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國際資本流入分析

國際資本流入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21 10:37:41

Ⅰ 試分析當前國際資本流動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經濟原因:國抄際資本市場上的資本供給與需求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原因。
(2)金融原因:一是國際范圍內存在巨額金融資產,需要通過國際資本流動實現保值和增值;二是由於各金融市場的收益率和風險狀況存在巨大差別,在不同市場流動有利於資本實現收益和風險的最佳組合。 (3)制度原因。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國逐步放鬆外匯管制、資本管制乃至於金融管制,開放銀行信貸和證券市場的自由化制度安排推動了國際資本的流動。
(4)技術及其他因素:電子技術、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世界金融中心連為一體,使國際資本流動的便利度和速度大為加快。
國際資本流動的正面效應:(1)一體化效應:有利於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市場一體化以及金融市場資產價格與收益的一體化。(2)放大效應:國際資本流動產生的杠桿效應、羊群效應使國際資本流動對一國乃至全球經濟發揮遠遠超過其實力的影響。
國際資本流動的負面效應:(1)對經濟主權的沖擊。(2)對國內金融市場的沖擊。(3)對匯率和國際收支的沖擊

Ⅱ 如何系統、專業地對國際資本流動進行分析

一、危機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路徑分析

全球金融危機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對國際資本流動形成沖擊:一是由於流動性短缺和信貸緊縮,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從海外大量抽回資金。二是為了應對危機,許多金融機構和企業採取了出售資產、裁員、推遲或取消投資等措施,造成海外投資下降。三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減少了中東、拉美等原油和資源出口國的資本流入流出。四是各國進出口貿易大幅度下滑,減少了與國際貿易相關的國際投資活動。五是在危機沖擊下,企業可用於投資的資金來源減少。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08年前三個季度,國際銀團貸款分別下降23.9%、40.8%和37.6%;全球負債證券凈發行額分別下降29.6%、52.6%和79.6%;國際股權融資分別下降36.2%、23.4%和88.3%。六是股市低迷不僅導致企業直接融資減少,還導致使用股票作為杠桿收購手段的跨國公司並購活動減少。據估計,2008年全球股市市值損失達40%,全球跨國公司並購總額下降27.7%。

二、全球國際資本流動情況的分析和預測

(一)2007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快速增長及其原因

從2004年起,全球對外直接投資(FDI)迅速增長,2007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8330億美元,同比增長30%。其中,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2480億美元,同比增長33%,美國是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最大的接受國,位於第二至第五位的國家分別是英國、法國、加拿大和荷蘭。歐盟是吸引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最多的地區,幾乎占發達國家總流入量的三分之二。

2007年,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達5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居於前三位的分別是中國、中國香港和俄羅斯。

