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貨幣黃金走勢的介紹
2012年,國內貴金屬市場繼續蓬勃發展,各類投資品種日益豐富。各大商業銀行在推出人民幣賬戶貴金屬投資品種之後,相繼推出了美元賬戶貴金屬投資品種。一方面,這省去了持有人民幣賬戶貴金屬的投資者在跟蹤以「美元/盎司」計價的國際貴金屬市場時所必須進行的換算操作;另一方面,該產品也將原先相互獨立的外匯賬戶與貴金屬賬戶聯系了起來。然而,這也產生了一個新問題,即如何在黃金、美元和其他國際貨幣之間進行有效的配置,從而實現最大收益。因此,本文簡要分析了黃金走勢同主要國際貨幣走勢相關性,希望能為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方面提供一定在參考。 (21世紀),黃金主要定價貨幣有美元、歐元、英鎊和澳元,這幾種貨幣也是外匯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幣種。美元不必多言,紐約,倫敦、法蘭克福等主要市場的黃金交易均可以美元報價和結算;歐元憑借歐元區巨大的經濟體量,自誕生起便在世界市場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英鎊雖然不及往昔,但得益於其老牌世界貨幣的地位,如今仍是主要的世界貨幣之一;澳大利亞依託其巨大的資源優勢,在農產品(5.80,-0.20,-3.33%)、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市場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澳元也與大宗商品價格保持著日益密切的聯系。因此,美元、歐元、英鎊和澳元是外匯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幣種。 由於黃金以及歐元、英鎊和澳元均可以美元報價,因此,為了能准確把握各類經濟事件對其影響,從而實現風險的有效規避和收益最大化,我們將主要貨幣走勢同黃金走勢作了簡要的相關性分析。 表 2012年金價與國際主要貨幣漲跌幅相關系數 通過採集2012年初至8月底黃金和三種主要貨幣的每日及每周漲跌幅數據,並以該組數據為樣本計算三種貨幣各自的漲跌幅與黃金漲跌幅的相關系數,我們可以發現三個特點:第一,短期影響力(日漲幅相關性)方面,和黃金相關度最高的參考指標不再是美元指數,而是歐元;第二,中長期影響力(周漲幅相關性)方面,歐元和黃金的相關性堪比美元指數,英鎊及澳元與黃金走勢的相關性僅為20%左右;第三,中期與短期一致性方面,歐元與黃金走勢相關性僅下降了3.78%左右,而英鎊和澳元則分別下降了大約10.52%和19.43% 。 就歷史數據分析,通過採集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底每周黃金和貨幣漲跌幅數據,並以每半年的數據量為樣本滾動計算三種貨幣各自的漲跌幅和黃金漲跌幅相關系數,我們可以發現,不僅不同貨幣與黃金走勢的相關性存在差異,即使是某一種貨幣,在不同時期,它同黃金的相關性也會發生變化。 如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澳元與黃金的相關性穩定在50%以上;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英鎊與黃金相關性逐步增強,並在2011年7月後取代澳元,成為與黃金走勢相關性最強的幣種;進入2012年,英鎊及澳元同黃金走勢的相關性趨於下降,歐元走勢與黃金的相關性逐步提升,二季度後相關系數穩定在50%左右。 另外,通過比較歐元計價與美元計價的黃金走勢可以發現:2012年3至8月,歐元計價的黃金價格維持在1250-1350歐元/盎司之間,形成區間震盪。該期間,歐元持續下行,帶動美元計價的黃金走出震盪下跌的行情。 綜上所述,截至2012年8月,歐元同黃金的相關性保持較高水平。由此可以推斷,影響歐元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對黃金市場構成相當大的影響。歐元區的主導因素無疑是歐洲債務危機,而短期內,歐洲債務問題仍然無法有效解決。因此,黃金投資者在關注美國市場在同時,可以加強對歐元區市場變化的關注。並且,考慮到歐元和黃金較高相關性的特點,在資產配置方面,可以綜合考慮在黃金和歐元資產上的投資比例,以控制風險。
『貳』 外匯貨幣對英日一般是跟隨美日走還是跟隨鎊美走
英日的貨幣對GBP/JPY,主要體現的是英鎊和日元間的交叉匯率的變化。從理論上版說,它既不會跟隨美權日(USD/JPY)匯率走,也不會跟隨鎊美(GBP/USD)匯率走。
因為在很多時候,由於美元的走強,或者走弱,美日和鎊美的匯率走向是一致的。美元指數下跌時候,日元和英鎊對美元都一起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英鎊對日元的匯率,則既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跌的,跟美元走勢的強弱沒有關系。
因此,交叉盤只是考慮兩個貨幣之間的強弱關系,而與兩個貨幣與美元走勢方向無關。
『叄』 外匯鎊美怎麼去看新聞
英日的貨幣對GBP/JPY,主要體現的是英鎊和日元間的交叉匯率的變化。從理論上說,版它既不會權跟隨美日(USD/JPY)匯率走,也不會跟隨鎊美(GBP/USD)匯率走。
因為在很多時候,由於美元的走強,或者走弱,美日和鎊美的匯率走向是一致的。美元指數下跌時候,日元和英鎊對美元都一起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英鎊對日元的匯率,則既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跌的,跟美元走勢的強弱沒有關系。
因此,交叉盤只是考慮兩個貨幣之間的強弱關系,而與兩個貨幣與美元走勢方向無關。
『肆』 黃金-英鎊-美元-國際儲備貨幣的發展歷程
黃金的發展
