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的股價過低還會遭到交易所的退市警告納斯達克今日警告了一個上市公司,請問交易所還有這權力啊
不只納斯達克,在美國上市的所有股票,如果股價持續低於某一價位,都將受到交易所的警告,然後被退市。所以美國上市的公司一般收益都有保證的。這也是美國股市幾十年走牛的原因。
Ⅱ 中國移動登陸納斯達克是通過「買殼上市」的方式嗎
是。在香港買殼。
什麼是買殼上市
所謂買殼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融資的能力進行融資,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一般來講,企業購買的上市公司是一些主營業務發生困難的公司,企業在購買了上市公司以後,為了達到在證券市場融資的目的,一般都將一部分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內,使其業績達到管理層規定的參加配股的標准。另外,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越好,其配股價格就可定得越高,企業募集的資金就越多。
買殼上市有直接上市無法比擬的優點。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殼公司由於進行了資產置換,其盈利能力大大提高,在股市上的價值可能迅速增長,因此企業所購買的股權價值也可能成倍增長,企業因此所得到的收益可能非常巨大。
買殼上市如何實現
一個典型的買殼上市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
第一步,股權轉讓,即買殼。通過在股市中尋找那些經營發生困難的公司,購買其一部分股權,從而達到控制企業決策的目的。購買上市公司的股權,一般分為兩種,一般是購買未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或法人股,這種方式購買成本一般較低,但是存在許多障礙。一方面是原持有人是否同意,另一方面是這類轉讓要經過政府部門的批准。另一種方式是在股票市場上直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方式適合於那些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較高的公司。但是這種方法一般成本較高。因為一旦開始在二級市場上收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必然引起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造成收購成本的上漲。
第二步,資產置換,即換殼。將殼公司原有的不良資產賣出,將優質資產注入到殼公司,使殼公司的業績發生根本的轉變,從而使殼公司達到配股資格。如果公司的業績保持較高水平,公司就能以很高的配股價格在股票市場上募集資金。
如何選擇殼公司
綜合考慮往年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殼公司的一些基本特點。
1、股本較小。以滬市為例,1997年和1998年共103家公司換殼,其中總股本小於1億的有39家、流通股小於3000萬股的有38家,所佔比例均為38%,總股本大於1億的殼公司中,絕大多數的股本小於3億。
顯然小盤股對買殼和重組者來說,具有介入成本低、重組後股本擴張能力強等優勢,特別是流通盤小,易於二級市場炒作,因此獲利機會很大。像滬市的國嘉實業(600646),總股本8660萬股,重組後股價由6.05元漲到46.88元,增長了674.88%;又如深市的合金股份(0633),總股本5169萬股,重組後股價由8.50元上漲到42.39元,漲幅達398.71%。
2、行業不景氣,凈資產收益率低。像紡織類(嘉豐、聯合、廣華、南化)、商業類(環寧、紹百、貴華、石勸業等)和主業不明的衰退類(聯農、農墾、鋼運、浙風)。
3、股權相對集中。在我國,由於二級市場收購成本較高,而且目標公司較少,因此買殼上市大都採取股權協議轉讓方式,股權相對集中易於股權協議轉讓,容易被非上市公司相中,從而為二級市場的炒作創造條件。
4、殼公司有配股資格。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上市公司只有在連續3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10%以上(最低為6%)時,才可申請配股。因此在選擇殼公司的時候,一定要考查公司前幾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如果該公司最近一兩年沒有達到這一標准,那麼該公司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買殼主要方式
1、場外收購或稱非流通股協議轉讓是我國買殼上市行為的主要方式。
