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臨港管委會網站

上海臨港管委會網站

發布時間:2021-04-23 07:44:54

❶ 臨港自貿區管委會16號地鐵線到哪個地鐵站下距離比較近

上海16號地鐵線,距離臨港自貿區管委會最近的站點是滴水湖站,滴水湖站距離臨港自貿區管委會有1.4公里。詳細情況請見圖示:

臨港自貿區管委會周邊16號線位置圖

一路順風

❷ 上海市委辦公廳公務員和臨港自貿新片區管委會公務員哪個好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市委辦公廳公務員……?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論市委辦公廳公務員要比片區管委會公務員,各有優勢,各有特點,沒有可比度,任何單位,只要本人喜歡,能適應就算好,祝你生活幸福!

❸ 如何看待楊超越進入上海臨港新片區2020年第五批特殊人才名單

我覺得這次上海臨港區引進楊超越是正常的,而且楊超越的條件確實也符合當地引進的標准。很多人覺得楊超越一個學歷低,沒什麼技能,就是運氣好的人根本不配被引進到上海做人才,但是,人生總是充滿著機遇和挑戰,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很多事情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一、上海臨港回應:楊超越符合人才引進標准

上海臨港區是最前沿,最創新的一個片區,臨港被稱為上海的小上海,浦東的新浦東。楊超越落戶一事引發爭議之後,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管委會回復,楊超越確實符合上海市引進人才的標准,所以以特殊人才的方式引入。

而且,這種名單肯定是經過政府內部一系列嚴謹的流程後才能公示的,不可能存在未經審核就出錯的現象。如果大家覺得去臨港落戶非常容易的話,自己不妨也可以試試,可以翻閱相關的文件,看看是否符合標准,據說高校應屆生在上海工作兩年,符合條件的都可以落戶。

楊超越的這次事件,也讓大家更加關注了上海臨港的人才引進,通過這次事件讓更多的人看到臨港多樣化的人才引進,就會吸引優秀的年輕人落戶上海。換個角度想,這不就是臨港引進楊超越的原因之一嗎?

❹ 上海臨港新城「買房落戶」傳言始末

對於上海而言,無論是戶籍政策,還是房地產政策,都可以極大挑動人們的敏感神經。一條「在臨港新城買房5年可落戶上海」的消息日前在互聯網上引起熱議。

昨日,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這樣的說法存在一定誤讀。她表示:「買房歸買房,落戶歸落戶,同時也要符合市政府落戶積分的管理辦法,2月28日會發布政策細則,但臨港在落戶政策上,將比上海全市的平均水平更優惠是肯定的。」

臨港新城管委會的一位內部人士也向媒體透露,不是單純買房就可落戶,在臨港買房5年內落戶具有非常多的限制條件。如必須在臨港工作,是臨港需要的人才且擁有人才居住證達到5年後,買房方可落戶。

「受新政利好影響,當地的房價應會有所上漲,特別是臨港主城區的一些樓盤,但在限購的背景下,預計上漲的幅度也有限。」一位剛在臨港拿下一塊土地的開發商對本報記者稱,當地政府也不希望房價因此上漲,因為過高的房價不利於吸引人才。

確有優惠

在記者獲取的一份「關於在在臨港地區建立特別機制和實行特殊政策的三十條實施政策(送審稿)」中並沒有此條款,該送審稿的日期是2013年2月5日。

臨港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去年10月起開始起草上述實施政策,最初確實想爭取在臨港地區「居轉戶」的年限,從目前上海市規定的7年,縮減為3年或5年,以更好地吸引人才。但該設想在層層送審過程中並未被通過。

記者獲取的送審稿對人才落戶政策的規定是:臨港地區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戶。臨港地區企業、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專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可以申辦人才居住證,享受上海市市民同等待遇。在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制度中,對工作和居住都在臨港的,可專項加分。

本報記者昨日就此致電臨港新城管委會求證,管委會回應稱,「明日臨港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主要目的在於產業推介和人才引進,符合條件的人才在臨港工作滿一定年限,在落戶上確有優惠。」

知情人士介紹,此次人才引進計劃或將把在臨港新城購房列為人才落戶積分制度中的一項內容,即在臨港新城區域內購房可獲得落戶加分。「但也只針對臨港新城本身引進的人才,落戶也只落在臨港新城內。」