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頓森林制度終結期間,全球各個國家一直使用黃金作為單一或其中一種貨幣,國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積存黃金作為儲備的習慣。
英鎊發展
英鎊為英國的本位貨幣單位,由英格蘭銀行發行。輔市單位原為先令和便士,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1971年2月15日,英格蘭銀行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1英鎊等於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紙幣有5、10、20和50面額的英鎊,另有1、2、5、10、20、50新便士及1英鎊的鑄幣。
英國於1821年正式採用金本位制,英鎊成為英國的標准貨幣單位,每1英鎊含7.32238克純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廢除金本位制,金幣停止流通,英國停止兌換黃金。1925年5月13日,英國執行金塊本位制,以後又因世界經濟大危機而於1931年9月21日被迫放棄,英鎊演化成不能兌現的紙幣。但因外匯管制的需要,1946年12月18日仍規定英鎊含金量為3.58134克。
到20世紀初葉,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英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將英鎊匯率固定在1英鎊兌換4.03美元的水平上。1947年7月15日,英國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由於外匯儲備迅速流失,於同年8月份又恢復外匯管制。1949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貶值30.5%,將英鎊兌美元匯率貶到2.80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鎊再次貶值,兌美元匯率降至2.40美元,英鎊含金量也降為2.13281克。1971年8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後,英鎊開始以不變的含金量為基礎確定對美元的比價。同年12月18日美元正式貶值後,英鎊兌換美元的新的官方匯率升值為1英鎊兌換2.6057美元。實際匯率可在1英鎊兌換2.5471美元至2.6643美元的限度內浮動,波幅為4.5%左右。1973年3月19日,西歐八國組成聯合浮動集團,英國未參加,繼續單獨浮動。翌年1月,英鎊實際匯率製成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同年,英鎊區縮小,僅包括英國、愛爾蘭、開曼群島和海峽群島。英鎊發行的黃金准備至少相當於26.5億英鎊以上。1990年10月8日,英鎊加入歐洲貨幣體系,其對貨幣體系內各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6%。1992年9月16日,英國宣布英鎊暫時脫離歐洲貨幣體系。
英鎊是英國官方貨幣。英鎊在歐元被採用後,成為歷史最悠久的仍然被使用的貨幣。目前佔全球外匯儲備的第三名,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英鎊是第四大外匯交易幣種,在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後。雖然英鎊和歐元沒有固定匯率,然而,英鎊和歐元之間經常存在長期的同步走勢,雖然2006年中期以來這種趨勢已經減弱。對通脹的擔心導致英國央行自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早些時候調整利率,英鎊兌歐元也達到2003年1月以來最高價格。人們預計2007年利率仍然會上調。2007年4月18日,英鎊兌美元創26年新高,已經突破2美元的水平,這是自1992年以來的第一次。
由於英鎊的國家象徵意義,使得用歐元取代英鎊的主意一直受到部分英國公共部門的爭議。蘇格蘭保守黨宣稱,歐元的採用意味著本地特色鈔票的終結,因為歐洲央行不允許成員國或是下一級別政府設計鈔票。蘇格蘭國民黨也不認同採取單一歐洲貨幣,因為他們認為一個獨立的蘇格蘭應該有本國的特色貨幣,它的政黨政策中包括進入單一貨幣體系。
英鎊兌其他貨幣英鎊可以在全世界的外匯交易市場中被買賣,它的價值相對於其他貨幣是波動的。歷史上,英鎊一直是最有價值的基礎外匯品種。
美元發展
1792年,美元在北美十三州形成了貨幣區,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口的國家。
19世紀末,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1917年的1美元
1934年的100美元
1934年的10萬美元面額(只作為聯邦儲備銀行之間的結算券)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從1914年到1920年美國的價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後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決定治理通貨膨脹,試圖使價格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接下來是便一段通貨緊縮時期,價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內便從200降到140,下降了30%,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通貨緊縮。
