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鋼鐵行業,即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
從鋼鐵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鋼鐵行業屬於中遊行業,上游主要為鐵礦石、煤炭、動力(電力)等,鋼鐵的下游應用廣泛,鋼鐵產品作為基礎原料,在地產、基建、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等幾乎所有行業中被大規模使用。
鋼鐵產品包括生鐵、粗鋼、鋼材等三大類,按照不同的冶煉工藝,鋼鐵產品又可以進一步細分:
工藝定義產品細分
煉鐵指用高爐法、直接還原法、熔融還原法等,將鐵從礦石等含鐵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的生產過程。高爐生鐵、直接還原鐵、熔融還原鐵、球墨鑄鐵;鑄鐵管製造。
煉鋼指通過熱軋、冷加工、鍛壓和擠壓等塑性加工使連鑄坯、鋼錠產生塑性變形,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尺寸的鋼材產品的生產活動。連鑄坯、模鑄鋼錠和鑄鋼水。
鋼壓延加工指通過熱軋、冷加工、鍛壓和擠壓等塑性加工使連鑄坯、鋼錠產生塑性變形,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尺寸的鋼材產品的生產活動。鋼坯、鐵道用鋼材、大型鋼材、中型鋼材、小型鋼材、冷彎型鋼材、線材、特厚鋼板、中厚鋼板、薄鋼板、硅鋼片、鋼帶、無縫鋼管、焊接鋼管等。
鐵合金冶煉鐵合金根據產品品種和質量要求採用不同的冶煉方法,主要有碳還原法(高爐、電爐)、金屬熱還原法和電解法;並可採用脫硅精煉、吹氧、真空固態脫碳等方法進行精煉。普通鐵合金、特種鐵合金;高爐鐵合金、電爐鐵合金、轉爐鐵合金和爐外法鐵合金等。
1、2019年我國鋼鐵主要生產企業實現營收4.27萬億元、利潤總額1890億元
鋼鐵工業曾經是世界工業化進程中最具成長性的產業之一,在過去的100多年中,鋼鐵工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無論在產值、產品結構,還是工業技術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進入21世紀,鋼鐵仍然是人類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工業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4-2019年中國鋼鐵主要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波動中下降,利潤總額呈現先增長後下降趨勢。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662億元,同比增長10.12%;實現利潤總額1890億元,同比下降30.90%。這主要是由於國產鐵精礦、進口鐵礦石、廢鋼、煉焦煤等主要原料價格普遍上漲,持續高位運行。
2、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從鋼鐵主要產品的產量來看,2013-2019年,我國鋼材產量呈現波動變化,生鐵和粗鋼均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全國鋼材產量為12.05億噸,同比增長8.95%;生鐵產量為8.09億噸,同比增長5.06%;粗鋼產量為9.96億噸,同比增長29.35%;2020年1-6月,全國鋼材、生鐵、粗鋼產量分別為6.06億噸、4.33億噸和4.99億噸,較同期均有所增長。
從生產區域來看,2019年華北地區鋼材生產量為4.22億噸,佔全國鋼材生產總量的35.02%,其中河北省實現鋼材產量2.84億噸,佔比為23.58%;其次是華東地區,實現鋼材產量3.85億噸,佔比為31.94%;中南地區實現鋼材產量1.79億噸,佔比為14.87%。產量排名前三的地區所佔比重之和為81.83%,可見鋼鐵產品產量區域集中度高。
3、需求快速增長,華東、華北以及中南地區為主要銷售區域
從需求規模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2019年,全國鋼材銷售量呈波動下降後回升的趨勢,其中2017年為10.31億噸,為近幾年的最低值,2019年為11.90億噸,同比增長9.17%。
從銷售區域來看,2019年,我國六大區域重點鋼鐵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6.30億噸,比2018年增加6338.77萬噸,同比增長11.19%。其中華東地區鋼鐵企業共銷售鋼材2.19億噸,占總銷售量的34.75%;其次是華北地區鋼鐵企業共銷售鋼材1.81億噸,佔比為28.72%;中南地區重點鋼鐵企業實現銷售量1.01億噸,佔比為16.03%。
4、2019年鋼材、粗鋼產銷率達100%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2019年主要鋼鐵產品的產銷率呈上升趨勢,2019年中國粗鋼和鋼材的產銷率均為100%。這主要是由於各地不斷推進去產能和產能置換的進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成效逐漸顯現所致。
5、各地響應國家政策,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方法,助推鋼鐵超低排放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政策化解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以及淘汰落後產能,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產能置換辦法,嚴控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促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全面穩定達標,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一批關鍵鋼材品種有效供給,即推動鋼鐵產品結構調整升級。
2019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意見》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未來5年鋼鐵產能超低排放的改造進度提出具體目標:預計2020年底前,對上述重點區域完成60%產能改造;2025年底前,對上述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全國范圍內完成80%的產能改造。
6、未來幾年鋼鐵主要產品產量將逐年增長
盡管國家不斷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的進程,但由於生產設備等沉沒成本較高,鋼企為降低成本及虧損程度,選擇繼續生產,致使整個行業在去產能、去庫存的背景下鋼鐵產品產量仍呈增長的態勢。因此,基於目前國內鋼鐵生產裝置量及近幾年的鋼鐵行業的生產規模,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未來幾年鋼鐵主要產品產量呈逐年小幅度攀升的態勢。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註:本文來源於礦業俱樂部,如侵權請私信聯系刪除處理,致謝!