實際上,此前上海已有吸引人才的政策,只不過年限為7年。

根據上海市現行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辦法》,符合持有《上海市居住證》滿7年、持證期間按照規定參加本市城鎮社會保險滿7年等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辦上海市常住戶口。而據本報記者了解,滿7年只是申請加入滬籍的一個條件,同時還需要「滿足一定積分」,並且需要「排隊」。

「臨港新城住戶稀少,所以一直在申請減少落戶年限。」有知情人士對媒體表示,此前嘗試過申請3年內買房落戶的政策,不過一直未被通過,買房5年內落戶是目前政策面可以接受的最大尺度。

據悉,大連市近期也對戶籍制度進行了一些調整,相對放寬了購房落戶的條件。即將於3月1日開始實施的《大連市戶籍准入規定》,把之前的「購房款」作為落戶標准調整為以「購房面積」(70平方米以上)作為落戶標准,並擴大了購房落戶的范圍。
對於在臨港地區規劃建設的「雙定雙限房」,符合一定條件的個人可以購買,但相關條件並未同時明確。有報道稱,今年一季度內,臨港首期60萬平方米的「雙定雙限房」將開始配售,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的實惠價格,將對留住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我們也聽說了相關的購房落戶優惠,」一位臨港當地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覺得那裡很遠,但將來這將會是上海一個重要的產業聚集地,當地政府近期會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臨港新城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因而會出台一些吸引人才的配套措施,「買房可落戶的規定在客觀上會促使當地房價上漲,但這並非政策初衷」。
不過,上述開發商告訴記者,目前臨港新城的不少樓盤空置率比較高,這也是郊區新城面臨的普遍問題。但當地鐵16號線通車後,從龍陽路到臨港新城只要半個小時,屆時樓盤空置率高的問題有望緩解。
昨日,一家在臨港新城有開發項目的開發商代表也對記者表示,臨港當地的房價近年來一直在上漲,「我們的一個項目已經在銷售尾盤,整體銷售還是不錯的,但必須承認的是,小區入住率並不是很高。」
據了解,目前臨港新城的新房均價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由於距離上海市區較遠,前期購房者多為當地居民或投資

❺ 上海市臨港屬於什麼區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

屬於上海浦東新區,海南匯新城位於浦東最東南。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根據南匯新城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

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並組成。

(5)上海臨港管委會網站擴展閱讀:

臨港歷史建設:

臨港地區開發始於2002年,隨著南匯區並入浦東,原臨港地區行政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調整。在主城區內原屬於市級機構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的相關單位管轄權轉到浦東新區政府旗下的浦東臨港新城管委會名下,隸屬於浦東新區政府,並於2012年4月26日改稱為「南匯新城管委會」。

但產業區仍屬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歸屬於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對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合並上海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和南匯新城管委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南匯新城鎮。

《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明確,設立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負責統籌推進該地區開發建設。這意味著過去的產業區和新城兩個管委會將合二為一,臨港地區正式納入了「市屬區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常務副主任陳鳴波在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期間透露,根據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未來南匯新城與上海主城區的關系,類似日本橫濱與東京的關系,其規劃的人口總量在100萬—150萬。

