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金剪刀差什麼意思
剪刀差是指工農業產品交換時,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所出現的差額。因用圖表表示呈剪刀張開形態而得名。它表明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價交換。
比如一條床單可以換10克黃金,這就是黃金剪刀差
⑵ 剪刀差是什麼意思》
剪刀差指的是一種價格差距,比如我國在建國初期發展經濟時,低價收購農產品,用於工業生產,而工業產成品卻高價出售,這樣就形成了剪刀差。之所以叫剪刀差,是因為二者的價格趨勢線形狀類似張開的剪刀。
現在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交易中也存在剪刀差。發達國家壓低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初級產品價格,提高發達國家生產的工業製成品價格,也就產生了剪刀差,從而賺取高額利潤。
⑶ m1與m2增速剪刀差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兩個原因造成了去年下半年以來M1和M2剪刀差迅速擴大:
(1)房地產銷售上升造成居民定期存款減少。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歷史數據顯示在幾乎所有指標中,M1和M2剪刀差與房地產銷售增速相關性是最高的。
(2)地方債置換的影響。地方債發行後如果沒有立刻償還債務,就會形成企業活期存款。
M1和M2剪刀差在2010年以前與股市走勢高度相關,而之後則幾乎完全失效。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認為邏輯的關鍵點在於2010年以前房地產股票走勢與房地產銷售高度相關,而2010年以後房地產股票走勢不再跟著地產銷售走了,由於M1和M2剪刀差與地產銷售的相關性仍在,從而就產生了上述情況。
⑷ 編制現金流量表剪刀差是什麼意思
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以下簡稱剪刀差),是對工業品和農產品不等價交換及其發展趨勢的形象概括。
公司產品和原材料價格剪刀差擴大,促使公司實現盈利。
⑸ 炒股術語里剪刀差是什麼意思
就是兩個指標圖出來現相反的源走勢,比如上證分時圖里的藍線和紅線一個上漲,一個下跌,這時就出現了剪刀差。因為代表的一種是權重股,一種是小盤股,如果出現不同的走勢,可能會是拉指數掩護小盤股出貨,也俗稱鱷魚嘴。鱷魚是要吃人的
⑹ 什麼叫剪刀差
剪刀差
剪刀差是「剪刀狀價格差距」的簡稱。它一般是指在工農業產品的比價中,工業品價格偏高,農產品價格偏低,從而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個不合理的價格差距。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品和農產品之間的這種價格差距有日益擴大的趨勢,它的具體表現是:當一般物價上漲時,雖然農產品價格也同時上漲,但它上漲的幅度往往低於工業品價格上漲的幅度。而當一般物價下跌時,雖然工業品的價格也同時下跌,但它下跌的幅度往往低於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幅度。如果把一定時期(比如一年)內工農業產品價格變動的情況用統計圖表表示出來,那麼,工業品價格呈上升趨勢,而農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二者猶如張開的剪刀的形狀一樣,因此稱為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
在資本主義國家中,農業的發展通常都遠遠落後於工業,這樣,就使得工業資本家能夠利用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優勢地位,抬高工業品的價格,壓低農產品的價格,對分散的小農進行掠奪。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控制了商品生產和銷售的絕大部分,他們按壟斷高價出售自己的工業品,又按壟斷低價收購農民的農產品,使農產品價格和工業品價格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從而對小農的掠奪更加嚴重。同時,壟斷組織也藉助壟斷價格對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進行殘酷的掠奪。在這種情況下,工農業產品價格之間的差距,便更加擴大了。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是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對立的一種表現,是資產階級剝削和掠奪本國農民群眾和殖民地附屬國廣大勞動人民的重要手段。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代表工農勞動群眾利益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這便消除「剪刀差」,制定工農業產品的合理比價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我國自建國以來,黨和政府從鞏固工農聯盟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前提出發,根據工業和農業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對工農業產品的比價,進行過多次調整,從而使兩者之間的比價日益趨向合理。過去那種反映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共同剝削廣大農民的「剪刀差」,已經從基本上消除了。
剪刀差一詞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蘇維埃俄國。斯大林在1927~1929年期間曾就當時存在的情況從理論上作過多次的論述。從歷史的發展看,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佔有先進生產技術的工業資本家在與生產技術落後的農民交換工農業產品時,抬高工業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利用剪刀差來剝削農民。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剪刀差還反映著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
⑺ 如何計算個股與大盤指數的剪刀差
您好
計算個股與大盤指數的剪刀差早就過時了,也沒有什麼用處,是過期的技術,打個比方如果你的股票技術可以賺錢,那麼你為什麼要告訴別人,那樣的話這個技術推廣以後就沒有價值了,也就是技術淘汰了,一個技術超過一千人掌握就基本無用了,有問題可以繼續問我,真誠回答,萬望採納!
