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寶能融資成本

寶能融資成本

發布時間:2025-09-07 23:11:27

A. 寶能系的造車敗局:兄弟分家、融資受阻、大批裁員、背負巨債

2015年,姚振華 利用金融杠桿堵在萬科「門口」,悄然套現589億,在資本市場上一戰成名。 此後,寶能豪擲千億,入局新能源造車。如今,寶能 汽車 總部落戶廣州, 斬獲120億戰略投資

諷刺的是,這邊拿著 融資巨款,另一邊卻拖欠著員工工資。 不僅如此,如今的寶能系更是 深陷困境,兄弟分家、債務逾期、融資受阻、大批裁員……

說起姚振華此人,最著名的莫過於王石口中的野蠻人。這位野蠻人的發家史倒也精彩, 姚振華和他的「寶能系」像一隻猛獸,遊走在中國經濟改革的風暴中心,穩踩政策轉折的每一個節點。

姚振華生於1970年,18歲之際考入華南理工,畢業之際拿到雙學士學位。 那是個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的時代 ,畢業後的姚振華進入一家國企工作。作為潮汕人的姚振華心中自有一股子不安分,一邊攢錢,一邊留意著創業機會。

南巡講話後,姚振華意識到機會來了,毅然辭職來到深圳。 彼時國內副食品緊缺,「菜籃子工程」實施 ,姚振華同弟弟姚建輝成立新保康蔬菜產業公司。姚振華 心中自有藍圖 ,區別於其他公司做中間商,姚振華選擇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完整產業鏈。

短短幾年時間,新保康已然是深圳地區的蔬菜龍頭,兄弟二人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第一桶金有了,姚振華決定進軍地產行業。1998年,彼時正值房改,姚振華拿下福田區一塊地,並開發了中港商業城項目。此後, 依靠敏銳的商業嗅覺,姚振華在房地產領域大展拳腳,屢戰屢勝。

2000年,而立之年的姚振華創辦寶能集團。在深耕房地產行業的同時,姚振華也在挖掘其他行業的商機, 還真有一顆遺珠被他找到了——國企深業物流 。2002年,因管理不善等諸多因素,深業物流面臨資產、業務出售的困境。聽聞消息後 ,通過拍賣、增持等方式,寶能拿下其46.2%的股權。

盡管深業物流未完成 三年內國內主板上市的目標,走向了分裂 。然而,寶能在分配資產的過程中, 不僅獲得了其商譽、姓名使用權,更獲得大批物業及土地。 這一役,寶能系 僅付出2億多元的成本,卻收獲了百億的物業價值及土地。 也正是因此,寶能才有足夠資金進軍其他領域。

2012年,看好保險業發展前景的姚振華成立前海人壽,由此進入金融領域。當年, 公司總資產不過17.3億元;2013年年底,前海人壽總資產超170億;2014年超560億。到2016年,前海人壽的總資產已經超過2000億。

藉助深業物流和前海人壽的輸血,姚振華利用金融杠桿,成了王石口中的野蠻人,一舉成為萬科最大的股東。 這場被譽為中國資本市場最驚心動魄的大戰,最終以萬科創始人黯然退場,姚振華套現589億告終。 自此,姚振華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算是揚名立萬。

2017年3月, 姚振華成立寶能 汽車 ,正式投身於新能源造車,誓言要助力民族 汽車 工業崛起。 但姚老闆起家靠的是賣菜,發家靠的是房地產,在資本市場上也算長袖善舞,放到製造業,還真是個門外漢。 但姚老闆有錢。

在收購南玻集團、中炬高新、韶能股份等 汽車 零部件企業後,2017年11月, 寶能 汽車 以66.3億元拿下觀致51%的股份。2019年,又砸了15.6億,增持至63%。

收購一個造車企業,似乎是配不上姚老闆造車的陣仗。 在收購觀致一年後,寶能 汽車 將長安PSA(長安標致雪鐵龍)收入囊中。一舉一動都透露出在造車這件事上,姚老闆是認真的。 然而,再大的野心也掩飾不了赤裸裸的真相。