在場外收購方式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三種方式為國有股轉讓(40%)、法人股轉讓(40%)和收購控股股東(12%)(根據滬市1999年上半年的買殼上市行為統計)。其中國資局、政府部門控股的企業中的買殼上市行為尤為頻繁。另外,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涉足買殼上市的現象日益增多。如重慶國股控股重慶路橋(600106)、海通證券轉讓貴華旅業(600791)、北京首創控股寧波中百(600857)、包頭信託轉讓ST網點(600880)、富邦投資收購雲南保山(600883)。
1999年上半年滬市共發生24起買殼上市事件,涉及24家上市公司,其中雲南保山(600883)在上半年發生了兩次更換在股東事件。買殼上市的主要方式有國有股轉讓(漯河銀鴿、三峽水利、太極集團、亞通股份、東大阿派、遼寧成大、大理造紙、ST中川、寧波中百、四川電器等10起)、法人股轉讓(長安信息、貴華旅業、阿城鋼鐵、ST北旅、雲南保山等6起)、收購控股股東(申華實業、ST網點、北大車行等3起)、國有股劃撥(ST松遼、川投控股等2起)、國有股授權經營(ST紅光、重慶路橋等2起)、法人股劃轉(國脈通信1起)。我們認為,國有股和法人股轉讓的成本較低,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則可以間接達到上市的目的。國企脫困,抓大放小,政企分開以及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規范化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國資局等政府部門控股的中小型上市公司成為理想的買殼對象;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則多出於資本增值的目的進行殼的買賣。
2、二級市場收購
二級市場收購是指並購公司通過二級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股權,從而獲得上市公司控股權的並購行為。我國第一起二級市場並購案例就是家喻戶曉的「寶延」風波。1993年9月深寶安通過其上海的子公司和兩家關聯企業大量收購延中實業的股票,從而拉開了我國二級市場收購的序幕。目前,二級市場並購主要集中在「三無」板塊,主要案例有:天津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
交易中的價款支付方式
1、現金支付方式
2、資產置換支付:如托普收購川長征、康鳳重組
3、債權支付方式
4、混合支付方式
5、零成本收購:該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國有股無償劃撥的形式實現的。
6、股權支付方式
例如:清華同方(600100)吸收合並魯穎電子
正虹飼料(0702)吸收合並湘城實業
在這幾種支付方式中,以現金支付、資產置換和混合支付佔了絕對多數,股權支付由於換股比例不易確定,因此較少為企業所採用。
往年案例分析
從93年第一例買殼上市案例到現在,共發生買殼上市163起。其中99年共發生48起買殼上市案件;98年發生的買殼上市70家;97年共發生買殼上市33起;97年以前12起。
以98年為例,在這三種方式中,法人股股權轉讓的數量為48家起,國有股轉讓的有21家,二級市場收購的有1家,股權轉讓遠遠高於二級市場收購的數量,主要原因是協議收購的價格要遠低於二級市場收購,收購的時間較短而且目標公司數量多,因此,對於絕大多數欲買殼上市的企業來說,協議收購是其首選的方式。
(一)買殼後股權的變化情況:
由此可以看出,買方的主要目的是取得相對控股權,這樣可以節約資金,降低收購成本。
(二)成功的比例(以可以配股為標准)
此處只考慮將買殼上市作為長期投資的情況。由於買殼上市主要看重的是殼公司的上市資格,主要目的是獲得配股資格,因此買方在選擇殼公司時不僅要考慮代價問題,還要考慮殼公司有無配股資格。在98年70家買殼上市案例中,有39家有配股資格,這為買方迅速實現其目的奠定了基礎。
96、97年的案例中,只有15%左右的殼企業在買殼後較長時間內(2年)效益得到提升,絕大多數企業只是在買殼後很短一段時間內(當年)收益增長,這種收益增長很多是由於通過剝離不良資產、注入優質資產等關聯交易形成的。買殼上市後重組的小姑是否持久還要通過今後幾年的業績來判斷。
因此,以買殼上市作為長期戰略投資時必須要有持續的利潤增長點。
(三)轉讓價格分析
在98年選取的43家買殼上市的案例中,轉讓價格小於3元的有39家、大於3元的有4家,轉讓金額小於1億的有29家,大於等於1億的有14家。在這些樣本中,轉讓價格最低約為3000萬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殼公司股本較小,買殼後買方股權所佔比例不高。
在98年選取的40家案例中,股價在3月內上升的有18家、下跌的19家、基本持平的有3家。這說明,在較長一段時間,殼公司的股價便會趨於理性,公司基本面的好壞是股價能否走高的決定性因素。
