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戶對於智慧農業的需求分析,求大神告知,謝謝
近年來,隨著我國智慧農業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目前智慧農業技術已經應用到溫室植物種植、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諸多領域。
1. 種植者專業化。未來十年:種植者逐步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超過50%種植者將是拿著手機種植的80、90、00後。
2. 消費市場全面升級。未來5-10年消費主流為80後、90後、00後;他們不僅是為了吃到新鮮可口的農產品,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體驗。
3. 種植模式更新換代。中高端經濟作物(水果,蔬菜等)逐步向智能化、設施化、農業工業化的種植模式轉型。大田農作物(水稻、小麥、馬鈴薯、玉米、大豆等)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的種植模式轉型。其中「智能化設施種植」將成為我國未來十年種植的趨勢---因為可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
4. 農產品標准化趨勢。未來十年中國農業一定會逐步建立健全農產品標准化體系,包括:種苗標准、種植標准、產地標准、採收標准、品鑒標准、運輸標准等等。
㈡ 生態智慧農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這里借用三潤集團董事長的一句話:「生態智慧農業代表農業的未來」。隨著經濟的增長,原來的農業生態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的經濟發展,農民靠種地微薄的收入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所以紛紛進城打工。
㈢ 農戶對智慧農業的需求分析
20世紀,人類分別利用機械化和轉基因實現了單位畝產的巨大提高。然而,進入21世紀以後,畝產提高越來越困難。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到2050年,全球可耕地面積僅可增加4%,卻需要養活近30%的人口增長。新一輪農業革命迫在眉睫。
近年來,隨著我國智慧農業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目前智慧農業技術已經應用到溫室植物種植、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諸多領域。
1. 種植者專業化。未來十年:種植者逐步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超過50%種植者將是拿著手機種植的80、90、00後。
2. 消費市場全面升級。未來5-10年消費主流為80後、90後、00後;他們不僅是為了吃到新鮮可口的農產品,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體驗。
3. 種植模式更新換代。中高端經濟作物(水果,蔬菜等)逐步向智能化、設施化、農業工業化的種植模式轉型。大田農作物(水稻、小麥、馬鈴薯、玉米、大豆等)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的種植模式轉型。其中「智能化設施種植」將成為我國未來十年種植的趨勢---因為可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
4. 農產品標准化趨勢。未來十年中國農業一定會逐步建立健全農產品標准化體系,包括:種苗標准、種植標准、產地標准、採收標准、品鑒標准、運輸標准等等。
㈣ 什麼是智慧農業智慧農業有什麼發展趨勢
智慧農業就是為農戶、農場與農企提供科學的生產管理解決方案,告別勞動力成本過高、生產管理粗放等難題。以作物生長周期中的關鍵指標為導向,提供標准化的農事日歷模版;
極飛智慧農業系統
通過數字農業基礎設施、精準農業智能裝備及農業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等技術,系統能夠匹配作物生長的關鍵指標,精準管理農事生產規劃與執行,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追求產量與質量的最優平衡,實現農場生產力與盈利能力最大化。
獨立使用系統,或將你的物聯設備、農業無人機、機器人、數據服務接入農場管理,融入智慧農業生產新場景。
支持第三方接入,支持物聯設備、智能農機、農業自動駕駛儀、控制閥、水位感測器等多種農業裝備,通過感知與精準農業任務執行將物理信息數字化,提供多維數據源。
㈤ 都說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到底發展的怎麼樣了它真的能顛覆傳統農業嗎
智慧農業是以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農業生產技術為基礎,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從生產到經營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
20世紀,人類分別利用機械化和轉基因實現了單位畝產的巨大提高。然而,進入21世紀以後,畝產提高越來越困難。而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到2050年,全球可耕地面積僅可增加4%,卻需要養活近30%的人口增長。新一輪農業革命迫在眉睫。
相較於傳統農業,智慧農業通過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能夠幫助農業生產者提高土地畝產,穩定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節約自然資源、並減少環境污染。特別近3年,伴隨著感測器精度的提高,大數據、機器視覺、機器學習等領域的高速發展,智慧農業商業化的時間點已經來臨,行業龍頭和VC都在積極投資。根據中金公司智慧農業行業研究報告分析,預計到2020年,智慧農業的可及市場空間將超過800億美元。
從領域來看,智慧農業主要涵蓋:精準農業、機器人、無人機、新型農場、生物農業等多個方面。時代在進步,不同的時代需要與之向適應的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生產亦是如此
㈥ 生態智慧農業的行業環境怎麼樣
近些年,很多行業發展不太樂觀,農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之一備受重視,特別是對於生態智慧農業成為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智慧農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智慧農業不是簡單的農業智能化,需要與生態農業有機結合,形成生態智慧農業新模式,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統一,從而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簡言之,生態智慧農業能夠提升農業效率,改善環境,擴大就業農民增收,所以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以及社會各界的推動,行業環境是十分優越。
㈦ 智慧農業發展趨勢如何
可以說智慧農業是未來的大勢所趨。目前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經濟發展,土地改革進入尾聲,土地改革後農地可以買賣、出租,將來農業企業可以承包農村的土地進行集約化生產,這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普及創造了先天條件。發展智慧農業,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帶動當地的勞動力就業,同時也能有效改善當地的民居環境,不管從哪方面考慮都是多方受益,所以智慧農業的發展很被看好,各路巨頭也紛紛去智慧農業布局,智慧農業領域是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