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三大灣區如何發展成世界三大著名灣區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經濟版圖上也在形成三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
中國的改革開放發軔於廣東。廣東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發展優勢得天獨厚,所以廣東被稱為改革開放的策源地,一直是開風氣之先的地方。改革開放近40年,一輪又一輪政策紅利釋放,珠三角迅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現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也是全球領先的現代服務業基地。交通高速發達、要素充分流動、經濟聯系緊密,這一切讓珠江三角洲正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群。這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提出,奠定了經濟基礎。「粵港澳大灣區」以廣州為一極,一邊挑起珠海、中山、佛山、江門、肇慶,另一邊連接深圳、東莞、惠州,香港和澳門位於另外兩極,形成一個金三角。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已達6796萬,GDP總量超過1.39萬億美元,未來將是全球范圍內具有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新灣區。
▲杭州灣區
杭州灣區
長三角經濟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標桿,以上海為核心城市的經濟帶活力十足。最近10年,長三角經濟發展又呈現一個新特徵,這便是以杭州灣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的崛起。目前杭州灣聚集了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子商務網站,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總部坐落於杭州,比如我們熟悉的阿里巴巴、網易、丁香園、蘑菇街、有贊、51信用卡、同花順等等。
杭州灣區還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很多國際會議、互聯網會議都在這里舉辦,從雲棲大會到烏鎮互聯網大會,再到全球G20杭州峰會,互聯網給了杭州一個成為黑馬的機會,也讓杭州灣經濟充滿魅力。以至於有人說,中國有四個超大型城市,不是「北上廣深」,而是「北上杭深」。
目前的「杭州灣區」,有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做龍頭,又有杭州、寧波2座中心城市做支撐,還有3座支點城市嘉興、紹興、舟山,已經形成了一個城市梯度結構。
「杭州灣區」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也很突出,既是沿海開放帶,又是長江經濟帶,還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而且還有「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支持。「杭州灣區」的帶動效應還在擴散,2014年「寧波杭州灣新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灣區經濟又增添了一股力量。未來,「杭州灣區」將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期。
▲渤海大灣區
渤海大灣區
中國北方的灣區建設,始於1992年。那一年正式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隨後確立了「環渤海經濟圈」的概念,吹響了「渤海大灣區」建設的前奏。起初的環渤海地區,是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沿海城市主要是大連、青島、煙台、威海,其他覆蓋的省會城市有沈陽、濟南、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等,這樣的規模構成了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城市群落。
今年,又加了一個新力軍——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前一段很多科研院所、央企、互聯網巨頭紛紛落戶雄安,可以想像,未來的「渤海大灣區」建設,將形成北京、天津、雄安新的經濟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充滿想像。
㈡ 杭州灣新區
寧波杭州灣新區,寧波市下轄行政管理區,寧波前灣新區組成區,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1] 滬甬合作示範區、浙滬合作示範區、環杭州灣大灣區高水平示範區[2] ,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交匯點[3] 。寧波杭州灣新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居於上海市、寧波市、杭州市、蘇州市的幾何中心[4] ,是寧波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也是中國長三角經濟圈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戰略要地[5] 。
寧波杭州灣新區總面積70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35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50平方公里[6] ,轄1個鎮,擁有常住人口25.4萬餘人[6] 。2018年,寧波杭州灣新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84.1億元,財政總收入160.9億元[4] [7] 。
寧波杭州灣新區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8] 、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浙江省級海洋經濟集聚區、浙江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9] ,擁有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通用航空產業、智能電視和智能終端產業、高性能新材料產業、生命健康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六大先進製造業[10] 以及旅遊休閑業、體育產業、專業服務業、新型金融業四大現代服務業[11] 。
寧波杭州灣新區擁有寧波方特東方神畫、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海天一洲等旅遊景點
㈢ 杭州灣房價上升空間
寧波杭州灣新區,寧波市下轄行政管理區,處於上海.杭州.蘇州.寧波四大都市的幾何中心,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滬甬合作示範區,浙滬合作示範區,是一帶一路,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性大平台。
杭州灣新區規劃布局三個板塊,東邊是高端產業園區,有著汽車整裝關鍵零配件製造.通用航空機場飛機研發.智能電器智能終端產業等三大千億級別產業,目前世界五百強已經入駐了23家,例如大眾.吉利.聯合利華.德國博世.聯想.中國移動.康龍化成。
西邊是我們的旅遊休閑區,有著寧波方特東方神話.杭州灣海皮島.海天一洲.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溫泉世界等,現每年的遊客量達到了600萬人次,杭州灣打造的就是一個宜居宜游宜業的21世紀中國樣板小城。
中間由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商業綜合體.高端教育.高端社區.文化娛樂組成,現在有著綠地控股.港中旅.卓越控股.祥源控股.合生創展.碧桂園等大型開發商。
