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3丁二烯發生1.4加成或1.2加成的反應原理是什麼
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是分兩步進行的,第一步是先生成一個較穩定的碳正離子,而後負離子親核進攻得到產物。分析一下共軛二烯的加成反應歷程,以1,3-丁二烯與溴的加成反應為例,第一步是溴正離子加到雙鍵上生成碳正離子: 上面這個碳正離子,1是仲碳正離子,2是伯碳正離子,1比2要穩定,也更易於生成。因此,第一步生成的碳離子是1而不是2。1中的碳正離子和雙鍵相連,雙鍵上的派電子雲和缺電子碳的空p軌道可以重疊。派鍵電子離域,不再局限於兩個雙鍵碳原子之間。用共振結構理論來分析,正電荷並不局限於C(2)上,通過與派電子雲的重疊而可以分散到C(4)上去形成3。因此,在反應的第二步,溴負離子就既可以加到C(2)上形成1,2-成產物,也可以加到C(4)上形成1,4-加成產物。 1.4-加成產物是雙取代烯烴,而1,2-加成產物中的雙鍵在末端,是單取代烯烴,所以1,4-加成產物比1,2-加成產物熱力學上要穩定,易於生成。但是1,2-加成和1,4-加成產物的比率除了與它們的熱力學穩定性大小有關外,還與反應的動力學因素密切相關。一般低溫反應時得到的產物以1,2-加成為主,反應溫度較高時,以1,4-加成產物為主。
2. 怎樣通過有機的名字寫結構式,幫我用2-甲基-1,3-丁二烯分析吧 多謝
先寫母體的碳架,1,3-丁二烯,C=C--C=C。
再給母體碳原子編號後寫支鏈。C=C--C=C
!
CH3
最後補齊氫原子。 CH2=C--CH=CH2
!
CH3
3. 解釋丁二烯為什麼只有有1,2和1,4兩種加成方式
注意了,有機反應不是絕對的1,2-加成與1,4-加成和全加成在反應中都會發生,但是以1,4-加成為主,可以從結構角度分析,但在工業生產中可以通過加入催化劑使前者反應更具優勢。
4. 丁二烯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2.16—11.46%,動火時它的分析合格標準是小於等於( )
檢測可燃氣含量小於0.2%
5. 用色譜外標法分析丁二稀組分含量時,取標准丁二烯1.0ml,其標定濃度為73.8mg/l
色譜又稱色層法或層析法,是一種物理化學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質(樣品)與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作用力(分配、吸附、離子交換等)的差別,當兩相做相對移動時,各溶質在兩相間進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質達到相互分離。
6. 如何用實驗方法區分丁烯和丁二烯
可以點薄層板板後用紫外分析儀觀察,在紫外下顯點的是丁二烯,因為丁二烯中的共軛大派鍵體系個能級間的距離較近,所以電子容易激發,也就是說丁二烯中兩個雙鍵共軛的結果是最高成鍵軌道與最低反鍵軌道之間的能量差減小,所以在紫外顯色。而丁烯沒有共軛體系所以紫外不顯色。
希望對你有幫助!
7. 丁二烯萃取精餾分離方法比較
丁二烯抽提技術工藝路線的對比選擇
梁鵬雲1, 項靜輝2, 隋元春1, 洪金慧1
( 1.大慶石化公司化工一廠, 黑龍江大慶163714; 2.大慶石化公司培訓中心, 黑龍江大慶163711)
摘要: 大慶1 200 kt/a 乙烯改擴建項目需配套建設1 套丁二烯抽提裝置。為了配合丁二烯抽提
裝置技術的選擇, 文中對目前最通用的3 種丁二烯抽提工藝技術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
N- 甲基吡咯烷酮工藝技術的綜合優勢更為明顯, 推薦新建丁二烯抽提裝置採用該技術。
關鍵詞: 丁二烯; N- 甲基吡咯烷酮; 二甲基甲醯胺; 乙腈
中圖分類號: TQ221.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1- 4962(2008)01- 0025- 04
煉油與化工 2008年第一期
8. 丁二烯與乙炔反應得1,4-環己二烯 的反應原理
這個反應的機理是比較特殊的。此反應既不是「離子型」反應,也不是「自由基型」反應,分析過程不能按常規的離子、自由基中間體來考慮。
這是一個協同型反應,要講述清楚其機理,你應該首先學習「前線軌道理論」,在理解前線軌道的基礎上,我一講你就容易明白了:HOMO上的電子流向LUMO,1,3-丁二烯與親雙烯體(烯、炔)之間存在HOMO--LUMO的能級差,可以產生這種電子流向,於是形成新的化學鍵,此時如果親雙烯體連有吸電子基團(醛基、晴基、羧基等),例如丙烯醛、丙烯酸等,會加大這個能級差,使反應更易進行。
提出一個問題的同時,提問者應具備相應基礎。在大學本科教學中,一般沒有解釋這個機理,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學習者還不具備進一步的基礎。
9. 怎樣通過有機的名字寫結構式,幫我用2-甲基-1,3-丁二烯分析吧 多謝
先寫母體的碳架,1,3-丁二烯,C=C--C=C.
再給母體碳原子編號後寫支鏈.C=C--C=C
!
CH3
最後補齊氫原子.CH2=C--CH=CH2
!
CH3
10. 乙烷、乙烯、乙炔、環丙烷、1,3-丁二烯的鑒別
加入硝酸銀的氨水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乙炔,其他無現象。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沒有現象的是乙烷和環丙烷,高錳酸鉀紫紅色消失的是乙烯和1,3-丁二烯,但看到有氣體生成的是1,3-丁二烯,乙烯沒有氣體生成。乙烷和環丙烷的鑒別就是加入溴水,溴的紅棕色消失的是環丙烷,沒有現象的是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