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金光集團APP(中國)的工廠工作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沒有吧,金光集團APP(中國)自身也很重視這些問題。舉個例子來說吧,金光集團APP中國旗下工廠金華盛,自2006年推行OHSAS18001體系以來,建立了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並通過了CQC審核認證。隨著安全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2017年,金光集團APP(中國)金華盛調整安全管理組織架構,實行職能監管與區域自管的「雙管齊下」管理模式,逐項跟蹤推進安全事務。經過一系列措施的推進與實施,2017年,金光集團APP(中國)金華盛未發生重傷及死亡事故,輕傷事故數5起,較2016年下降55%,全年零火災、零職業病。所以你就放心吧。
② 金光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金光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2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受本公司所屬集團或其關聯公司或其在中國所投資企業的委派,向其提供投資經營決策和管理咨詢服務、員工培訓與管理、市場營銷服務,資金運作和財務管理服務、技術支持和研究開發服務、信息服務,承接本公司所屬集團內部各公司或其關聯公司的共享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ETHAN PHUA
成立時間:2014-10-20
注冊資本:2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1000040074865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閘北區萬榮路700號31幢C01
③ 湖州中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州中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6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企業管理咨詢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金光曄
成立時間:2015-06-12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50300015099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湖州市清遠路1777號8幢3號
④ 金光集團的產品服務
制漿造紙業由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 Co., Ltd., 簡稱APP)主導。作為金光集團的
主導企業,APP現擁有20多家制漿、造紙公司及100多萬公頃的速生林,分布於印尼、中國等地,總資產達100多億美元,為世界紙業十強之一,亦為亞洲地區(除日本以外)規模最大的漿紙業集團公司。目前,APP在華總資產約55億美元,在中國的江蘇、浙江、廣東、海南等地共投資建立了17家全資或控股的漿紙企業及20餘家林場,年加工生產能力約500餘萬噸,2009年在華銷售額接近400億元,擁有全職員工約2萬名。
金光集團在2002年明朗了和雲南的合作關系。根據2002年9月金光集團與雲南簽署的備忘錄顯示,金光集團擬和思茅地區合資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不僅包括建設一個年產120萬噸的紙漿廠和50萬噸造紙廠,還包括承包營造1065萬畝紙漿原料林基地。
焦點正是這個基地。協議約定,50年承包期,每畝土地承包費40元(合每年每畝0.8元??承包地上的林木則以每立方米70元的價格轉讓。除思茅以外,金光集團也照此條件在文山州「圈」了550萬畝原料林基地。
引起環保人士擔憂的是合同上看不到的東西,也就是,那所謂的紙漿原料林基地,實際上大部分是現有林。單說思茅這1065萬畝基地,除了365萬畝是金光集團宣稱「在宜林荒山」上獨資經營的新基地,另外還有600萬畝的85%則實際上已是鬱郁蔥蔥的以思茅松為主要樹種的現有林。將這些現有林圈入作為基地林顯然違反了國家相關法規。
但金光集團中國漿林事業部雲南事業區給出了一個解釋:在金光集團之前,有一個「雲景林紙」就已在雲南存在了。
雲景林紙是國內第一家林漿紙一體化企業,1998年,因為亞行貸款投資要求建設10萬噸制漿廠必須配套林基地,所以,地方政府就以委託經營的方式將100萬畝現有林劃與企業作為漿材林基地。
雲南區的一位負責人說,「雲景林紙近幾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省里希望與金光合作,藉助金光在漿紙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使雲景林紙扭虧為盈。但雲景林紙規模小,即使已有政府的一些優惠條件,但運行成本還是高。除非擴大規模,分擔運行成本,否則無法解救雲景林紙。所以雙方協商同意擴大現有規模另建60萬噸至120萬噸化學漿廠。」
「規模擴大後,配套林基地面積就要相應增大。因此,利用現有政府規劃的有採伐指標的600萬畝商品林,是在較短時期內解救雲景林紙最好最快的方法。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又考慮建50萬噸紙廠,因此在思茅地區規劃365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以提供造紙所需短纖漿的原料。」
在一個公開的會議上,記者也聽到省林業廳官員相似的解釋,「不是哪個人出賣群眾利益,人家知道我們的企業配了100萬畝的原料林,也要求同等的待遇。」思茅市分管林業的副市長關鼎祿也說:「都是金光惹的禍,雲景林紙搞了這么多年,誰也沒注意。」
而實際上,雲景林紙的這一基地配套當年也是一個「擦邊球」。
