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進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
分析資產負債表一般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分析企業資產的來源和構成。
資產負債表資產合計數表明企業的資產規模,明細項目列示資產的構成和關系。所有者權益表明股東的投資份額和可以分配的份額,還表明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的資本公積增加了說明企業整體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餘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可以看出企業財務出否規范。
2、負債內容塊列示負債的規模和籌資方式和布局。
不同的舉債方式給企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長期舉債的資金成本大,還款壓力小,而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還款壓力大。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資金狀況和財務風險。銀行存款和現金以及一年內到期變現的非貨幣性資產總量較少,表現企業的現金流存在一定問題。一個企業的負債與資產的比例過高,表明企業有較高的財務風險,甚至會有資不抵債的可能。
(1)分析資產負債結構指標擴展閱讀
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判斷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例如固定資產和存貨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銷售情況不樂觀。而如果銀行存款的比例過小,應收賬款的比例過大,說明企業的資金回籠有問題。長期股權投資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等表明了企業的投資活動,固定資產的增加數以及在建工程項目都可以說明企業的投資情況。
預付賬款項目的數額說明企業與供貨商的業務關系和規則,如果預付賬款較多的話,可能存在以貨易貨的情況。負債率過低,說明企業未充分發揮的財務杠桿作用。
B. 資產負債表要分析哪些數據
這個主要看你那是什麼性質的公司,分析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不能單純的為了分析比率而分析。
C. 如何進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簡答
資產負債表作為中小企業的重要報表,如何做好資產負債表的各項指標分析,對決策者作好參考,稅務管理者也可從分析中得出納稅申報的質量,摘錄本人上課筆記以供稅友們學習交流。
一、表內主要項目分析: 單項分析與 配比分析
1.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與存貨中的「庫存商品」兩個科目比較:如果兩者余額較大,且與當期銷售收入不相匹配,則可能有滯留銷售收入的情況。理由:這種情況一般規模較大的企業(包括民用家電,日用品)都會出現,因為應收賬款余額增加,表明銷售已經成立,但現款回收困難,為了維持經營,企業往往會出現產品照發,但銷售滯留或發票滯開,久而久之庫存商品余額也就會增加。
2.通過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賬款」與存貨中「庫存商品」兩個科目比較:如果企業的「預收賬款」出現余額,且庫存商品余額較大,則可能有滯留銷售收入或偷稅的情況。理由:採取預收貨款結算方式的企業,一般其主導產品多為市場緊俏產品或特種產品,而且庫存商品均系完工產品。
二、主要涉稅指標分析
(一)主要涉稅指標及其功能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2、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分析納稅人經營活力,判斷其償債能力。如果資產負債率與預警值相差較大,則企業償債能力有問題,要考慮由此對稅收收入產生的影響。
3、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總資產×100%(見國稅發[2005]43號)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總資產×100%。(會計上表示)
表示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一年)周轉的次數,它是反映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內創造了多少銷售收入或周轉額的指標。
4、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2〕×100%
一般情況下,存貨的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越高,周轉次數就越多,表明企業存貨變現速度越快,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效率越高,資產流動性越強。
分析總資產和存貨周轉情況,推測銷售能力。如總資產周轉率或存貨周轉率加快,而應納稅稅額減少,可能存在隱瞞收入、虛增成本的問題。
5、存貨變動率
存貨變動率=(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期初存貨×100%
6、資產利潤率
資產利潤率=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用於反映平均資產的獲利能力,表明了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另有資產凈利潤率(資金報酬率)。 7、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指標表示每百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利潤的多少,用以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另有銷售凈利潤率。 8、應收(付)賬款變動率
應收(付)賬款變動率=(期末應收(付)賬款-期初應收(付)賬款)÷期初應收(付)賬款×100% 分析納稅人應收(付)賬款增減變動情況,判斷其銷售實現和可能發生壞賬情況。如應收(付)賬款增長率增高,而銷售收入減少,可能存在隱瞞收入、虛增成本的問題。 (二)配比分析
1、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配比分析
(1)如本期總資產周轉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0,本期銷售利潤率-—上年同期銷售利潤率≤0,而本期資產利潤率-—上年同期資產利潤率≤0時,說明本期的資產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補銷售利潤率下降造成的損失,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多列成本費用等問題。
(2)如本期總資產周轉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0,本期銷售利潤率-—上年同期銷售利潤率>0,而本期資產利潤率—上年同期資產利潤率≤0時,說明資產使用效率降低,導致資產利潤率降低,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問題。
2、存貨變動率、資產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配比分析
比較分析本期資產利潤率與上年同期資產利潤率,本期總資產周轉率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 若本期存貨增加不大,即存貨變動率≤0,本期總資產周轉率—上年同期總資產周轉率≤0,可能存在隱匿銷售收入問題。