(四)殼公司的行業所屬
殼公司多為傳統行業,主要集中在商業、紡織和機械類。在97年,紡織類殼公司有7家,比例為21.2%,零售餐飲百貨、旅館類殼公司有7家,比例為21.23%以98年70起案例為例,其中百貨類殼公司有7家、房地產類7家、鋼鐵機械類殼公司有11家。
買殼上市的一些變化
1、買殼上市數量從無到有,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94年前的3起到98年的70起,數量迅速增加;到99年48起,買殼上市的數量有所下降,但是交易額總量不斷上升;
2、買殼上市的成本逐年上升。例如,97年平均成本為0.625億,98年上升為0.991億。主要原因是隨著買殼上市的發展,絕大多數殼公司認識到自身殼資源的重要性,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想上市;
3、股權轉讓,尤其是國有股轉讓大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
4、買殼過程中,買方都向殼公司注入了新業務,均為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或項目,其中涉及高新技術的佔有很大一部分;
5、從97年末開始,證券市場上開始出現高科技企業買殼上市,以後愈演愈烈。買方主要集中在信息及生物醫葯產業,而且大多為資金相對短缺的民營企業;從賣方來看,主要集中在以競爭激烈、發展緩慢的商業、紡織、機械行業;從買殼方式來看,主要是對經營業績較差的非高科技上市公司進行控股收購,然後注入高科技產品,最終達到買殼上市的目的。典型案例有北大收購延中,以第二大股東的身份控制了延中實業,還有科利華收購阿城鋼鐵、托普收購川長征等;
6、買殼上市後總體財務狀況得到大幅改善,公司面貌煥然一新。1997年1月1日到1998年6月30日間買殼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有10家,其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從1996年的0.002851元和1997年的0.08806元猛增到1998年的0.24148元,98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1.34,均高於同期滬深股市0.1993元和7.9663%的平均水平,顯示了重組後高科技上市公司較強的盈利能力。但在這些公司中,盈利水平存在很大差異,如四通高科和ST石勸業98年收益均出現了大幅滑坡,這與對不良資產的壞帳處理方式有很大關系。而其它公司的效益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國嘉實業更是以1.32元的每股收益名列滬市績優股前列。
7、公司重組前殼資源特徵明顯。在10家買殼上市公司中,除萬家樂股本較大外,其它公司總股本均在20000萬股內,流通盤較小或是股權絕對分散的「三無概念股」,如延中實業。且這些公司重組前多效益較差甚至虧損,原控股股東出讓控股權的意願較強。另外從重組後所介入的產業看,10家中有8家是電子信息業,說明作為新興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在我國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
8、重組操作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1、社會公眾股股權轉讓模式,如北大所屬企業通過二級市場收購社會公眾股控股延中實業;2、法人股股權轉讓模式,如四通集團控股華立高科,思達科技受讓石勸業的法人股,另外百隆股份、東北華聯、國嘉實業、萬家樂均屬這種模式;3、國家股股權轉讓模式,如托普集團受讓川長征的國家股,銀河高科控股蓉動力等。特別是托普集團先注入優質資產,再收購川長征國有股權的方式,減少了重組過程中的財務費用,值得借鑒;4、合資組建高科技公司,間接引入優質資產,如五一文第一大股東長沙五一文與創智軟體園有限
9、總體來看,98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買殼上市」高科技含量很高。這說明,隨著買殼上市的進一步深化,注重「買殼上市」的實質內涵、長遠效益已經成為今後資產重組的主流方向。注入高科技、高成長、高效益優質資產或優質項目,已成為非上市公司「買殼上市」的新潮流。
10、買殼上市中買賣雙方在同一地區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有97年的57.5%上升到98年的61.7%。這說明,殼公司股權轉讓發生在同一地區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快地區收購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是由於地方政府的地方本位主義因素。
