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中國出口企業遭遇反傾銷反補貼訴訟原因分析

中國出口企業遭遇反傾銷反補貼訴訟原因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25 13:56:16

㈠ 中國商品為什麼在海外經常遭到反傾銷訴訟

答案很簡單,因為游戲規則是別人制定的。一旦跟隨永遠跟隨,就像法官和原告是同一個人的話,被告永遠熬不出頭。

㈡ 為什麼當遭到反傾銷或反補貼調查時,出口企業應積極應訴

據我理解,隨著我國出口商品的種類和數量不斷的增加而且商品還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這樣就嚴重沖擊這些進口商品國的相關製造業的發展,導致當地就業率增加、阻遏實體經濟發展等負面影響。所以相關國家就想不斷推出各種性貿易壁壘,隨之相關反傾銷、反補貼的訴訟不斷增加。 面對這些訴訟作為出口企業而言,當然要反駁、要應訴,不讓投訴成立,不然進口國就會在WTO框架下堂而皇之的進行貿易壁壘,比如增加關稅、禁止進口等。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出口企業的利益。 互相探討,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請見諒。

㈢ 為什麼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總是被起訴反傾銷而且總是輸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反傾銷的最大靶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自然跟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國外的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和國內貿易政策或企業行為失當有關。為何我國總是成為國際貿易反傾銷調查的靶子?
總結下來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與中國快速增長不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發展並不如意,導致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泛濫。如今貿易保護主義的形態日益增多,貿易壁壘形式多樣。統計數據顯示,在加入WTO的10年裡,中國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602起,合計金額389.8億美元。其中,反傾銷調查510起,反補貼調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除此以外,對中國的貿易制裁還往往成了一些國家國內政治斗爭的一個籌碼。反傾銷已經不是一場經濟斗爭,而是一種政治籌碼了!
二、國內工資水平過低
除了外部原因外,中國自身的外貿發展方式存在著缺陷也是關鍵性的因素之一,數量龐大而又廉價的勞動力一直是我國的比較優勢。目前,德國每小時平均工資為30美元,美國為21美元,而中國僅有0.8美元。當然,簡單地這樣比較不盡科學,但工資低下不僅使得勞動者消費水平難以提高,而且往往成了引發勞資矛盾沖突和國外貿易摩擦的導火索。
三、出口退稅制度
不合理的出口退稅制度增加了國外對中國反傾銷訴訟的可能性。雖然從國際范圍來看,出口退稅制度是許多國家採取的一項鼓勵出口的政策,並不違反國際貿易的通行規則。但從本質上來說,出口退稅制度就是依靠政府的財政補貼,降低出口產品的各種稅收,進而促進產品的出口。如果補貼范圍過大、補貼力度過強,極容易成為國外對中國反補貼訴訟的把柄。這也是為何很多出口壓力較小的國家一方面自己補貼出口,一方面又抨擊別國補貼出口的原因。
四、中小企業扎堆競價
不僅如此,國內出口市場混亂無序的惡性競爭,也造成了一些出口產品價格過低的惡果。隨著外貿經營權的不斷放開,在中國從事出口貿易的企業越來越多,目前全國對外貿易經營實體超過70萬家,其中有民營企業近40萬家,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的行業集中度低,中小企業占這些出口貿易企業的絕大多數,達80%以上,而且其出口額也佔全國出口總額的70%以上。這些出口企業由於技術水平、生產規模、議價能力差異巨大,降價是他們唯一搶奪訂單的法寶。惡性競爭在降低價格的同時,也容易給國外的反傾銷訴訟授人以柄。
總結這四點原因,要想盡快摘掉中國頭上這頂全球反傾銷「冤大頭」的帽子,除了在WTO的框架內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外,更重要的是改變傳統的貿易發展方式。只有擺脫一味依靠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模式,努力改變企業處於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低端的局面,提高產品附加值,中國產品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免遭反傾銷的「暗算」。

㈣ 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國是世界上遭遇反傾銷和反補貼最多的國家

因為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中國人高超的能力,中國的加工成本低於發達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威脅。因此導致國外企業向國外的法院提出訴訟,導致開始反傾銷反補貼。