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是跨國兼並和收購

Ⅲ 分析國際資本流動對我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一、長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的一般影響 (1)形成全球利潤最大化。長期資本流動可以增加世界經濟的總產值與總利潤,並趨於最大化。因為,資本在國際間進行轉移的一個原因,就是資本輸出的盈利大於資本留守在國內投資的盈利,這意味著輸出國因資本輸出,在資本輸入國創造的產值,會大於資本輸出國因資本流出而減少的總產值。這樣,資本流動必然增加了世界的總產值和總利潤,而且資本流動一般是遵循哪裡利潤率高往哪裡流動的原則,最終會促使全球利潤最大化。 (2)加速世界經濟的國際化。生產國際化、市場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是世界經濟國際化的主要標志。這三個國際化之間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推動了整體經濟的發展, 二次大戰後,資本流動國際化已經形成一個趨勢,80年代以來更有增無減。尤其資本流動國際化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不斷充實,如全球金融市場的建立與完善,高科技的發明與運用,新金融主體的誕生與金融業務的創新,以及知識的累積、思維的變化等等,這些都使資本流動規模大增,流速加快,影響更廣,而其所創造的雄厚的物質基礎,又反過來推動生產國際化與市場國際化,使世界經濟在更廣的空間、更高的水平上獲得發展。 (3)加深了貨幣信用國際化。首先,加深了金融業的國際化。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促使了金融業尤其銀行業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建立,銀行網路遍布全球,同時也促使了跨國銀行的發展與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這些都為國際金融市場增添了豐富的內容。目前,不少國家的金融業已成為離岸金融業或境外金融業而完全國際化。其次,促使以貨幣形式出現的資本遍布全球,如國際資本流動使以借貸形式和證券形式體現的國際資本大為發展,滲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再次,國際資本流動主體的多元化,使多種貨幣共同構成國際支付手段。目前,幾個長期資本比較充裕的國家,其貨幣都比較堅挺,持有這些貨幣,意味著更廣泛地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購買力在國際間的轉移或可更有選擇餘地地擁有清償國際間的債權債務的手段。可見,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貨幣信用的國際化。 2、對資本輸出國的影響 在一般情形下,長期資本流動對資本輸出國的影響有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 積極影響: (1)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效益。 長期資本輸出國一般是資本較充裕或某些生產技術具有優勢的國家。這些國家由於總投資額或在某項生產技術領域的投資額增多;其資本的邊際效益就會遞減,由此使新增加的投資的預期利潤率降低。如果將這些預期利潤率較低的投資額,轉投入到資本較少或某項技術較落後的國家,便可提高資本使用的邊際效益,增加投資的總收益,進而為資本輸出國帶來更可觀的利潤。 (2)可以帶動商品出口。 長期資本輸出會對輸出國的商品出口起推動作用,從而增加出口貿易的利潤收入,刺激國內的經濟增長。如某些國家採用出口信貸方式,使對外貸款(即資本輸出)與購買本國的成套設備或某些產品相聯系,從而達到帶動出口的目的。 (3)可以迅速地進入或擴大海外商品銷售市場。 (4)可以為剩餘資本尋求出路,生息獲利。 (5)有利於提高國際地位。資本輸出,一般來說意味著該國的物質基礎較為雄厚,意味著該國更有能力加強同其它國家的政治與經濟聯系,從而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國際聲譽或地位。 消極的影響: (1)必須承擔資本輸出的經濟和政治風險。 當今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錯綜復雜,資本輸出-不小心,如投資方向錯誤,就會產生經濟業務的風險.此外,還得承擔投資的政治性風險。這體現在資本輸入國發生政變成政治變革,就可能會實施不利於外國資本輸出的法令,如沒收投資資本,甚至拒絕償還外債等。在國際債務歷史上,曾經發生過有的國家因陷入債務危機而停止還債的現象,便是-個明證。 (2)會對輸出國經濟發展造成壓力。 在貨幣資本總額一定的條件下,資本輸出會使本國的投資下降,從而減少國內的就業機會,降低國內的財政收入,加劇國內市場競爭,進而影響國內的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 3、對資本輸入國的影響 積極影響: (1)可以彌補輸入國資本不足。 一個國家獲得的間接投資,通過市場機制或其他手段會流向資金缺乏的部門和地區;一個國家獲得直接投資,則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國內某些產業的空心化現象。其結果,既解決了資金不足問題,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可以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獲得先進的管理經驗。 