典型案例:
A:托普科技發展公司對川長征的收購採取先注資後收購的方式。首先在1997年底,川長征以每股7.42元價格購買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托普發展的控股公司)53.85%的股份,向托普發展支付現金7791萬元。1998年4月,托普發展從自貢市國資局以每股2.08元外加0.5元無形資產補償費的價格購買了川長征48.37%的股份。採取這種先注資後收購的方式,一是由於受讓國家股手續復雜,需要層層報批,另一個更主要原因是川長征以國有企業身份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基金中取得購買成都托普的價款,避免因企業性質發生變化而失去借款資格,大幅度降低了托普發展的收購成本。
B:創智軟體園收購五一文的手法更為獨特,通過組建合資公司方式間接控股上市公司,即由五一文第一大股東以其持有的五一文法人股股權作為出資,與創智軟體園合資設立創智科技有限公司,後者佔有51%的股份,這樣,創智軟體園通過絕對控股該合資公司而間接成為五一文的第一大股東。這種手法與直接收購法人股相比,成本大為減少,並且有效地避免了自身優質資產的未來收益被上市公司其他股東所攤薄。
C:科利華對阿城鋼鐵的收購方式也不簡單。該公司以每股2.08元的價格從阿鋼集團購買阿城鋼鐵28%的股份,應付價款1.34億元,該數額顯得相當龐大,不過與此同時,阿城鋼鐵分別以5000萬元購買科利華下屬的曉軍公司80%股權和一項軟體著作權,這1億元以其對阿鋼集團的債權支付給科利華,這樣,科利華僅用3400萬元現金和這筆債權償付給阿鋼集團作為購股款。採用這種做法的主要目的也是大幅降低實際收購成本,將購買價款中的絕大部分通過賬面數字進行對沖
Ⅲ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股價應在哪裡查詢
納斯達克(英語:NASDAQ),全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NASDAQ 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 1971 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1、新浪美股中國概念:http://tech.sina.com.cn/i/nasdaq_china.shtml: 可查詢中國概念股在美股市表現。
2、納斯達克官方網站:www.nasdaq.com:可查詢所有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當然也包括了中國公司)的股市行情。(全英版的)
3 、金融界美股:http://usstock.jrj.com.cn :金融界本身就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在網站上專門的「美股」子欄目可以查詢中國概念股的表現,信息比較全面。可以輸入公司股票代碼來查詢該股股票的表現。
4、投資中國:www.chinaventure.com.cn :右下角能看到中國概念股在納市、美國紐交所和香港主板交易所的當天股價行情。
Ⅳ 怎麼在納斯達克上市,需要什麼條件
在納斯達克上市,需要以下三個條件和一個原則:
1、企業的性質和發展要求
經營生化、生技、醫葯、科技(硬體、軟體、半導體、網路及通訊設備)、加盟、製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
2、企業的資產和收入要求
有形資產凈值在美金五百萬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稅前凈利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兩年稅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公司資本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在美金五千萬元以上。
3、企業股東數的要求
SEC及NASDR審查通過後,需有300人以上的公眾持股才能掛牌,所謂的公眾持股依美國證管會手冊(SEC Manual)指出,公眾持股人之持有股數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國的整股即為基本流通單位100股。
4、誠信原則
申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必須秉持誠信原則。
(4)宏橋高科登陸納斯達克股價擴展閱讀
納斯達克的發展
納斯達克(NASDAQ)全名為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1971年才問世。它通過計算機網路將全國證券經紀商組織在一起,及時准確地向其提供場外交易行情。
