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中形與數的關系

股市中形與數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0-12-17 04:22:19

A. 關於股票與數學的關系和股票中的函數問題

老大,學理的吧。金融屬於文科回答難度比較大啊。

B. 股市與數學的關系

研究世界各國股市漲幅與房地產漲幅的數學關系式,也發現兩者之間呈現平方關系。

C. 股市走勢與國家整體經濟形式之間有什麼關系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讓我想起一句話,一百多年前,查爾斯·H·道的道氏理論對股市有個十分經典的歸納:「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一直到今天,幾乎從來沒有人會從根本上去否認這句話;在其他國家或許這個歸納是適合的,但在中國,二者之間雖然也有一定關聯性,卻並不那麼明顯。

我們以美國為例,從長期看,美國股市幾十年來的快速成長,離不開美國經濟的支持。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自1960年到2006年增長了近26倍,從5000多億美元(名義GDP)增長到13萬億多美元(見下圖1),同期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也上漲了26倍多,從1960年代初的400至500點,上漲到2006年的14000多點(見下圖2)。其間盡管幾經波折,但是,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支撐了美國股市頑強的成長之路,而美國股市的迅猛發展,也為宏觀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

1960年-2006年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走勢


觀察美國股市的發展之路可以發現,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正是美國股市不斷增長的基礎所在,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又是股市強勁增長的堅實基礎,二者之間血肉相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股市和經濟在5年前、10年前甚至更久的時候里,股市和經濟基本上是完全背離的,幾乎沒有關聯性,原因是中國股市總市值和中國經濟總量不成正比,所以關聯性小。

中國股市嚴格來講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規模小、質量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盤子小的個股更容易被資金大戶所控制。在其他相對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漲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在我國一波行情能在數天之內走完全部歷程,時間快得連人們使用技術分析的工夫都沒有,股價波動也沒有什麼規律。也就是說只有當股市達到一定的規模後,也只有當股市的變化與當時經濟發展狀況相聯系的時候,股市才能起到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從股市與經濟增長率之間關系來分析:

近10多年間,我國GDP的實際增長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從1993年開始,連續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達低谷。但在這7年中,我國股票市場以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數來算,有5年上漲。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長率連續4年下降,降幅達30%以上,股票市場卻連續4年上漲,漲幅達到110%。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間,GDP的增長率連續提高,股票市場卻連跌了4年。由此看來,股市對經濟的反應並不那麼機械地對等。

從股市與公司利潤之間關系來分析:

從兩方面來看:

1、是上證指數與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從1994年平均17.77%的凈資產收益率開始,到1998年9.17%,我國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連續4年下降,降幅高達48.4%。而這4年的股票市場有兩個為強勢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兩個為顯著上漲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數4年間上升了78.76%。

2、是指數與利潤增長率,為更准確地反應客觀狀況,扣除新股貢獻後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潤增長率。從1994年以來,上市公司可比利潤增長率有5年為負,分別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5年中有兩個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兩個強勢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這一結果依然叫人氣餒,號稱經濟晴雨表的股市竟然連公司利潤增減都無法提前反應。

由此可見,經濟好,只是股市上漲的一個積極因素,如果有更多更大的負面因素,經濟很好,股市有可能持續熊市。以中國股市為例,2003年,全球股市的熊市結束的一年,全球經濟也開始回升,中國在這一年開始,經濟自大概1995年前後第一次GDP增速重新達到了10%,並且一直持續了5年。但中國股市2003年只反彈了10%,2004和2005年繼續下跌創新低。什麼原因?因為2001年中國股市積累的泡沫太大,雖然經濟增長減少了泡沫,但阻止不了泡沫的破滅。

當然,也並不是說股市和中國經濟之間一點關系也沒有,起碼也反映了三點:

1、股市從總量趨勢上反映宏觀經濟。

宏觀經濟總量的長期趨升推動股價指數的長期趨升。這種反映同樣也不是機械的,即宏觀經濟總量的上升並不一定會推動股市上漲,股市只是圍繞宏觀經濟總量在上下波動而已。這種波動也不是無規則的:每當股價指數到達一個高點,股市就會由升轉跌,到達一個低點,就會由跌轉升。而促使這一轉折的因素很多,有時是公司利潤的增減,有時是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有時是利率變動等。

2、股市從平均數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

統計1995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利潤的年平均增長率,得出一個數據:12.41%。然後我們以1995年的上證指數年平均數661點為起點,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個年份的上證指數的理論值,最後再將實際的指數與之比較,顯示兩種趨勢高度重合,只是當市場樂觀時,指數就在它的理論值上方運行,當市場悲觀時,指數就在它理論值的下方運行。

3、股市與利率的關系比股市與宏觀經濟的關系更為密切。

特別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間,以1年、3年、5年3種基準利率平均數計算的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從12.36%下降到2.61%,這可以完全解釋這7年的牛市歷程。2001年,由於股市估值已大幅度透支了利率下降效應,大盤開始調整。2002-2003年,伴隨利率小幅下降,股市進入相對平穩階段。2004-2005年,利率重續升勢,股市又跌一波。2006年,雖然平均基準利率由3.03提高到3.21,但其間上市公司的可比利潤出現53.61%的巨大升幅,推動股市大幅上漲。2007年,雖然平均基準利率提高到4.31,但上市公司可比利潤達到63.88%,推動股市以更大的幅度攀升。

最後總結一下,未來股市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比如二三十年內,和經濟可能是基本對應的,不過大多數投資人不可能像投資房產一樣中長期持有股票,而對於一兩年的股市行情,資金因素是股市漲跌的關系。因為最近10多年,社會主流的投資渠道是買房;最近一兩年,信託業的興起又導致較多的股市資金流向10%左右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而股市的話,中國的股票消費者雖然普遍比較「小白」,但畢竟不是傻,決策層長期把股市消費者當成了「備用小金庫」,一旦有了更好的投資渠道,股市就會越來越被拋棄。

