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已建建設用地面積

上海已建建設用地面積

發布時間:2021-04-27 04:01:03

⑴ 已立項的建設項目,立項文件上寫的用地面積是不是這一個項目的所有建設用地面積

不完全是、只是確定了佔地面積,應該由規劃部門結合當地的環境和周邊情況合理布局出局的實際容積率、綠化率等等。而不是說用地面積就等於所有建設用地面積。主要還得看你是個什麼項目

上海目前,住宅用地面積,占總面積比例,是多少

【對於商住來用地】源
一、一般商住用地,拍地時宗地已設定了商住比例(不然,就亂建了,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二、對於商住用地來說,也就是住宅混搭商業的地塊,商住比例應該是按建築面積(很明顯不可能是按土地面積,比如住宅底商和上面的住宅共用的一片地,豈不重復計算?,如果是按土地算,那就應該明確商業和住宅土地的具體位置,但這很明顯不可能);如果需要變更商住比例,可向相關部門申請
【對商業用地+住宅用地】
如果是拍的多幅地塊,其中包含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那就簡單了,商業是商業,住宅是住宅;

⑶ 項目的建設用地面積是什麼

建設用地面積:指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建設用地界線所圍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積,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積。
一般來說就是除去市政道路等,剩下的開發商可用於建設的用地面積。

⑷ 「建設用地面積」是什麼意思

「建設用地面積」是什麼意思?

釋義:

指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建設用地界線所圍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積,當然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積。

⑸ 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是不是就是建成區面積另求15個副省級城市相關數據

間距系數 適用范圍
大城市 中小城市 緯度(北偉) 地區
1.2 1.25 ≤32°30′ 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南通的全部轄區,揚州大部(寶應、高郵除外)、泰州大部(興化除外)
1.25 1.3 >32°30′~≤34° 揚州北部(寶應、高郵)、泰州北部(興化)、鹽城大部(響水除外)、淮陰全部、宿遷大部(沭陽除外)、徐州南部(睢寧)
1.3 1.35 >34° 徐州大部(睢寧除外)、連雲港全部、宿遷北部(沭陽)、鹽城北部(響水)
註:舊城區改造中局部地區確實難以達到規定標準的,按現狀城市人口計,中小城市可減少系數0.05,大城市減少0.1,並應通過市縣實施細則明文規定"局部地區"的范圍。

北方城市一般要求:樓間距 = 樓高 X 日照系數(1.2至1.8之間

直觀的說就是樓間距 = 樓高 X 日照系數,是這樣的希望你滿意

⑹ 上海市建設用地104,195是什麼意思

目前上海的工業用地,包括「104區塊」、「195區域」和「198區域」。其中內104區塊是指全市現有的104個規容劃工業區塊,195區域指規劃工業區塊外、集中建設區內的現狀工業用地;198區域指規劃產業區外、規劃集中建設區以外的現狀工業用地,面積大約為198平方公里。

⑺ 上海市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在國土資源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正確處理保障經濟社會發展與保護土地資源關系的要求,本市在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抑制需求過快增長、規范市場行為、平穩調節房地產供應關系等方面做了大量艱巨的工作。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加強宏觀性、戰略性研究,細化批項目、核土地辦法,土地管理的基礎工作得到了不斷加強,堅持有保有壓政策,使土地管理有序可控,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在地質工作方面,著力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監測預防,有序推進基礎調查和地質勘查工作,強化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全面啟動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秩序工作。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2005年上海市統計地類總面積為823 901.21公頃,具體如下:農用地380 195.02公頃,其中耕地273 054.57公頃,園地11 094.47公頃,林地20 693.21公頃,其他農用地75 352.77公頃;建設用地 240 065.92公頃,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18 748.95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9 298.46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 018.51公頃;未利用土地203 640.27公頃,其中水域198 015.07公頃(水域面積包括灘塗42 035.84公頃)。與2004年比較,農用地減少5 066.76公頃,建設用地增加6 395.76公頃,未利用地減少1 329.00公頃(圖1)。

圖1 上海市2005年末土地分類匯總

(二)土地利用情況

1.農用地

2005年農用地總量為380 195.02公頃,其中耕地273 054.57公頃,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即建設佔用和農業結構調整。2005年建設佔用耕地5 565.50公頃;農業結構調整情況,2005年在推進創匯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中,耕地轉化為林地、園地、設施農業用地為2 933.33公頃,其中轉化為可調整地類2 273.33公頃。