被寶能收購後的4年時間, 觀致 汽車 僅發布一款新車,銷量卻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2018年-2020年,觀致 汽車 的銷量分別約為6.3萬輛、2.27萬輛、1.3萬輛。創 歷史 新高的2018年,也只是因為寶能利用旗下聯動雲租車業務自產自銷所致。

至於寶能入主後推出的觀致7,自2020年9月上市到去年年底,累計銷量僅7641輛。今年前5個月,銷量為4100輛。 更有趣的是,目前,寶能 汽車 直營店就達800多家。 這意味著,一家店一年連兩輛車都賣不出去。

雖說觀致銷量拿不出手,但好歹也是有真材實料的,至於寶能 汽車 ,那是一輛車都沒造出來。

與此同時,寶能 汽車 先後在深圳、昆明、廣州、西安、崑山、貴陽布局的六大 汽車 基地,不僅沒有實現量產, 部分基地甚至處於施工或待工的狀態。

2020年該生產的廣州基地,目前還處於施工狀態。崑山的新能源工廠處於半停工狀態,崑山、昆明的生產基地還沒怎麼動工,至於杭州的工廠似乎已經被忘卻……

這些計劃中的生產基地, 寶能規劃的總產能達350萬輛 。這個數字和寶能 汽車 銷量及造車結果對比來看, 簡直到了離譜的程度 。

我們來看看特斯拉的速度。2018年5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成立。7月獲批,10月拿地。12月完成土地平整。次年1月開始建設工程。2020年初正式投產。

寶能也不需要如此誇張的速度,但也不應該是如此離譜的進程。 這或許是因為寶能的心思沒有放在造車上。

自2017年起,寶能 以造車為名瘋狂圈地 ,相繼在廣州、昆明、杭州、貴陽、西安、崑山等地拿下大量土地 。據不完全統計,旗下造車基地及項目佔地近9000餘畝,總面積達457.4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8.15萬平方米。

與其進度緩慢的基地建設相比, 寶能的商業住房建造得那叫一個快 。例如 西安基地還未完工,寶能旗下距基地不到2公里的樓盤就已經開售 。而這還不是個例。這也是寶能被質疑 假造車、真拿地 的原因。

於是,去年年底,寶能官方被點名。要求其上報自2017以來在各地的投資項目,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結果寶能承認虛假宣傳,產能注水……

時間進入2021年, 寶能高調造車終是將自己送入困局。 今年1月初,姚建輝宣布,將帶著主營地產的寶能控股離開,剝離出寶能體系。不少人認為兄弟分家的真正原因在於,姚建輝計劃整合旗下房地產板塊沖刺IPO,也有人認為這是其剝離優質資產的一種手段。 但兄弟二人分家是鐵定的事實。

不僅如此, 寶能造車的敗局也開始呈現。 繼去年11.7億的ABS項目發行被終止後,今年5月, 又一ABS項目被上交所終止 。兄弟分家後,以往 以地產為硬通貨的融資方式行不通了 ,僅靠寶能 汽車 ,融資越發困難。

與此同時,寶能 汽車 拖欠供應商款項、大規模裁員、停交社保、拖欠員工薪資 等消息不脛而走。盡管寶能進行了辟謠, 但比輿論更可怕的是赤裸裸的現實 。

據不完全統計,寶能 汽車 通過中鐵信託、中糧信託等 6家金融機構發行的信託計劃,總融資金額超150億元。 以深業物流、鉅盛華為擔保, 拿到123.9億元銀行借款。 以資產抵押, 拿到3億元融資。

這意味著寶能 汽車 已經背負起了巨額債務。 且此前,其子公司更是出現了 一筆16億元的借款逾期。 再加上觀致造血能力薄弱,寶能一車未售,困局不言自顯。

再者, 汽車 行業是市場化的產業, 資本僅是造車的第一道門檻。 縱使投入大量資金造出了車,也需要市場來檢驗。再加之,如今的新能源 汽車 市場競爭激烈 ,不僅有特斯拉、小鵬、蔚來等造車先鋒,還有傳統車企、互聯網巨頭, 寶能想要脫穎而出,絕非易事 。

