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全球股市技術最好的是誰

全球股市技術最好的是誰

發布時間:2021-04-27 07:45:46

A. 美國股市是強勢有效市場嗎美國股民是不是大多不用技術分析而用基本分析

美國股市已經有近二百年歷史了,美國人炒股不只是看K線圖,還有其他看圖方法。

美國股市歷史: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約定以後每天都在此進行股票等證券的交易。1817年,這一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於是參加者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管理處。1863年,它正式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美國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與好友瓊斯(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並緊靠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數(DJIA)。1889年,道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布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當日指數為40.94。1929年,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數DJUA指數誕生。1992年,道瓊斯綜合平均數(DJCA)誕生。近年來,道瓊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價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價指數中,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當今美國最重要股價指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股價指數。因此,它既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以下簡稱「道指」),而且將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道瓊斯指數的「生日」。
道指屬於成份股指數,它的樣本數歷史上曾有過三次變化:1896年首次計算時設定樣本股為12隻;1916年設定樣本股為20隻;1928年最終將樣本股固定為30隻。直到今天,道指樣本股仍為30隻。目前的30個樣本主要取自紐約證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場。

為了適應科技進步與股市發展的需要,道指30隻成份股已不再局限於傳統定義的工業股,如今的道指取樣已經覆蓋了整個美國股市中最優秀的藍籌股,並包含了金融服務、科技、零售、娛樂以及生活消費品等多種行業。作為樣本,它們是各個行業的龍頭或代表,這些樣本股擁有最廣泛的個體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2005年底,道指30個成份股合計市值佔全美股市總市值的比例高達23.8%。

100多年來,道指以其獨到的計算方法為專利,以一流的藍籌股為樣本,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從不間斷的計算保證了道指百年來的一貫性與可比性。這正是道指「長生不老」的秘訣之所在。近百年來道指走過的「路」,不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時代氣息,同時,它更具歷史價值地記錄下了美國股市的百年歷程,可供後人研究與思考。

美國道斯瓊指數千點耗時統計

千點關口 首破千點關口時間 累計耗時 千點間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個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個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個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個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個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個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個月

一、30年代大蕭條「吃掉」道指33年的「積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從40.94點艱難起步。經過30多年的風風雨雨,道指緩慢「成長」。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歷史最高點位381點。其間,美國股市經歷了美國海外軍事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柯立芝繁榮三大「利好」階段,這一時期也是美國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轉折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美國股市一路順風,從40點到接近400點,道指走了33年時間。

否極泰來、樂極生悲。正當美國人民沉浸在繁榮與幸福之中不難自拔時,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危機正在悄悄逼近美國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國東部時間星期一,上午開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當日收於260點,日跌幅達12.82%。這便是美國人聞風喪膽的「黑色星期一」。以此為導火索拉開了30年代世界性大蕭條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盤再大跌11.73%,收於230點。隨後,道指伴隨1929——1933年的大蕭條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點收盤。

從40點出發,33年漲至400點附近,接著只用兩年半的時間便狂跌至「原點」。後人也稱之為「大股災」。大股災、大蕭條,讓富有的美國人幾乎在一夜之間淪為了「窮光蛋」。如今想來,依稀如夢。

二、重鑄基石:40年後道指首破1000點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美國人從「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來,重新審視必要的法制與宏觀調控。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蕭條永世難忘的「痛」讓美國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金融業實行最嚴厲的管制,包括加強金融立法、分業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險等舉措。這樣做的好處:對高風險的金融業,尤其是對證券市場嚴加管制,有利於抑制金融投機,抑制金融泡沫,有利於整固金融秩序,從而有效控制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羅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從中「漁利」,使美國成為真正的、絕對的世界霸主,而且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同步增強。從50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完全走出了「大蕭條」的陰影,進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一段「黃金時期」。

隨著美國經濟的一路走好,作為經濟晴雨表的道指也一並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點大關。從道指生日算起,從40點到500點,道指整整走了60年。這60年應該算是道指苦難的60年,其經歷坎坷曲折,它從生到死,再到重生。這一曲折的過程也教會了美國人如何看待投機、如何對自己的投機行為負責。當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將美國股市引入了嚴厲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黃金十年」將美國經濟帶上了一個新的高潮。這一高潮終結的標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點。這是道指的第一個「千點」,若從大蕭條的43點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來跨越它的首個「千點」關口;若從道指誕生時算起,它則花了76年的時間來攻克這1000點大關。由此可見,這一千點的基石的確是夠扎實的。