D. 企業資產負債表上都有哪些財務結構,分析它們有什麼意義。
(一)償債能力分析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或速動比率,現版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經權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對當期到期的長期負債之比等。
(二)獲利能力分析指標包括: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率等;
(三)營運能力分析指標包括: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
(四)發展能力分析指標包括:資本增長率,資本積累率,技術投入比率等。
(五)財務質量分析指標包括:不良資產比率,資產綜合減值率等;
(六)收益質量分析指標包括:營業活動收到的現金對營業收入之比,營業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對營業利潤之比等;
(七)資產結構分析指標包括:現金資產比重,應收款比重,存貨比重,對外投資比重,不良資產比重,非經營用資產比重等;
(八)負債結構分析指標包括:流動負債比重,長期借款比重等;
(九)財務成長性分析指標包括: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增長率等;
(十)經營成長性分析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等;
E. 財務結構分析的財務結構分析指標
一般,分析時常用的比率有以下幾種:一般,分析時常用的比率有以下幾種:
1.股東權益比率
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100%
=股東權益總額/(股東權益總額+負債總額) *100%
顯示企業總資本中,屬於企業自有資本所佔的比率,反應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顯示企業總資本中,屬於企業自有資本所佔的比率,反應企業的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
一般來說,比率高是低報酬、低風險的財務結構;比率低是高報酬、高風險的財務結構。
2.資產負債比率(Asset Liability Ratio)
資產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負債總額) *100%
可衡量企業的總資本中,究竟有多少百分比是仰賴外來資金提供。
負債比率與股東權益比率,可說是一體兩面,兩者總和恰好是100%。
一般而言,負債比率以不超過50%為理想,不過,這沒有絕對的標准。
3.資本負債比率(Debt to Equity Ratio)
資本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100%
此項比率,比資產負債率更能准確地揭示企業的長期債償能力狀況,因為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的途徑來降低負債率。
資本負債比率為200%時為一般的警戒線,若超過則應該格外關注。
4.資本總額比率(Capitalization Ratio)
資本總額比率=長期負債/ (長期負債+股東權益總額) *100%
企業資本總額,指的是企業永久或長期的資本,即為長期負債及股東權益總額的加總。資本總額比率,是被公認為負債比率分析中最具有意義者之一。一般來說,並沒有一定的標准根據,大多用於各企業在不同會計時期間的比較、或企業與企業間的比較。比率越低,相對長期負債的包袱就越小,對企業體質來說就越健康。以平均來說, 35%為合理可接受之比率上限。
5.長期負債比率
長期負債比率=長期負債/資產總額*100%
=長期負債/ (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100%
長期負債,不會增加到企業的短期償債壓力,但是它屬於資產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衰退時會給企業帶來額外風險。
6.有息負債比率
有息負債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 /股東權益總額*100%
無息負債與有息負債對利潤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減少利潤,後者可以通過財務費用減少利潤。因此,公司在降低負債率方面,應當重點減少有息負債,而不是無息負債,這對於利潤增長或轉虧為盈具有重大意義。在揭示公司償債能力方面,100%是國際公認的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的資本安全警戒線。
7.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率
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率=流動負債/負債總額*100%
流動負債為企業對外負債中須於短期內償還的債務。此項比率過大,將影響資金流動的安全性。
8.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
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的比率=固定資產/股東權益總額*100%
固定資產為生產事業的根本,應以自有資金投資為原則,否則將仰賴負債為之。
就長遠眼光來說,最安定的資金是企業的自有資本(即股東權益總額),固定資產最好是以這種安定的自有資本來籌措。
因此,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的比率,應以不超過100%為理想。
9.固定資產對長期資金比率
固定資產對長期資金比率=固定資產/ (長期負債+股東權益總額) *100%
當企業要大幅度擴展時,購置固定資產往往非自有資本所能負荷,不足部份即需仰賴負債。當企業要大幅度擴展時,購置固定資產往往非自有資本所能負荷,不足部份即需仰賴負債。
而長期負債,亦屬較安全的長期資金來源。故,以『固定資產對長期資金比率』來衡量長期資金的安全性,應較『固定資產對股東權益比率』為合理。
此項比率,一般以不超過100%為理想標准。
10.利息保障倍數(Interest Protection Multiples),又稱利息保障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
利息保障倍數=所得稅及利息費用前純益/銀行利息費用支出
= (繼續營業單位稅前凈利(凈損) +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是企業中期營運的財務指標,一家公司向銀行借錢做生意,所賺來的純益是否足夠支付銀行利息,公司雖然短期速動比率及流動比率符合標准,但若是負債重,獲利不足以支付利息,中、長期將走向虧損滅亡的命運。
比值越高越好,至少要大於1 。
F. 資產負債表比較分析和結構分析怎樣分析啊
所謂比較分析,是指對同中徑的任何一個財務指標在兩個會計期間或一個會計期間與其預算數之間的比較,藉以提示其增減金額及增減幅度。
顧名思義,就是要同一個基準進行比較,從而分析差異。這個基準要看你分析的目的,常用的有縱向比較如今年的實際與去年的實際比較,也有橫向的本企業與本行業標桿企業的相關指標的比較,也可以是今年的實際與今年的預算比較,等等。
結構比較,就是指構成總額的若乾子項目佔有總額的比重的比較,比如資產總額中有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還分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等等,這些都可以用來做結構比較。
G. 分析資產負債率和負債結構怎樣不會把它們搞混
所謂比較分析,是指對同中徑的任何一個財務指標在兩個會計期間或一個會計期間與其預算數之間的比較,藉以提
H. 如何對資產負債表進行結構分析和趨勢分析
