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奧會代表人物
喬美麗
B. 俞斌的愛情
俞斌俞斌在中國圍棋界的棋品和人品,一向是眾人交口稱贊的。但這么一個厚道的浙江男人,卻苦苦追了一個上海小姐八年有餘。一臉敦厚老實的他總是苦笑著說:「八年,抗戰都勝利了啊,你說我這么不容易得到的老婆,能不珍惜嗎?」 俞斌的妻子王亦青比他小七歲,他們的初次相識是在1991年的全國升段賽上。那時俞斌24歲,而王亦青才17歲,正在爭取從業余升至專業棋手。第一天的比賽中,俞斌便眼前一亮,對清純漂亮的王亦青一見鍾情。從此,下完棋他沒事兒就往上海棋院跑,而且非常認真地給王亦青以及其他一些小隊員復盤,給王亦青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俞斌對愛情的顧盼得到了些許的回應。
第二年升段賽,他們又見面了。俞斌在比賽結束時鼓足了勇氣找了個借口對心上人說:「你留個地址給我吧,以後我有什麼新的棋譜也可以寄給你。」這個「借口」還真管用,王亦青二話沒說,便留下了令俞斌激動不已的通訊地址。從此,兩人開始了鴻雁傳情。
雖然王亦青年紀還小,但俞斌對這份感情是十分認真的,所以一直想到王亦青家裡登門造訪,同她的父母見見面。但王家是書香世家,家規甚嚴,身為教師的王爸爸和王媽媽都非常傳統和保守,認為女兒太小,應以學業為重,怎能這么早就訂下終身。因此,他們始終不肯讓俞斌上門,覺得那樣便是承認了俞斌是未來的女婿,太過草率。而且,從偶爾一次在棋院陪女兒下棋時看到俞斌的印象上來看,把女兒視為掌上明珠的他們覺得俞斌的長相實在不敢恭維,有些對不起他們的寶貝心肝。就這樣,老實的俞斌始終被拒之門外。
俞斌一次次地從王亦青那裡得知被拒絕的消息,一次次地受到打擊,又一次次地為了愛不懈地努力。那時候,由於相隔兩地,身處中國棋院的他曾平均每月到上海探望女友一次。當時還沒大紅大紫的他收入並不多,為了省錢,他只能擠火車。有時逢個五一國慶什麼的,買不到火車票,他只得買張站票,鋪張報紙,靠在過道上,從北京挨到上海。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可俞斌卻不以為苦,想著能馬上見到女友了,一路傻樂到上海。到了上海,不能上門去住到王亦青家,只能找家便宜的旅店住下,與王亦青的幽會還得「偷偷摸摸」。不過,也許是下棋練就的定力吧,俞斌倒也不急,苦中作樂,樂在其中,他深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終於,經過多年的考證,憑著俞斌的一往情深和堅定不移,王亦青的父母認可了他這個知書達理,踏實可靠的准女婿。可這時,王亦青還在讀大學,俞斌只好一等再等,但他們的感情從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減少一分一毫,相反卻歷久彌堅。
1999年,八年的戀愛終以「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圓滿告終。俞斌得償所願,成了個人人稱道的上海女婿。婚前,岳父岳母就考驗似地提醒過他未來的妻子不會燒飯,當時他一拍胸脯,「沒問題,我來燒,我絕不會讓小青受苦的。」也許就是這個響亮的保證終於讓二老點下了千金之頭。婚後,果然,俞斌成了名副其實的「模範丈夫」,一到晚上,他便謝絕一切應酬,趕回家為老婆燒飯。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知趣了,晚上一律不拖累俞斌在外面玩。一下班,俞斌便緊趕慢趕地回家,因為他知道,自己那個寶貝妻子要是沒飯吃,寧可不吃,也不會出去買盒飯。被俞斌這么無條件地寵著,以前瘦弱的王亦青竟然在婚後漸漸豐腴起來了,這更讓岳父岳母喜笑顏開了,對於這個以前不甚滿意的女婿也愈發地疼愛。俞斌越來越像一個土產的上海女婿了。 在俞斌又得了小龍女,又獲了個世界冠軍,可謂雙喜臨門。為了妻子方便坐月子,他把家從北京搬到了上海的岳父岳母家,作開了「上門女婿」。拿了大筆獎金回來的他,連理財觀念也和上海男人越靠越近。他說:「我賺的錢,首先要用來安家,讓我的家人過上好日子,這也是當初我對岳父母的承諾。然後我會用錢來滿足我下棋的願望。」他甚至還要學別的上海老公,用余錢投資一些股票,聲稱要去多買績優股,保證以錢生錢。這讓二老更是放心了,有這么個愛家顧家且心思縝密的好女婿,女兒一定是享一輩子福的。