❻ 臨港新城的行政管轄

臨港地區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是上海重點發展的六大功能區域之一,由裝備產業區(65平方公里)、物流園區(16平方公里)、主產業區(108平方公里)、綜合區(41平方公里)、臨港奉賢園區(17平方公里)、南匯新城(68平方公里)六大功能板塊組成。
臨港地區的開發建設總體由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大集團負責開發和建設,前者主要負責以城市功能開發為主的主城區,後者主要負責以產業功能開發為主的重裝備產業區和物流園區,後者又分別與四個城鎮成立了社區分公司,分別負責四個城鎮社區的開發和建設 。
隨著南匯並入浦東,原臨港地區行政管理模式發生較大調整。在主城區內原屬於市級機構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的相關單位管轄權轉到浦東新區政府旗下的浦東臨港新城管委會名下,隸屬於浦東新區政府,並於2012年4月26日改稱為「南匯新城管委會」 。但主城區外的其餘地區仍屬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歸屬於上海市政府。
2012年4月29日,臨港新城更名為南匯新城。
2012年09月19日,市委、市政府對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完善:合並上海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和南匯新城管委會,成立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和南匯新城鎮。《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2013年1月12日起施行。《上海市臨港地區管理辦法》明確,設立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浦東新區管理,負責統籌推進該地區開發建設。這意味著過去的產業區和新城兩個管委會將合二為一,臨港地區正式納入了「市屬區管」的管理模式。
2015年4月17日,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鳴波在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期間透露,根據臨港新一輪規劃,其未來定位將從「新城」調整為「獨立輔城」。 未來臨港與上海主城區的關系,類似日本橫濱與東京的關系,其規劃的人口總量在100萬—150萬。 臨港之心——南匯新城鎮。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0公里,南匯新城鎮由原申港街道、蘆潮港鎮和老港鎮大治河以南(不含大河村和東河村)的區域合並組成。東至長江,南至杭州灣,西至奉賢區和浦東新區泥城鎮、書院鎮邊界,北至大治河。 總面積67.76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南匯新城鎮將著力建設城市、發展產業、集聚人氣、培育文化、營造氛圍,大力推進南匯新城建設,將南匯新城建成為上海市東南端的經濟、文化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發展區域,長江三角洲地區具有海港特色的旅遊目的地,集中體現21世紀新型都市魅力和活力、兼具一定產業功能的綜合性現代化濱海新城,努力建設綠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 自2002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經歷了10年的努力、拼搏、奮戰,南匯新城已初見城市雛形。截至2011年底,南匯新城鎮共完成投資271億元,其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54億元,公益性項目總投資94億元,社會(經營性)投資項目總投資31億元,住宅項目總投資92億元。主城區行政辦公、生活居住、商業配套、社會事業、旅遊休閑等功能逐漸完備,城市雛形已現,進入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開發並舉的重要轉型發展階段。
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舊唐書》記載,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因該地曲突入海,形狀如嘴,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根據《上海市政區類地名保護名錄》,南匯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按照《保護名錄》的規定,目前還在使用的地名不得隨意撤銷或更名,對屬於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尤其要加強保護。 臨港之門——泥城 。臨港泥城分城區是臨港新城城市建設區的組成部分,是重裝備產業區和臨港物流園區生活服務配套的重要補充。將建設成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以生活居住用地為主的生態型城市社區。臨港新城泥城分城區基地總面積約7.12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10萬。距浦東國際機場18公里,距蘆潮港碼頭4公里,距海港新城主城區約10公里,南鄰浦東鐵路和重裝備產業區,東鄰國際物流園區,北部與規劃中的新城主產業區相對,西接郊區環線、滬蘆高速公路(S2),交通便捷,四通八達。臨港泥城分城區分別依託原泥城和彭鎮設立社區功能軸的兩個核心,以對原有的設施按最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和標准予以更新完善;圍繞社區功能軸建設社區中心綜合組團,有社區的市民廣場、文化中心、中心公園、商業服務中心、體育中心、醫療服務中心以及公共交通樞紐。沿中心綜合組團南北兩側分別建成六個居住組團。工業小區(含配套工業區和都市工業區)設於社區西北角。 居住社區根據不同人群居住要求, 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按照現代居室要求,將居住用房、 周邊產業區生活配套用房建設成景觀獨特、配套齊全的現代化社區。按照未來 10萬人口湧入標准,設計完整的商業生態規劃和商業布局格式,將商業設施與便利商業服務相結合,娛樂與人文相結合,營造人氣凝聚、配套便捷、服務齊備的商業環境。