㈤ 中國出口產品為何屢次在國外遭到反傾銷,反補貼

價格低擠壓了對方國家的同類產品的生存空間

㈥ 我國成功應對反傾銷的案例及成功原因分析

中國輪胎遭遇反傾銷案例分析:

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及五礦商會消息,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應輪胎行業生產N t#會的申請,已經於2 0 0 5年1 2月3 0日對原產於中國汽車輪胎提起反傾銷立案。

印度輪胎行業生產商協會是代表印度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的組織。目前,該協會的會員包括MRF、Apo l l o、Tyre s、JK Tyre、Cea t和B i r l a公司等印度的輪胎大生產商。

據資料:截至本案,印度已累計對華發起8 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調查8 4起,保障措施調查2起,特別保障措施調查1起。

(6)中國出口企業遭遇反傾銷反補貼訴訟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反傾銷稅

第三十七條 終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徵收反傾銷稅。徵收反傾銷稅應當符合公共利益。

第三十八條 徵收反傾銷稅,由商務部提出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由商務部予以公告。海關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執行。

第三十九條反傾銷稅適用於終裁決定公告之日後進口的產品,但屬於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情形除外。

第四十條反傾銷稅的納稅人為傾銷進口產品的進口經營者。

第四十一條反傾銷稅應當根據不同出口經營者的傾銷幅度,分別確定。對未包括在審查范圍內的出口經營者的傾銷進口產品,需要徵收反傾銷稅的,應當按照合理的方式確定對其適用的反傾銷稅。

㈦ 近年來中國反傾銷案例,如果可能加上案例分析,說一個即可!解釋其原因!!!!

