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3年中國城市GDP排名怎麼樣
2013年全國各省市GDP排名(最後更新日期:2014年1月20日)
1、廣東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6.23億元 ,比上年增長8.5%
2、江蘇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5.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6%
3、山東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5.5萬億,比上年增長9.6%
4、浙江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3.7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2%
台灣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億台幣,比上年增長,摺合人民幣3.2萬億元
5、河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3.15萬億,比上年增長9.0%
6、河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7、遼寧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8、四川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2.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0%
9、湖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2.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0%
10、湖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11、上海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2.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7%
12、福建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21910億元,比上年增長11%
13、北京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14、安徽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9萬億,比上年增長10.5%
香港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億港元,比上年增長%,摺合人民幣億元
15、內蒙古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
16、陝西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17、黑龍江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18、廣西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19、江西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4338.5億元 ,比上年增長10.1%
20、天津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143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21、山西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22、吉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23、重慶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26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24、雲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11720.9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
25、新疆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8510億,比上年增長11.1%
26、貴州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8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7%
27、甘肅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6300億元,增長12.1%
28、海南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澳門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29、寧夏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30、青海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480億元,增長18%
31、西藏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② 2013年各省GDP排名
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2013年GDP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廣東省GDP總量率先突破六萬億大關,蟬聯第一;天津的人均GDP率先突破10萬元大關,連續兩年居首。
各省GDP排名並未有太大變化;前十名的位置保持不變;福建、天津、吉林、重慶排名有所上升;上海、江西、廣西、山西排名則有所下降;西藏、青海、寧夏則依舊排在倒數前三名。
雖然廣東、江蘇、山東的GDP總量為全國前三名,但人均GDP排名卻並沒那麼靠前,按人均GDP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內蒙古、遼寧、廣東、福建、山東。其中人均GDP突破10萬元的只有天津。
③ 2013年中國的GDP是多少,世界排名第幾
2013年全國GDP為56.89萬億元,折算成美元為:9185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2013年美國GDP總量168,030億美元,中國佔美國GDP總量的54.66%。
④ 2013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為多少GDP,實際增長率是多少
2013年 第四季度 568,845.21 (億元)
2013年 第三季度 387,100.24
2013年 第二季度 248,024.45
2013年 第一季度 118,862.08
2013年 第四季度 7.7 (%)
2013年 第三季度 7.7
2013年 第二季度 7.6
2013年 第一季度 7.7
⑤ 2013全國GDP省份排名
2013年中國各省市gdp排名 各省gdp排行 2013年中國gdp排名(2013-02-12 廣東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7067.92億元,比上年增長8.2% 江蘇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4058.22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山東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0013.24億元,比上年增長9.8% 浙江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34606.3億元,比上年增長8% 河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981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河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6575.01億元,比上年增長9.6% 遼寧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4801.3億元,比上年增長9.5% 四川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384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6% 湖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2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湖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215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上海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0101.33億元,比上年增長7.5% 福建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9701.7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北京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780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7% 安徽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72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 內蒙古2012全年年地區生產總值15988.34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陝西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4451.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黑龍江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369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 廣西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3031.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江西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948.48億元,比上年增長11% 天津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88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8% 山西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2112.81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吉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1937.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 重慶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1459億,比上年增長13.6% 雲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030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新疆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466.32億元,比上年增長12% 貴州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802.2億元,比上年增長14% 甘肅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650.2億元,比上年增長13% 海南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855.26億元,比上年增長9.1% 寧夏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326.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5% 青海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884.54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西藏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95.58億元,比上年增長12%
⑥ 中國2013年GDP是多少
樓主您好!今年中國的GDP,要等到明年才知道,因為今年還沒有過去啊!等明年的1月份就可以知道今年的GDP是多少了!
2012年,中 國的 GDP: 8.4097萬億美元, GDP增長率為7.8%(大中華區合計91904億美元)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⑦ 中國GDP的2013年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568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比上年增加近5萬億元,這一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
國家統計局2013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結果如下: 2013年GDP初步核算數據 絕對額(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 GDP 568845 7.7 第一產業 56957 4.0 農林牧漁業 56957 4.0 第二產業 249684 7.8 工業 210689 7.6 建築業 38995 9.5 第三產業 262204 8.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7283 7.2 批發和零售業 55672 10.3 住宿和餐飲業 11494 5.3 金融業 33535 10.1 房地產業 33295 6.6 其他服務業 100925 7.7 註:絕對額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將中國各省份2013的GDP總量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做一個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排名前五名的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在全球的排名為第16位、17位、19位、24位和28位。