㈣ 上海佔地面積有幾個杭州
杭州佔地面積是上海的2.6倍。上海佔地面積相當於0.4個杭州。
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轄16個市轄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1-2],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上海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27萬人,相比2014年末減少10.41萬人。
統計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戶籍常住人口1433.6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1.65萬人。相比2014年末,外來常住人口減少14.77萬人,同比降幅為1.5%。[31]
至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9.70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39.50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0.20萬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21.84萬人,出生率為9.0‰;死亡12.08萬人,死亡率為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0‰。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12.92萬人,出生率為9.0‰;死亡11.4萬人,死亡率為7.9‰;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6.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27.14萬人,佔比76.8%,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2.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全市戶籍人口753.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4.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
㈤ 杭州灣具體包括哪些地區
杭州灣(Hangzhou Bay,Hongzhou Wan) 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北部。有錢塘江注入,是一個 喇叭形 海灣。灣口寬約復95千米,海寧一帶僅寬3千米。自乍浦至倉前,七堡至聞家堰一帶水下形成巨制大的沙坎(洲),長130千米,寬約27千米,厚約20米。北側金山衛一乍浦之間的沿岸海底有一 巨大的沖刷槽 ,最深約40米。灣底的地貌形態和海灣的 喇叭形特徵 ,使這里常出現涌潮或暴漲潮。杭州灣以海寧潮(錢塘潮)著稱,是 中國沿海潮差最大的海灣 , 歷史上最大潮差曾達8.93米 (澉浦)。灣外為舟山群島。 杭州灣架起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千萬年以來,由於受到浪高流急的杭州灣天塹阻隔,寧波幾乎成為一個交通「盲腸」。從寧波到上海和蘇南、蘇北地區必須繞道杭州,呈「V」字形走向。而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將從根本上改變長江三角洲的交通格局, 呈「A」字形或者說「十」字形布局 。同時,這座橋也將成為連接中國大陸南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黃金走廊的一座「 廊橋 」。
寧波杭州灣新區,寧波市下轄行政管理區,寧波前灣新區組成區,是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滬甬合作示範區、浙滬合作示範區、環杭州灣大灣區高水平示範區,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交匯點。寧波杭州灣新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部,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地處滬杭甬經濟圈中心,居於上海市、寧波市、杭州市、蘇州市的幾何中心,是寧波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區,也是中國長三角經濟圈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戰略要地。
㈥ 杭州灣新區房價走勢
杭州灣新區是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也是我國灣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世界五百強企業雲集,旅遊業發展迅速,來自上海的科創、產業乃至公共服務資源也在這里加速集聚,這不僅會推動杭州灣的經濟發展,更會為杭州灣導入大批人口。預計2035年,杭州灣新區常住人口將突破55萬,屆時住房將成為杭州灣的剛需資源,現在杭州灣房價低、不限購,這說明現在正是在杭州灣買房投資的好機會,升值是穩穩的事情。不久以前,杭州灣新區房價才五六千,現在呢?短短的時間就已經漲到了一萬多,事實已經證明,在我國灣區經濟崛起的大背景下,杭州灣就是一塊投資價值高地。
先說區位優勢:
跨海大橋將杭州灣新區的區位由交通末端改造成杭州灣南岸最靠近上海的區域,滬杭甬蘇四大城市環繞周邊,對招商來講優勢明顯。
交通優勢:
除了瀋海高速,目前在規劃的重大交通設施有:滬甬跨海高鐵、杭甬高速復線、寧波到余慈城際鐵路。可以說,新區的未來高度和速度,直接決定於這三個項目推進進度。
生態優勢:
現階段自然也存在污染,但是也不能不看到還是有優勢的,杭州灣國家濕地公園、溫泉等,有利於旅遊行業的開發。
這里是偏遠之地,遠離寧波市中心,唯一近的是慈溪市區,卻也有二十多公里。所以,這必將導致他自成一體,成為一個絕對的新城,毫無疑問,將來一切城市應該擁有的,他都必須自己建設來滿足,這就造成長遠看了,他成長為一個城市內自我滿足的一個中等城市。因為遠,才不會成為一個城市的附庸,反倒有機會自成體系,成為這個區域的中心。
目前,慈溪市區的發展方向是與新區融合發展,很大可能高鐵站就在新區和慈溪之間,這樣將來的城市格局就會成為高鐵站南北兩側兩個中等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必將連成一個大城市。
㈦ 除粵港澳外,中國的哪個大灣區也火了,有怎樣的條件
近些年來我國的城市發展得十分迅速,已經形成了多個城市群,近期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其中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說是除了美國加州大灣區,日本東京大灣區以外的第三個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九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也是被看作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
跟粵港澳大灣區相比的是,杭州灣大灣區幾個城市之間配合會顯得更加容易,直接以上海為中心,杭州為副中心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在很多大事情上面做決定比較容易,執行起來也比較順利。而粵港澳大灣區則不一樣,由於香港和澳門兩地的政策和內地有所差別,因此在有些需要多方面配合的地方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除此之外,寧波舟山港,港闊水深,可以停靠大型的遠洋輪船,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再加上海港因為背靠上海,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兩個中國億噸大港可以讓杭州灣灣區快速的與世界各地建立經濟聯系,相信杭州灣大灣區一定能成為世界級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