它最初專門讓投資者交易一些資本額很小的新創企業股票,但經過短短20多年的發展,上市公司數目、上市的外國公司數目、月交易額都已超過紐約證券交易所。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包括4600多種股票,主要由美國的數百家發展最快的先進技術、電信和生物公司組成,包括微軟、英特爾、美國在線、雅虎這些家喻戶曉的高科技公司,因而成為美國「新經濟」的代名詞。
Ⅳ 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價各為多少
中國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很多,注入阿里巴巴,騰訊,達內科技,股價自然也是各不相同、多種多樣的,建議登陸金融界網站,哪裡有國際股市指數行情、個股行情價格。。。
Ⅵ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上市基本條件紐約證交所對美國國外公司上市的條件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 社會公眾持有的股票數目不少於250萬股;
(2) 有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5000名;
(3) 公司的股票市值不少於1億美元;
(4)公司必須在最近3個財政年度里連續盈利,且在最後一年不少於250萬美元、前兩年每年不少於200萬美元或在最後一年不少於450萬美元,3年累計不少於650萬美元;
(5)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1億美元;
(6)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項要求;
(7)其他有關因素,如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公司的前景,公眾對公司股票的興趣等。
美國證交所上市條件
若有公司想要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需具備以下幾項條件:
(1)最少要有500,000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大眾所擁有;
(2)市值最少要在美金3,000,000元以上;
(3)最少要有800名的股東(每名股東需擁有100股以上);
(4)上個會計年度需有最低750,000美元的稅前所得。NASDAQ上市條件 (1) 超過4百萬美元的凈資產額。
(2) 股票總市值最少要有美金100萬元以上。
(3) 需有300名以上的股東。
(4) 上個會計年度最低為75萬美元的稅前所得。
(5) 每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必需提交給證管會與公司股東們參考。
(6) 最少須有三位"市場撮合者"(Market Maker)的參與此案(每位登 記有案的Market Maker須在正常的買價與賣價之下有能力買或賣100股以上的股票,並且必須在每筆成交後的90秒內將所有的成交價及交易量回報給美國證券商同業公會(NASD)。
NASDAQ對非美國公司提供可選擇的上市標准
選擇權一:
財務狀況方面要求有形凈資產不少於400萬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兩年)稅前盈利不少於70萬美元,稅後利潤不少於40萬美元,流通股市值不少於3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量在100萬股以上,或者在50萬股以上且平均日交易量在2000股以上,但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股價不低於5美元。
選擇權二:
有形凈資產不少於1200萬美元,公眾股東持股價值不少於1500萬美元,持股量不少於100萬股,美國股東不少於400人;稅前利潤方面則無統一要求;此外公司須有不少於三年的營業記錄,且股價不低於3美元。
OTCBB買殼上市條件
OTCBB市場是由納斯達克管理的股票交易系統,是針對中小企業及創業企業設立的電子櫃台市場。許多公司的股票往往先在該系統上市,獲得最初的發展資金,通過一段時間積累擴張,達到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掛牌要求後升級到上述市場。
與納斯達克相比,OTC BB市場以門檻低而取勝,它對企業基本沒有規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造市商願為該證券做市,企業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場上流通了。2003年11月有約3400家公司在OTCBB上市。其實,納斯達克股市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OTCBB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碼是NDAQ。