雖然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擁有保障國際貿易和信貸安全,方便生產成本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風險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然而,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貨幣體系更是亂成一團。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的狀況,1943年,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即「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
「懷特計劃」主張取消外匯管制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制,設立一個國際穩定基金組織發行一種國際貨幣,使各國貨幣與之保持固定比價,也就是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會員國貨幣都要與「尤尼它」保持固定比價,不經「基金」會員國四分之三的投票權通過,會員國貨幣不得貶值。而「凱恩斯計劃」則從當時英國黃金儲備缺乏出發,主張建立一個世界性中央銀行,將各國的債權、債務通過它的存款賬戶轉賬進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它們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蘇聯的狀況也同英法一樣,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納粹德國的侵略;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0%,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相當於整個自由世界黃金儲備的3/4,這使它登上了自由主義世界盟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伍』 英鎊今後的走勢
會降來的。匯率應該不會再高了自,一般高峰也就1比15左右。因為最近這段時間是旅遊或出國學習的熱季,換的人多,所以就把匯率抬高了。等過了這段時間,肯定會降下來的。
可以先帶一小部分出去,夠短期開銷就好。其餘的等匯率降了之後,再換了匯過去也不遲
『陸』 美國股市下跌對我國股市影響的預測
從網上抄來的或許對你有用
一場全球性的信貸緊縮快要來臨了嗎?也許是的。新興市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蘭、韓國等國股市普跌2%以上;美國國內情況更加危急,新房銷售下降6.6%,說明緊縮情況十分明顯。更嚴重的是,從房屋次級債市場已經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貝爾斯通、雷曼兄弟發行的企業債遭到市場普遍冷遇,克萊斯勒的200億美元企業債乏人問津,國外財經人士聲稱,全球性的風險資產的重估已開始。
周洛華先生說,與以往國外政府在大選年主動加息抑制物價上漲爭取選票不同,這次是由次級債市場所引發的資產價格重估,進而引發政府被動實行緊縮政策。美元兌歐元英鎊均創下歷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與日元融資套利者正在加緊平倉。
因此,美國政府並未心滿意足地欣賞緊縮帶來的好處,而是四處尋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 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但一些市場人士估計,目前暴露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到5000億美元,間接影響則可能蔓延到整個房地產業,導致全國房價重估,以至於拖累整個美國經濟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 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貨幣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國際投資者與A股市場一樣,患上了風險麻木症,他們忙著進行套利交易,或者將手中的貨幣盡快地轉換成實物與資產,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突如其來的次級債使得危機意識突然被喚醒,世界資金的套利鏈條中斷,令新興市場股市步伐大亂。
中國股市從來都有自己的邏輯,由於資本項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之間築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壩,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漲大跌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但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這道不斷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沖擊的堤壩的強韌度,隨著中國金融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堤壩的作用會越來越弱,中國股市很快將會感受到環球同此涼熱。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從表面上來看,國際資金流入減少與人民幣升值的效果可以對沖,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實際上,如果人民幣在外界壓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發A股市場大漲,是非常可怕的信號,這說明,A股市場的大漲是外界壓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產物,是國際投機的結果,而主要不是中國企業效率提升的結果。因此,中國股市的上漲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要人民幣繼續升值1%以上,投資者就應該考慮高位了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