⑵ 鋼鐵行業存在問題分析
我這兒有2009年的行業分析論文,需要的話可以給我留言,把您的郵箱給我,我給您傳過去就可以了!別忘記了給我點高分!!!
⑶ 鋼鐵行業現狀分析
中鋼網鋼鐵行業鋼材現狀數據顯示:7月中旬國內市場鋼材價格跌幅收窄,正在歷史版的低谷中進行著弱權勢調整。目前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宏觀經濟形勢復甦緩慢,鋼材最主要消費行業房地產業繼續下滑,汽車、機械、船舶、家電、五金等重要下游用戶行業需求無明顯增長,市場總體低迷依舊。與此同時,國內鐵礦石市場也一直在低位小幅波動運行,且成交狀況不佳,觀望氣氛濃厚,短期內市場或將繼續處於弱勢盤整狀態。顯然,上游成本支撐力量不足。而在資源供應方面,雖然前期鋼廠自主壓縮產量使得鋼材庫存量有所下降,但是由於擔心過度減產可能會帶來市場份額減小乃至資金鏈斷裂等各種風險,部分鋼廠又重新放量生產,進而導致鋼材日均產量環比上升,使得市場資源供應壓力居高不下。盡管如此,7月下旬鋼價下跌之勢將會繼續減緩,部分品種(規格)的市場價格有可能出現小幅反彈,而另一些產品的價格還將繼續滑落。總體而言,由於缺少需求的強力支撐,未來一段時間國內鋼材市場弱勢調整的基調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也就是說,在一定時期內國內鋼市將很難出現實質性好轉,鋼材價格雖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小幅反彈,但是仍然會回落。這將是一種在價格低谷中的「垂死掙扎」
⑷ 鋼鐵行業的分析從哪幾個方面
宏觀: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銀行信貸,進出口
上游:鐵礦石,焦炭,廢鋼,鋼坯,海運費
中游:鋼貿商,鋼廠,產量,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庫存
下游:汽車、房地產,基建、家電
⑸ 鋼鐵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
鋼鐵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帶來企業效益的改善,使得鋼企利潤率大幅上升,是判斷行業盈利水平和持續性的核心指標。政府工作報告中,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被專門提出。生態環境部也明確,2018年我國將啟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生態環境部近日就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徵求意見。這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出,具備條件的鋼鐵企業要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鋼鐵產能改造4.8億噸,2022年底前完成5.8億噸,2025年底前完成改造9億噸左右。
生態環境部強調,實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擴大投資、推動技術創新、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鋼鐵行業整體超低排放改造市場空間超過800億元,按照較低排放標准所需單位投資保守測算,2018年至2020年、2020年至2022年、2022年至2025年鋼鐵煙氣改造市場空間分別為436億元、91億元和291億元,市場空間將穩步釋放,對環保設備及工程服務的需求也將有望持續7年至8年的時間,大氣治理新空間開啟。
目前大部分鋼廠難達標,需要通過增大環保投入和產量限制達標。按照當前鋼廠平均的環保投入,動態成本在200元至300元/噸,環保設備的折舊成本在100元/噸左右。由於新設備的投入,將使動態成本和折舊成本都出現增加,鋼廠邊際成本將再增加100元/噸左右。
對全面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鋼鐵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低於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徵收環境保護稅。地方徵收的環境保護稅要加大對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力度。各級財政應加大對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力度,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應向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進展快、規模大的省份予以適當傾斜。此外,還將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加大信貸融資支持、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實施差異化環保管理政策和提供技術支持。
⑹ 鋼鐵行業特點
