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里巴巴的為何不在大陸交易所上市從股權結構和上市條件分析
阿里巴巴為何不在國內上市?、從法律角度分析阿里巴巴的上市地選擇:阿里巴巴在境內上市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首先,拆除VIE結構技術復雜。將境外權益轉到境內,過程中涉及到系列協議的終止、廢除等諸多法律問題,需要付出相應的對價。
軟銀、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開曼公司股份,阿里巴巴開曼公司通過VIE結構控制境內阿里巴巴集團的權益。「如果把阿里巴巴開曼公司變成空殼,權益轉回到境內,不再向其輸送利益,軟銀、雅虎持有的是空殼,需要獲得什麼樣的收益?是不是該在境內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中,也持有30%股份?但問題就在於,當初設置VIE結構就是不讓外資投資境內的公司。」
且不說軟銀、雅虎願不願意退出,假設二者願意退出,阿里巴巴集團按照上市的價格贖買股份,如果阿里巴巴集團估值達到千億美元,雅虎軟銀所持股份加起來估值幾百億美元。通常拆除VIE架構,可以通過內地人民幣基金接盤。「但阿里巴巴體量這么大,沒人能接這個盤子。」
其次,牽扯到的稅務、審計和時間成本高昂。阿里巴巴集團之前為上市所做的准備,包括文件、期權等方面,都是按照境外規則設計。如果轉回境內,一是面臨大量稅收,二是需要按照境內的會計准則重新設計。「稅務、審計的成本都是非常驚人的,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登陸A股也不利於阿里巴巴的國際化進程。「如果在美國上市,可以用美國上市的股份直接做股權並購,成本很低。如果轉移到國內,對未來在國際上並購無正面影響,轉移到國內不是理性的做法。」
再來看看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的公開說法:
中國資本上市環境有幾個技術問題。首先,貨幣不是完全流通的,阿里要成為國際公司,就必須讓國際資本進入,但是A股市場對外資交易有很大限制;而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中國上市的公司主體必須在中國,但是和很多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阿里也是VIE結構,母公司注冊地點並不在國內。
2、阿里巴巴的大股東——雅虎和軟銀都是外國公司。阿里巴巴上市後仍然想維持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阿里集團目前採用的是比較特殊的合夥人制度,這種制度可能在大陸上市以後無法延續。但這種公司治理結構被馬雲認為是阿里集團生命的基礎。
目前馬雲及他的合夥人只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10%的股份(馬雲持有7%左右股份),但他們有權提名董事會的大部分董事,當然阿里巴巴的股東們可以否決合夥人提出的這些董事候選人,但之後仍然由這些合夥人重新挑選新的候選人以供股東批准。
馬雲希望,公司上市之後創始人也依然對公司緊握掌控權,現在阿里巴巴擬赴美上市,應該就是奔著合夥人對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優惠而去。
A股承載力虛弱。盡管A股市場規模較大,總市值20多萬億元,即使和全球成熟市場相比,這個市值規模也名列前茅,但由於機制等問題,其體質較為虛弱。
3、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阿里巴巴之所以擬在美股上市,是由於其成熟市場嚴格的監管和法律法規,以及集體訴訟制度,使得上市公司不敢肆意妄為,濫竽充數的壞公司將會原形畢露並被及時清除出場,好公司則會只爭上游從而贏得投資者青睞,這樣的環境更有利於阿里巴巴的茁壯成長。
②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看法200字
阿里巴巴上市後能夠在公開證券市場上獲得資金支持,原有股東的股票也能在公開市場轉讓,股票價格比沒在公開市場上市的高,所以對股東和企業都有好處啊。
上市也能使原來的業務得到整合,符合更嚴格的法規和內部管理制度,對企業自身發展好處很多。
最重要的是知名度提高了很多,而且是國際知名度,企業信譽也有所增加。
總之好處很多啦。
希望採納!!