由於妻子生產時自己身在韓國下LG杯的決賽,做事一向到位的俞斌這回對妻兒很是愧疚。妻子如他所願,為他添了一個同樣漂亮的女兒,身處兩位「美女」中的俞斌樂不可支。在韓國取得冠軍後,他就一直在想該送什麼樣的禮物給初生的女兒。想來想去,他還是挑了一個五顏六色的撥浪鼓,覺得她應該最先聽到美妙的聲音。另外,他還買了個很專業的照相機,想為女兒記錄下珍貴的每一個可愛瞬間,可是因為不懂得挑選型號,買了一架用要用APS膠卷的。這種型號的相機光沖印費就夠他受的,而且必須是很專業的照相館才有能力沖印,非常麻煩。拿回上海後,太太就一直在說他「戇」。
以往一向興趣廣泛的俞斌閑來無事,再也不會去踢足球了,他說他一空下來就看女兒可愛的小臉,他發現天天都有變化,真是神奇。俞斌還說,他的冠軍獎杯上有一粒純金的象徵棋子的黃金扣子,他打算等女兒長大後,取下來去為她打一串項鏈。看來,這個好女婿、好丈夫,又會是一個無人能及的好父親。
C. 俞斌的綽號含義
俞斌2000年5月10日,韓國漢城。當俞斌手中最後一枚晶瑩如玉的白子落下,又一位世界冠軍誕生了。在中國圍棋界,俞斌絕不是最有名氣的,但他的綽號卻最多。從他眾多的綽號中,我們也許可以探究出這位世界冠軍的內涵與外在。 「魚」既是他姓氏的諧音,也是指俞斌的相貌。俞斌個子不高,體重135斤左右,偏偏長了個大腦袋(依此推斷,這「魚」似乎應該是「胖頭魚」)。頭大也有聰明的意思。與之緊密相聯的是俞斌的另一個外號:「江南才子」。
俞斌的才情名揚棋界。他不但棋下得好,而且能彈鋼琴、吉他,懂英語、日語。在國家體委春節聯歡會上,他還曾用吉他為劉小光伴奏。
除了下棋,俞斌最精通的是電腦。在圍棋界,俞斌是最早「觸電」的。當時隊里有台電腦,裝置了一套由外行設計的棋譜管理程序,俞斌覺得很不實用,就重新編制了一套,獲得了大家的好評。他還把許多精彩對局輸入到資料庫中,讓棋手能很方便地研究對手的棋風。此外,他還設計了不少供圍棋愛好者使用的軟體。直到如今,他設計的這些軟體仍在普遍使用。 「兒童團長」意指俞斌能和圍棋隊中的小棋手打成一片。從1985年始,俞斌在圍棋隊宿舍住了12年。國家隊宿舍幾乎沒有與他同齡的選手,他身邊的都是比他小幾歲甚至十幾歲的隊友。
俞斌最好的朋友是小他9歲的常昊。他倆親如兄弟,有一年在平頂山,常昊和另外兩個人在水庫劃船。天忽然變了,風大浪急。原本在駐地休息的俞斌聽說常昊在水庫,就急著去找。因為天氣太壞,船老大怕危險不肯出船,可經不住俞斌再三懇求,才冒險陪他在水庫整整跑了一圈。直到得知常昊已安全回到駐地,俞斌才放心地回家。
從1993年起,俞斌陸續收了丁偉、邱峻兩個弟子。對他們,俞斌特別上心。近兩年,他的兩個弟子都已在棋壇嶄露頭角,這不能不歸功於俞斌的教導有方。
圍棋隊沒人見過俞斌生氣。脾氣特好、總是笑容滿面的俞斌,被大家稱為「寶貝」。丁偉告訴我:「雖然他是老師,但從來不擺老師架子。每次見面總是主動和我們打招呼,我們之間不像師徒,更像朋友。即使輸了棋,他也不會板著臉,頂多是苦笑兩聲。」
「寶貝」俞斌還是個模範丈夫。妻子王亦青是上海人,他倆是下棋認識的。追求她時,俞斌著實費了點力。1995、1996年,身在北京的俞斌幾乎每月都要跑一趟上海。當時,車票不好買,俞斌的經濟條件也一般,很多次,他都是帶張報紙上火車,到車上把報紙往地上一鋪就一直坐到上海。俞斌的真情打動了王亦青,1997年,俞斌和王亦青結婚了。婚後,俞斌特別顧家,以前從不做飯的他一到五點半總會給妻子打電話請示需要買什麼菜,然後再趕回家做飯。 迄今為止,俞斌在比賽中共獲得過十多次亞軍,而其獲得的冠軍數卻屈指可數,因此人稱「萬年老二」。對於俞斌,這是個多少有些尷尬的綽號。這頂帽子一直壓在他頭上,直到1997年,那年他在亞洲電視快棋賽中,連過小林光一、李昌鎬、王立誠三關,奪得了冠軍。時隔三年,俞斌再次奪得了世界冠軍。
其實,比賽中總能拿到亞軍也說明了他的實力。俞斌是個認真的人。對於許多老資格棋手都不屑參加的全國個人賽,他總是年年參加,而且連續幾屆都是亞軍,他也並不介意。俞斌說:「我喜歡下棋。沒有棋下,最難受。我會一直下棋下到老。」
初為人父的俞斌承認,有了小孩以後,會花費他很多精力。但他說:「一邊帶孩子順便擺擺棋是一種天倫之樂,用起功來心情會更舒暢。」
曾經有人說「李昌鎬是上帝派來下圍棋的」,那麼,俞斌應該是上帝派來享受圍棋的。在黑白子的世界裡,俞斌無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