然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經過了長達20多年的快速增長,經濟泡沫及通貨膨脹已積聚到相當程度。到了該停下來喘息的時候了,於是,從70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滯脹」時期。高通貨膨脹伴隨高失業,經濟滯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國利率水平高達15%以上。為此,剛上千點不久的道指又面臨著巨大的大跌考驗。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點上方,幾乎吃掉1956年以來的戰果。好在自大蕭條以來,美國股市一直處在嚴加管制的狀態,泡沫與風險才能較快的順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點之上。但由於美國經濟並未真正好轉,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點的下方,從1977——1982年的5年間,道指一直800點之上、1000點之下作窄幅整理。從1972——1982年的10年間,除1974年與1975年之交有過短暫的下落外,其他時間均保持在800點以上運行,這應該再次證明了美國股市在嚴厲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個「黑色星期一」考驗道指:有驚無險

1982年,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的陰影,國民經濟景氣指數開始上升。當年底,道指再次穩穩地站上1000點關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點。從1000點跨越至1500點,道指花了13年的時間。隨後一路繼續飆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點大關。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道指當天狂跌508點,日跌幅達22.61%,道指從前日收市的2246.74點跌至1738.74點收盤。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來的第二高。美國爆發的這一「股災」,也引發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當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點。

這一次股災的有驚無險,應該主要歸功於三大因素:

一是美國經濟的快速恢復與增長,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

二是美國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時間始終在1000點以下「築底」,牢牢夯實的基石,是美國股市大廈後來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點後,僅有兩次回探的記錄;1500點更是一次性通過,沒有出現過任何反復;2000點也僅在1987年和1988年有過兩次短暫的反復。這是美國股市「成熟」的標志,同時,也是美國股市低風險的表現。

三是美國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來自全球一流的企業)實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須具備一流的投資價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國股市的中流砥柱,它們優良的投資價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與投機風險。

80年代末,道指繼續保持了向上的趨勢。應該說,道指與美國股市的一同成長並不斷長大,這除了歸因於成功的市場監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資價值,讓投資者與股市共享國民經濟的繁榮與成長。

四、持續增長的「新經濟」將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網路時代+知識經濟」的驅動,美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長達100多個月的持續增長,這是歷史上罕見的一個「長周期」經濟增長。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節節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慣性繼續發力、不斷通關。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點;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點;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點;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點;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點;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點;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點;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點大關。

2000年1月14日,道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11723點。

截止2001年「911」發生前,道指從3000點一路上漲至10000點之上,其間的各個「千點」整數關口,均為一次性通過,幾乎沒有出現反復。這正如我們搭蓋房子,如果基石不穩、不牢,房子就蓋不高、蓋不穩,弄不好會「推倒重來」,弄不好會搞出一個「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實扎穩,則大廈搭蓋起來就越快,而且樓房也會越有質量。

盡管美國股市隨經濟持續了100多個的月的上漲,泡沫也似乎感覺出來,但它的上漲已有些過份。於是,正常的技術回調隨之開始。道指連續下穿11000點和10000點關口,並且於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點。正當美國股市技術性回調至關鍵點位時,讓美國人最不信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911」不僅讓美國人意外,更讓世界為之震驚。全球股市也為之恐慌。

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美國股市從「技術回調」轉換為「恐慌下跌」。「911」後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點,並直逼8000點關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點。

2001年底,隨著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發動的戰爭取得徹底的勝利,股市人氣開始重新聚集,道指於2002年3月19日再上萬點,達10635點。但由於美國經濟開始出現明顯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經濟下滑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導致道指從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間曾三次下穿8000點。但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點,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點。2006年5月9日,收於11640點,離歷史最高點位11723點僅一步之遙。

這就是美國股市,一個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長是200多年的經歷,它的成長絕不是「急來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隨它一步步長大,顯而易見,道指能從40點「長大」成今天的10000點之上,它絕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長,不能急功見利,應一步一個腳印,做實它,就是對後人負責。

B. 金融界炒股大賽去年前十名是誰

尹 靚

尹靚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冠軍(參賽用戶名為:meina)他憑借對股市波動的敏感反應以及過人的操作技巧和以不變應萬變的操作原則奪得了第二屆杏花村汾酒杯民間高手大賽的冠軍,這絕不是偶然,下面是他的炒股操作心得,與大家分享:

當今股市可以說是智者生存的戰場,對於他們,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都是以安全的贏利做為他們的法則,所以,炒股大賽冠軍尹靚認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從股市投資中獲利就要多多學習,堅持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即不盲目跟從也不固執己見。嚴控風險,穩健增值,風險控制永遠是第一位的。下面是尹靚先生自己總結出的幾點操作建議:

1. 牛市握股,要傻一點,熊市快進快出,要精一點,機構都成變色龍了,都在做波段操作,因此我們要學會防守,無論長線、中線、短線,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止損點。

2. 全球股市都很低迷,中國股市也不能獨善其身,控制不了市場就要適應市場。技術面我主張重趨勢,要順勢而為,基本面我贊同「重實質」,尋找那些業績能夠持續增長的企業。其實做股票也要先抓大再看小,能夠率先找出即將上漲的板塊,而後在板塊當中選擇自己熟悉的股票,用自己擅長的分析點、技術點來進行操作,獲勝的概率也就比較高。

3. 股市十八般武器,分不出哪種技術最好,哪種分析最准,關鍵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招制敵之術。務必牢記股票的漲跌最重要的是供需關系,供需的平衡直接決定股票的走勢!

廖 南 萍

廖南萍小姐是本屆炒股大賽的亞軍(參賽用戶名為:ffxlove316),對這個秀氣的南方小姑娘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有些感到訝異,但當看到她自己的股票操作方法時,就明白她是如何做到的了:

個人股市生存法則:

操作手法:長時間持幣,短時間持股。

操作理念:追逐利益是目的,風險控制擺第一。

炒股方法:通過大盤來判斷風險與收益的比例,計算出自己的當天博弈的倉位→尋找熱點事件,進行跟蹤,等待時機→觀察盤口,果斷介入盤口形態好的,出擊迅速→次日出貨,賺錢不貪不戀,止損也要堅決。

賽後感想:為何我能在此輪比賽中進入前三甲,不是由於我微弱的炒股經歷,也不是高超的水平。主要是因為:

第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大學畢業後幾乎是全身心的投入,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但付出絕不僅僅是用虧錢來買經驗,多了解一下個股的基本面,技術面,還有市場的趨勢變化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完全依靠什麼「神奇」指標

第二、 良好的心態很重要。人都不是神仙,看錯了就錯了,止損就行,千萬別硬扛著。高超的技術可以使你的帳戶賺錢,但心態幫你把錢真正放在口袋裡。我看見很多選手賺錢很牛的,但是某一次錯誤就導致了出局,這很好的說明了一個問題,賺錢容易,守錢難。

第三、 炒股的策略很關鍵。要打仗,怎麼能沒有戰略和戰術?而炒股的策略就是最重要的戰略和戰術。我認為借鑒成功人士的策略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我就經常認真觀察各大炒股比賽冠軍的操作手法。我堅持了兩年,我就很快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策略。具體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在谷歌和網路上用「策略」,「大師」等關鍵詞來搜索就行了,多看,多想,多實踐,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第四、 要有良好的炒股紀律。炒股最忌亂,思維,手法,心態,全都不能亂,要按紀律辦事,說一不二。從各大基金,私募,游資的操作手法來看,沒有哪一個沒有自己的紀律。這些我們都可以從網上獲得信息。再看看自己,是否有自己的紀律。
楊 崗

楊崗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季軍(參賽用戶名為:2008yxc),還是學生的他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的情況下,讓他在股市如魚得水的呢,下面就為您揭開謎底:

於2007年5月入市,頻繁交易股票與權證,10月接觸商品期貨,相繼踏入外匯市場。這期間除了給自己做盤外,也為幾個大客戶資金分析操盤,經歷過認沽權證的幾起幾落,也遭受過期貨與外匯的爆倉,曾選對過幾只大黑馬股票,也預測對過2007年10月的大盤見頂以及後來的主要趨勢等。總之,有賠錢的痛楚與失敗的教訓,也有賺錢時的喜悅與成功的體驗,更有大量交易後對盤面以及高低點的敏感!