③ 為什麼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中國企業卻在美國上市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務在中國,管理層在中國,但是資金來源與注冊點都是境外。中國目前禁止外資控制信息企業,外資風投一般都會拒絕被投資企業在國內上市(事實上,被外資實際控制的互聯網企業不可能在國內上市,可變實體在中國證監會看來是非法的)。
5、牽扯到的稅務、審計和時間成本高昂。阿里巴巴集團之前為上市所做的准備,包括文件、期權等方面,都是按照境外規則設計。如果轉回境內,一是面臨大量稅收,二是需要按照境內的會計准則重新設計。「稅務、審計的成本都是非常驚人的,超出很多人的想像。
6、登陸A股也不利於阿里巴巴的國際化進程。
阿里巴巴這類龐然大物,最終還是國內的上市制度不適合他們的發展。或者說這類互聯網企業不適合中國的上市制度。
④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
沒什麼想法
⑤ 解析阿里巴巴為什麼選擇赴美上市
很多人會發出「阿里巴巴為什麼要選擇在美國上市而不是香港甚至中國內地上市、阿里上市後創始人還具備公司掌控權嗎」等等疑問,並且會孜孜不倦的追求答案,就此筆者此前做了一個視頻節目,把阿里巴巴上市最受關注的13個問題羅列出來,給大家做了詳細的解答,當然回答的內容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見解。
一、關於止步港交所的原因:獨創的「合夥人制度」
1.阿里巴巴提出的上市公司的「合夥人制度」是什麼?跟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有什麼區別?
答: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很現實,看的就是你是否能創造直接的效益,能給律所帶來創收的基本就可以成為合夥人。 而阿里的這個合夥人制度是馬雲首創的,這個合夥人需要在阿里工作夠一定時間,高度認同阿里文化,並且為公司發展做出貢獻的人。當然,其實說白了, 馬雲搞這么一個合夥人制度無非就是想找一批他可以控制的人,關鍵時刻在投票的時候能站在他這邊。
2.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不同於現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是馬雲獨創的,他提出這樣一個嶄新的制度是想達到什麼目的?現有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跟阿里「合夥人制度」相比都存在哪些不同?
答: 阿里的合夥人制度目的在於取得公司的控制權。這要分開來看, 在中國的A股和H股當然是同股同權了,而美國的資本市場是允許AB股同時存在,B股擁有比A股更大的投票權。
3.馬雲的「合夥人制度」對於上市公司到底是好是壞?(非企業靈魂團隊的大股東是否能引領公司繼續創造輝煌?比如柳傳志的例子,靈魂人物離開了,企業狀態馬上下降。)
答:合夥人制度對阿里公司的穩定來說利大於弊,但對廣大投資人來說不公平,因為有股票但沒有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
至於柳傳志這個案例要區別對待,柳傳志第一次離開的時候公司走下坡路,但現在楊元慶具備了足夠的威望和掌控力,沒有柳傳志聯想照樣快速發展。
二、香港上市和美國上市的比較
2.1、港交所現行的規則是什麼,為什麼不能接受阿里的「合夥人制度」。
答:香港甚至倫敦交易所的規則都是同股同權,不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如果接受了阿里的「合夥人制度」,意味著香港交易額放棄了自己原則,這樣會失信於民,港交所不會這樣做。
2.2、如果阿里巴巴以現有條件在香港上市,港交所需要在哪些方面妥協、經歷哪些步驟?港交所有可能妥協嗎?
答:如果港交所要批准阿里的上市要求,就必須修改上市規則條例,需要香港政府,香港交易所,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機構通過,而且時間歷時會比較久,往往一項法規的通過從調研到下發,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香港交易所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妥協。
2.3、美國股市AB股的制度能滿足阿里巴巴的要求嗎?
答:可以,美國本來就允許AB股,谷歌和臉譜等都是前車之鑒。
2.4、2011年的「支付寶風波」至今,雅虎和軟銀還有追訴阿里巴巴不當得利的可能性,這一隱患會成為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重要阻力嗎?