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凈資產達到400萬美元,年稅後利潤超過75萬美元或市值達5000萬美元,股東在300人以上,股價達到4美元/股的,便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小型股市場。凈資產達到600萬美元以上,毛利達到100萬美元以上時公司股票還可直接升入納斯達克主板市場。因此OTC BB市場又被稱為納斯達克的預備市場(納斯達克BABY)。
OTCBB買殼上市程序
在一個典型的買殼上市中, 一個現在運作的公司("買殼公司")與一個已上市的公司("空殼公司")合並,空殼公司成為法律上倖存的實體,但是買殼公司的經營並不受影響。買殼公司的股東事先跟空殼公司股東作好取得空殼公司控股權的安排。 買殼公司的股東現在可以享受上市公司的所有好處,該上市公的股東則現在擁有有價值的合並後的實體的股票,並且有增值潛能。
空殼公司多種多樣。他們可以是完全或部分申報的公司,也可以是在證交所、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報價牌, 或者粉色單股票報價系統交易, 或者擁有現金。買殼公司所付的代價包括可能高達30萬美元的初期付款。合並後公司的5%-26%的股份將在公眾或者前空殼公司股東的手中。 最終的價格將取決於空殼公司的類型,比如:是否在交易所交易,是否向SEC申報,以及所獲得的控股比例, 還有合並後公司的生存能力等。
應該購買一個干凈的空殼公司。
在反向收購空殼公司的過程中最為關心的, 莫過於空殼公司可能有未經披露的責任與義務,或者空殼公司有許多遺留問題,如果不予解決購買者可能會比較擔心。因此,應該做必要的審慎調查, 並且由會計師做財務報表審計。此外,法律意見書也不可缺少。
通過買殼上市,往往比IPO迅速,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如果空殼公司已經在市場上交易,那麼合並以後股票也很快可以上市交易。不過, 收購空殼公司, 起草意向書,以及最後完成交易, 還是有一定的過程。另外,如果這個公司想在另外一個交易所上市交易, 那麼他還必須申報和獲得審批。從成本上講, 一個空殼公司的價格可以低至五六萬美元,高至幾十萬美元。
此外,還需要支付上市的律師費及會計師費。但買殼上市還是比IPO上市便宜。買殼上市的成本一般在50-60萬美元(包括空殼公司價格和中介費用)。
買殼上市本身並不能籌措資本,真正的資金是通過隨後的配售或二次發行股票籌得,。一般地,如果空殼公司本身有資金,還是不要接受為好,因為這種融資本身會非常的昂貴。另外,空殼公司可能有許多債務。因此, 收購時必須做審慎調查, 同時也應該獲得空殼公司盡可能多和廣泛的陳述和保證。
買殼上市操作流程第一階段:
上市資格評估、簽約或審批 * 確立境外上市意向 * 律師對買殼公司提供的資料進行評估並設計操作方案 * 獲取有關部門審批(如必要的話) * 律師與買殼公司商談操作條件並簽訂委託協議第二階段:收購空殼公司 * 未上市公司: 15-30天 * 已上市公司: 3- 4月 * Reg. D 募股: 90-120天第三階段: 上市交易前的准備 * 進行反向合並 * 重組公司(如必要的話) * 申報新的或修正的報表 * 准備融資文件 * 公司修改商業計劃 * 指定轉讓代理人(7天左右) * 獲取CUSIP交易代號 * 郵告股東 * 注冊申請州"藍天法"豁免 * 指定造市商(約2-4周) * 造市商進行審慎調查 * 公司/造市商決定競價 * 指定投資者關系顧問進行上市包裝 * 准備給經紀人、承銷商、投資人的審慎調查報告 * 准備促銷材料 * 路演(Road Show) * 股票分銷 * 組織承銷團第四階段: 上市交易可先在OTCBB上交易,然後升格到NASDAQ,也可以直接在NASDAQ上市交易,視購買何種空殼公司而定。第五階段: 上市後的繼續申報與披露 公司上市後,應每季申報10-Q表,每年申報10-K表並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此外,公司的任何重大事項應及時並適當地用8-K披露。
Ⅶ 納斯達克收盤股價怎麼看
1. 下載一個免費的網頁版freestockcharts.com看美股行情的軟體
2. (我估計您所謂的「納斯達克」指的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如果這樣的話,你可以)敲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代碼:COMPQX,就可以看它的收盤價了。
比如上周五(2月17日)收在了2951.81
————————————
如果回答的您的問題,請採納;如果仍有不明,歡迎追問,謝謝!