《國家林業局關於嚴格天然林採伐管理的意見》規定:「原則上禁止將天然林分改造為人工林分,保持天然林面積不減少和天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但是,雲景林紙原料林基地實施的卻是國家林業局《關於完善人工商品林採伐管理的意見》對於定向培育的工業原料用材林的寬松政策,實際上就是利用原有林地,可以「根據森林經營方案確定合理的年採伐量」,「達到一定規模可以單獨編制年採伐限額」。
「國家的林漿紙一體化產業是鼓勵企業自己培育林基地,而不是從現有的森林資源裡面劃一塊出來給企業自行採伐。」林業系統一知情人士說,「但是,這個項目確實是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雲景林紙的立項報告看起來說的都是要造工業原料林,但如果仔細看,後面的表格中這些土地基本上都是有林地。有林地上怎麼造原料林?肯定要採伐現有林啊。」
在這場金光跟雲景林紙的意向性的「聯姻」中,金光不僅將雲景林紙的現有資產及100萬畝林基地收入囊中,還延續了雲景林紙的「通道」並獲得了更為優惠的條件。
金光項目中土地承包費50年40元的條件就是從雲景林紙照搬過來的,但令人驚訝的是,林木協議轉讓價格從每立方米250元的保護價居然又大幅度下降到每畝70元。
專家們和媒體都大惑不解:為什麼會談出70元這么低的價格?不算其他闊葉林,單單只算思茅松,每畝林地平均有4立方米蓄積量,剔除公司的採伐運輸成本,每立方米價值在300元以上,600萬畝林地的思茅松價值就是72億元,而按照初步協議暫時擬定每畝70元來算就只有4.2億元。兩者之間的差價近70億元。
「70元這個價格是用倒推法測算出來的,用紙漿生產出來的價格減去企業合理利潤以後,企業能承擔多少生產成本,就得出了林木原料的價格。」林業系統內一個知情人這樣說。
記者向林業廳一負責人詢問該事,對方的說法是,從一開始,林業部門就沒有在協議過程中「參與意見」,「我們參加會議了,但是沒參與意見,人家(思茅)是一級地方政府,有權決定,沒有向我們徵求意見。」
破壞天然林與「荒山造林」的謊言
對於在雲南「跑馬圈地」2750萬畝以建造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的事實,金光集團對外界的說法是其在雲南省承包的所有林漿紙一體化基地「全部是荒山(造林),整個雲南100%都是荒山(造林)」。39
但實際上,如下所示,金光集團與雲南省簽訂的規劃之中並沒有那麼多荒山。在雲南省林業廳給雲南省政府的工作報告中指出,思茅地區「宜林荒山面積不能滿足項目需要。隨著合作的深入,金光集團提出將漿紙材基地面積從600萬畝擴大到1200萬畝,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從思茅現有林地資源來看,無林地僅有280萬畝,如果要營造1200萬畝紙漿林,只能對現有林進行採伐,重新營造速生豐產林」。40
綠色和平組織在雲南思茅市瀾滄縣謙邁鄉包穀地村調查時發現,在當地金光集團下屬金瀾滄公司所種植的桉樹速生豐產林基地中,存在大量被砍伐後遺留下來的樹樁和沒有來得及運走的樹干,而其中大部分樹的胸徑超過了5公分。
中國國家《森林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但是根據《新聞周刊》記者調對金瀾滄公司負責人彭清志的調查采訪,該公司並未辦理採伐證。 房地產方面的投資是通過AFP的不動產部及其下屬子公司進行的。金光集團的房地產分布在印尼、新加坡、美國和中國。其中國項目包括上海50層高的外灘中心、中山廣場,以及寧波金光中心等。
目前,金光集團在中國的總資產約65億美元。
⑤ 上海錦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上海錦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6-11-01在上海市奉賢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奉賢區金海公路3660號3幢1021室。
上海錦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120MA1HLMDA35,企業法人潘金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錦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文化藝術交流策劃,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展覽展示服務,會務服務,禮儀服務,公關活動策劃,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各類廣告,圖文設計、製作,影視策劃,多媒體設計、製作,美術設計,創意服務,動漫設計,攝影服務,舞台藝術造型策劃,展台搭建,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市場營銷策劃,餐飲企業管理,食品銷售。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上海錦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上海錦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⑥ 上海金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金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2009年3月9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潘金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實業投資,投資管理,商務信息咨詢,資產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潘金光
成立時間:2009-03-09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600093877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金海公路3660號5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