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裝配式建築指的是什麼
一、什麼是裝配式建築?
裝配式建築是指工業化運作的方式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製作好建築用部品、部件,如樓板、牆板、樓梯、陽台等,運輸到建築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築,目前主流的裝配式建築分為三類:鋼結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以及木結構裝配式。現場裝配率越高,相應的工業化、綠色化程度也就越高。
在建築行業當中,裝配式建築也常被稱為綠色建築,因為節能降耗貫穿了裝配式建築建造的全過程。裝配式建築講求建築設計標准化、構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式化、土建裝修一體化,相應的其標准化、模數化程度較高。目前國家對於裝配式建築及BIM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建築信息化和建築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融合, 「BIM+裝配式建築」將成為建築行業的未來!
二、裝配式建築的發展背景
近兩年是我國房地產和建築業發展面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之年,也是全行業聚焦新型建築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築的元年。在國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節能減排以及去產能、去庫存等剛性供給側戰略需求政策的引領下,我國建築業開始艱難的邁向綠色建築及工業化的突圍發展之路,裝配式建築在我蓬勃發展的態勢正式開啟。
政策背景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
2016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文件,明確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八項重點任務及相關措施。
2017年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文件,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築,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中比例。
2017年3月2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確定了2020年發展目標,明確提出了今後重點任務和發展要求。
發展狀況
裝配式建築自2016年起在我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北京、上海、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深圳、沈陽等30多個省市紛紛出台政策和措施相應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政策,同時隨著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技術日趨成熟,國家對於裝配式鋼結構、混凝土結構、木結構建築的國家也正在在組織修訂。
國家對於裝配式建築的大力推廣帶動了建築業以及房地產業的積極主動參與,尤其是大型企業集團響應熱烈。據初步調查統計,近三年內全國新建預制構件廠總計約200個左右,2015年全國裝配式建築的建設量大約在 3500萬m²左右, 2016年全國建設量大約在 6000萬m²左右,部分地區已呈現規模化發展態勢。
三、裝配式建築的優勢
施工周期——以構件預制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以BIM設計標准化、構件部品化、施工機械化為特徵,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整個產業鏈,縮短工期約50%,工業化程度高。
合理布局——能合理布置功能區間 ,設計可採用大開間布置,使建築平面能夠合理分隔,靈活方便,創造開放式建築,而傳統結構(磚混結構、砼結構)由於材料性質限制了空間布置的自由,如果開間過大,就會造成板厚、梁高、柱大,出現「肥梁胖柱」現象,不但影響美觀,而且自重增大,增加造價,購房者在二次裝飾時,經常由於自行改變牆體位置,增加隱患。
空間使用率——構件的斷面小,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可增加5%-8%有效建築面積。在建築風格上,裝配式建築也更顯靈活豐富,戶內空間可多方案分割,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重輕、抗震性、有隔溫、防水、隔熱、隔音的功能。
綠色環保——裝配式建築的部品部件可實現回收利用,實現循環利用,建造和拆時對環境污染較少,符合住宅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還可以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問題,並且建築垃圾將減少約80%、材料損耗減少約60%、可回收材料增加60%、建築節能達70%,節約人工約50%、降低造價約10%、縮短工期約50%。
❷ 上海市奉賢區拆遷如何補償
動遷組應該發放告居民書等拆遷政策
❸ 上海市人社部2016年8月24號40號文件發放一次性補貼有這回事嗎
是真的,這次發的是一次性節日補助費,2015年12月31日前離退休人員每人600元,10月11日晚間陸續到賬。滬人社養發(2016)40文件沒有公開。
❹ 關於動拆遷的上海市政府文件
房屋徵收與補償的法律依據
1、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2011年國務院令第590號)
2、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201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1號)(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3、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關於貫徹執行《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若干意見的通知(滬府辦發[2012]24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延長《關於貫徹執行〈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的若干意見》有效期的通知(滬府辦發〔2017〕17號)
4、關於貫徹執行《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滬房管規范征〔2012〕9號)、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關於公布部分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的通知(滬建法規〔2016〕664號)
5、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規劃國土資源局關於推進本市房屋土地徵收中企事業單位房屋補償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滬府辦發〔2014〕13號)
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的通知(建房〔2011〕77號)
7、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批轉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制訂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的若干規定》的通知(滬府發〔2012〕73號)、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延長《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的若干規定》有效期的通知(滬府發〔2017〕30號)
8、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堅持留改拆並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進一步改善市民群眾居住條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滬府發〔2017〕86號)
9、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管理規定(滬房規范〔2018〕5號)
10、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技術規范(滬房規范〔2018〕6號)
11、其他相關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❺ 上海市裝配建築新政
就目前而言,裝配式建築投資前景非常好。政策推動是裝配式建築加快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特別是進入「十三五」以來,相關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3月,住建部出台《「十三五」裝配式建築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根據裝配式建築在各國的發展經驗,在產業發展初期給予政策支持對於行業發展至關重要。在國務院作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決定後,裝配式建築迎來政策大爆發的局面,裝配式建築進入政策性利好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整理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裝配式建築的比例已達到60%以上。在地震多發的日本,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應用率更是超過了80%。而在我國,目前裝配式建築的應用還不到5%,這說明了我國裝配式建築蘊含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
❻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電路29弄24號委會電話
你打查號台021114查啊。請巜釆納》。
❼ 上海軌道交通24號線規劃好了
沿何楊鐵路支線、楊樹浦路、北洋徑路、錦綉路、陳行公路走行,經楊浦區、浦東新區,串聯了吳淞、楊浦濱江、浦東行政中心、上海科技館、北蔡、周浦等地區。
20號線、22號線、24號線這幾條線路通過相交換乘,就能串起傳說中的軌交「第二環線」。也就是在4號線的外面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2016年國家鐵路局規劃會議已明確提出建造上海、崇明、啟東鐵路大通道,這意味著南北沿海高鐵將通過布局於長江口的滬崇啟鐵路實現貫通。
(7)上海市24號文裝配式擴展閱讀
26號線將會和規劃中的20、24號線一起,以線路相交換乘形成「組合環線」來實現環線網路功能。
另外,從長寧區的戰略引導圖可以看出,26號線在大寧附近標注了一條預控研究軌道通道,這也與2016年公布的遠期將根據線網運營發展需求實現「實體二環」的聯通運營的規劃不謀而合。
到2040年,上海將形成總長超過1000公里的超大規模軌道交通運營網路。隨著上海軌交17號線和9號線三期的開通,上海軌道交通全網路運營總里程已達到666公里,其中地鐵637公里,磁浮2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