Ⅷ 關於納斯達克中的盛大的股價
這是盛大在美國這6個月的走勢: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cgi-bin/us/stock/quote/quoteus.cgi?symbol=snda
要查詢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可以到這查詢: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index.shtml
盛大:
最新收盤:32.83 -0.19 (-0.58%)
昨收盤:33.02
今日開盤價:33.05
今日最高/最低:33.30 - 32.68
成交量:671,553
另外其他的網路公司的最新價格:
新浪 53.920 1.510%
網易 23.010 2.180%
搜狐 91.260 0.620%
網路 361.810 5.020%
分眾傳媒 36.790 2.620%
盛大網路 32.830 -0.580%
巨人網路 14.040 1.740%
第九城市 25.790 3.080%
完美時空 25.450 -0.160%
攜程網 54.970 -0.090%
金融界 21.710 -0.690%
Ⅸ 美國道瓊斯指數對應的是那個交易所股票納斯達克對應是那個交易所股票標普500對應是那個交易所股票
納斯達克綜合指來數衡量自的是納斯達克交易所股票的價格;
標普500指數衡量的是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股價,有在紐交所的,也有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的。
道瓊斯指數嚴格來說包括一系列的指數,其中的代表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一開始只涵蓋紐交所的股票,但隨著指數不斷調整,現在已經包含多家納斯達克交易所股票,包括亞馬遜、微軟、思科、英特爾、特斯拉、蘋果等。
參考: 最新美國3大指數包含的股票名單:
道瓊斯指數包含的股票
標普500指數包含的股票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包含的股票
Ⅹ 中國有哪些企業在美國上市了
目前中國赴美上市企業有223家(不包含已經退市的企業),總共發現發行了227支股票,
中國鋁業 2001-12-11
AGM 2018-04-18
愛鴻森 2018-03-16
安博教育 2010-08-05
悅航陽光網路科技 2007-11-07
知臨集團 2018-12-18
ATA公司 2008-01-29
汽車之家 2013-12-11
亞洲時代 2019-05-03
橡果國際 2007-05-03
阿里巴巴 2014-09-19
博實樂 2017-05-18
百世集團 2017-09-20
百濟神州 2016-02-03
藍帽子 2019-07-26
網路 2005-08-05
嗶哩嗶哩 2018-03-28
能發偉業 2010-10-04
易車 2010-11-17
BORQS TECHNOLOGIES 2015-10-29
萬春葯業 2017-03-09
寶尊電商 2015-05-21
中汽系統 2004-08-24
燦谷 2018-07-26
CBAK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06-05-31
泰邦生物 2009-12-02
中國陶瓷 2007-12-17
泰和誠醫療 2009-12-11
泰盈科技 2015-12-21
東方航空 1997-02-04
中海油 2001-02-27
中國綠色農業 2009-03-09
中國電信 2002-11-14
中國移動 1997-10-22
中國天然資源 1995-03-10
中國聯通 2000-06-21
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 2017-08-08
中指控股 2019-06-12
九洲大葯房 2010-04-22
上海華欽信息科技 2018-05-24
歐陸科儀 1997-03-14
獵豹移動 2014-05-08
中網在線 2010-03-04
泛華金融 2018-11-07
國際臍帶血庫 2009-11-19
無憂英語(51TALK) 2016-06-10
惠普森醫葯 2009-09-30
中國循環能源 2010-03-22
阿特斯太陽能 2006-11-09
觸寶 2018-09-28
攜程網 2003-12-09
鑫達集團 2009-11-27
玉柴國際 1994-12-16
暢游 2009-04-02
正保遠程教育 2008-07-30
點牛金融 2018-03-20
多尼斯 2017-12-20
斗魚 2019-07-17
大全新能源 2010-10-07
德斯維爾工業 1995-07-20
數海信息 2018-12-19
敦信金融 2010-11-23
新東方 2006-09-07
華瑞服裝 2008-07-16
農米良品 2018-02-16
泛華金控 2007-10-31
四季教育 2017-11-08
鳳凰新媒體 2011-05-12
富維薄膜 2006-12-19
富途控股 2019-03-08
FELLAZO 2019-07-25
富嶺環球 2015-11-04
未來金融科技集團 2009-10-29
萬國數據 2016-11-02
格林酒店 2018-03-27
GREENLAND ACQUISITION 2018-08-08
GREENLAND ACQUISITION 2018-07-25