D. 數學與股票的k線圖的關系

數學用股票中的地方多了,均線是幾天平均價,換手率公式等,網上一搜,要多少就有多少。

E. 股市中的價量關系

你好,常見的價量關系分為五種。他們體現著不同的買賣時機:

一、價平量增

價平量增多出現於盤整後期。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下跌後處於低價位區時。成交量開始持續放出,股價卻沒有同步上揚,這種走勢可能預示著有新的資金在打壓建倉。一旦股價在成交雖的有效配合下同步向上,則表明反彈快要來臨。

二、價升量增

價升量增多出現在上升行情初期。經過一輪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盤整後。市場中逐漸出現諸多利好因家。這些利好因家增強了市場預期向好的心理。這時候股價上升,換手逐漸活躍。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同步上升。投資人的持股成本也在增加。股價的上升得到了有力支撐,為股價的進一步上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量增是價升的必要條件。經過長期跌勢或盤效。成交雲的放大與股價的上升。是投資者吸納籌碼的大好時機。

三、價升量縮多出現在上升行悄的末期。在持續的上升行情中,適度的量縮價漲表明主力控盤程度較高,大量流通籌碼被主力鎖定。但畢竟盆縮價漲所顯示的是一種量價背離的趨勢,因此,在隨後的上升過程中如果出現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況。可能競味著主力在高位出貨。

四、價跌量增

價跌量增多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初期。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價經過一段較大的上漲後。主力派發籌碼已近尾聲。投資者紛紛拋出股票。致使股價開始下跌。這種高位價跌量增現象是賣出的信號。

五、價跌量縮

價跌旦縮現象一般可能出現在下跌行悄或上升行倩的中期。下跌乎1清中的價跌量縮量能夠消磨多頭的愈志。股價還將維持下跌。此刻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F. 股票中總量與總額的關系


股票中總量就是買進與賣出量的和。
股票總金額 = 股票總市值 + 資金版總額 ,即總共權成交多少金額。
股票總市值 = 按照當前價格計算的股票價值,即股價×總股本。就是當前的股價(上一次收盤價或,上一筆成交價)*發行的所有股份數(包括流通的,未流通的)所有該公司股票。股票總金額可以看出該股票的實力。股票總金額越大,該股票的變化就越小。反之股票總金額較小該股在股市中的變大就會很明顯。當然特殊的除外。股民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公司的資料中查閱到股票的總金額。這樣有利於股民較好的了解股票情況。進行合理的購買。
簡單的公式就是股票總金額 = 股票總市值 + 資金總額 ,即總共成交多少金額。

G. 股票中成交價和數量的關系

股票中成交價和數量的關系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被做的精巧華麗方便。由於這種取火方法簡

H. 每手股數和股價關系

雙向收費指買時收一次,賣時也收一次。

費用包括(單邊):
印花稅0.1%,專
傭金自由浮動,但不能超屬過0.3%, (深市最底收取5元,滬市最底收取10元)
過戶費1000股1元(深交所不收)
證管費0.02%(有的券商把這筆費用合到傭金里,有的單收)
另外券商可酌情收取報單費,每筆最高10元(一般都不收)
另外,權證傭金視同購買封閉式基金,不收印花稅!!

1。你買入的是上海股票,傭金(手續費)按0.3%收,你以120元買入100股共用資金12000元,傭金為36,印花稅1.39元,過戶稅0.3元(滬市為每1手0.1元不足1元按1元收取)
所以你買入時在你成交時就會扣您12000+36+1.39+1元=12037.39元

I. 炒股與數學那部分知識有關聯!

如果你學的很好,炒股其實就是一個數學游戲,非常簡單。但是用起來很難。
為什麼版這么說呢,因為大權部分數據都需要估算。
更多的東西是時間的考驗。10年對於數學來說就是一個數字,對你來說可能你一輩子炒股都沒那麼多時間。
現金流貼現與凈現值
債券估值模型
其實股票是一種特殊的債券形式,參照證券投資分析
當然,如果你是高手的話,你會發現,書中很多錯誤,你完全可以發展出自己的心理論

證券中的風險和收益最優化涉及數學中的均值方差模型

J. 股市中的大盤指數是怎麼來的,各個股與它有什麼直接關系啊

股票抄的價位是由當時的成交價格所決定襲的.那麼大盤的指數是所有股票在那一時刻的成交價格的總和.
你說的關系
A.大盤是由個股組成的.
你說的為什麼大盤會影響個股,我可以這樣講
首先大盤的漲跌是所有個股的股價漲跌疊加而成的.
漲跌的情況有兩種,首先請允許我打個比方,把大盤股(你可以看成高價股)看成大象.其他的股票看成小蟲.漲跌視為一架蹺蹺板.
1.當大象站在漲的一端時,那麼小蟲一般是不可能翹起大象的(一般出現這么鮮明的對比).
2.但是大象只是偏離了蹺蹺板的中心點時,那麼剩下的螞蟻是可以翹起這頭大象的.
3.當兩者涇渭分明的站在蹺蹺板的兩邊時,那麼大象是有限的.大象也是會被翹起來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蟻多咬死象吧.
這是3種極端的情況,更何況大部分時候大象和螞蟻同時存在兩邊的.
那麼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B大多數時間,大盤股左右了大盤的走勢.
而大盤是所有股的集合,並且持有者的大部分是莊家.那麼按照股民的從眾心理,以及跟著大盤(也就是莊家)的進行操作的心理.那麼就直接影響到同樣是大象和螞蟻關系的散戶的操作.從而影響到其他個股的漲跌.

閱讀全文

與股市中形與數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