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樓市調控或仍加碼 分析稱房地產市場迎拐點
本周,房地產市場相關數據陸續公布。與2016年11月相比,2016年12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0個,上漲的城市有46個,持平的有4個,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繼續呈現減少態勢。其中,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總體趨於平穩,三四線城市環比漲幅回落,一定程度上顯現出前期樓市調控的積極效果。除此之外,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2015年名義上漲6.9%,其中,住宅投資68704億元,增長6.4%,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業界人士分析認為,2017年不少城市房價會迎來拐點,同時,房地產去庫存也將持續推進。
調控效果逐步顯現
房地產市場最值得關注的現象在於,2016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已率先由上漲轉為持平。具體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地區的房價環比均有所下跌,廣州也出現連續3個月房價環比漲幅回落。
「一線城市房價事實上具有風向標作用。」嚴躍進告訴記者,從這一角度來看,2017年房價走勢或將出現拐點。
縱觀2016年全年房價走勢,可謂在振盪中上行。2016年1至2月,全國房價處於「合理」區間;3月以後,房價開始走高;直至5月,隨著房地產市場交易面積有所下降,房價指數環比增幅也開始回落;8至10月,房價再度上漲,並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為防範房地產市場過度投資投機行為,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各地的調控政策不斷升級。2016年四季度,全國熱點城市調控政策效應逐漸顯現,房地產市場過熱現象得到明顯遏制。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2月後,2016年1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指數第一次出現下調。而從2016年全年數據來看,北京房價環比漲幅最高的月份是9月,漲幅高達4.9%。
短短3個月時間,房價由漲到跌,政策調控成為最大的影響因素。
嚴躍進告訴記者,從月度數據來看,2016年四季度各月份限購等政策不斷升級和加碼,所以房價環比增幅在不斷收窄,這也遏制了房價同比增幅的擴大態勢。「觀察70個大中城市的數據可以看出,控制房價政策總體上初戰告捷。2017年,穩定市場預期和房價依然需要各方繼續努力。」他表示。
調控政策或將加碼
2016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為2017年房地產市場發展定下總體基調。另外,在剛剛結束的部分地方兩會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多次出現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部分城市「調控從嚴」的方向不會改變。
2017年,調控政策或將加碼,樓市或將繼續承壓。
相比而言,一線城市樓市調控政策更趨嚴格。例如,北京對房地產調控的表態為,「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管等多措並舉,探索建立符合國情市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上海、深圳等地同樣將核心放在「促穩」,並強調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將體現在哪些方面?嚴躍進表示,在總量上,應當積極增加土地供應,尤其是結合去庫存周期和房價走勢來動態調整供地節奏;在結構上,包括供應結構、政策結構方面都會有所調整,如在房地產稅等方面會針對各地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調整以及積極增加租賃型公寓項目的建設等;另外,還可以增強各監管部門的政策聯動模式,積極運用數據整合的方式,實現調控的精準性。
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或被遏制
對於2017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專家分析認為,受調控政策影響,2017年房價上漲勢頭將得到遏制,整體預期將得以改變。
某研究院《2016—2017年度全國房地產市場報告》指出,2017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將呈現上、下半年不同的走勢,預計上半年市場在振盪式緩慢升溫中,房價增幅會持續收窄。而到了下半年,房價指數環比增幅將呈現負增長態勢,70城房價環比增幅將由正轉負,出現短周期性質的下跌拐點。受房價指數環比增幅收窄進而下行的影響,預計70城房價同比增幅將在2017年一季度見頂,預計峰值為11.4%左右,四季度將從正增長轉為負增長。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供需結構難以全面改變,所以這部分市場的房價不具備大幅下跌的條件,依然會呈現相對「堅挺」的態勢。