對我而言,從2007年10月中旬第一次預測股市要大跌了,我發覺自己有能力將財經與金融市場整體狀況的思考融合於對股市走勢的具體判斷中,我的著眼點在於宏觀把握,但為了從股市打短線盈利,也深入到一些微觀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動用了自己學習和涉獵過的所有知識,當然還有對這個市場的經驗和感悟等。

譚 耀 灼

譚耀灼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第四名(參賽用戶名為:咬金咬銀),同樣作為80後的投資者,入市時間不是很長,卻有著不平凡的入市經歷:

第一次接觸股票是在06年4月報名參加了廣發證券在廣州大學城舉辦的模擬股票大賽,之前對股票知識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其會漲跌,並不理解其中緣由。之後開始慢慢地吸收到股票知識,主要是從股票的基本面分析學起。06年9月正式去開了戶,第一隻入市的股票是國電電力(600795行情,愛股,主力動向)。最成功的一筆交易是07年1月買入了西水股份(600291行情,愛股,主力動向),6月份拋出,賺了130%左右的利潤。最失敗的一次交易竟然是敗在基金上,07年6月底時買入封閉式基金—基金金泰(500001行情,愛基,資訊),3日後割肉走,虧了20%左右。當時只是用零用錢去玩,沒有贏多少錢,不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楊 耀 塵

楊耀塵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五名(參賽用戶名為:楊次郎),沉浮股海10餘年,是什麼讓他對股市如此痴迷,讓我們看看他在笑容中伴著淚水,在淚水中伴著笑容的入市經歷吧:

1997年3月懷揣著3萬元錢進入股市,剛入市時是見別人買什麼我就買什麼,並且買後就放著不動,認為股票和郵票一樣它總是會增值的,到了1998年8月才認識到這種想法是錯的,後來就想到買後漲了就賣,不漲就不賣,就這樣又做了3年,到了2001年底,總的還是虧了很多.這時我才覺得要想在這個市場里生存下來是不容易的,像我這樣的股民既沒有消息來源又沒有到上市公司搞調研的能力,必須要有技術才能在這個市場生存下來.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才靜下心來鑽研K線均線技術,力求從中找到適合我自己的方法,在隨後的幾年時間里,我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終於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使我能在這個市場里生存下來,還能做到牛熊皆有盈利.

王 國 強

王國強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六名(參賽用戶名為:天堂投資),現在自稱職業股民的王先生,有著怎樣不一般的入市經歷呢:

1994年開始業余投資股市,成績一般,由於很少買高價股所以經歷熊市也虧損不大。

2004年開始做過2年多生意,雖然以失敗告終,不過由於對社會有了新的理解,對股市的理解明顯上升了一個高度,開始喜歡上股市了。

2007年開始,准備做職業股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與股市相關,個人感覺要想戰勝市場,必然要看透它的本質,中國股市絕對具有中國特色,由於有了新的認識,所以本輪熊市還有所獲利。
陳 冠 舟

陳冠舟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七名(參賽用戶名為:生命是個過程),這位有著濃濃書卷氣看似教書先生的,並且榮獲兩屆十強選手稱號的陳先生已經是有10年股齡了,在這十年中他積累了豐富的操作經驗,而且他還是一位非常善於總結經驗的人:

98年入市,經歷了99年的「5.19」行情,也親身經歷了2002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行情,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至今依然拼搏在股海。

參加了兩屆「中國股民間高手」大賽,均獲得「十強」稱號,對於第二屆大賽,我認為整體水平高於首屆,無論從市場環境還是選手收益,都可以佐證。在股市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決賽階段前兩名選手贏利均在兩位數以上,對於高手的操作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我本人對於本屆大賽的得失也做了深刻的反思:

第一、 在股技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使自己的投資技巧和方法變得更加系統。

第二、 在對自己的性格上,改掉了本來已有的毛病,變得更加嚴謹,自我完善。

第三、 在與股友交流的過程中,做到了授之以漁的目的,並與之結下深厚友誼。

第四、 在比賽的過程中,也結識了很多高手朋友,知道世界很大,自己是滄海一粟。

第五、 在決賽階段,面對批評和指責,沒能控制好情緒,導致決賽階段失利。

期待第三屆自己能夠把握得更好。

袁 振 彬

袁振彬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九名(參賽用戶名為:走過愛過),也是擁有十餘年的炒股經驗,其中的甜酸苦辣已是嘗遍,現在讓我們看看袁先生的入市經歷,興許能從中找到自己相似的經歷:

1995年入市,97年前後炒股很簡單,你買好了,天天漲停。可我每月都會從跌停板買到廣東海鷗,瞬間它又漲停,而且連漲一周。這樣的規律可能只有中國股市初期才有吧。後來老牌基金退市了,我也更多的關注股票了。那時候股票還很少,基本上深發展和四川長虹(600839行情,愛股,主力動向)最牛,是超級領頭羊,基本上老股民不用說也都知道。

