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財務分析問題,求高手解答!
(1)銷售數量因素:2007年的銷售數量上升,價格不變,則2007年銷售收入提高(2200-2000)*10=2000
銷售價格因素:2007年的銷售數量不變,價格下降,則2007年銷售收入降低2000*(10-9.5)=1000
彈性系數=-【(2200-2000)/2000】/【(9.5-10)/10】=2>1
在價格下降0.5時,實際銷售收入上升:20900-20000=900
說明購買者對價格反應較大,在降價時會較多購買該產品,也就是說明該產品價格彈性系數大。在需求有彈性的情況下,降價會引起購買量的相應增加,從而使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增加。
(2)通常情況下,具有較高價格彈性的商品可能因為以下因素:
⒈ 產品差異性小,高度類似,可替代性強:這些商品由於缺乏商品特點,容易被其他的商品促銷所替代,因此在價格促銷中具有較高的價格彈性。
⒉ 購買頻率高,價格透明度高,易於比較,消費者價格意識強;或在終端市場上,經銷商和零售商經常有價格競爭。
⒊ 風險意識弱:對於一些保質期長,不影響身體健康的日常用品,由於對商品的質量沒有其他危害又能為消費者所使用的商品也比較容易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購買。
⒋ 有豐富的產品知識,有客觀判斷產品的能力:在經濟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信息不對稱」,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會引起買賣之間地位不平等,如果消費者對這一類的商品有足夠的認識和辨別能力,對於商品的購買就會更加理智,也就不會因為商品的偶然促銷而爆發購物沖動,大量購買該種商品。
⒌ 由做出購買決定的本人自己付款購買產品:也許大部分人都會有所體會,當你在帶別人購買某種商品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對方的購物要求而不敢擅自選擇其他種類和購買數量,所以當你的購買決定是由他人決定的時候,那麼該種商品也就很難存在購買沖動效應。
⒍ 品牌認知度低,顧客忠誠度差,形象和聲譽對於銷售來說不重要的產品:通常情況下,知名品牌的商品由於顧客經常購買,對產品的產品質量和產品性能有較高的認知,因此對於該類型產品的購買彈性比較穩定,而當一些品牌認知度比較低的產品在進行價格促銷的時候,由於消費者對其起價格的透明度比較低,所以在價格彈性上具有較大的差異。
⒎ 市場份額小,經研究發現市場份額小的產品,其市場彈性比較大。
⑵ 我企業當月銷售收入未及時入賬,而是放在下個月入賬了,稅務局要我們做出一個書面說明,這個說明怎麼寫
是什麼情況就寫什麼情況。
不過,不管你怎麼寫,稅務局基本上都不怎麼看的了,就看你什麼時候:1)開具發票;2)收到貨款,或者可提現的銀行票據;很多時候,未及時入帳都是因為3)移送貨物。
如果你公司當月銷售行為滿足了以上三條中的一條,那麼准備好去補申報吧。要把銷售收入補到當月,會產生按照稅款計算每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所以盡快去繳吧,時間拖得越長,企業損失越大。
至於你說的那個書面說明,我相信你及時補繳稅款以後,稅務局的人就會把這事給忘了的。那個說明要來也沒有什麼用。
補申報了以後,記得去找管理員,補回一個「逾期開具增值稅發票」的申請,因為你可能會在後來要開具發票給對方,而開具當月不用再交增值稅,就得憑之前的這一份申請來避免重復納稅了。
這件事不會有行政處罰,除非是稽查局查出來的,那麼事件會被定性為「偷稅」,同時要處以按少繳稅款0.5至5倍之間的罰款。主管稅務機關(稅務分局/稅務所)是在幫助你正確計算應納稅額,並不會對少繳部分處以罰款。但是如果你在該申報的時候沒申報,逾期申報的行為是要處以行政罰款的。
⑶ 銷售丙產品一批給四方公司,售價16000元,增值稅率17%,商品已發出,款項尚未收到。(做出會計分
銷售丙產品一批給四方公司,售價16000元,增值稅率17%,商品已發出,款項尚未收到...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13600 貸:現金 800002.編寫實收資本憑證和固定...