其他方面,國海證券表示,預計2017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滑8.3%,銷售額下滑6.5%,房地產投資增速在1.7%左右。招商證券認為,預計2017年的商品房銷售量下降10%左右。但絕對規模仍將達到13億至14億平方米,成為僅次於2016年的次高點。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2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B. 中原地產怎麼樣
北京中原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為總部設立於香港的中原地產集團在內地的規模最大、設立最早的分行之一,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是香港中原的獨資企業。
北京中原自成立至今,憑借其專業的隊伍、良好的信譽、優質的服務得到了國內外眾多開發商一致的好評。分設住宅部、工商鋪部、商業樓宇部、三級市場部四大業務部門,業務范圍涵蓋一手住宅、寫字樓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項目推廣、策劃銷售,二手住宅、寫字樓的買賣及租賃代理等業務,通過十五年的發展,北京中原已發展成為北京市極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專業性房地產綜合代理服務機構,員工近3000人,累計策劃及代理項目超過300個,開設店鋪150餘間,物業種類從寫字樓、酒店、商鋪到別墅、各種檔次的住宅及公寓,分布於京城東南西北各大區域。
同時,北京中原積極開拓市場,發展多項業務,在信息咨詢、物業管理、項目投資轉讓以及客戶綜合服務方面取得了長久的進步,現已成為國內網路最齊全、信息管道最廣泛的代理行。
憑借十五年積累的市場營銷經驗,先進的組織管理模式,科學的數據、信息採集分析系統以及全體員工的全心努力,北京中原不斷擴大其在一、二手市場的佔有率,先後與萬科地產、SOHO中國、華遠集團、首開集團、城建集團、天鴻集團、首創置業、金融街控股、深圳華僑城集團、上海陽光集團、復地集團等知名企業有過或正在進行良好而愉快的合作。在近年北京各類媒體的代理行排名中,北京中原連續多年銷售業績位列第一
C. 廣州中原地產簡介是怎樣的
香港中原集團成立於1978年,逾30年來的穩健發展,不僅打造了香港皇牌代理行典範,更是應市而變,不斷搶佔先機全面開拓內地純房地產代理市場,打造中原(中國)航母,分別於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近30個大中城市建立分公司。廣東中原地產作為中原集團成員,是最早一批在中國內地成立的城市分行之一,創辦於1994年9月。整個團隊在董事總經理黃軒明帶領下,經過10餘年的穩步發展,一直活躍於廣州市的房地產領域,為當地房地產發展商、投資者及廣大客戶提供全面而周到的優質服務。 廣東中原的業務主要包括兩大板塊,涵蓋二級市場及三級市場,即一手、二手房地產買賣及租賃代理服務,具體包括:一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市場定位、推廣、營銷策劃及銷售等等。二手房地產買賣/租賃、物業評估/放盤、物業按揭/抵押等服務。在一級代理公司中,中原是唯一一家既積極於一手市場,又活躍於二手市場,兼而享有盛譽的代理公司。
秉承香港中原良好的商譽及專業務實作風,並結合規范穩健的管理制度,堅守品質服務至上的承諾,經過多年努力經營。不僅針對二級市場培養一支擁有項目實操經驗豐富的團隊,分別專注於豪宅、一般住宅、寫字樓、商場等物業類型的營銷,而且擁有分別專長於市場研究、規劃及建築設計、房地產營銷策劃、廣告推廣、銷售管理等的眾多精英,更是領先同行,創新導入「一二手聯動操盤模式」等充分利用網路平台資源的特有營銷整合模式。務求為發展商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服務。發掘「寬一厘米,深一公里」的市場,是我們對每一個項目的工作要求,籍此精神,項目部自成立以來成功代理的項目不計其數。
D. 中原地產怎麼樣
中原集團創立於一九七八年,是一家以房地產代理業務為主,涉足物業管理、測量估價、按揭代理、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旗下擁有旗艦品牌中原地產、及利嘉閣地產、寶原地產、森拓普等多家子公司及附屬品牌,是房地產代理行業及相關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和市場引領者。同時敢於大膽嘗試,努力開創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的中原集團,其業務范圍還涉及投資移民、人事顧問、數據整合及軟體開發等多個領域。
中原集團立足香港,以服務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的房地產市場為業務發展核心,經過三十五年發展,已經在三十八個城市成立分公司,業務輻射至全國過百城市,聘任員工逾五萬人,跨地域分店總數逾二千間,是目前房地產代理行業內最具規模的企業之一。中原集團更將業務拓展至台北及新加坡兩地市場,逐步擴大在華語區的布局。