BAT 2013-08-13
廣深鐵路 1996-05-14
國雙 2016-09-23
跟誰學 2019-06-06
海灣資源 2009-10-27
和黃中國醫葯科技 2016-03-17
希伯倫科技 2016-12-27
漢廣廈房地產 2010-09-13
WEALTHBRIDGE ACQUISITION 2019-03-07
WEALTHBRIDGE ACQUISITION 2019-02-06
新奧混凝土 2009-11-02
駭維金屬加工 1996-12-10
海亮教育 2015-07-07
華米科技 2018-02-08
華能電力 1994-10-05
和利時自動化 2008-08-01
豪鵬國際 2008-06-19
華住 2010-03-26
虎牙直播 2018-05-11
和信貸 2017-11-03
愛點擊 2017-12-22
優點互動 2012-05-30
愛奇藝 2018-03-29
IT TECH PACKAGING 2009-12-17
京東 2014-05-22
嘉銀金科 2019-05-10
玖富 2019-08-15
極光 2018-07-26
晶科能源 2010-05-14
聚美優品 2014-05-16
眾美聯 2015-04-08
前程無憂 2004-09-29
鉅派投資 2015-07-16
金融界 2004-10-15
簡普科技 2017-11-16
KBS FASHION 2013-01-23
金凰珠寶 2010-08-18
康迪車業 2008-03-18
開心汽車 2017-11-06
流利說 2018-09-27
樂居 2014-04-17
中國人壽 2003-12-17
蘭亭集勢 2013-06-06
瑞幸咖啡 2019-05-17
籮筐技術 2019-01-08
聯絡智能 2010-04-22
LONGEVITY ACQUISITION 2018-10-16
LONGEVITY ACQUISITION 2018-08-29
樂信 2017-12-21
龍運國際 2017-10-20
REMARK 2007-10-03
明大嘉和 2019-01-08
蘑菇街 2018-12-06
陌陌 2014-12-11
魔線 2016-11-15
新濠影匯 2018-10-18
美美證券 2019-01-08
茗韻堂 2015-06-01
第九城市 2004-12-15
朴新教育 2018-06-15
金正環保 2017-07-28
新風天域 2018-07-27
新風天域 2018-06-28
蔚來 2018-09-12
小牛電動 2018-10-19
諾亞財富 2010-11-10
網易 2000-06-30
南太地產 1991-08-07
諾華傢具 2014-01-17
凹凸科技
精銳教育 2018-03-28
奧盛創新 2010-12-21
宏橋高科 2019-04-02
拼多多 2018-07-26
天地薈 2017-09-21
普惠財富 2018-12-27
美國綠星球 2009-09-08
祥泰食品 2019-08-14
平潭海洋實業 2011-08-02
拍拍貸 2017-11-10
品鈦 2018-10-25
中石油 2000-04-06
普益財富 2019-03-29
趣店 2017-10-18
360金融 2018-12-14
趣頭條 2018-09-14
研控科技 2009-07-30
瑞思學科英語 2017-10-20
人人網 2011-05-04
瑞圖生態 2017-11-29
如涵 2019-04-03
紅黃藍 2017-09-27
寺庫 2017-09-22
奧瑞金種業 2005-11-09
綜合能源系統 2007-11-02
搜房網 2010-09-17
上為集團 2008-04-09
上石化 1993-07-26
新浪 2000-04-13
中環球船務 2008-05-21
天華陽光 2014-11-13
中石化 2000-10-18
搜狗 2017-11-09
搜狐 2000-07-12
昱輝陽光 2008-01-29
瑞立集團 2006-04-18
綠能寶 2016-01-19
塞斯潘 2005-08-09
尚德機構 2018-03-23
科興生物 2004-12-08
希爾威金屬礦業 2009-02-17
中國蘇軒堂葯業 2019-01-04
新氧 2019-05-02
好未來 2010-10-20
碳博士控股 2015-03-24
淘屏 2006-09-12
團車 2018-11-20
達內科技 2014-04-03
老虎證券 2019-03-20
香港大公文交所 2017-03-22
騰訊音樂 2018-12-12
TMSR 2015-12-29
途牛 2014-05-09
尚高 2016-09-28
UT斯達康 2000-03-03
優信 2018-06-27
雲米科技 2018-09-25
唯品會 2012-03-23
世紀互聯 2011-04-21
華富教育 2019-04-30
微博 2014-04-17
500彩票網 2013-11-22
微貸網 2018-11-15
穩盛金融 2015-10-28
萬達體育 2019-07-26
58同城 2013-10-31
鑫苑置業 2007-12-12
迅雷 2014-06-24
信而富 2017-04-28
小贏科技 2018-09-19
1葯網 2018-09-12
銀科控股 2016-04-27
雲集 2019-05-03
宜人貸 2015-12-18
百勝中國 2016-10-17
歡聚時代 2012-11-21
正康國際 2017-09-01
再鼎醫葯 2017-09-20
南方航空 1997-07-30
中通快遞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