首先,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由於企業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系,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例如,企業應收帳款過多佔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佔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採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對一些項目進行分析評價時,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
,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一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再其次,對一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凈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I. 股票資產負債表主要分析哪幾個指標為什麼
財務報表反映了過去的經營成果,一般要看的最主要的財務指標就是企業的盈利水平,主要指標有主營業務增長率(可以預計未來的市場份額)和凈資產收益率在企業眾多的財務報表中,對外公布的報表主要是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財務狀況變動表。這三張表有不同的作用。簡單地說,資產負債表反映了某一時期企業報告日的財務狀況,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反映企業某個報告期的盈利情況及盈利分配,財務狀況變動表反映企業報告期營運資金的增減變化情況。
(1)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例通常以2為好,速動比率通常以1為好。但分析時要注意到企業的實際情況。
(2)反映經營能力,如在企業率較高情況下,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周轉率越快,說明經營能力越強。
(3)獲利能力,如股本凈利率、銷售利潤率、毛利率等。獲利能力以高為好。
(4)權益比例,分析權益、負債占企業資產的比例。其結果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優劣。
通過對企業毛利率的計算,能夠從一個方面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小。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毛利÷主營業務收入
如果企業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能說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時,在企業存貨周轉率未減慢的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該有所增加。反之,當企業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則應對企業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生產管理效率多加考慮。
面對資產負債表中一大堆數據,你可能會有一種惘然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何處著手。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例如,企業應收帳款過多佔總資產的比重過高,說明該企業資金被佔用的情況較為嚴重,而其增長速度過快,說明該企業可能因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或受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結算工作的質量有所降低。此外,還應對報表附註說明中的應收帳款帳齡進行分析,應收帳款的帳齡越長,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又如,企業年初及年末的負債較多,說明企業每股的利息負擔較重,但如果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較好的盈利水平,說明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較佳、經營能力較強,管理者經營的風險意識較強,魄力較大。再如,在企業股東權益中,如法定的資本公積金大大超過企業的股本總額,這預示著企業將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時,如果企業沒有充足的貨幣資金作保證,預計該企業將會選擇送配股增資的分配方案而非採用發放現金股利的分配方案。另外,在對一些項目進行分析評價時,還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進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如該企業擁有較多的存貨,意味著企業有可能存在著較多的、正在開發的商品房基地和項目,一旦這些項目完工,將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
再其次,對一些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計算,計算財務指標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直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得,如凈資產比率;直接從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取得,如銷售利潤率;同時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部分來源於企業的帳簿記錄,如利息支付能力。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
該指標說明股東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業中所具有的價值,即所代表的凈資產價值。該指標可以用來判斷股票市價的合理與否。一般來說,該指標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價值就越高,但是這應該與企業的經營業績相區分,因為,每股凈資產比重較高可能是由於企業在股票發行時取得較高的溢價所致。
第四,在以上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結構、償債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述這些指標是單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夠以綜合、聯系的眼光進行分析和評價,因為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指標的高低往往與企業的償債能力相矛盾。如企業凈資產比率很高,說明其償還期債務的安全性較好,但同時就反映出其財務結構不盡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對這些信息的評價亦會有所不同,如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所關心的就是企業的財力結構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債權人的身份出現,他就會非常關心該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
最後還須說明的是,由於資產負債表僅僅反映的是企業某一方面的財務信息,因此你要對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必須結合財務報告中的其它內容進行分析,以得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