2001年中國的牛市開始走漫長的下坡路,從那時候起,股市的日子真的是每況愈下,我的股票也在劫難逃,賠了很多錢。一直到2002年,基本上我的年收益算起來都是賠錢的,這樣不得不選擇放棄。在這期間,我沒有勇氣再關注中國股市。

歷史總是那樣讓人不可思議,在高歌猛進途中,中國股市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牛市升空,天天暴漲,而且很少回頭,我耐不住寂寞,終於在大盤飛速上漲到1700點時候,重新殺回股市。這期間,大概閉眼也能買股票,就不多說了。我是急脾氣的人,從買股票開始,就沒有做中線,一直是超短。

08年3月參加股民大賽到結束,我的心情特殊的平靜,我已不在乎比賽的結果,而只是享受著比賽的過程,真的是很刺激、很緊張。通過比賽,可以更多的鍛煉自己,使你變得更成熟、更理智。同時比賽也提供了交友的平台,讓大家一起來分享比賽盛宴。我和諸多參加比賽的選手都聊過,他們都在期待著第三屆的大賽,都在為此而做准備,估計第三屆參賽的人會更多,我也真誠的祝願主辦方會越辦越好!

C. 全世界有幾個股票市場,哪個最完善,來個排名

美國紐來約股票市場自 芝加哥股票市場 日本東京股票市場 英國倫敦股票市場 法國法蘭克福股票市場 德國股票市場 瑞士蘇黎士股票市場 中國香港股票市場 ...... 德
國的具體城市我給忘了,對不住.另外,某些具體排名不一定正確.

D. 世界上做投資最厲害的人

巴菲特,最新的世界首富,但他是投資厲害,但不投機。
索羅斯也可以,投機很厲害,當年的東南亞危機就是他造成的

股神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經歷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喬治·索羅斯 (George Soros)

出生年月:1930年
籍貫:匈牙利布達佩斯
量子基金 職位:主席
畢業院校:倫敦經濟學院

喬治·索羅斯1930年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7年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1956年去美國,在美國通過他建立和管理的國際投資資金積累了大量財產。
1979年索羅斯在紐約建立了他的第一個基金會,開放社會基金。1984年他在匈牙利建立了第一個東歐基金會,又於1987年建立了蘇聯索羅斯基金會。現在他為基金會網路提供資金,這個網路在31個國家中運作,遍及中歐和東歐,前蘇聯和中部歐亞大陸,以及南非、海地、瓜地馬拉和美國。這些基金會致力於建設和維持開放社會的基礎結構和公共設施。索羅斯也建立了其它較重要的機構,如中部歐洲大學和國際科學基金會。
索羅斯曾獲得社會研究新學院、牛津大學、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1994年,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對墨西哥比索發起攻擊。墨西哥在1994年之前的經濟良性增長,是建立在過分依賴中短期外資貸款的基礎之上的。為控制國內的通貨膨脹,比索匯率被高估並與美元掛鉤浮動。由量子基金發起的對比索的攻擊,使墨西哥外匯儲備在短時間內告磬,不得不放棄與美元的掛鉤,實行自由浮動,從而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國內股市的崩潰,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機中則收入不菲。
1995年波倫亞大學(義大利)將最高榮譽——Laurea Honoris Causa授予索羅斯先生,以表彰他為促進世界各地的開放社會所做的努力。 索羅斯成為國際金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是由於他憑借量子基金在90年代中所發動的幾次大規模貨幣狙擊戰。量子基金以其強大的財力和兇狠的作風,自90年代以來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興風作浪,常常對基礎薄弱的貨幣發起攻擊並屢屢得手。
1997年下半年,東南亞發生金融危機。與1994年的墨西哥一樣,許多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和韓國等長期依賴中短期外資貸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匯率偏高並大多維持與美元或一攬子貨幣的固定或聯系匯率,這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獵機會。量子基金扮演了狙擊者的角色,從大量賣空泰銖開始,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迫使除了港幣之外的所有東南亞主要貨幣在短期內急劇貶值,東南亞各國貨幣體系和股市的崩潰,以及由此引發的大批外資撤逃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給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E. 全世界最成熟的股市是哪個國家的它與我國的A股有什麼區別呢越詳細越好 ,當然了,您不會白忙活的,呵

最成熟的美國股市 你一定閱讀完哦 我都不累你可別辜負我的心血哦 看完你會學到很多
祝炒股順利!