長期資本流動的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投資。該投資的特點就是能給輸入國直接帶來技術、設備,甚至是銷售市場。因此,只要輸入得當,政策科學,資本輸入無疑會提高本國的勞動生產率,增加經濟效益,加速經濟發展進程。 (3)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資本輸入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用來創建新企業或改造老企業,這對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是如此。這樣,就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有利於增加國民生產總值,進而有利於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 (4)可以改善國際收支。 一方面,輸入資本,建立外向型企業,實現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就有利於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進而起到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另一方面,資本以存款形式進入,也可能形成一國國際收支的來源。 消極影響: (1)可能會引發債務危機。 輸入國若輸入資本過多,超過本國承受能力,則可能會出現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導致債務危機的爆發。 (2)可能使本國經濟陷入被動境地。 輸入資本過多又管理不善並使本國經濟不能獲得長勁發展的話,輸入國就會對外產生很強的依賴性。這樣,一旦外國資本停止輸出或抽走資本時,本國經濟發展就會陷入被動的境地,甚至使本國的政治主權受到侵犯。 (3)加劇國內市場競爭。 大量外國企業如果把產品就地銷售,必然會使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從而使國內企業的發展受到影響。 二、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1、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或銀行)提供的短期資金融通,如預付貸款、延期付款及票據貼現等,都有利於國際貿易雙方獲得資金便利,從而有利於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 2、對各國國際收支的影響 (1)當一國出現暫時性的國際收支失衡時,短期資本流動有利於調節失衡。 當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暫時性逆差時,該國的貨幣匯率就會下跌,如果投機者意識到這種匯率下跌僅是暫時的,預期不久就會上升,於是就按較低匯率買進該國貨幣,等待匯率上升後再以較高的匯率賣出,這樣就形成了該國的短期資本流入之勢,這種趨勢顯然有利於調節該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反之,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暫時性順差時,該國匯率會上升,如果投機者意識到該匯率上升只是暫時的,預期不久會回落,於是就按較高的匯率賣出該國貨幣,等待匯率回落後再以較低的匯率買進該國貨幣。這種投機行為形成該國的短期資本流出,這也顯然有利於減少該國出現的暫時性順差。 (2)當一國出現持續性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則投機性和保值性短期資本流動會加劇該國的國際收支失衡狀態。 當一個國家出現持續性逆差時,該國的貨幣匯率就會持續下跌,如果投機者預期到該國貨幣匯率還會進一步下跌時,他就會賣出該國貨幣,買進其他貨幣,以期該國貨幣貶值,其他貨幣升值後獲利。這種投機行為,會使該國的資本流出,從而會擴大逆差,加劇國際收支失衡。反之,當一個國家出現持續性順差時,這個國家的貨幣匯率就會持續上升,如果投機者預期到這種匯率還會上升,他就會賣出其他貨幣,買進該國貨幣,以期該國貨幣升值後獲利。這種投機行為,會使該國順差擴大,從而也加劇了國際收支失衡。 3、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短期資本流動會加劇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表現在它會造成匯率大起大落,投機更加盛行。如上所述,一國發生短期性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匯率將發生波動。因為投機者這時是在外匯供不應求,本幣匯率偏低時,賣出外匯、買進本幣,或在外匯供大於求,本幣匯率偏高時,買進外匯、賣出本幣。這種投機性資本流動,既有利於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又有利於保持市場匯率的穩定。但相反,一旦一國發生持續性國際收支失衡,這時,投機者是在外匯供不應求時買進外匯,而在外匯供大於求時賣出外匯,這種行為顯然不利於國際收支平衡,也不利於匯率的穩定。因此,這種投機行為會促使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不過有一種情況例外,即如果一國發生持續性國際收支失衡,是國為匯率偏高或偏低沒有得到及時調整所致,這時,這種投機又會強迫該國適時進行調整,從而使匯率鵑於合理水平,因此,也具有積極意義。

