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餐飲上新三板應該注意哪些關鍵點
作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財務透明,經營過程中的成本、銷售收入和利潤都要有據可查,而且價格准確。但是現在的餐飲企業,除了極少數相對正規的公司,絕大多數進貨都會選擇批發市場而非正規超市,批發市場的特點是價格基本靠談,銷售者基本都是小商販,大多沒有發票,也沒有穩定的成交價格。
而且餐飲企業的銷售收入投資者也難以掌握確切數據,目前在餐館就餐的人基本沒有索要發票的習慣,而且餐飲企業也樂於採用贈送飲料或價格打折的方式賄賂顧客以達到不開發票的目的。雖然能夠申請上市的餐飲企業一般不會誘導客人不開發票,但是進貨成本很難讓投資者信任,而且總有一些客人不要發票,於是餐飲企業的利潤調節顯得比其他公司都要容易,這也導致在IPO審核過程中對有計劃上市的餐飲企業提出更高的審核要求。
不僅如此,餐飲企業業績不穩定,缺少持續的增長性,也是導致餐飲企業上市難的重要原因。有兩個明顯的例子,一個是俏江南,這是一家定位高檔消費的餐飲企業,一度在A股IPO排隊,但最終准備赴港上市。如今在限制「三公」消費的沖擊下,該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曾經的高檔酒家如今已經開始賣起了盒飯。再一個就是湘鄂情,目前A股市場最後一家上市的餐飲企業,但在上市的短短幾年中,餐飲業務難以為繼,如今該公司已改名中科雲網,徹底向餐飲業說再見了。正是基於餐飲企業這種不良的表現,讓發審委放行餐飲業IPO無疑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此外,從餐飲業的發展來說,也不適合採取快速擴容的方式。對於有的行業來說,擴大產能有利於提高企業效益。但餐飲業卻並非如此,迅速擴張的結果甚至會成為公司發展的負擔,這方面俏江南已經成了反面典型。因此,餐飲業的發展適合穩扎穩打,由於餐飲業本身並不缺少流動性,其實也無須向市場進行巨額融資,這種巨額融資帶給餐飲業的更多是負面影響。因此說得更直白一些,餐飲業的發展並不需要通過IPO來進行巨額融資。
正是基於餐飲業的上述特性,餐飲企業出現上市荒雖然顯得有些極端,但總體上還算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真的讓餐飲企業大量上市了,市場上無非多幾個講故事的「故事大王」而已,無非是讓這些餐飲企業的老闆們到市場上來套現而已,最終把風險都轉嫁給投資者。
那麼資本市場如何為餐飲企業的發展服務呢?(新三板資本圈)認為:新三板是一個比較好的去向。如果餐飲企業的老闆們不是為了上市套現的話,餐飲企業掛牌新三板是可行的。一方面新三板的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有較好的風險承擔能力與價格定位能力。另一方面在新三板掛牌可以解決餐飲企業並不太高的融資需求,這是與餐飲企業的正常發展相匹配的。在此基礎上,有關餐飲企業如果能夠保持三五年的持續穩定發展,屆時再將這些企業安排到主板上市也不遲。目前通過新三板資本圈上新三板的餐飲企業也有很多。
『貳』 餐飲績效管理案例分析,課本作業。急........................
一、 該企業在績效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
1.績效考核體系制度缺失
2.績效考核評估無標准
3.績效考核監督反饋
二、 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企業管理人和制度管理的問題(HR管理模塊,特別是績效模塊管理問題)
三. 請你對身邊的餐飲企業進行調查,了解餐飲企業的運作特點與運作模式,在此基礎上,緊扣案例企業實際,提出改進措施。
哦噢,抱歉我已經很盡力了,這點實在沒能幫您調查,這個很大問題是管理領導層人員以及企業管理制度的(績效管理)問題,但是可以給你參考下績效專家胡雯艷老師的績效管理相關資料,具體你可以網路一下績效專家胡雯艷。
『叄』 餐飲業案例分析
協會牽頭,企業聯合漲價 打著「世界方便麵協會中國分會」的旗號,多次組織方便麵企業開會商討聯合漲價事宜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目前正在自食苦果,自8月20日起兩個月內都不得開展任何活動。如今,又有行業組織步其後塵。國家發改委昨日通報的6起價格違法案例中的3起都和行業協會有關。8月中旬,吉林市干豆腐製品的批發價一度統一從每公斤4元漲到4.6元。原來是吉林市豆製品協會於8月8日召集了10餘家豆製品企業開會,串通提高全市干豆腐價格。不光是食品企業,網吧也來湊熱鬧。河北省衡水市網吧協會早在5月29日便制定了全市網吧統一上網價格(會員每小時1.5元,非會員2元,統一之前各網吧的價格一般為1-1.5元)。結果也難逃被物價局認定違反《價格法》的命運。
『肆』 親們,怎樣做餐飲企業市場營銷策劃案例分析
進行SOFT分析,對當前市場威脅及機遇進行分析,找出市場切入點,不過還是找專門的營銷團隊才行,關祿永餐飲營銷做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