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來伊份的商業模式
「來伊份」的商業模式主要出售休閑食品,通過連鎖的直營門店實現。銷售模式包括直營店直接面對消費者,也有團購、網上訂購以及電話訂購的方式進行補充和配合。 與賣場等零售企業不同,「來伊份」與供應商之間是共贏的理念,與供應商共同成長。不依靠收取進場費、廣告費盈利,完全依靠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獲利。
2. 來伊份的發展困境
來伊份吸引人的地方是發展速度比較快,而且是以直營的形式,直營容易控製品質,貼牌生產模式容易掌握供應環節。來伊份定位為休閑食品比較准確,基於來伊份迅速擴張的目標,以下幾方面問題需要注意:
1.人才。連鎖店擴張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新招員工需要培訓才能達到服務要求。相比資金,人才問題的解決難度更大。
2選址。隨著店面越開越多,後開的店面位置可能會偏一些,價位高一些,性價比有所降低,盈利能力可能沒有之前的店面強。
3.走出長三角。上海人吃零食比較多,我不覺得北京吃零食的人多,這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能不能在全國發展?我覺得一是看有沒有必要;二是看有沒有條件。很多人認為,連鎖業一定要把規模做大,但我想,最終還是要看盈利能力如何。來伊份在上海有很好的渠道,不如提高現有渠道的盈利能力,這或許比去北京或東北開個不盈利的店好。
4.系統風險。來伊份已經開始著手防範系統性風險了,但真正運作起來還需要一定時間。我們遇到的上ERP等內部系統的公司,最快需要半年,一般需要一年才能顯現效應。
5.成本上漲:來伊份現在的成本主要由店面租金、采購成本、人力成本幾塊構成。地價上漲,租金也會提高;除了店員外,物流、倉儲也需要人,隨著規模擴張,人工開支也會增加;另外,作為零售企業,隨著食品原料上漲,采購成本也會提高。上述成本的提高如果消化不好,利潤就會下降。再者,來伊份的產品相對普通,吸引供應商的地方在於大部分產品只有在來伊份才可以買到,這對於保持公司的毛利率是有利的,但由於采購量大,可能對某些供應商過於依賴,一旦供應商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公司的銷售。
3. 對來伊份的意見和建議
來伊份太貴了 這是我在來伊份買東西時的直接感受 本來就是做零食的價格太高定位不準
4. 來伊份的發展歷程
「來伊份」是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來伊份」自1999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傳播休閑文化,公司確立了「立足於上海,著手於全國,放眼於世界」的發展戰略梯度,採用了」直營連鎖專賣店」的發展模式進行市場開拓,足跡遍布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北等地區。
「來伊份」的目標是成為中國休閑食品連鎖第一品牌。計劃在2007年末,門店數量能達到900家;2010年全國門店總數達到2800家,但目前也有可能根據市場情況向後推延,現在對速度稍加控制,並且解決開始顯現的人才問題。公司將2008年定位為「優化年」,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優化一些不理想的門店。
1999年——第一家門店在上海市四川北路成立
2002年——正式創立來伊份品牌
2007年——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大直營區成立
2010年——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零售商
2013年——銷售額 超過30億
5. 來伊份的介紹
來伊份成立於1999年,公司主營業務為休閑食品經營,產品覆蓋炒貨、蜜餞、肉製品等九大系列,達到700多種。2013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全國員工人數近1萬名1。目前在上海、江蘇、浙江等9個省、直轄市2已擁有連鎖直營專賣店超過2500多家,並獲得」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名牌產品」、」2010上海世博會特許產品零售商」等多項榮譽。
6. 大家講一講對於來伊份質量的看法
這家店就和普通的零食店一樣,東西都差不多,種類比較豐富。
7. 觀察下來,來伊份投訴還是比較少的,大家能分享一下關於來伊份的看法嗎
挺好的,我蠻喜歡吃,目前為止沒碰見過有問題的產品。來伊份的產品還有追溯碼,只有手機掃產品後面帶「溯」字的二維碼就能看見這個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
8. 我發現來伊份投訴很少!!關於來伊份的品質,我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我發現來一份投訴很少,關於一份的品質,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一會兒是啥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