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每股收益是什麼意思求詳細
就是上市公司總的凈利潤,結合它的總股本,平均到每股收益是多少。1般上市公司還會設置1個分紅比例,結合這個最後得到的就是每股股票分紅。
Ⅱ 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有什麼區別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業應當按照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從而計算出的每股收益。如果企業有合並財務報表,企業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為基礎計算和列報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
計算公式
普通股每股利潤=(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
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收益公式∪基本每股收益 = 凈利潤/總股本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稀釋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計算公式解釋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關鍵是要確定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和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在計算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時,應當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優先股。如果不存在優先股,那麼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如果存在優先股,在優先股是非累積優先股的情況下,應從公司當期凈利潤中扣除當期已支付或宣告的優先股股利;在優先股是累積優先股的情況下,公司凈利潤中應扣除至本期止應支付的股利。在我國,公司暫不存在優先股,所以公司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Ⅲ 股票的每股收益和股價有什麼關系
一般講,每股收益越高,股票價格越高。例如兩市百元股中的貴州茅台、神州泰岳等均是每股收益很高的股票。但兩者之間絕不是一一對應關系。
Ⅳ 股票中,什麼是每股收益,什麼是毛利潤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版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權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什麼是毛利潤?毛利潤也叫毛利,是指銷售收入減去生產成本(或進貨成本)後的差額,尚沒有加上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等,沒有扣除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等。
Ⅳ 股市中的"每股收益"是什麼意思。
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
每股收益,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它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分析每股價值的一個基礎性指標,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是公司某一時期凈收益與股份數的比率。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Ⅵ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和每股攤薄收益有什麼區別
攤薄每股收益是指凈利潤扣除了非經常損益後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經常損益指那些一次內性的資產轉容讓或者股權轉讓帶來的非經營性利潤
「攤薄」,打個簡單形象的比喻,就像你用碾棒來碾餃子皮一樣,其實這塊面團就那麼大,但是看上去,皮越來越大,豈不知面團越來越薄了。攤薄用在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中也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上市公司股份增多了,對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等都會起到攤薄的作用。因為,公司的凈利潤或者凈資產等不會突然增加。
舉個例子說明,如果某公司去年年報實現凈利潤1億元,凈資產3億元,但公司通過送轉股等方式,總股本從1億股擴大到1.5億股,那公司的每股收益就從1元降為0.67元(1億元/1.5億股),每股凈資產也從3元減為2元。如果公司的股價為30元,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因此出現了大幅上升,市盈率從30倍升為45倍,市凈率從10倍漲為15倍,公司的估值也上去了。
Ⅶ 股票裡面的每股收益對散戶有什麼意義嗎
如果想長期投資某隻股票,每股收益越高越好,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後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股利。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凈收益與普通股份總數的比值,根據股數取值的不同,有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全面攤薄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取年度末的普通股份總數,理由是新發行的股份一般是溢價發行的,新老股東共同分享公司發行新股前的收益。加權平均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股份數用按月對總股數加權計算的數據,理由是由於公司投入的資本和資產不同,收益產生的基礎也不同。
Ⅷ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和每股攤薄收益有什麼區別麻煩告訴我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簡單點說,比如某個公司有權證、可轉債、即將執行的股權激勵,那麼就意味著股份有潛在的增加可能,那麼為了准確評估每股收益,就必須用稀釋每股收益了 而攤薄每股收益是指凈利潤扣除了非經常損益後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經常性損益指那些一次性的資產轉讓或者股權轉讓帶來的非經營性利潤。
Ⅸ 普通股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有什麼區別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獲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則公司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強;每股股利越小,則公司股本獲利能力就越弱。但須注意,上市公司每股股利發放多少,除了受上市公司獲利能力大小影響以外,還取決於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如果公司為了增強公司發展的後勁而增加公司的公積金,則當前的每股股利必然會減少;反之,則當前的每股股利會增加。
每股收益是公司每一普通股所能獲得的稅後凈利潤,但上市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往往不會全部用於分派股利。每股股利通常低於每股收益,其中一部分作為留存利潤用於公司自我積累和發展。但有些年份,每股股利也有可能高於每股收益。比如在有些年份,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稅後利潤不足支付股利,或經營虧損無利潤可分。按照規定,為保持投資者對公司及其股票的信心,公司仍可按不超過股票面值的一定比例,用歷年積存的盈餘公積金支付股利,或在彌補虧損以後支付。這時每股收益為負值,但每股股利卻為正值。
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股利發放率,即每股股利分配額與當期的每股收益之比。藉助於該指標,投資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