中國輪胎遭遇反傾銷案例分析
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及五礦商會消息,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應輪胎行業生產N t#會的申請,已經於2 0 0 5年1 2月3 0日對原產於中國汽車輪胎提起反傾銷立案。印度輪胎行業生產商協會是代表
印度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的組織。目前,該協會的會員包括MRF、Apo l l o、Tyre s、JK Tyre、Cea t和B i r l a公司等印度的輪胎大生產商。
據資料:截至本案,印度已累計對華發起8 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調查8 4起,保障措施調查2起,特別保障措施調查1起。
2005年以來,印度對中國共發起6起反傾銷調查。印度之所以頻頻向我國出口產品揮舞反傾銷大棒,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和印度在產品結構上的類似。
我市涉案企業為廣州珠江輪胎有限公司。該公司全年出口印度1 06 8萬美元,佔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珠江輪胎的應訴態度、方法與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國在印度的輪胎市場。近日,該公司負責人已經
趕赴北京,與商務部及商會商討應訴事宜。
2005年中國輪胎大事記:
2005年3月,印度輪胎業生產商協會表示,將在1個月內向政府對原產於中國的汽車輪胎提交反傾銷訴訟申請。該協會董事DRavindran表示,印度汽車輪胎生產商協會已經事先向海關作出通報,並提供了目前輪胎的市場價格。印度輪胎銷售商協會表示,生產商協會此舉是「不公平」的。中國的輪胎價格低是因為中國天然膠的銷售價格比印度要低得多。商務部呼籲我國有關生產/出口企業應密切關注此事動態,積極做好應對准備,保證出口的順利進行。
2 0 05年4月,土耳其政府發布公告,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作出反傾銷初裁,決定從2 005年3月1 0日起徵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3 3%。這一舉動再次為我國敲響了輪胎出口遭遇反傾銷的「警鍾」。反傾銷行為極易引起仿效。自2 004年以來,土耳其、印度、秘魯等國先後對我國出口輪胎提出反傾銷立案調查,如果此種勢頭發展下去,勢必會對我國輪胎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2 0 05年8月2 0日,土耳其外貿署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反傾銷案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出口的涉案產品存在傾銷,並對土耳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終裁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以CIF價按不同稅號分別徵收6 0%或8 7%的反傾銷稅。案件中,我國應訴企業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待遇。
2005年1 0月2 8日,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接受南非製造業聯盟代表南非國內的輪胎生產商提交的申請書。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認為,原產於中國的。輪胎在南非國內市場上低價傾銷,給南非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傾銷調查期為2 004年1月1日~2 0 05年3月31日,損害調查期為2 002年1月1日~2 005年3月31日。2 005年初,南非製造業聯盟代表南非國內的輪胎生產商向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提供的證據表明原產於中國的輪胎在南非國內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在南非市場銷售,導致南非國內的同類產品生產者不能在市場上參與公平競爭,給南非國內輪胎生產者的經營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涉案產品屬於新型充氣輪胎,其中包括海關編碼為4 01 11 0 00,『主要用於摩托車;海關編碼為4 011 2 01 5,主要用於卡車和公共汽車;海關編碼為401 1 2 02 5,主要用於載重指數不超過1 2 1的汽車和載重指數超過1 2 1的汽車。
2005年1 2;月2 3日,墨西哥調查機關決定對原產於中國的旅行小客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4年1月1日一2005年3月31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40112003、4011 2005。
2005年1 2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對原產於中國的卡車和客車斜紋輪胎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的印度海關編碼為4 01 1 2 09 0、4 01 3 1 02 0、4 01 39 04 9。
L 2 0 05年1 2月31日,中國輪胎行業應訴南非反傾銷調查的案件成為中國輪胎企業首次在行業協會一一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的大規模集體抗辯。北京小耘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毅作為代表律師表示,「根據我們所了解的情況,在中國,沒有一個行業像輪胎行業這樣遭受過如此高頻率的反傾銷調查,因此本案是中國產品在出口中遇到反傾銷損害最典型的案例。我們要求政府出面同南非政府和相關企業交涉。」在過去5年裡,中國輪胎企業已經經歷了多次打擊。前幾次遭遇反傾銷,中國的輪胎企業由於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再加上出口金額較小,影響不大,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抗辯,因此,中國輪胎也基本上從委內瑞拉和秘魯市場全部退出。
由於我國擁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發達國家橡膠加工企業向我國迅速轉移。目前,世界輪胎十強中已有8家「落戶,,中國,促使我國輪胎產量大幅增長。國內輪胎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輪胎企業紛紛加大了出口的力度。但出口輪胎產品和市場結構不盡合理。出口輪胎中以低檔次輪胎為主,出口價格低;出口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出口中東、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區的輪胎約占出口總量的7 0%,而北美、歐盟等發達國家所佔比例較小。隨著近年來我國輪胎出口逐年迅速增長,遭遇的反傾銷案件也越來越多。雖然名義上提起反傾銷的是南非、印度等國的輪胎生產商協會,但背後實際操縱該協會的則是世界輪胎巨頭。近幾年來,這些壟斷國際市場近60%份額的跨國公司在中國頻頻建廠,通過各種營銷手段來擠佔中國輪胎企業的國內市場,迫使中國企業只能加大開拓歐美、南美、亞洲和非洲的海外市場來彌補國內的損失。但就在中國企業剛剛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的同時,這些世界輪胎巨頭又意識到中國輪胎有可能威脅到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於是通過上述多起反傾銷案件來擠壓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我國輪胎生產企業,為避免重蹈屢遭反傾銷和保障措施之覆轍,要從政策和技術兩個層面積極籌劃反傾銷的應對措施。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輪胎生產、出口的宏觀調控力度,力促輪胎出口由數量型向技術型、效益型轉變。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管理協調作用,加強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對國外出現的反傾銷調查,應及早組織企業應訴,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出口輪胎企業要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技改力度,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積極開展體系認證和國外產品認證出口;重點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到國外投資和合作建廠,防範國外反傾銷風險。

閱讀全文

與中國出口企業遭遇反傾銷反補貼訴訟原因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陳偉的股票 瀏覽:977
樂點點融資 瀏覽:38
山西汾酒股票吧 瀏覽:397
中國企業債券融資 瀏覽:1
我的信託網 瀏覽:559
中國銀行與信託 瀏覽:161
外匯管理政策考試 瀏覽:561
廈門中信信託 瀏覽:380
馬鞍山住房貸款銀行利率 瀏覽:10
怎麼看外匯k線圖 瀏覽:2
下列不屬於金融資產 瀏覽:151
周末去哪兒融資 瀏覽:365
新日股票吧 瀏覽:363
西亞信託么司 瀏覽:570
微信理財只限 瀏覽:346
長期應付款融資租賃 瀏覽:874
外匯申請是為什麼 瀏覽:482
危廢融資計劃 瀏覽:973
應該買什麼樣的股票 瀏覽:656
銀行保險理財可靠嗎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