⑻ 什麼叫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工農業產品交換時,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所出現的差額。因用圖表表示呈剪刀張開形態而得名。它表明工農業產品價值的不等量交換。如果價格背離價值的差額越來越大擴大剪刀差;反之,叫縮小剪刀差。
詞源
剪刀差一詞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蘇維埃俄國。斯大林在1927~1929年期間曾就當時存在的情況從理論上作過多次的論述。從歷史的發展看,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佔有先進生產技術的工業資本家在與生產技術落後的農民交換工農業產品時,抬高工業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價格,利用剪刀差來剝削農民。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剪刀差還反映著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
參考資料:
⑼ 剪刀差是什麼意思
在全球分工和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一般出口農業初級產品,價格低。發達國家一般出口工業製成品,價格高。這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國際貿易就存在差價,這就是剪刀差,是發達國家剝削發展中國家的方式。
⑽ M1,與股票的關系是什麼
什麼是M1、M2以及與股市的關系
一、什麼是M1、M2?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劃分口徑可以把貨幣供給劃分為:M0 (現鈔):是指流通於銀行體系以外的現鈔,即居民手中的現鈔和企業單位的備用金,不包括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M1 (狹義貨幣):M?0加上商業銀行活期存款構成。M2 (廣義貨幣):由M1加上准貨幣構成。 准貨幣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我國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劃分口徑,把貨幣供給層次劃分如下:M0 =現金M1 =M0 +活期存款M2 = 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M3=M2+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在這三個層次中,M0的流動性最強,M1次之,M2的流動性最差。M0與消費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M2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1.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2. M1增加表示貨幣市場流通性增強,M2中包括了M1,因此,再排除M1變化因素後,M2的增減代表了儲蓄的增加,貨幣流通性降低。根據央行的數據,2009年9月份貨幣供應,M2餘額58.5萬億,同比增長29.3%,比上年末加快11.5個百分點。M1餘額20.2萬億元,增長29.5%,加快20.5個百分點。9月末M1與M2的同比與環比增速雙雙創出了新高。與此同時,M1的同比增速已經超越了M2的同比增速,這意味著整個經濟領域的活躍度已被有效激活,儲蓄開始活期化。二、M1、M2與股市的關系歷史經驗證明,在我國以M1和M2為關鍵指標的貨幣供應增速的變化牽動著股指的神經,甚至可以作為一個判斷未來股市運行軌跡變化的重要領先指標。M1增速持續向上,且與M2增速的剪刀差擴大,意味著企業資金活期化明顯,資金面有力支撐股市。M1和M2增速的剪刀差能持續多久?流動性會否在2010年繼續發揮其助推股市的力量?本版將詳細介紹。1、股市與M1的關聯M1增速往往與股指同趨勢在貨幣供應的各個層次中,M1是流通中的現金加上各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M2是指M1加上各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銀行的儲蓄存款、證券客戶保證金。M1最能表徵市場的流動性,而流動性就是股市強有力的推動力。M1增速見底預示股市大漲央行公布的2008年12月一組金融數據,讓股票市場投資者眼前一亮。在連續下降7個月以後,M1增速小幅反彈至9.06%。這也就意味著當年11月成為了M1的階段性底部,之後便開始了上升之路。從2009年2月份開始,M1增速由10.87%爬升至了8月份的27.72%,並且於9月份反超了M20.2個百分點。M1增速的見底也促成了股市的拐點,股市由熊市進入牛市。上證綜合指數(2729.647,29.27,1.08%)在2008年10月28日達到了最低點1664.93點,之後伴隨著M1增速的不斷提高,股指也在震盪中不斷攀升。雖然途中經歷了由3478點到2639點的回調,但是總體來看大盤指數在不斷築底的過程中,並且底部逐步抬高。人保資產保險與投資研究所黃祖斌對M1和股市的關系進行過研究,他認為M1同比增幅見底,往往會出現大漲行情,甚至是一輪新的牛市的開始。根據他的研究,M1同比增幅與股市漲跌有比較明顯的規律。自1995年末以來,貨幣供應量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速。而M1從1995年末至今,有5次單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別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如多個月低於10%,選最低的一次)。巧合的是,在M1處於歷史低位時,股市無一例外出現了大漲行情。其中有兩次是牛市的開始,一次是自去年1664點以來的上漲行情,另一次是20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彈,幅度為26%。M1增速階段高點可能是「拐點」M1同比增幅見底,往往是一輪行情的開始;而其增速出現高點,也可能是行情向下的一個拐點信號。黃祖斌研究,從1995年末至2008年末,M1有4次同比增幅超過20%,出現階段性高點。