Ⅳ 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對資本輸入國的影響,分析江蘇省應如何引進外資

8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出現了巨大變化,呈現出了一系列典型的特徵:
1.國際直接投資高速增長
80年代以來,國際直接投資出現了兩個熱潮期:一是80年代後半期。據統計,1986-1990年國際投資流出量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長;每年流出的絕對額也猛增,1985年為533億美元,1990年高達2250億美元;國際直接投資累計總額從1985年的6836億美元,增至1990年的1.7萬億美元。二是1995年以來。1995年國際直接投資總量達3150億美元,增長40%,1996年達3490億美元,增長11%;1997年達4 240億美元,增長25%。1997年全球國際直接投資並沒有因亞洲金融危機而減少,而且各地普遍增長。
2.國際資本市場迅速膨脹
國際資本市場的規模主要指國際借貸(中長期)和國際證券投資的數量。至80年代末,該市場規模約5萬億美元,為1970年的34倍。整個80年代,金融市場資本量每年遞增16.5%,遠超過世界商品貿易每年5%的增長,進入90年代所,該市場進一步擴大。據資料顯示,截至1997年7月底,國際銀行放款總額達99698億美元,放款凈額達52350億美元。而至1997年12月,國際證券發行總量高達35314億美元。這里的證券發行包括國際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歐洲票據等。如果再計算股票市場,則國際資本市場的規模將進-步膨脹。1997年多數發達國家股票市場達到了或接近創記錄的水平。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92-1996年間翻了一番,1998年又突破9000點大關。目前更高達11000點以上。債券、股市及銀團放款市場的興旺發達是1997年以來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3、國際外匯市場交易量擴大
國際金融市場中的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市場的流動,基本上都要反映到外匯市場的各種交易往來中。根據國際銀行的估計,世界各主要外匯市場(倫敦、紐約、東京、新加坡、香港、蘇黎世、法蘭克福、巴黎等)每日平均外匯交易額在1979年為750億美元,1984年擴大到1500億美元。1990年初國際清算銀行一項調查資料表明,當時的全球外匯交易量每天已接近9000億美元,而目前達1.2萬億美元左右。
上述分析表明,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流動,尤其短期資金流動,已佔主導地位。貨幣資本已脫離世界生產和國際貿易而獨立運動,而由此形成的貨幣資本運動與商品運動相分離的現象,也構成了當代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特點。
4、跨國公司成為推動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角
當代國際資本流動,尤其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角是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擁有巨額的資本、龐大的生產規模、先進的科學技術、全球的經營戰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世界性的銷售網路,其觸角遍及全球各個市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對「無國界經濟」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跨國公司的海外銷售總額高達5.5億美元,而世界出口總額僅為4萬億美元。跨國公司通過國外直接投資控制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的90%,其資產總額佔世界總產值的40%,貿易額佔世界貿易額的50%,控制工業研究與開發的80%、生產技術的90%、世界技術轉讓的75%,以及發展中國家技術貿易的90%。

Ⅳ 國際資本的流入,對於港股的影響在哪裡呢

南向資金湧入港股,正意外推升港元看漲熱情。

截至1月20日20時,港元兌美元匯率徘徊在7.7512,離強制兌換保證上限區間7.75僅有一步之遙。

「在近期美元指數持續反彈的情況下,港元匯率能如此強勢,很大程度得益於南向資金持續湧入,推高了港元需求。」一位香港當地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說。事實上,南向資金蜂擁而至帶動港股迭創年內新高之際,也吸引眾多海外資金紛紛流入港股分享上漲紅利,令港元需求與港元匯率水漲船高。

他向記者表示,在本周連續三個交易日南向資金凈流入逾200億港元期間,多家歐美大型對沖基金同樣在大幅度加倉港股科技板塊與紅籌板塊龍頭股,加倉規模超過5000萬美元。

在這位香港對沖基金經理看來,這激發眾多投資機構的買漲港元套利熱情。本周以來多家海外投資機構紛紛買入高杠桿的、執行價在7.75的看漲港元期權衍生品,押注全球資金湧入港股持續推高港元匯率。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市場看漲港元預期升溫,但港元兌人民幣匯率似乎保持平穩波動。截至1月20日20時,港元對美元匯率徘徊在0.8338附近,自1月5日以來,港元兌人民幣匯率持續在0.8288-0.8375之間窄幅波動。

在多位銀行外匯交易員看來,這背後,是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溫和上漲,抵消了港元兌美元的漲幅,從而令港元兌人民幣始終保持平穩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南向資金持續湧入港股,眾多海外投資機構意識到中國資本項跨境流動更趨於均衡,對人民幣持續單邊大幅升值的押注也正在退潮。」對沖基金BMO Capital Markets策略分析師Aaron Kohli向記者強調說。

