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權解禁股東減持會導致股價下跌

股權解禁股東減持會導致股價下跌

發布時間:2021-04-22 15:02:24

㈠ 大股東減持目的是什麼後期股價會漲或者下跌

大股東減持有目的有以下兩種說法:
一、避稅說:「少股東」半價接棒
海特高新今日公告稱,9 月10日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再春通知,其與子李飈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5594.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6016%)轉讓給李飈,每股轉讓價格為10.05 元,為公司最新股價的49%。
股權轉讓完成後,李飈將持有公司18.99%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再春為第二大股東。公司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有利於公司確立長期的戰略發展規劃,穩定公司股權結構。
就在前一日,仁和葯業公告,其控股股東仁和集團於9月9日與境內關聯自然人楊瀟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協議方式轉讓持有的1.5億股公司股票。轉讓價款為每股2.86元,為公司最新收盤價的50%。
楊瀟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仁和集團董事長楊文龍之子。本次權益變動前,楊文龍持有仁和集團73.11%股權,仁和集團持有公司44.54%股權,楊瀟未直接或間接持有仁和葯業股權。本次權益變動後,仁和集團持有公司29.40%股權,仍為公司控股股東,楊瀟持有公司15.14%股權。就此次轉讓原因,公司同樣簡單表示,系基於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
幾乎如出一轍的是,之前潛能恆信「少東家」亦是半價受讓股權成為公司二股東。潛能恆信控股股東周錦明將其所持的3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股份轉讓給其子周子龍,轉讓每股轉讓價格僅為11.93元,為最新收盤價的49%。
集中在9月份,多家民企的「少東家」紛紛出場,子承父業,均是半價受讓,且口徑又是驚人的一致,其背後出於什麼目的?
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半價」轉讓股權或存在為避稅考慮的因素。而為了堵上這種避稅的漏洞,國稅總局不久前頒布了《關於加強股權轉讓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構建股權轉讓所得稅管理的長效機制。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份文件如落到實處,將增大股權轉讓避稅的難度。」

二、套現說:利好之前蹊蹺轉讓
與上述較「單一」的轉股動機相比,萬昌科技家族內部的股權轉讓或能看清另一番端倪。
8月21日,萬昌科技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以29億元的交易總價買入北大之路100%股份。本次交易後,萬昌科技將轉型生物醫葯,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未名集團,實際控制人也易主他人。方案一出,公司股價連續8個漲停,最新收盤價達到40.92元。
然而,就在預案公布前一天,萬昌科技控股股東高寶林與其母親王素英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王素英將其持有的公司2142.6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5.22%)全部轉讓給高寶林,價格為每股8.33元,理由是家族內部持股調整。
復牌前蹊蹺的股權交易不得不令人生疑。據悉,股權轉讓前第一大股東高寶林可流通股825.94萬股,限售股2477.82萬股;第二大股東王素英所持2142.60萬股為流通股。轉讓後,高寶林所持流通股為2968.5萬股。
「今年萬昌科技業績遞增背後是,公司大股東解禁即將期滿,控股股東『易主』更方便套現,又可以享受股價上漲機會。」某投資管理公司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除萬昌科技外,報喜鳥的股權轉讓則頗顯幾分資本運作的味道。公司控股股東報喜鳥集團以協議方式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879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轉讓價為4.48元每股。受讓方吳婷婷、吳真生、陳一帆均為報喜鳥集團的關聯人,其中吳婷婷系公司董事長、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之女,吳真生系報喜鳥集團監事、上市公司原董事,陳一帆系報喜鳥集團總經理、上市公司原董事陳章銀之子。
有投行人士認為,就此次協議轉讓,從報喜鳥集團的股東層面來說,存在著明顯的不公平,需要後續用其他的交易來對部分股東進行補償;另外,目前整個服裝行業普遍不景氣,在轉型的同時完成交班也是慣常操作。原標題:民企家族內部低價轉股 或為避稅或為套現。

㈡ 股票解禁對股價的影響:股票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解禁股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佔比超過可流通股票5%的是大非,反之是小非。大小非解禁股的買入成本基本都是1元左右,股改之後,這些非流通股票可以上市流通了,擁有這些股票的股東們就可能拋出股票套現(減持);
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一般有一段限售期,過了限售期後也可以流通。一般限售股的成本是增發價格,股票解禁後,持有這些股票的股東可以拋售,也可以繼續持有。
解禁股上市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一、是看跟隨大盤所處的時期是牛市還是熊市或者是牛市向熊市的轉換時期還是熊市向牛市的轉換時期,這個時期非常重要,它從價值上決定公司股票是拋售、轉移還是惜售、持有,這是根本的利益取向。
二、是看股東對象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還是其他股東,這一點決定了對股票的負責程度。
三、是看是大非還是小非以及股票的籌碼集中度大小。
不可否認,股票市場上,很多限售股解禁時,股價都會下跌。但是事實上股票限售解禁對股價到底有什麼影響,還是需要結合現實情況,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行。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㈢ 解禁股,為什麼一解禁股價就會下跌