泥城分城區產業區將積極配套臨港主產業區,重點發展技術精、稅收高、就業廣、環保優的產業項目,同時積極促進本地現有工業結構相應調整,構建完備的生態產業鏈。
「泥城」名稱由來:白鶴廟周邊抗擊海潮所建的土堤。清朝咸豐年間,有一寧波虞姓人氏,在一泥墩上,只見一隻白鶴立地歡唳,聲音悅耳動聽。虞叫家人前往欲擒,那白鶴飛飛落落,虞氏家人終不得手。虞氏對白鶴飛行方向作了觀察,發現它飛行軌跡恰恰兜了個四四方方的圈子。虞氏心想:白鶴是吉祥之鳥,此地定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定居於此開墾建庄園。又據白鶴飛的蹤跡築起了數尺高的土堤。以防海潮侵襲,利於開墾堤內土地。後虞氏把庄園改建成廟宇,因沒有改變外面的白壁瓦屋,故此白鶴廟成了遠近聞名的與眾不同的廟宇,自此四方百姓視此地有神佛保佑,紛紛遷居於此。後人把白鶴廟周邊抗擊海潮所建的土堤,稱之為「泥城」。 臨港之玉——蘆潮港 。蘆潮港鎮是上海的東南水上門戶。蘆潮港以港興鎮,為國家一類口岸,全國重點漁港。蘆潮港碼頭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以上,2005年已增至100餘萬人次。 蘆潮港分城區是臨港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區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規劃人口3萬人 ;產業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蘆潮港分城區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東鄰臨港物流園區並緊靠東海大橋,與洋山深水港隔海相望,西側由200米寬森林綠帶與臨港重裝備園區相接,南面臨海,宛如鑲嵌在臨港新城中的一塊天成寶玉。在與兩大產業園區及洋山深水港的積極互動中,蘆潮港分城區將不斷獲得提升,成為一個充滿魅力與活力,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突顯生活品質的現代化、生態型濱海城鎮。 蘆潮港分城區水陸交通發達。海上出蘆潮港碼頭到浙江寧波、舟山、普陀山、大小洋山等地,在一、二小時之內。陸路距離海港新城5公里,距離洋山深水港32公里。
「蘆潮港」名稱由來:蘆葦盪中踩出的一條小路。解放前,漁民下海捕魚主要從「擱頭港」出進。 因「擱頭港」出灘較遠,淤泥多,道路泥濘難走,於是有的漁民從「擱頭港」東側密集的蘆葦中向東南出海,漸漸地從蘆葦中踩出一條小路。 以後,走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日積月累,路越踩越寬,也越踩越低,經過幾次潮汛,低陷的路面沖出一條有5米寬的深漕。 大約在民國24-27年(1935-1938年)間,漁民給這條深漕隨意起了一個名字叫「路潮港」。以後,地方政府和當地人也沿用這個地名。 1960年,南匯縣人民政府在「路潮港」口建三門節制水閘,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宋日昌為水閘題名時,用諧音改成蘆潮港,後一直沿用至今。 2012年,原蘆潮港鎮和原申港街道合並,成立南匯新城鎮。 臨港之翼——書院。 臨港書院分城區位於臨港新城主產業區北翼,總規劃面積約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近8萬,是臨港新城面積最大的分城區。城區北倚新城內河航運幹道---大治河;東鄰連接浦東國際航空港和洋山深水港的快速交通幹道---兩港大道;南接新城重要交通幹道---白玉蘭大道;西靠主產業區交通幹道---Y6路;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臨港新城活力十足的分城區。分城區主要分為產業區、西北社區、西南社區、東北社區、東南社區及中央公園社區六大區域,通過運用國際先進設計理念,全面打造與臨港新城相匹配、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化生態城區和產業配套區。
「書院」名稱由來:租稅糧倉庫的名字。清朝嘉慶年間,當時的清政府為了儲存書院地區的租稅糧,建造了5開間兩廂房的倉庫,當地人叫它「收租廠」。因為這些租稅糧專用於南匯縣的私塾和各類教育經費,故又叫「書院廠」,簡稱「書院」。書院聞名四鄰,後以此取名。 臨港之窗——萬祥。 萬祥分城區位於臨港新城的西北部的主產業區內,是臨港新城的北門戶,距離張江高科僅40公里(車程約40分鍾),與浦東國際機場相距12公里(車程約15分鍾),總面積為23.4平方公里。 分城區緊靠 A30 郊環線和浦東鐵路。產業區五大功能定位:航空科技產業園、廠房區、裝備製造區、物流配送區、總部經濟區萬祥分城區產業區融合於整個臨港主產業區內,建設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用地范圍東至Y8道路、南至白玉蘭大道、西至Y10道路、北至X9道路。萬祥分城區社區結構布局主要以「三層結構 三層布局-永續環境 永續生活永續生命」為核心思維。社區通過建設四高標準的新型生活區,將逐步成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並與臨港新城協調發展的新型生態型城市社區。高標準的生活社區將為產業工人提供居住、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
「萬祥」名稱由來:雜貨店「萬祥裕」的名字。清朝光緒年間,貨商夏裕芳在開設「萬祥裕」大南貨店,規模宏大,經營范圍廣。因地段適中,生意興隆,名聲遠播。附近的商店見「萬祥裕」南貨店生意興隆,也逐步北遷,在「萬祥裕」附近開店、辦廠,久而久之形成一條南北向長約0.5公里、沿馬路塘港彎曲的集鎮街道,從此人們稱去「萬祥裕」南貨店購貨,就簡說為去「萬祥」。萬祥就此叫出其名。