Ⅵ 用一種國際資本流動理論分析發展中國家為什麼會產生資本缺口

由「兩缺口模型」可知,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主要受三種因素的制約: ①儲蓄約束,即國內需求水平低,不足以支持國內投資需求的擴大;②外匯約束, 即有限的外匯收入不足以支付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商品進口;③吸收能力約束,即 由於缺乏必需的技術和管理,無法有效運用外資和各種資源。 其基本方程式:I – S = M – X 中,I–S 為儲蓄缺口,M–X 為外匯缺口。該式 表明,當國內出現儲蓄缺口時必須用外匯缺口來平衡。如果利用國外資源,既可 以解決外匯缺口,也可以解決國內儲蓄與投資的缺口。由此可見,利用外資可以 同時填補兩個缺口,也可減輕國內資源同時滿足投資需求和支付進口費用而出現 的雙重壓力,進而保證經濟的增長。但利用的外資最終還是要償還的,因而必須 提高利用外資的效率,促進儲蓄的增加,增強償還能力。

Ⅶ 資本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重賞)

國際資本流動概述
一、 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歷程
國際資本流動指國際間的投融資活動,是國際貿易、國際分工深化的產物。現代意義上的國際資本流動迄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二、 近期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趨勢
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資本流動規模迅速擴張,速度加快,表現出明顯的證券化趨勢。雖然仍高度集中於發達國家之間,但是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沖擊力有放大趨勢。

第二節 中長期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分析
一、 對流入國的積極效應
中長期資本流入有利於不發達國家的資本形成,促進經濟長期發展,並有助於平抑經濟周期的波動。也有可能改善東道國的投資環境,提高其產品競爭力,優化國際貿易結構。
二、 對流出國的積極效應
資本流出,可以方便國內儲蓄流向最有效率的用途;也可能帶動本國出口,從而推動國民收入增長。
三、 潛在風險和主要危害:國際債務危機
國際資本流動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外匯風險和利率風險。同時,對流入國銀行體系的潛在危害也值得特別關注。
國際金融市場上中長期收益率的變化及相應風險狀況是影響中長期資本流動的主要因素,對各國宏觀經濟發展和運行的影響相對穩定。但由於資金的使用與償還之間存在時間差異,所以此類資本流動內在蘊含了發生資金償還困難——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比如,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

Ⅷ 國際資本流動的流動特徵

8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出現了巨大變化,呈現出了一系列典型的特徵:
國際直接投資高速增長
80年代以來,國際直接投資出現了兩個熱潮期:一是80年代後半期。據統計,1986-1990年國際投資流出量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長;每年流出的絕對額也猛增,1985年為533億美元,1990年高達2250億美元;國際直接投資累計總額從1985年的6836億美元,增至1990年的1.7萬億美元。二是1995年以來。1995年國際直接投資總量達3150億美元,增長40%,1996年達3490億美元,增長11%;1997年達4 240億美元,增長25%。1997年全球國際直接投資並沒有因亞洲金融危機而減少,而且各地普遍增長。
國際資本市場迅速膨脹
國際資本市場的規模主要指國際借貸(中長期)和國際證券投資的數量。至80年代末,該市場規模約5萬億美元,為1970年的34倍。整個80年代,金融市場資本量每年遞增16.5%,遠超過世界商品貿易每年5%的增長,進入90年代所,該市場進一步擴大。據資料顯示,截至1997年7月底,國際銀行放款總額達99698億美元,放款凈額達52350億美元。而至1997年12月,國際證券發行總量高達35314億美元。這里的證券發行包括國際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歐洲票據等。如果再計算股票市場,則國際資本市場的規模將進-步膨脹。1997年多數發達國家股票市場達到了或接近創記錄的水平。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92-1996年間翻了一番,1998年又突破9000點大關。目前更高達11000點以上。債券、股市及銀團放款市場的興旺發達是1997年以來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國際外匯市場交易量擴大
國際金融市場中的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市場的流動,基本上都要反映到外匯市場的各種交易往來中。根據國際銀行的估計,世界各主要外匯市場(倫敦、紐約、東京、新加坡、香港、蘇黎世、法蘭克福、巴黎等)每日平均外匯交易額在1979年為750億美元,1984年擴大到1500億美元。1990年初國際清算銀行一項調查資料表明,當時的全球外匯交易量每天已接近9000億美元,而目前達1.2萬億美元左右。
上述分析表明,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流動,尤其短期資金流動,已佔主導地位。貨幣資本已脫離世界生產和國際貿易而獨立運動,而由此形成的貨幣資本運動與商品運動相分離的現象,也構成了當代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特點。
跨國公司成為推動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角
當代國際資本流動,尤其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角是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擁有巨額的資本、龐大的生產規模、先進的科學技術、全球的經營戰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世界性的銷售網路,其觸角遍及全球各個市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對「無國界經濟」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跨國公司的海外銷售總額高達5.5萬億美元,而世界出口總額僅為4萬億美元。跨國公司通過國外直接投資控制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的90%,其資產總額佔世界總產值的40%,貿易額佔世界貿易額的50%,控制工業研究與開發的80%、生產技術的90%、世界技術轉讓的75%,以及發展中國家技術貿易的90%。