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於1978年成立,最初於港島代理住宅物業買賣。中原的管理文化、創新的精神及公平合理的報酬制度,吸引一群銷售精英加盟,業績愈見理想,規模也愈來愈大。經過逾三十多[1]年的發展,「中原地產」現已成為一個中港知名的地產代理品牌,而中原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則成為中原集團的旗艦公司。中原集團擁有強大的網路資源優勢和品牌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延展的市場布局和不斷拓寬的業務范圍,令中原集團在資源儲備及調配使用方面具備非凡能力,中原集團集房地產代理業務及相關綜合性業務於一體,能有效提供一體化服務,不同業務類型間資源互動,令中原集團更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中原集團更在其主營業務房地產代理方面不斷刷新紀錄,創下市場奇跡,成為真正的強者。
作為行業的領導者,中原未來將繼續發揮創新精神,在服務上為消費者多加增值,同時開拓更多業務平台,「憑創見 走到更前」,成為最強大地產代理。
中原一貫堅持專業、嚴謹的服務態度,在地產研究方面展示了專業的研究水平和成熟的判斷能力。依託分公司遍布全國的網路優勢,中原地產(中國)研究中心長期進行對各大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監測、咨詢、研究,服務內容涵蓋項目發展策略及定位、可行性研究及財務分析、房地產估價、大型項目中介咨詢等。其定期出版的研究刊物及研究報告,以覆蓋十多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翔實資訊,體現了中原地產研究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成為指導樓市投資的風向標。
E. 在中原地產的市調上面看見一個叫CLI二手住宅(租金)價格指數。請高手給我詳細解釋一下這個圖如何看。
這圖挺簡單看的,我原來在中原待過很久,解釋給你看一下。
首先是那些彩色的線,這不用說了吧,有標注,顏色對應城市。
y軸,是租金的數額,由下至上順序,越向上越高,數字在90~450之間(單位:元)
x軸,是時間,從左到右順序,越右端日期越後,數字以天為單位,但你可能有個疑問,為什麼0405 0411 0505這樣排列?
中原出數據,是有更替時間的,這是由於他們內部需要大量數據採集以及每月業務反饋及市場研究實際情況做一定調整,每個月出兩次,每兩次間隔1周,而至下個月會間隔上個月第二次數據間隔2周。
也就是說0405是4月的4月5日第一次數據,你仔細看可以看到0405間隔0411有7個格子,實際就代表了7天0411就是4月的4月11日第二次數據,而0505是5月第一次數據,不過這里要注意,0411~0505之間的7個格子就不是以天為計算了,而是直接跨度為半月(14天,這里每個格子單位為兩天)。
現在就明白了吧,例如:紅色線,即上海,8月5日即x軸0805,對應的y周大約是180~190元,較0405即4月初上漲100元左右。
最後總結論,4月初至11月初,圖內6個主要城市總體呈上漲趨勢,平均租金漲幅在220~370元之間
F. 成都中原地產簡介是怎樣的
四川中原地產
四川中原作為中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成立於2002年10月,一直奉行十六字原則「所識盡教、任人唯賢、團結精神、汰弱留強」,管理作風嚴謹、工作效率高。四川中原現共有員工1000餘人,專業從事房地產市場研究分析、前期研究策劃、營銷策劃、銷售及招商代理、房地產中介服務等。
公司成立十年以來,已操作房地產二級市場項目百餘個,在房地產三級市場方面,目前已開設有數十個門店,秉承集團「公開資訊、公平交易、不吃差價」的服務宗旨,為客戶提供住宅、寫字樓、商鋪等物業的租售服務。
G. 中原地產,
中原集團創立於一九七八年,是一家以房地產代理業務為主,涉足物業管理、測量估價、按揭代理、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旗下擁有旗艦品牌中原地產、及利嘉閣地產、寶原地產、森拓普等多家子公司及附屬品牌,是房地產代理行業及相關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和市場引領者。同時敢於大膽嘗試,努力開創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的中原集團,其業務范圍還涉及投資移民、人事顧問、數據整合及軟體開發等多個領域。
中原集團立足香港,以服務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的房地產市場為業務發展核心,經過三十五年發展,已經在三十八個城市成立分公司,業務輻射至全國過百城市,聘任員工逾五萬人,跨地域分店總數逾二千間,是目前房地產代理行業內最具規模的企業之一。中原集團更將業務拓展至台北及新加坡兩地市場,逐步擴大在華語區的布局。
H. 有沒有人知道中原地產的助理研究員具體干什麼的,這個職位有沒有前途有知道情況的請不吝賜教~在此謝過
很累很辛苦、剛開始做一些市場調研、宏觀城市分析、市場競爭對手分析等
當然前景是很好的、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是:開發商的投資部經理(財務盈虧、、、)、開發商土地投資部(前期拿地)代理商的前期部(策略性提案)、拓展部(接項目)、研究部總監(往上)、專業性的比如產品部(產品規劃、或者產品分析師)等等
I. 中原地產郵箱從哪裡登陸
如在公司登錄,可在辦公平台導航頁直接登錄;
如需通過外網登錄,輸入網站地址https://mail.centaline.com.cn即可。
(9)中原地產數據研究分析擴展閱讀:
香港中原集團始創於1978年,集團發展至今已成為香港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代理集團。為發展及壯大中原集團,香港中原於1990年首度涉足中國大陸市場,並於1992年成立合資公司,1998年成立了獨立運作的中原(中國)物業顧問有限公司。中原(中國)以為房地產公司提供專業化服務為依託,業務類型涉及房地產市場研究與分析、房地產前期顧問、房地產營銷策劃、廣告設計、項目代理、物業管理、房產中介等。
中原集團創立於一九七八年,是一家以房地產代理業務為主,涉足物業管理、測量估價、按揭代理、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綜合性企業,旗下擁有旗艦品牌中原地產,及利嘉閣地產、森拓普等多家子公司及附屬品牌,是房地產代理行業及相關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和市場引領者。同時,敢於大膽嘗試,努力開創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的中原集團,其業務范圍還涉及投資移民、人事顧問、數據整合及軟體開發等多個領域。
中原集團立足香港,以服務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三地的房地產市場為業務發展核心,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已經在三十七個城市成立分公司,業務輻射至全國過百城市,聘任員工逾六萬人,跨地域分店總數逾二千四百間,是目前房地產代理行業內最具規模的企業之一。中原集團更將業務拓展至台北及新加坡兩地市場,逐步擴大在華語區的布局。
依託香港背景,秉承「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中原集團旗下主打品牌中原地產不僅在香港獨占鰲頭,內地業務更是節節攀升,自九十年代初進入內地市場以來,憑借在香港的成功經驗和模式,採用順勢而為的靈活應變策略,中原地產已在內地近三十八個主要城市完成網點布局,並迅速實現本土化融合,在各地市場中原地產以專業、誠信的品牌形象在市場上贏得良好口碑,成為房地產代理行業內的成功典範和標桿。2001年,中原集團繼續加快發展步伐,在美國911事件的大背景之下,大膽進取,全面收購香港排名第三的地產公司利嘉閣,令集團整體格局和市場部署更趨完善。
中原集團擁有強大的網路資源優勢和品牌資源互補優勢,不斷延展的市場布局和不斷拓寬的業務范圍,令中原集團在資源儲備及調配使用方面具備非凡能力,中原集團集房地產代理業務及相關綜合性業務於一體,能有效提供一體化服務,不同業務類型間資源互動,令中原集團更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近年來中原集團更在其主營業務房地產代理方面不斷刷新紀錄,創下市場奇跡,成為真正的強者。
中原集團重視企業的行業責任和社會責任,堅守行業准則,堅持以正確方法引領行業規范發展,並設立專業研究機構,向市場提供客觀真實的第一手信息,在政府決策過程中提供有效參考依據,為行業及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中原集團更主張來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長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旗下分公司成立的中原愛心社、精英會等組織多年來通過各種方式,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為更好的推動慈善事業,中原集團更於2004年在香港設立中原慈善基金,致力於扶貧及協助教育工作。
J. 50宗地王貨值萬億元難入市是什麼原因
近三年搶地王的房企,喜者少,憂者甚。徘徊於「割肉」還是「等待」的路上,多數地王項目仍在被動「等待」入市。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全國住宅類高總價地王地塊單宗地塊成交金額超過65億元的合計50宗,其中20宗於2017年成交,20宗於2016年成交,另外還有10宗是2015年成交的。
盤點2016年爭搶地王的房企,《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有擴張需求的中小房企更為激進。事實上,這類房企信用評級較低,拿到低成本借款的能力比大型房企更差,判斷市場和操盤能力更弱,甚至沒有產品IP的現狀,使其高價地在手無法快速變成現金,其被拖進危機之中的概率也就更高。
「拿高價地的房企可能有兩種死法」,上述房企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種是猝死,比如猛拿高價地,拖幾年仍沒變成現金,在這種局勢下,假如明天從銀行貸不出款,就可能馬上破產;另一種是慢死,比如一家房企有400億元凈資產,每年虧損10億元,可以虧40年,外界似乎看不出來,但這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死法。
「2018年,資金鏈告急將成為近三年拿高價地的房企最大的壓力。」張大偉直言,大部分企業鑒於開發周期計算,都預判2017年下半年項目進入回款階段,因此借款融資都集中在2015年-2016年之間,而2018年則是其還債期。屆時,舊債因銷售回款率低難以償還,新債又難借,多重壓力齊至,不排除比虧本更嚴重的被逼出房地產市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