答:2011年的支付寶風波各方已經達成了協議,總體來說在支付寶事件上阿里團隊得到控制權,軟銀和雅虎得到資金。而且阿里和雅虎的協議中允許阿里去美國上市,所以這次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2.5、如果在美國上市,其定價機制跟香港相比有何不同?會影響阿里融資額嗎?
答:不會。美國的紐交所和港交所每年的IPO都是一個體量,大概都是300億美元左右,區別就是一個港幣一個美元了,但不太會影響阿里巴巴集團的整體估值,而且這兩個都是非常開放的市場,融資額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當然,由於美國有股民集體訴訟的機制,很多電商類的企業都有上市後股票暴跌的前科,或許會稍微影響到阿里的估值。
2.6、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為什麼大批優秀中國企業在美國尋求資本支持?這些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有什麼特點?
答: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以科技類企業居多,這類型企業體量不大,但擁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是大部分互聯網類的公司注冊地都在開曼群島,利用vie機制來控制內地的公司,規避了法律政策的監管。這類型公司性質算中國公司還是外資企業爭議很大,很難在A股上市,只能跑國外的資本市場了。
當然,業界一直呼籲A股放開限制,允許外資登陸資本市場,這樣的話以後會有大量的優秀的中國科技企業國內上市的。
三、A股還差多遠
3.1、港股過不去、美股價格低,那阿里為什麼不選在a股上市?難點在哪裡?(ipo重啟未知?制度問題?整體氛圍?……)
阿里巴巴是開曼群島注冊的外資公司,也就是千萬提到的VIE結構。A股不允許外資,而且A股IPO一直搖擺不定,啥時候開放還不知道,同時A股不允許雙重股權,所以阿里A股上市就免了吧。
3.2、市場熱議的在a股中引入普通股的方式能解決阿里巴巴的需求嗎?
答:這個問題同上。
3.3、如果阿里選擇在a股上市,融資量跟香港和美國比會是什麼狀態?投資者會歡迎阿里巴巴嗎(個人投資者、各類機構投資者分別討論)?
答:A股如果開放的話,以阿里巴巴的表現投資人會非常樂意接受,甚至阿里會拉動整個大盤的上升,這個絕非誇張。僅僅2012年阿里巴巴旗下的網站就創造了1.1萬億的交易額,這個體量已經到了關乎國計民生的地步。
2007年的時候阿里旗下的淘寶網每年只有400億的交易額,那個時候阿里赴港上市就已經萬人空巷,廣泛追捧。6年過去了,淘寶網的交易額增長了幾十倍,阿里巴巴此次上市可以說是萬眾期待,不管在哪個交易所都會受捧。
3.4、阿里巴巴上市的終極猜想:香港、美國還是a股?或者是其他市場:倫敦、法蘭克福、巴黎、新加坡
答:阿里巴巴此次上市預計融資200億美元(全球科技行業新記錄),只有紐交所,倫敦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納斯達克等少數的幾個交易所能接納消化,大型的交易所裡面只有美國允許AB股票。而我們知道阿里巴巴要堅持合夥人制度(雙重股權結構),所以在香港政府不修改規定的前提下,阿里巴巴會最終在美國上市。
⑥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有什麼影響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影響:
中國上市要求企業盈利狀況非常好,創業公司、互聯網公司正在擴張期,所以從凈利潤角度來講,並不佔優勢。但是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美國上市要求中,對凈利潤和現金流數據沒有絕對要求的,所以能夠上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股市現在是牛市,而且有全世界的投資者,能夠募集到更多的資金。
弊端是監管十分嚴格,對於商業舞弊和賄賂查的很嚴,發現之後很可能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搞破產。所以說在美國上市有風險。
⑦ 從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淺析中美IPO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異同
從上市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交易當中充分體現了阿里巴巴價值。而中國上市公司,都是嚴重被低估導致後期瘋狂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