❼ 上海臨港新城可以成為下一個深圳嗎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一宣布,網上各種論調混雜,有人吹得天花亂墜,也有人罵得一文不值。這其中很多人沒來過,不了解臨港,有的為了流量,胡說八道的,對真正想要了解臨港的人是不好的。

不會變的是地理位置!

臨港的位置:延長江可以深入內陸,銜接中國南北海岸線,東接日韓,四通八達。洋山已經是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了,背靠上海百年來積累起來的資本,以及軟、硬體的各種優勢條件,更有如今開放的深入,走向深藍,擁抱世界。

自貿區新片區的宣布後,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政策加持,以及巨大的國家資本投入:科技研發,高端製造,金融,港口,自由開放,宜業宜居,生態旅遊……

綜上所述:臨港就是下一個深圳,而且要超越深圳,不信我們拭目以待!




❽ 上海臨港新區介紹

上海臨港新區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由智能製造區(重裝備產業區版、奉賢園區)、統籌發權展區(主產業區)、智慧生態區(綜合區)及海洋科創城等功能區域組成,規劃人口68萬,下轄浦東新區的南匯新城鎮、泥城鎮、書院鎮、萬祥鎮和奉賢區海灣鎮的部分區域。

❾ 天津臨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怎麼樣

天津臨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天津臨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❿ 上海自貿區臨港地區注冊公司 自貿區有哪些特殊

很多人要在上海臨港自貿區注冊公司,辦公地點不在自貿區,或者創業初期沒有辦公地址,但是公司注冊需要一個地址,所以上海自貿區會有虛擬地址簡單來說就公司登記地址,正規經營,工商年報要及時申報。上海自貿區注冊虛擬地址是必不可少的,簡單來講,所謂的虛擬地址不是這個地址不存在,而是說地址本身是存在的,只不過這個地址只能用來注冊,但是不予實際辦公。如果自己在自貿區有實地商用辦公室 就可以實地注冊。企昊代辦費1000元說到自貿區公司虛擬地址。

就不得不說公司注冊在自貿區的優勢:

1. 投資行業限制放寬(1)負面清單出台,允許投資清單以外的行業;(2)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規沒有禁止的,都列為開放。很多在非自貿區限制的行業,在這里能投資注冊,對很多行業及相關產業是利好。

2.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1)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金融市場產品創新;(2)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3)推動金融服務對民營資本和外資的全面開放;(4)允許部分中資銀行從事離岸業務。

3. 稅收優惠:(1)符合鼓勵類,所得稅減按15%徵收;(2)出口退稅政策完善。

4. 貿易領域:(1)零關稅的實施,自貿區企業與境外商品的流動採取交易零關稅;(2)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所謂「一線」,是指國境線,「二線」是指國內市場分界線,也就是自由貿易區的空間分界線。(3)通關制度和手續簡化,創新監管模式,將一線監管集中在對人的監管,口岸單位只做必要的檢驗檢疫等;特別是海關方面將不再採用批次監管的模式,而採用集中、分類、電子化監管模式。

在上海自貿區注冊公司和區外注冊有什麼區別。在上海自貿區內入住的企業一般是做進出口的企業,自貿區內操作進出口手續比較方便,並且自貿區內獨有的FT賬戶是自貿區內的企業可以享受的政策。注冊上海自貿區公司時間一般情況下為5個工作日左右,特殊的情況時間可能延長。

注冊上海自貿區公司材料:

1、 股東、法人原件及復印件及實際經營地址、聯系方式;

2、擬設立企業的名稱(最好5個以上或更多)、經營范圍;

3、注冊資本及投資人出資比例;

4、注冊地之租賃協議和房產證復印件(企昊可提供);

5、財務人員證件復印件;

6、其它規定的注冊材料。

注冊上海自貿區公司時間一般情況下為7個工作日左右,特殊的情況時間可能延長。

閱讀全文

與上海臨港管委會網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未兌付 瀏覽:216
信託產品歸哪管 瀏覽:217
牙黃金價格 瀏覽:243
融資租賃bt 瀏覽:698
2015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器 瀏覽:397
代理理財程序 瀏覽:354
銀監會地方融資平台 瀏覽:591
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什麼意思 瀏覽:23
蘇州貸款融資公司 瀏覽:133
基金水位線 瀏覽:836
買理財的申報 瀏覽:878
中糧信託待遇 瀏覽:660
小營理財下載 瀏覽:420
廣州信託公司 瀏覽:420
國信證券和國投資本 瀏覽:93
理財經理箴言 瀏覽:897
貴金屬化合物的歸類 瀏覽:598
國家資金理財 瀏覽:897
遠東貴金屬手機版下載 瀏覽:80
中華開發股權投資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