⑷ 已發出商品單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會引起企業期末存貨賬面價值變動
企業發出商品但是尚未確認銷售收入,應通過「發出商品」科目核算:
借 發出商品
貸 庫存商品
發出商品和庫存商品都是存貨的項目,一增一減,因此不會引起企業期末存貨賬面價值的變動
⑸ 沒有銷售收入,會計報表能做出不虧損嗎,這個帳怎麼做
沒收入怎麼做賬??只有發生銷售,才有相關的費用產生.才製成損益表.當然,在產品未銷售出去前,有先產生費用,但這些費用也是在銷售發生之後做上去的.
⑹ 企業銷售收入下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資金問題:由於銀行貸款只收不放,缺乏流動資金,原料不能及時補充,造成停工待料。
技術革新問題:由於沒有及時跟上技術革新,被同行的新產品搶占市場。
要是出口企業就說外商訂單減小。還有電力緊張、銷售效益下降等等,上述原因僅供參考,具體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要有理有據才能讓稅務部門認可。
⑺ 經營期裡面的,含未取得銷售收入月份該怎麼理解呢
也就是在經營期間,有些沒有取得銷售收入的月份也包含在內。
⑻ 【銷售收入—分期收款發出商品】事務類型生成憑證時提示:「存在銷售出庫單未生成出庫憑證」
銷售方式為【分期收款】的銷售業務,銷售發票生成憑證前必須保證與其鉤稽的銷售出庫單已記賬。銷售出庫單的憑證是在庫存商品轉到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在銷售發票的憑證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成本。
⑼ 分析營業收入問題
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題中:
1.招待所收入0.08萬,餐廳收入9.6萬,出租房收入1.30萬,游藝室收入6萬(單獨核算)。分析計算當月營業稅。(游藝室稅率應該是5%還是多少,單獨核算有什麼意義嗎?)
應交營業稅 = 0.08 * 5% + 9.6 * 5% + 1.3 * 5% + 6 * 20% = 1.749萬元
(招待所收入、餐廳收入、出租房收入,適用稅率5%,游藝室收入,適用稅率20%。由於上述各項收入為分別核算的,因此分別各自適用稅率計算應交稅金;如果未單獨核算的,則按照「從高適用稅率」的原則計稅,如題中的20%的稅率)
2.國內貨物運輸收入25萬,托運裝卸收入3.5萬,國際運輸全程3.8,中途業務轉給境外運輸單位支付2萬,分析計算營業稅額。(稅率是應該用3%嗎?境外那怎麼算?)
應交營業稅 = (25 + 3.5 + 3.8 - 2) * 3% = 0.909萬元
3.竣工後工程款收入900萬,施工其間勞保費15萬,臨時設施30萬,職工工資獎金110萬,購買材料230萬,向發包單位收取搶工費10萬,獲提前竣工獎金20萬,分析計算營業稅額。
應交營業稅 = (900 + 10 + 20) * 3% = 27.9萬元
4.總承包工程24000萬,內裝修工程轉承包,價款9200萬(已付)
銷售給石家莊客戶位於秦皇島別墅500萬,預收款300萬,其餘移交所有權時付清。
運輸業務收入:北京1.5萬,天津0.875萬,石家莊0.779萬。應向各地申報營業稅額和代扣代繳營業稅額分別是多少,以及納稅地點。
承包工程:
應交營業稅 = (24 000 - 9 200) * 3% = 444萬元 納稅地點:工程所在地
代扣代繳營業稅 = 9 200 * 3% = 276萬元 納稅地點:工程所在地
銷售別墅:
應交營業稅 = 500 * 5% = 25萬元 納稅地點:秦皇島
運輸業務:
應交營業稅 = (1.5 + 0.875 + 0.779) * 3% = 0.0946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