這4次分別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2007年8月的22.8%。其中,第一、四次,大盤向下的拐點分別在M1創出高點的4個月、2個月之後出現。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也認為M1增速與股市趨勢相同。「當M1增速超過25%時,行情也就見頂了」。值得注意的是,M1的增速自從2009年6月份超過20%,達到24.79%後,截至目前已經連續5個月增幅在維持在25%之上。7月份,M1的同比增速達到26.37%,8月為27.72%,9月為29.51%,10月超過30%,達到32.03%。11月甚至達到34.63%的歷史峰值。這是否預示著股市拐點來臨?對此,尹中立指出今年貨幣供應是超常規發展,恐怕明年流動性不會像今年這么充裕。2、股市與M1-M2的關聯歷史數據:M1、M2增速差與股指正相關歷史經驗顯示,M1、M2增速差與上證指數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一般情況下,當M1增速上穿M2增速之時,即兩者出現「金叉」,股市將延續趨勢性的上漲行情,在兩者增速之差達到最高點時,上證指數也達到階段性的高點。反之,當M1增速下穿M2增速之時,出現「死叉」,行情往往會繼續下跌趨勢,直到在兩者增速之差達到最低點前後,上證指數也開始觸底反彈。M1增速大於M2意味著什麼按照長城證券策略研究員的觀點,有三種情況會帶來M1增速大於M2增速的結果。一是信貸投放的擴張:新增企業貸款的增加,企業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要快於定期存款;二是宏觀經濟的改善:居民消費意願增強導致居民儲蓄存款向企業存款轉化,也就是儲蓄大搬家;三是企業利潤的回升:企業經營活動改善,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大於定期存款,也就是存款活期化。由此可以看出,M1、M2增速差的變化主要是由於貨幣供應、宏觀經濟、企業利潤的變化導致貨幣在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定期存款和企業活期存款之間相互轉化的結果。M1、M2增速差藏股市玄機M1與M2之間的此消彼長到底對於股市漲跌來講隱藏著怎麼樣的玄機呢?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當M1增速比M2增速低,且兩者差距超過5個百分點時,股市就會見底,一輪牛市將會拉開序幕。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使M1和M2的差距開始拉大。這兩年間M2比M1分別快7.7個百分點和12.8個百分點。尹中立認為這為1996年之後的大牛市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同樣在1999年的5?19行情之前,M1和M2也出現了這樣的背離走勢,最大差距達到6個百分點。人保資產保險與投資研究所黃祖斌認為,M1與M2同比增幅之差與股市基本同向變動。在熊市不斷探底的過程中,如果M1-M2增速(為負數)不斷擴大的話,就給了投資者一個大膽介入的提示。同理,如果股指處於高位,而M1-M2增速(為正數)不斷縮小,恰好發出了雞肋行情和向下拐點信號。「黃金交叉」預示股市向上業內把M1顯著超越M2形成剪刀差的現象稱作為「黃金交叉」。根據央行的數據,截至2006年12月末,M2餘額34.6萬億元,同比增長16.94%,M1餘額12.6萬億元,同比增長17.48%,M1增幅比M2超過0.54個百分點。這是自2005年2月以來,M1增速首次反超M2增速,即出現「黃金交叉」,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了2008年4月。2007年3月末,M2餘額為36.4萬億元,同比增長17.3%。M1餘額是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8%。M1增速比M2增速高2.5個百分點。6月末時,M2餘額37.8萬億元,同比增長17.1%,M1餘額13.6萬億元,同比增長20.9%,M1增速超過M2的幅度擴大到了3.8個百分點。到8月末,M1-M2增速達到高點4.68個百分點,之後便開始回落。到了12月末,M1-M2增速為4.3個百分點。在2007年M1、M2增速出現「黃金交叉」後,股指一直向上。而當8月兩者增速見頂後兩個月,股指在10月16日一舉站上了歷史的最高點6124點,之後便逐步開始了回落。M1-M2增速見頂與股市見頂回落相差2個月的時間。尹中立表示,M1增速比M2增速高,股市將向上,但差距超過5個百分點時,牛市行情就會結束。同理,2008年5月,M1的增速低於M2形成 「死叉」,進一步確認了A股下跌行情。2008年10月,股指從1664點開始反彈,3個月後,M1、M2的增速差在2009年1月達到最大值 (-12.11個百分點),之後差距逐漸縮小。股市與M1、M2增速差的正相關關系再一次得到印證。3、股市與信貸的關聯明年首季或再迎信貸高峰 流動性推股市向上除了M1、M2之外,信貸投放量也是流動性的一個指標。2009年股市的紅火與天量信貸不無關系。大通證券分析師認為,我國貨幣投放的規律是年初寬松、四季度收緊。2009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7.37萬億。下半年信貸明顯回落,第三季度新增貸款1.3萬億,不及第一季度的三分之一。今年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530億元,新增信貸只有9月的一半,但這之中更多的是季節性因素:每年10月通常是全年信貸的低點,而近三年來其額度也大致為9月的一半。其中,票據融資到期2039億元,繼續為其他貸款騰挪空間;中長期貸款則增加4111億元,為上個月的三分之二左右,而這也與過去年份的比例相近,其中的居民中長期貸款為1386億元。11月份各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新增2940億元,較10月人民幣新增貸款略有增長,基本符合市場的預期。針對11月的信貸,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指出,雖然2010年總體貸款增長應會有所緩和,但放貸活動應仍舊比較積極,為進行中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受益於政府支持的增長行業提供融資。她預計流動性狀況仍將比較活躍,因為在新年國內存款將流動起來,信貸增長會再次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