B. 寶能系,泛海系。那位大神知道相關材料

1、三次舉牌,撬動現金240億元
截至8月26日,寶能系已連續三次舉牌。從寶能系舉牌的7月初到8月底,萬科市值在1600億(現在是1460億元,影響並不大,之前買入時基本都是1600億元。)左右浮動。這意味著,每購進萬科5%的股份,需用資80億元,寶能繫纍計舉牌三次,動用資金約240億元。
目前,寶能繫纍計持股15.04%,取代央企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打破了萬科近15年的股權平衡。
這里需要說一說所謂「寶能系」的背景。
代表寶能系舉牌的,有兩個賬號:前海人壽、鉅盛華。
寶能系的實際控制人是潮汕籍老闆姚振華,他通過寶能投資(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鉅盛華99%的股份,再通過鉅盛華持股前海人壽20%的股份。
寶能系旗下有6大板塊--綜合物業開發、現代物流、商業運營、金融業、文化旅遊業、民生產業,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地產和金融。前海人壽是寶能系在金融板塊的重要樁腳,鉅盛華是姚振華在資本市場操作時的「常用馬甲」。
2、加杠桿,實際耗資約130億元
即便寶能系腰纏萬貫,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湊足240億元巨資,也並非易事,更何況它還在資本市場多線作戰,同時買進南玻、華僑城等。
加杠桿是關鍵。在運用融資融券、收益互換等工具後,實際現金支出可能只有130億元。
也許你要問,這筆賬是怎麼算的?以下是計算全過程:
7月11日,第一次舉牌,前海人壽集中競價買入萬科5%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375元/股粗略估算,動用資金約80億元。(成交均價13.28~15.47元/股,成交股數552,716,065。)

7月25日,第二次舉牌,前海人壽集中競價買入萬科0.93%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375元/股粗略估算,動用資金約15億元。
鉅盛華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26%的股份。另外,鉅盛華還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3.81%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635元/股計,直接買入耗資約4億元,收益互換部分杠桿以1:4計,收益互換部分耗資12億元。
(前海人壽買入成本13.28~15.47元/股,鉅盛華買入成本13.28-15.99元/股。前海人壽買入102,945,738股,佔比0.93%。鉅盛華買入28,040,510股,佔比0.26%;以收益互換持有421,574,550股,佔比3.81%。)

8月26日,第三次舉牌,前海人壽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73%股份,鉅盛華通過杠桿工具買入4.31%。若以8月26日13.25的收盤價計算,前海人壽直接耗資約10.6億元,鉅盛華融資融券部分耗資0.6億元,收益互換部分耗資12億元。
(公告沒有披露買入成本。前海人壽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73%的股份,鉅盛華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買入0.08%的股份,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4.23%的股份。)