『柒』 為什麼鎊美和美日走勢經常相反
這兩個都是直盤貨幣對,也就是都是包含美元的貨幣對,不同在於美元的位置不同,一個在後一個在前,因此兩者的走勢就會呈現相反的走勢。
『捌』 鎊美,歐美,澳美外匯趨勢是一樣的么
只能說三者的走勢基本一致,畢竟都是以美元為分母,但是小部分時候會出現不同,比如根據英國(鎊美)、歐元區(歐美)和澳大利亞的數據或者貨幣政策不同,從而這三種貨幣對的走勢出現差異
『玖』 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 現在與未來
次貸危機蔓延 美國經濟衰退日益加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03:15 中華工商時報
隨著次貸危機帶來的影響逐漸顯現,經濟學家們對於美國經濟如何發展似乎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而對於美元及英鎊明年的走勢卻抱樂觀態度。
由於次貸危機的蔓延,大部分經濟學家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加強,與此同時,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恐慌心態也愈加嚴重。美國經濟似乎正進入亂流區。
根據《市場觀察》所做的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大部分經濟學家預計11月新建屋數將下跌3.3%,從10月的123萬下調至119萬。瑞士再保資本市場公司首席經濟學家K u r t K a r l甚至預測,本季新建屋數將跌至100萬以下。而最近的一次跌破這一數據是1991年第一季。當時平均開工屋數為89.4萬,恰好也是經濟下滑時期。
除對房屋市場持續不看好外,經濟學家對即將於本周五公布的CPI等指數的預測也不樂觀。上周五公布的CPI數據上揚0.8%,創下兩年多來最大漲幅,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於通貨膨脹的恐慌。分析人士預測,11月消費者支出預估也將推升至0.8%,強勢的零售市場以及天然氣價格上漲將是最大的幕後推手。
經濟學家認為,為了適應通脹現狀,人們的消費將更加趨於理性。經濟學家預估,12月消費者情緒指數將繼本月初的兩年來新低點74.5,而下滑至74.3。
但在擔憂通脹的同時,許多經濟學家卻都相信經濟放緩會減輕通貨膨脹的壓力。據最新的調查顯現,目前大多數經濟學家都預測美國經濟將持續降溫,甚至少部分專家推測美國會出現經濟緊縮。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貨幣策略師M a rc C h and le r說,美國目前雖然處於經濟降溫的階段,但經濟成長率卻仍可達到兩季的平均水平,這是歐洲與日本難以想像的。
K u r t K a r l分析指出:「經濟正在迅速衰弱下去,我認為這個可能性達45%,並且比例還會增加。」
為避免整體經濟受到次貸危機拖累,美聯儲開始推出積極的搶救措施,但卻因此加速了美元的貶勢。盡管美元匯率在年底出現小幅上漲,但今年美元兌英鎊貶值的幅度仍可能超過3%、兌日元超過5%、兌歐元約9%及兌加元約14%。
盡管美元狀態目前並不樂觀,但分析師卻表示美元明年將不會持續弱勢。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於何時復甦尚難以確定,但美國的金融體系卻可望最終走出金融危機谷底。
盈透分析師A nd rew W ilk in son說,在銀行體系狀況已經很清楚的情況下,不看好美元的證據似乎並不充分。他推測美元兌歐元在2008年可望升至1.30美元,甚至兌英鎊達1.90美元,也不必感到驚訝,美元兌日元(108.12,-0.0500,-0.05%,吧)則可能回升至120日元。分析師指出,由於美國經濟降溫的情況將持續蔓延至世界其它地區,美元的相對吸引力將逐漸浮現。
與此同時,部分分析師認為連續3周貶值的英鎊也將恢復升勢。今年以來,英鎊兌加幣貶值了10%,兌歐元貶值了5.8%。
分析師認為,雖然英國經濟已經連續15年增長,同時在7大工業國中的利率最高,但鑒於通脹以及經濟加速成長態勢,英國央行應當不會像美聯儲一樣採取快速降息的做法。
雷曼兄弟駐紐約的分析師Am itabh A ro ra日前發布報告指出,歐洲無法獨自擺脫美國經濟放緩的干擾,明年歐洲央行必將調降利率以支持經濟成長。A ro ra表示,鑒於歐洲地區的經濟成長落後美國,預計歐洲央行明年將調降目標利率兩個百分點至3.5%。
分析師強調,美國經濟大幅衰退的沖擊,將嚴重影響全球以及歐元區的成長。但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區的經濟成長情況並不會像雷曼預估得那麼糟糕。(19H1)記者: -本報記者劉婷婷
【 新浪財經吧
『拾』 為什麼好多人都只做英美貨幣對歐美,英美各有什麼特點啊
歐美,鎊美都是屬於直盤貨幣對,點差小,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動態又是外匯市場的主角,因此歐美和鎊美相對會較容易分析。
鎊美相比較於歐美會稍難分析,尤其是在歐盤時間段,鎊美有時候的走勢會比較難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