參考《2016-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鋼鐵行業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鋼鐵產量增速明顯回落。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23億噸、7.12億噸和11.26億噸,同比分別增長0.9%、0.5%和4.5%;平均日產粗鋼225.4萬噸,雖然日產水平仍顯偏高,但生產增速大幅回落。
二是鋼材價格持續下跌。 2014年,受鋼材需求疲軟、市場供大於求的影響,鋼材價格呈現不斷下跌的態勢。據鋼協監測,截至2014年12月末,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83.09點,同比下降16.05點,降幅為16.19%。全年除了4月份和10月份價格略有回升外,其它各月均呈單邊下行態勢,且各月價格指數均低於上年同期,反映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三是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下降。2014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比2013年同期下降3.8%,其中黑色礦山投資同比增長2.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行業投資同比下降5.9%,在上年回落的基礎上繼續下降。這說明國家嚴控新增產能項目取得了一定效果。
四是鋼材出口大幅增長。2014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9378萬噸,同比增長50.5%;累計進口鋼材1443萬噸,同比增長2.5%;進口鐵礦石9.33億噸,同比增長13.8%。雖然出口數量增幅較大,但出口價格下降也較多,與2013年同期相比,鋼材出口平均價格下降11.5%,進口價格上漲2.5%。
⑺ 市場部關於鋼鐵行業分析報告該怎麼寫
你可以來中國行業信息研究網聯系,或者站內聯系我,幫您提供
⑻ 關於鋼鐵行業的知識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是一支由老中青不同年齡層次,由有不同經濟工作崗位經歷,不同專業學歷結構的研究人員組成。他們中有在國家和行業經濟研究部門、管理部門工作多年的資深專家,也有海外歸來的經濟專業研究生,還有多年專注國內外鋼鐵行業生產、貿易、鋼鐵物流及鋼鐵產品市場價格研究的專業分析師。研究中心人員專業結構涉及鋼鐵冶金、宏觀經濟、企業管理、計算機應用、計量經濟學等多項專業。
多年來,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敏銳發現市場熱點,密切跟蹤,深入細致分析研究,為行業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與此同時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還有一支專家顧問團隊伍與中心的研究人員就宏觀經濟運行、鋼鐵行業發展、鋼材市場供求狀況以及價格走勢等方面問題進行研討。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及時判斷宏觀經濟形勢,對鋼鐵行業走勢預警預測發表觀點;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之前,6月份就提出鋼材「市場全面降溫 風險逐步加大」、「價格高位運行 市場風險顯現」預警,10月作出:「生產資料需求減弱趨勢,短時期內難以結束」的判斷;年末針對市場低迷氛圍發表了「鋼材市場不可過於悲觀」的觀點。2009年初對「2009年中國鋼廠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通貨緊縮局面不會持久」與「鋼材出口預期大幅下降,國內資源供給壓力加大」的分析預測。准確的預測判斷了2009年以來,鋼鐵市場幾波行情的啟動,峰值波谷及行情拐點。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針對鋼鐵行業的重大問題發布專題分析評論,在歷年鐵礦石談判 海外資源收購、企業兼並重組、鋼鐵出口貿易摩擦等問題上接受新華網、央視、東方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媒體采訪。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依據多年來對鋼鐵市場研究經驗、深厚的鋼鐵理論基礎以及大量的鋼鐵及相關產業數據積累,針對鋼鐵行業關注的問題,以專業的視角從宏觀經濟、相關政策和法規、生產、市場供需、行業結構、競爭格局及進出口等方面對所選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內容涉及電工鋼、鐵礦石、螺紋鋼、特鋼、塗鍍板、不銹鋼、貿易壁壘等多個主題的專題研究報告。這些專題研究報告為相關鋼鐵生產企業、貿易企業以及拓展海外業務的相關企業等的經營及投資決策提供可行性的參考,同時對於從事鋼鐵行業研究的科研人員了解相關產品及上下游等情況也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