中國GDP總量已達日本的兩倍。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首次超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僅僅過去了三年,中國的GDP總量又達到了日本的兩倍。
1952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按現價估計為2390億元。在總量上這個數字佔有世界幾乎3%的份額,同時也是日本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僅僅為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飛速發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舉超過印度,最後在九十年代更是達到了175%的高峰。然而中國的繁榮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時近幾年中國已經努力將其繁榮擴展至內陸省份和東北傳統工業帶。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試圖將中央計劃與市場主導化改革相結合,提高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質量同時不加劇通貨膨脹、失業和財政赤字;謀求農業改革,破除公社體系和引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讓農民在農業活動中有更大的自主決定權;政府還鼓勵非農業活動,比如鄉村地區的農村企業;促使國有企業更加自主的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並且促進大陸與境外貿易企業的直接接觸;同時也更加地依賴境外的資金與進口。
⑧ 中國2013年GDP為什麼要保穩定和質量
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穩增長替代控物價,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來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方向和主要任務也已經明確,「穩中求進」的2012中國經濟發展輪廓清晰顯現。
穩增長
就是堅持擴大內需、穩定外需,努力克服國內外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繼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嚴格財政收支管理,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貨幣政策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
「防止經濟增速回落過快引發社會問題」
[解讀] 「防止經濟增速回落過快引發社會問題」
在內外因素作用下,中國經濟增速已從今年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速「失速」的擔憂再起。
這次會議在提出明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時,第一條就是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統籌處理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
「中國經濟增速在回落,增速適度回落是我們期望的。但要防止經濟增速回落過快,引發就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所以要穩住經濟增長。」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指出。
「積極財政政策賦予了新的內涵,更加註重結構性減稅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貨幣政策雖方向不變,但將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中小企業、在建項目等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分析認為。
控物價
就是繼續採取綜合措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出現反彈。
○堅持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明年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解讀] 「物價總水平仍處高位,生活壓力較大」
11月份4.2%的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比年中峰值回落了2.3個百分點。價格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百姓感受來看,物價仍居高位。
石家莊市民張媛常去超市買菜,最近超市供應的特價菜增多了,她心裡踏實了許多。可是她還是希望價格能再落一些,畢竟前兩年漲得太厲害了。
雖然近期價格漲幅有所回落,但物價總水平仍處高位,低收入群體生活壓力較大。加上國內勞動力、資源等價格上漲形成的成本推動因素,以及歐美國家新一輪貨幣量化寬松政策的不確定性,未來價格走勢不容樂觀。王一鳴指出,當前通脹壓力主要集中在成本推動的價格上漲,以及輸入性通脹的不確定性上。
調結構
就是突出主題,貫穿主線,有扶有控,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合理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收入,堅決打擊商業欺詐、制假售假行為。
○確保國家已經批准開工的在建水利、鐵路、重大裝備等項目資金需求。
○加強環境保護,重點抓好大氣、水體、重金屬、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解讀] 「決定中國經濟能否在國際環境中突圍」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有目共睹,危機背後蘊含的機遇如何抓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決定著中國經濟能否在陰霾的國際環境中突圍,也決定著中國能否在新一輪國際產業格局調整中占據先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中國這樣的經濟大國,不能把經濟發展的希望長期寄託在外需上。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遠未完成,蘊含的內需潛力驚人。
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加快壯大文化產業等。
惠民生
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決緊迫性問題,切實辦成一些讓人民群眾看得見、得實惠的好事實事。
○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加強就業扶助,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小型微型企業發展。
○幫助農民工逐步解決在就業、居住、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遇到的困難,有序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進城落戶。
[解讀] 「讓老百姓分享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
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經濟形勢越復雜,保障和改善民生越重要。
胡耀輝是在重慶工作的一名大學畢業生,畢業5年搬了5次家。今年春節過後,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遞交了保障房申請,結果被搖中。現在,他家門口就有輕軌和公交。
這次會議提出,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工作,逐步解決城鎮低收入群眾、新就業職工、農民工住房困難。會議還要求,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社保體系,重視農民工在城鎮的工作生活問題,繼續做好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等。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認為,「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是協調發展的,這樣才能提高發展的包容性,讓老百姓分享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
抓改革
就是以更大的決心和氣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解決影響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和房產稅改革試點,合理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全面改革資源稅制度,研究推進環境保護稅改革。
○完善原油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逐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
促和諧
就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積極有效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隱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統籌處理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系,特別是要把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防範經濟運行中的潛在風險放在宏觀調控的重要位置。
○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背景] GDP下行壓力與CPI上漲壓力並存
據新華社電會議強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潛在風險。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加強風險評估,及早准備預案,及時採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種風險。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復雜,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我們要更加註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增強應對能力。
[聲音] 「經濟緩一緩更利於理性發展」
「這次會議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求穩顯然是明年的主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經濟增速回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壞事,因為經濟不可能總是高速增長。國民經濟緩一緩,可以讓整個生產力相對穩定,這是下一步中國經濟理性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周其仁表示,「經濟周期有夏天,也有冬天。關鍵是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事情。」
在他看來,作為中國的宏觀政策,一定要保持穩定,「過日子的時候踩點剎車,貨幣政策從原來的寬松轉向穩健,很多人有意見,但是是必要的。」
⑨ 中國歷年GDP走勢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GDP每年增長7.2%。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符合預期的6%-6.5%的目標。
從2013年到2016年,GDP的年均增長率為7.2%,高於同期世界的2.6%和發展中經濟體的4%的平均年增長率,年均444.130萬億美元 元(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平穩,發展平穩。 其GDP同比增長6.9%,並且連續八個季度保持穩定在6.7%-6.9%的增長率。
2019年全年的GDP按季度劃分,第一季度同比增長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長6.0% 。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 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 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9)2013年全國gdp分析擴展閱讀:
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
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0%,製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12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3.2%,51.2%和51.1%,均高於臨界點。
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01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個百分點;其中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10 月份為下降 9.9%。
⑩ 2013年中國的gdp是多少
初步核算數據為:復制568845億元人民幣;折算成美元為:9185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168030億美元的54.66%;中國人均GDP6767美元,美國為53152美元,中國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12.73%
2014年6~8月份有初步核實數據!
2015年1月上旬會有最終核實數據!因為2013年是經濟普查年,所以,2015年1月份公布的最終核實數據將會大幅提高!個人預計2013年GDP最終核實數據為58.5萬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