此處簡單介紹一下寶能系所使用的杠桿工具。
一是收益互換,類似於此前熱炒的配資業務。
某券商人士介紹,在使用收益互換工具時,機構只能使用現金來撬動杠桿,目前行業內很少使用股權、資產等。這意味著,寶能系目前動用的很可能仍是真金白銀,手中的股權、房產等並未派上用場。
能撬動多大的杠桿,主要由標的物和市場情況決定,一般為1:3。(以萬科為例,標的較好,杠桿可以適當加大,上述計算成本時,假設是1:4。)
使用時,券商會做一定對沖來平衡風險,雙方約定時限,期滿,券商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是8%左右的利息,機構收取浮動收益,即價差。後兩次舉牌,寶能系均動用了收益互換工具,公告稱,「在收益互換合約中,鉅盛華將現金形式的合格履約保障品轉入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按比例給予配資後買入股票,該股份收益權歸鉅盛華所有,鉅盛華按期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後,鉅盛華回購證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賣出股票獲得現金。」
二是融資融券,利息一般為8%,配資比例是1:1。
3、資金來源,寶能系「叩門」成本不低
從上述計算我們可清楚看到,前海人壽持股比例為6.66%,現金支出約105.6億元;鉅盛華持股比例8.38%,現金支出約28.6億元。
前海人壽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於海利年年、聚富產品兩款萬能險。萬科公布的8月21日股東名錄顯示,前海人壽通過上述兩款保險產品持股4.75%。另外,自有資金持股1.38%,0.53%股份的資金來源暫時不明。
前海人壽的「子彈」雖然多來自險資,但成本並不低。最近兩月前海人壽披露的產品利率在5%~6%左右,除此之外,還需算上推廣、管理等費用。
鉅盛華的部分資金或來源於股票套現以及股權質押。去年,該公司在寶誠股份上套現約3億元。今年7月,該公司又將公司股權分別質押給華潤(深圳)有限公司、江蘇銀行深圳分行。
綜上所述,從上述資金來源不難發現,寶能系的資金成本不低,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險資增持,所以它進入萬科的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與生命人壽控股金地時有很大不同。
加之高風險、高利息的杠桿,以及收益互換的時間限制,寶能系能否長期持有,值得觀察。
可是,寶能系此前的資本運作一向彪悍,比如搶奪深振業控股權時,將已買入股份全部質押繼續增持。所以,我們認為,在姚振華還沒有祭出「大招」之前,很難說他會不會繼續買買買。
4、不動產,險資投資新興趣
在業內看來,寶能系三次兇猛舉牌萬科,可謂孤注一擲。根據上述計算,前海人壽耗資近100多億元。其中,約75億是保險產品的資金,約22億是自有資金,另有8億資金來源暫不明。
土豪級別的保險公司到底多有錢?公開數據顯示,保險行業去年全年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行業總資產已突破10萬億元。截至2014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高達9.3萬億元。
前海人壽2014年年報透露,報告期內,該公司總資產560億元,其中涉及貨幣資金約43.8億元,投資性房地產約25.5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約115.2億元,按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與長期股權投資三者總額近百億元。
上述年報還提及,前海人壽截至去年底時旗下作為最大一筆負債項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約315.7億元,負債總額約501億元。
即使舉牌生猛如前海人壽,但依上述眾指標而論,前海人壽彼時資產負債率也已接近89.5%。
去年5月,中國保監會開始實施新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此前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險企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得以松綁,理論上,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比例提高至3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監會所說的險資投資不動產,主要是指保險資金投資於土地、建築物及其它附著於土地上的定著物。上述辦法強調說,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購置自用不動產或者從事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
也就是說,險資如果要控股一家企業,其資金來源中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但並未提及使用其他資金。
上述通知也規定,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凈資產。
來看看前海人壽。截至今年7月份,前海人壽披露信息,今年4月份其通過競價交易系統購買中炬高新7250.5萬股,佔中炬高新總股本的9.1%,持有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約2.49億股,佔南玻集團總股本的12.01%。
此外,前海人壽參與了華僑城今年4月份的定增,該定增方案獲批後將持股華僑城6.89%,擬參與南玻集團7月份定增1.12億股,佔南玻集團定增後總股本的4.99%。
具體落實到前海人壽,按照上述通知規定,經計算可知,其可供投資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不得高於168億元,且重大股權投資賬面余額應不超過大約59億元。
這對前海人壽下一步舉牌萬科限制不小。增持至30%將是一個敏感點,按萬科當前股價測算,繼續增持5%需約65億,10%需要約130億,15%則近200億。這對於已配資百億增持萬科的寶能系來說,壓力山大。
總之,如果寶能系想要借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控制萬科,那麼資金成本、杠桿時間以及賬面資金,都將給它的目標帶來阻礙。

閱讀全文

與寶能融資成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好乾嘛 瀏覽:511
春雨理財 瀏覽:9
深圳市金華融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135
注冊理財規劃師官網 瀏覽:789
經典股票圖 瀏覽:451
什麼是融資犯法 瀏覽:780
寶能融資成本 瀏覽:785
小贏理財簡介 瀏覽:514
流動資金多如何理財 瀏覽:28
阿聯酋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64
零錢罐理財真是騙局嗎 瀏覽:229
信合理財收益 瀏覽:921
大同理財被騙 瀏覽:154
全民財富理財安全嗎 瀏覽:623
大麥理財會跑路嗎 瀏覽:536
南華期貨收益率指數介紹 瀏覽:21
知屋理財吧 瀏覽:865
北京理財吧 瀏覽:559
招財貓理財是不是倒閉了 瀏覽:485
易港金融理財怎麼樣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