Ⅸ 國際資本流動問題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可以寫進出口問題,例如石油,農產品等,和國際金融炒家對大宗商品的炒作等!

Ⅹ 論述國際資本流動的福利效應什麼

所謂福利效應(wealth effect)即增長改變了每一工人或每人的人均產出量。
指一項社會經濟活動對社會福利狀況帶來的改變(影響),即該項社會經濟活動究竟是將增加社會福利,還是將降低社會福利。
那麼這個問題應該是:
國際資本流動對資本流出國的經濟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國際收支調整效應。
(2)技術轉移效應
(3)貿易進出口效應
(4)產業結構效應
(5)金融體系擴張效應。
國際資本流動的有利影響主要有:
(1)一體化效應:國際資本流動有利於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市場一體化以及金融市場資產價格與收益的一體化。在全球 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際資本流動使資本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有效配置有利於增加世界總產出和經濟福利;國際資本流動還能使國際支付能力在各國之間有效調劑,有 利於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平衡各國的國際收支。國際資本在不同國家之間、不同市場之間的自由流動,使世界金融市場連為一體,同時也推動了國際金融市場價格 與收益的一體化。
(2)放大效應:資金在國際間流動時往往可通過特定機制對一國乃至全球經濟發揮遠遠超過其實力的影響,這一現象稱為國際資本流動的放大效應。……
國際資本流動的不利影響主要有:
(1)對經濟主權的沖擊。國際資本的流動促進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進程,出現了經濟一體化組織,它們要求成員國讓渡部分主權以成立具有超國家權力的共同管理 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當事國的國家主權。
(2)對國內金融市場的沖擊。允許國際資本自由進出,巨額資金的頻繁進出會對一國國內的金融市場造成沖擊。例如,短期內外資的大量流入或流出將引起該國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失衡,造成利率和金融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進而影響到該國的經濟運行。
(3)對匯率和國際 收支的沖擊。國際資本頻繁、大規模地進出一國會使該國國際收支受到非常大的沖擊;大量資本的進出改變了外匯資金的供求均衡,必然引起外匯匯率的波動,加大 了匯率風險,使一國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乃至於宏觀經濟變數都受到巨大影響。以上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國際資本流入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航投資股票最低是多少價格 瀏覽:72
工行期貨黃金手續費 瀏覽:642
嘉豐瑞德理財 瀏覽:211
易方達基金轉出 瀏覽:546
期貨幅度大品種 瀏覽:279
第一套人民幣黃金價格 瀏覽:261
安邦增持股票 瀏覽:536
十月一為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428
國債期貨空頭擁有選擇最終 瀏覽:957
企業理財主體 瀏覽:678
地浦科技股票 瀏覽:204
四川唯鴻股票 瀏覽:987
富諾股票 瀏覽:897
泰安小額貸款哪個正規 瀏覽:441
融資金額增加說明什麼 瀏覽:889
150萬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5
盛世投資股票 瀏覽:283
客戶理財心理 瀏覽:788
投資個融資 瀏覽:235
完成c輪融資的p2p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