美國股市領軍西方股市 間接影響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從2009年底開始,以超過24萬億元的總市值超越日本,成為列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場。按照最新修訂的2009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34.0507億元,中國經濟證券化率達到了71.28%。

在中國股市規模快速提升之際,一種將中國股市與美國股市進行比較參照的思考方式也在流行。比如,每天開盤前,無論機構還是散戶,都會關注一下隔夜美股的情況;一遇到美國股市大漲或者大跌,中國股市大多會在開盤時「應和」一下。當然,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國股市為代表的發達股市也往往拿中國股市說事。

不過,我們整體上認為,中國股市仍是一個「發展中的股市」,市場化改革仍然有較大的差距,也是一個有自己優勢和特點的股市,是一個「活力不斷迸發的股市」。拿我們與美國股市作對比,在很多時候並不適宜。我們既不可能跟著美國股市亦步亦趨,現階段也不可能引領美國股市。

中美股市成熟度不同 發展階段不同

美國股市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市場化運行機制和監管體系相當成熟。股票市場是美式資本市場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與債券市場、期貨市場、期權市場和共同基金市場共同構成其資本市場體系。各個市場相互協調,資本融通的效率高,資源有效配置的水平高,投資者可以有多種有效的避險渠道。

在美國股市,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政府通常充當「守夜人」的角色。如1996年美國股市持續高漲,除了格林斯潘說了一句「美國股市已出現非理性繁榮」之外,政府層面沒有採取任何刺破泡沫的貨幣政策措施,也沒有採用財政政策對股市施以重拳。直到4年後,股市泡沫自然破滅。

中國股市雖然是參照美國股市建立,監管體系以及監管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學習借鑒美國股市的做法和通例,但總體上,中國股市有其自身的特點,有些特點還比較突出。到今年12月,中國股市將滿20周歲,但其仍然屬於發展中的市場,還不是一個發達的市場。

「新興加轉軌」,是2001年時管理層對中國股市階段性判斷的概括性提法。多年來,中國證監會按照這一基本判斷,立足於這一階段性特徵,制定、實施各項改革舉措,堅持不懈地走符合我國市場實際的改革發展道路。

在我國股市早期,是政策催生了市場,政策催動著中國股市的成長。中國股市僅僅用20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走過的歷程,與政策的扶持和政策的運用是分不開的。未來發展中國股市,依然需要政策扶持。在政策運用空間很大這一點上,中美股市差異較大。

美國股市領軍西方股市 但對中國股市的影響較為間接

由於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實體,其股市規模或市值也是首屈一指,一舉一動自然對其他國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例如,在連續上漲十幾年後,美國主要股指在2000年第一季度相繼產生了階段性高點,英、法、德、意、加、日等國的股市也在此前後紛紛見頂回落。經過兩年多的調整,美國三大股指在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這9個月里震盪築底,極端低點還同時出現在2002年10月,而英、法、德、意、加、日等國的股市緊隨其後,相繼在2003年3月前後呈現最低點。

再如,隨著美聯儲史無前例的連續17次加息,美股完成底部形態後又形成了一波持續4年多的上漲行情。全球股市大多也出現了持續上揚的喜人局面。

2007年5月後,美國股市再次出現見頂跡象,10月產生了行情的極端高點。歐洲主要股指尚未創出歷史高點紀錄,便隨著次貸危機的蔓延陷入了大幅回落態勢中。雖說這次見頂的時間差距很大(加拿大2008年6月創新高),但全球主要股指隨後的運行軌跡卻如出一轍。也就是說,它們都深幅下調並在2009年3月擊穿了上次的最低點,見底後都出現了一波強勁的反彈;而且在今年4月「不約而同」地因歐洲債務危機又一次回落。

由此可見,美股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全球特別是西方成熟市場的運行格局,這既充分體現在大勢轉折上,也時常表現在中期趨勢上。

不過,美股對中國股市的引領作用無論上拉還是下撤都相對有限;甚至可以說,中國滬深兩市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按照自己的步調運行的。譬如,美股在網路神話破滅後陷入調整,可直到2001年6月上海股市再創歷史新高之前,滬深股市的上行步伐卻沒有停止;在美股升勢已成的2005年上半年前,中國股市卻一直埋頭於艱苦的築底之旅。此後的上揚雖與美股方向一直,但步子卻大得多,大盤的漲幅也是令美股望塵莫及。而在去年3月前美股不斷尋底中甚至暴跌時,中國股市更是「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股市走勢吸納了全球性因素 但不足以引領美股和全球

