教學引入背景,並對事例進行加工。對於事例要多舉,用不完全歸納進行總結,在舉事例時要注意有各種代表性和層次性。
3、要深挖事例說明的問題,設計驅動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是不斷產生學習動機。
二、教學過程中
利用已設置好的教學策略不斷的引導學生探索,使之產成功感興趣中,不要時時讓其存在問題,激發它進一步學習動力。
㈨ 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即通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組織的內外環境,包括組織診斷和環境分析兩個部分
戰略分析工具的五分力是是指經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
(一)SWOT分析法:SWOT是一種分析方法,用來確定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
(二)內部因素評價法:又稱做為內部因素評價矩陣(IFE矩陣)
(三)外部要素評價法:又稱做外部因素評價矩陣(EFE矩陣)
(四)競爭態勢評價法:又稱做競爭態勢矩陣(CPM矩陣)
(五)波士頓矩陣法:波士頓矩陣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BC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