根據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會議和國土資發[2005]196號、19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上海市實際情況抓緊貫徹落實,加強本市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負責,成立由市房地資源局、市農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水務局、市綠化局等部門組成的全市基本農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落實有關基本農田規劃、保護和建設等工作。二是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以金山區現代農業園區為基礎,設立全市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示範區總面積約為7 900公頃,涉及廊下、呂巷、朱涇和楓涇等鎮。示範區建設將結合宅基地置換試點、基本糧田建設、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項目等工作盡快推進,形成亮點,為全市推進「三個集中」和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積累有益經驗。三是規范各項基礎性工作,結合全市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專項規劃,並同步抓好基本農田的落實工作,層層落實保護基本農田任務。按照要求,完善基本農田保護標志、台賬等,建立基本農田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基本農田的動態監管。

全市耕地後備資源匱乏,2005年嚴格控制土地供應,加大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的力度,力爭做到耕地佔補平衡。

2.建設用地

至2005年末,全市建設用地總量為240 065.92公頃,其中,以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為主,面積為218 748.95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91.12%;交通運輸用地19 298.46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 018.51公頃。

2005年全市批准建設用地11 966.25公頃,其中農轉用7 462.43公頃,涉及耕地6 733.31公頃(包括部分2004年核發計劃審批);分批次建設用地10 430.88公頃,其中商服用地505.42公頃,工礦倉儲用地2 982.19公頃,公共設施用地111.48公頃,公共建築377.13公頃,住宅用地5 586.84公頃。單獨選址建設用地1 535.37公頃,其中交通運輸用地861.94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13公頃。

(三)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情況

2005年全市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工作,通過鄉鎮農田區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確定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的重點區域,制訂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計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實施中一方面抓好對零星宅基地、工業點、坑塘、廢棄河流、農副業用地和零星未利用土地等進行復墾,另一方面結合基本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土地整理。全年開發整理復墾土地總面積為9 483.92公頃,新增耕地3 376.71公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不但為上海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佔用耕地提供占補平衡指標,而且也進一步優化了郊區的土地利用結構,保護和建設了郊區的生態環境,提高了郊區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土地集約利用。

目前上海市正在實施的國家投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有兩個,按照國土資源部下發通知要求開展了實施檢查,其中崇明豎新鎮土地整理項目已基本結束,即將申請竣工驗收,黃瓜沙項目2006年底可以竣工驗收。另外,全市積極推進灘塗促淤圈圍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拓展空間。

上海市地域小、土地資源總量不足,通過幾年的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除宅基地歸並整理資源外,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的潛力已經很小,我們正在開展耕地後備資源調查,努力提高耕地佔補平衡能力,適應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

二、礦產資源

堅持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礦產資源保護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強化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日常監督管理,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合理利用和保護好礦產資源。與此同時,強化對全市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使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水平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一)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2005年地質勘查投入1 181.50萬元,勘查資金主要來源是財政資金731.50萬元,地方補貼450.00萬元。主要用於上海城市地質調查、地面沉降及地下水動態監測、地面沉降防治研究等方面。圓滿完成了相關的監測任務,取得了地面沉降監測數據,為提高地面沉降防控能力提供了基礎資料。

(二)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全市2005年底有效的勘查許可證4個,其中新立1個,其他3個,並對勘查許可證項目進行了年檢,全部年檢通過。

全市2005年底有效的采礦許可證116個,主要是粘土礦和礦泉水采礦許可證,其中粘土礦許可證96個,水氣礦產20個;頒發的許可證新立1個,變更2個,延續94個,其他19個。許可證總數比2004年減少13個。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2005年上海市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粘土礦和礦泉水,其中粘土礦的礦山數為98個,礦泉水的礦山數為20個;全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4 595.26萬元和12 044.07萬元,上繳礦產資源補償費618萬元。

三、國土資源市場

土地市場

1.土地市場建設

2005年全市土地市場按照「政府調控、市場供應、規范運作、依法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土地市場機制,不斷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嚴格執行經營性六類項目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制度、除劃撥目錄外的土地供應採用有償使用制度。

2.土地一級市場建設

全市加大土地一級市場的宏觀調控,控制土地供應總量、區域結構,控制土地供應節奏和新增建設用地供應。2005年全市共出讓土地1 539宗,面積6 491.31公頃,其中新增用地2 099.31公頃,出讓成交價款為389.75億元,土地出讓純收益116.93億元。通過招標、拍賣、掛牌385宗,成交價款300.32億元,純收益90.10億元,採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土地主要是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協議出讓1 154宗,成交價款89.43億元,純收益26.83億元,主要是工礦倉儲用地出讓。劃撥929宗,面積3 106.87公頃。