作為兩個經濟大國的經濟晴雨表,中美股市聯系越發緊密,互有影響,A股在經濟敏感度等方面已有超越美國的趨勢,但並不像某些境外媒體、國際投行渲染的那樣,中國股市的影響足以震動全球。

特別是股權分置改革之後,由於市場化改革更加深入,市場力量得到進一步釋放,中國股市的估值能力更強了。同時,中國股市對於全球化因素的反應能力也更強了,有時甚至過於敏感。

我們可以發現,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中國股市在轉折時間點上較之美股乃至全球股市總是領先一步。如2007年10月中旬,上證綜指形成極端高點6124.04點,美國三大股指直到月底才陸續出現;2008年10月底,上證綜指見底1664.93點,美股卻在4個多月後即2009年3月才觸及極端低點;去年8月初和12月初,滬深大盤相繼出現了大級別的反彈高點,而美國主要股指則在今年4月26日才出現較明顯的遇阻回落跡象。從這一點看,中國股市在市場運行方向的選擇方面的確走在了美國的前面。

就美國股市來說,雖然在過去的15個月里尤其是今年5月份十分動盪,但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卻更多地體現在開盤時間段,對於股指的整體運行方向影響有限。對於美股來說,日漲跌幅度超過1%通常足以稱得上是大波動了,3%或以上就堪稱暴漲暴跌了。自2009年3月6日見底至今,最具市場代表性的標普500指數日漲跌幅逾3%的情形就有17次之多,其中大漲10次,大跌7次。

統計可發現,在美股17次狂飆或重挫之後,上證綜指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同方向的開盤,但隨即重新回到自己原有的運行軌道上。

正如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所說,各國股市的表現主要還是基於國內因素的影響,同時各國市場又根據國際化程度不同,相互之間存在影響。

實事求是地說,雖然中國股市規模已經不小,但相對於中國經濟總量而言,還有較大的市值增長空間;雖然無論從上市公司參與國際市場還是從投資者對於國際性因素的吸納來看,國際化程度也還不夠高。說中國股市足以「引領美國股市乃至全球股市」,是誇大之詞。

對於中國股市來說,現在的主要任務也不應該是去影響和引導世界,而是先實現自身的強身壯體,以積極的姿態應對外界沖擊,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F. 當今股市技術分析最好的是誰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花榮、陳浩都是行家!

G. 出股票書的人,排名前十位的是誰

如果真的有心進入交易這一行,有志於成為職業操盤手,以交易為生,立志於成為頂尖的投機專家,那麼請讀一下下面的書,有一些還需要反復精讀,吃透。當然,如果僅僅只是業余愛好,可以有選擇的讀,如果僅僅是炒股娛樂,消遣時間,就不必耗費精神,讀什麼書了。希望你首先分清楚自己的真實意圖,明白自己的終極目標,這樣才不至於迷失自己。希望我的話對你有幫助。

第一部分、關於道氏理論
1、股市晴雨表 (美) 漢 密爾頓
2、道氏理論--市場分析的基石 陳東

第二部分、K線技術
1、日本蠟燭圖技術 (美) 史蒂夫。尼森
2、股票K線戰法 (美) 史蒂夫。尼森
3、蠟燭圖方法:從入門到精通 (美)斯蒂芬 W.比加洛
4、主控戰略K線 (台灣)李進財 謝佳穎 阿民

第三部分、關於波浪理論
1、波浪原理 (美)艾略特
2、艾略特名著集(含自然的法則) (美)小羅伯特.R.普萊切特
3、艾略特波浪理論--市場行為的關鍵 (美)小羅伯特.R.普萊切特
4、艾略特波浪原理三十講 侯本慧、郭小洲
5、費波納茨奇異數字的應用和買賣交易策略 羅伯特。費雪

第四部分、關於江恩理論
1、華爾街四十五年 (美)江恩
2、江恩理論——金融走勢分析 (香港)黃柏中
3、江恩投資實戰技法 侯本慧、郭小洲
4、江恩角度線與時間之窗 侯本慧、郭小洲
5、江恩投資幾何學原理 候本慧

第五部分、關於混沌和分形
1、證券混沌操作法 (美)比爾。廉姆斯
2、證券交易新空間--面向21世紀的混沌獲利方法 (美)比爾。廉姆斯
3、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 (美)埃德加。E。彼得斯
4、分形市場分析--將混沌理論應用到投資與經濟理論上 (美)埃德加•E•彼得斯

