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方針
——堅持節約優先。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努力構建節能型生產消費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消費模式轉變,加快構建節能型國家和節約型社會。
——堅持立足國內。立足國內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著力增強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完善能源儲備應急體系,合理控制對外依存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堅持多元發展。著力提高清潔低碳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科學實施傳統能源替代,加快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
——堅持保護環境。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統籌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積極培育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能源發展模式。
——堅持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理順價格機制,構建有利於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
——堅持科技創新。加快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前沿技術攻關,增強能源科技創新能力。依託重點能源工程,推動重大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自主創新。
——堅持國際合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大力拓展能源國際合作范圍、渠道和方式,提升能源「走出去」和「引進來」水平,推動建立國際能源新秩序,努力實現合作共贏。
——堅持改善民生。統籌城鄉和區域能源發展,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盡快消除能源貧困,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用能水平。 根據對「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總體判斷,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總體要求,綜合考慮安全、資源、環境、技術、經濟等因素,2015年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能源消費總量與效率。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用電量6.15萬億千瓦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綜合效率提高到38%,火電供電標准煤耗下降到323克/千瓦時,煉油綜合加工能耗下降到63千克標准油/噸。
——能源生產與供應能力。著眼於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增強應急調節能力,適度超前部署能源生產與供應能力建設,一次能源供應能力43億噸標准煤,其中國內生產能力36.6億噸標准煤。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內。
——能源結構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左右。
——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新疆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到2015年,五大基地一次能源生產能力達到26.6億噸標准煤,佔全國70%以上;向外輸出13.7億噸標准煤,佔全國跨省區輸送量的90%。
——生態環境保護。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每千瓦時煤電二氧化硫排放下降到1.5克,氮氧化物排放下降到1.5克。能源開發利用產生的細顆粒物(PM2.5)排放強度下降30%以上。煤炭礦區土地復墾率超過60%。
——城鄉居民用能。全面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實現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行政村通電,無電地區人口全部用上電,天然氣使用人口達到2.5億人,能源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能源體制機制改革。電力、油氣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取得新進展,能源財稅機制進一步完善,能源法規政策和標准基本健全,初步形成適應能源科學發展需要的行業管理體系。
2.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保障措施
一、強化財政扶持
整合現有政策渠道,完善可再生能源資金支持制度,加大對分布式能源和非常規能源發展的支持力度。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無電地區電力建設、煤礦安全改造、國家石油儲備基地、能源自主創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減排等領域發展,研究建立健全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及無電地區能源投入長效機制。
二、完善稅收政策
加快推進能源資源稅改革,逐步理順國家與開發主體、中央與地方資源收益分配關系。推進煤炭稅費綜合改革,清理各類違規收費,逐步推行資源稅從價計征。強化能源消費環節稅收調節,完善化石能源的消費稅,加快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
三、加強金融支持
加強信貸政策和能源產業政策的銜接配合。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能源投資多元化提供便利。拓寬企業投融資渠道,提高能源企業直接融資比重。 一、理順能源投資及國有能源企業管理體制
堅持國有經濟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能源重點領域的主導地位。深化能源領域投資體制改革,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對投資的引導和調節作用,簡化行政審批。完善國有能源企業考核評價機制。
二、鼓勵能源投資多元化
進一步放寬能源投融資准入限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能源領域,鼓勵境外資本依照法律法規和外商投資產業政策參與能源領域投資,推進電網、油氣管網等基礎設施投資多元化。以煤層氣、頁岩氣、頁岩油等礦種區塊招標為突破口,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國有資本進入,推動形成競爭性開發機制。規范流通市場秩序,穩步推進石油分銷市場開放。
第三節 強化能源行業管理
一、加強能源法制建設
加快推進能源法出台,盡快完成煤炭法、電力法修訂,組織開展石油、天然氣、核能等領域的立法工作,擬定配套法規和規章,加強執法監督檢查。
二、完善能源標准和統計體系
加強能源行業技術、裝備、能效等標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發電並網標准。推進能源行業統計、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建設,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構建有利於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的能源行業統計體系。
三、轉變能源管理方式
構建系統科學、層次清晰的能源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體系,完善實施監督和評估調整機制。對能源規劃、建設、生產、運營、消費等各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管。建立能源基本公共服務新機制。
第四節 加強國際合作統籌協調
建立能源、外交、財稅、外貿、金融等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境外能源開發利用的宏觀指導和服務。完善能源「走出去」備案機制,提高企業參與境外資源開發的協調性。建立健全國際能源信息平台,開展國際能源儲備和應急互助合作,制定能源安全應急預案,增強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3. 上海市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的介紹
上海市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指的是上海市制定的關於能源發展的第十一個五年計劃。
4.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規劃實施
本規劃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能源消費強度等約束性指標,以及國家明確要求考核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主要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組織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逐項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和進度,納入綜合考核和績效評價體系。
本規劃中其他指標和能源開發建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等任務,需要依靠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有關方面共同努力實現。各級人民政府要通過健全市場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不斷改善體制和法制環境,保障規劃的貫徹落實。 國家有關專項規劃、地方能源規劃、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規劃要切實貫徹國家能源戰略意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重點做好與約束性指標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的銜接。已經發布但與本規劃總體要求不一致的,應作出相應調整。
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要根據本規劃編制電力、煤炭、天然氣、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核電等專項能源規劃,落實本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推動能源體制改革,制定和完善價格、財稅、投資等政策,加大對能源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提高能源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等的支持力度。加強相關政策的統籌協調,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合力。 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應完善規劃監督執行制度,跟蹤分析規劃實施情況,掌握主要目標和任務完成進度。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適時組織開展全面評估,提出相關對策措施。需要對本規劃調整時,及時研究提出調整方案,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5. 十一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對能源電力的決策思路有何區別 上海市計劃用電內容的轉變依據是什麼
太專業了,一般百姓是接觸不到這些內容的,接觸這些內容的又不接觸網路知道。
6. 能源產業怎樣編制十二五規劃
對能源產業「十二五」規劃編制的幾點建議:
1.制定國家級能源產業專項規劃
2.站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樹立新的編制思路
3.夯實規劃編制研究基礎
4.加強對規劃編制的管理
5.科學整合編制隊伍資源
你還可以參考仁達方略管理咨詢公司編寫的最新版的《編制「十二五規劃」指導手冊》,個人認為權威翔實。
7.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重點任務
重點任務是:
(一)加強國內資源勘探開發。安全高效開發煤炭和常規油氣資源,加強頁岩氣和煤層氣勘探開發,積極有序發展水電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二)推動能源的高效清潔轉化。高效清潔發展煤電,推進煤炭洗選和深加工,集約化發展煉油加工產業,有序發展天然氣發電。
(三)推動能源供應方式變革。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建設。
(四)加快能源儲運設施建設,提升儲備應急保障能力。
(五)實施能源民生工程,推進城鄉能源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六)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全面推進節能提效,加強用能管理。
(七)推進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點領域改革,理順能源價格形成機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科技裝備水平。深化國際合作,維護能源安全。
8. 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前言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對於保障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本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我國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是「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9.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正文
全國的?我有廣州到2020年的規劃!
10. 新能源十二五規劃綱要
什麼情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