3.土地二級市場

在加強對土地一級市場供應的調控同時,2005年全市二級市場呈現繁榮與活躍的態勢,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房地產轉讓、出租、抵押市場較2004年有穩步上升,其中房地產轉讓484 464宗,轉讓金額為3 530.69億元;房地產出租宗數為9 142宗,租金為7.07億元;房地產抵押宗數為245 402宗,抵押價款為5 216.37億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發現土地違法案件675件,立案675件,審結634件(含上年未結案件)。共拆除構建物77.01萬平方米,收回土地33.35公頃,罰沒款共計5 349.68萬元。同往年相同,違法案件主體主要為鄉鎮級領導幹部,主要表現為鄉鎮擅自對外簽約圈佔土地。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嚴格依照《行政復議法》審理行政復議案件,使行政復議成為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層級監督的重要手段。2005年申請行政復議286件,其中行政處罰3件,行政許可27件,其他256件;本年行政受理228件,當年審結244件(包括2004年未審結),本年未審結42件。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全市共有行政單位20個,從業人員1 097人,行政編制人員972人,大專以上人員佔全部編制人員的89%,年末平均人員1 071人。

2005年參加各種院校培訓畢業或結業人數達354人次,其中參加黨校學習240人次,行政學院學習33人次,參加其他培訓81人次(國外22人次)。學歷教育60人次,其中博士生1人,碩士生7人,本科生37人,大專生15人;本年取得學位的9人,其中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8人。通過各大專院校的學習和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七、問題與建議

上海市人口多、地域小、土地資源總量不足,土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越來越明顯、矛盾愈來愈突出。為此,必須從戰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嚴格土地管理的重要意義,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土地管理工作。

(1)要嚴格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堅持嚴控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著力於調整和優化用地布局,控制土地供應節奏,不斷提升國土資源利用的效率。加快推進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指導區縣同步開展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

(2)完善「批項目、核土地」制度,進一步強化項目立項前的用地審核,將項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項目是否符合產業用地原則,是否集約節約用地、耕地補充方案是否合理等作為土地審批依據。建立土地利用後評估機制,加強土地利用的全程式管理。

(3)努力推進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堅持開發保護並重、節約集約優先的原則,使本市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取得成效。加快消化閑置土地,健全對閑置土地的動態監管措施;清理整合各級各類園區,探索產業用地調整置換辦法,加快零星工業點集中,制定政策措施鼓勵區縣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化程度。研究完善土地市場體系,健全土地市場機制,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4)進一步挖掘全市耕地後備資源潛力,開展土地後備資源調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規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管理的基礎上,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的力度,力爭做到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和諧發展。

(5)強化基礎業務管理,加快土地信息化建設。基礎業務管理是行業管理的基石,加快開展土地資源清查,全面掌握土地資源的總量、布局和結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覆蓋土地管理全過程、各個環節的信息系統,為資源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⑻ 近年來,上海的市區面積不斷擴大,並興建了幾座衛星城,但上海市區的用地依然很緊張,為什麼

城市是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集中的地方。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回道路的增加和擴展答、居住條件的改善、綠地面積的擴大等,都需要大規模增加用地面積,而上海市區的建設用地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上海要發展成為國際性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其城市職能地位的不斷提高,對城市建設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一切都使的上海市的用地日趨緊張。興建衛星城,只能在一定時期緩解城市用地緊張狀況,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用地緊張。因城市用地數量是有限的,而城市經濟的發展卻是無止境的。

⑼ 建設用地面積、總用地面積、規劃用地面積、建築用地面積和凈用地面積之間的關系及各自范圍大小如何區別

總用地面積:整個地塊。

建設用地面積:地塊中用於建設的土地部分,不包含綠化、道路等。

規劃用地面積:政府規劃部門批準的土地面積。

凈用地面積:這個你可能說的是建築佔地面積,就是建築物實際佔地面積,就是建築物的底座的面積之和。

閱讀全文

與上海已建建設用地面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哪網股票價格 瀏覽:604
融資融券余額差值 瀏覽:340
國有資產融資是什麼 瀏覽:504
信託的基本職能 瀏覽:183
兩面針股票價格 瀏覽:354
外匯中長線技巧 瀏覽:761
川航股票 瀏覽:143
igofx外匯是是騙局 瀏覽:759
看股指期貨升貼水的指標 瀏覽:906
外盤股票指數 瀏覽:500
信託給幾個點 瀏覽:486
農村土地信託流轉 瀏覽:248
粵電力b股票 瀏覽:212
dhl股票代碼 瀏覽:127
境外外匯登記業務申請表 瀏覽:137
上海承恆貴金屬吧 瀏覽:334
哈羅出行股票價格 瀏覽:977
孫傑外匯交易中心 瀏覽:509
錢夾理財逾期 瀏覽:179
2019基金持有家數最多的股票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