股票解禁導致股價下跌的原因:

1、獲利出局,或者出貨

在解禁當天,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會高於這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一些持有投資者會選擇獲利出局操作,或者一些主力不看好該股的後期發展進行出貨操作,即在解禁當天大量的賣出手中的股票,則會增加市場上的空方力量,導致股價下跌。

2、大股東套現

在解禁當天,大股東急於套現,大量的拋出手中持有股票,則會導致股價下跌。

3、市場行情

在股票解禁當天,市場行情較差,出現較大的利空消息,導致市場整體出現下跌的趨勢,從而帶動個股股價下跌。

4、個股走勢

在股票解禁之前,個股已經經過長期的拉升,股價已經見頂,上方拋盤較多,個股進行解禁時,會增加上方拋盤的壓力,導致股價下跌。

(3)股權解禁股東減持會導致股價下跌擴展閱讀:

對於解禁股,相比IPO原始股東,定增股解禁後減持的動力相對更強,尤其是參與定增的機構獲利較多的時候;此外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民營股東、創投股東相較國企股東減持動力更足,投資者應盡量迴避解禁規模和解禁比例較大的高估值個股。

股票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其中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發價格,解禁之後,持有者可以進行賣出交易,也可以繼續持有。

㈣ 為什麼個股解禁會導致股價下跌

個股解禁通常來說會使得股票供給增大,股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股價會下行內,容但是具體需要結合解禁時該個股的基本面、所處的價位和當時的大盤情況,比如有的個股已經超跌或到橫盤突破區域,那麼一旦解禁,股東極有可能拉高出貨,反之一隻業績不佳的個股解禁或者高位那麼下跌可能性大,當然還要適當結合當時大盤走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對於大型國企,大非解禁沖擊較小,因為國有資本很少會減持。而對於創業板、中小板這類製造暴富神話的板塊,則需要保持謹慎,一般都會引發大跌。特別是今年10月份開啟的首批28家創業板解禁洪峰,相信會對整個大盤也會有所沖擊。游俠股市最真實的模擬炒股平台,模擬大賽千元現金等你來拿

㈤ 股票解禁股價一定下跌嗎

不一定的!
要看當時的大盤走勢,以及主力吸籌或出貨是否順利!
一般解禁股對股價的影響不大!

㈥ 為什麼限售股一解禁股價一般都要下跌

那當然來!本來這以前可以自看做是供需平衡的。一下增加了大量供給。而要買的人並沒有增多。價格當然就下跌啦!不用說股票,就是白菜不也是一樣?如果本來市場上賣2元一斤的。突然從外地大量運到幾萬噸。而吃白菜的人還是這點。價格會怎麼樣?

樓上的說法不完全對。即使解禁時已經破發了。還是會有拋售壓力的。本來不能拋的,現在可以拋了。不管怎麼樣總歸有人會選擇拋售的。

㈦ 請問原始股東解禁後所減持的股票會流通到哪對股價有何影響

自然會流通到二級市場上了,有的在大宗交易上賣給 基金 券商 或機構,有的就跟你平時炒股賣股票一樣,賣給誰你也不知道。短期會造成個股下跌,因為股票供給多了,長期由該股票價值決定,不影響走勢~~~

㈧ 股票解禁,是不是會導致股價暴跌或者是什麼呢

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專增發的股份。屬這些股票都在以前購買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只是一個時間窗口,意義就是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並不是說一定要全部當日拋售,我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選擇拋售,什麼時候拋售,都由持有人自己決定。
大小非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發價格
非是指非流通股,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於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於5%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
這等於大幅增加股票市場的股票供給量,改變股票的供求關系,若大小非解禁後採取減持,將促使股價下行。

㈨ 為什麼解禁後股市就會下跌

解禁: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內場的流通股容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通常來說大小非解禁股價應下跌,因為會增加賣盤打壓股價;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後,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會立刻拋出來而且如果市場上的資金非常充裕,那麼某隻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拋出,反而會吸引部分資金的關注.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2007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閱讀全文

與股權解禁股東減持會導致股價下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好乾嘛 瀏覽:511
春雨理財 瀏覽:9
深圳市金華融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135
注冊理財規劃師官網 瀏覽:789
經典股票圖 瀏覽:451
什麼是融資犯法 瀏覽:780
寶能融資成本 瀏覽:785
小贏理財簡介 瀏覽:514
流動資金多如何理財 瀏覽:28
阿聯酋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64
零錢罐理財真是騙局嗎 瀏覽:229
信合理財收益 瀏覽:921
大同理財被騙 瀏覽:154
全民財富理財安全嗎 瀏覽:623
大麥理財會跑路嗎 瀏覽:536
南華期貨收益率指數介紹 瀏覽:21
知屋理財吧 瀏覽:865
北京理財吧 瀏覽:559
招財貓理財是不是倒閉了 瀏覽:485
易港金融理財怎麼樣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