第六部分、交易心理
1、直覺交易商 (美)羅伯特。庫佩爾
2、冷靜自信的交易策略 (美)理查。邁克爾
3、重塑證券交易心理--把握市場脈搏的方法和技術 (美) Brett N. Steenbarger
4、投資心理規則:錘煉贏者心態 (美) 羅伯特.庫佩爾;霍華德.阿貝爾
5、投資心理學 (美) 傑克.伯恩斯坦
6、金融心理學--掌握市場波動的真諦(修訂版) (挪威)拉斯.特維斯

第七部分、關於技術方法
1、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美 ) 約翰.墨吉
2、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美)約翰•墨菲
3、期貨交易技術分析 (美) 施威格
4、股價型態總覽 (美)David L. Bradford,Allan R. Cohen
5、專業投機原理 (美) 維克多•斯波朗迪
6、股票大作手操盤術 (美)傑西•利物默
7、操作生涯不是夢 (美)Alexander elder
8、期貨交易策略(克羅談投資策略) (美)斯坦利.克羅
9、你也可以成為股票操作高手 (日)立花義正
10、短線交易秘訣 (美)拉瑞。威謙姆斯
11、多空操作秘笈 (美)史丹•溫斯坦
12、技術分析精論 (美)馬丁。J。普林格
13、多空交易日誌 (台灣)邱逸凱
14、股票技術分析新思維--來自大師的交易模式 (美) 瑞克•本塞諾
15、交易的藝術--左右腦並用的投資法 (美)麥馬斯特
16、穩操勝算 (加拿大) William R. Gallacher
17、股票操作學 (台灣)張齡松

第八部分、關於系統方法
1、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美)范。K。撒普
2、高級技術分析 (美)Bruce Babcock
3、技術交易系統新概念 (美)威爾德著
4、系統交易方法 波濤
5、證券期貨投資計算機化技術分析原理 波濤
6、證券投資理論與證券投資戰略適用性分析 波濤

第九部分、關於理念
1、炒股的智慧 陳江挺
2、金融怪傑 (華爾街操盤高手) (美) 施威格
3、新金融怪傑 (華爾街點金人) (美) 施威格
4、美國期貨專家經驗談 (美)威可夫
5、操盤建議--全球頂尖交易員的成功實踐和心路歷程 (英)阿爾佩西.帕特爾
6、投機智慧 (香港) 許沂光
7、亞當理論 (美)韋爾德
8、攻守四大戰技 (美)Bruce Babcock
9、期貨決勝108篇 (香港)劉夢熊

第十部分、關於人物傳記
1、股票作手回憶錄 (美) 愛德溫。李費佛
2、交易冠軍 (美)馬丁。舒華茲
3、投機生涯 (美)維克多。尼德霍夫

第十一部分、關於智慧韜略
1、孫子兵法
2、戰爭論
3、五輪書

第十二部分、其他
1、與天為敵 (美)彼得。伯恩斯坦
2、戰勝華爾街 (美)彼得。林奇
3、歐奈爾制勝法則--如何在股市中賺錢 (美)歐奈爾
4、漫步華爾街 (美)伯頓•麥基爾

除此之外,盡可能讀一讀佛學、易學、道學,哲學,這些對你的交易會有幫助。

三個忠告:一、不要試圖尋找不可能的捷徑,世上沒有便宜的事,只有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方法…無論做何事。二、不要對明知不是好事的事過分好奇,有可能你會因此而喪命。三、不要在沖動時做任何決定,否則這個決定就有可能成為你一輩子的遺憾。
自媒體,網路「泰澤小謝」即可,謝謝你的支持!

H. 全世界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是

蘋果公司,截止到2015年10月30日蘋果公司的市值為7008.48億美元。
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閱讀全文

與全球股市技術最好的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級基金a在哪買 瀏覽:989
理財手賬排版 瀏覽:961
股指期貨合約價值怎麼算 瀏覽:511
股票害死人 瀏覽:201
期貨資管業 瀏覽:576
期貨參考盤 瀏覽:122
理財產品演講稿 瀏覽:764
葉適理財 瀏覽:434
2019年5月2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350
貴金屬原油平台排行 瀏覽:843
股票支付方式 瀏覽:522
融資公眾 瀏覽:26
京東貸款買車比4s店貴 瀏覽:689
綜合管廊融資 瀏覽:498
b股有哪些股票 瀏覽:698
上海世貴貴金屬有限公司 瀏覽:349
德寬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311
落地房抵押貸款 瀏覽:76
2016年韓幣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856
天齊鋰業股票吧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