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價值鏈分為哪幾個部分,價值鏈分析的著眼點
價值鏈可以分為基本增值活動和輔助性增值活動兩大部分。
企業的基本增值活動,即一般意義上的「生產經營環節」,如材料供應、成品開發、生產運行、成品儲運、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這些活動都與商品實體的加工流轉直接相關。
企業的輔助性增值活動,包括組織建設、人事管理、技術開發和采購管理。這里的技術和采購都是廣義的,既可以包括生產性技術,也包括非生產性的開發管理,例如,決策技術、信息技術、計劃技術;采購管理既包括生產原材料,也包括其他資源投入的管理,例如,聘請有關咨詢公司為企業進行廣告策劃、市場預測、法律咨詢、信息系統設計和長期戰略計劃等。
擴展資料
價值鏈的各環節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一個環節經營管理的好壞可以影響到其他環節的成本和效益。比方說,如果多花一點成本采購高質量的原材料,生產過程中就可以減少工序,少出次品,縮短加工時間。
雖然價值鏈的每一環節都與其他環節相關,但是一個環節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其他環節的價值活動,則與其在價值鏈條上的位置有很大的關系。根據產品實體在價值鏈各環節的流轉程序,企業的價值活動可以被分為「上游環節」和「下游環節」兩大類。
在企業的基本價值活動中,材料供應、產品開發、生產運行可以被稱為「上游環節」;成品儲運、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可以被稱為「下游環節」。上游環節經濟活動的中心是產品,與產品的技術特性緊密相關;下游環節的中心是顧客,成敗優劣主要取決於顧客特點。
不管是生產性還是服務性行業,企業的基本活動都可以用上價值鏈來表示,但是不同的行業價值的具體構成並不完全相同,同一環節在各行業中的重要性也不同。
例如,在農產品行業,由於產品本身相對簡單,競爭主要表現為價格競爭,一般較少需要廣告營銷,對售後服務的要求也不是特別強烈,與之相應,價值鏈的下游環節對企業經營的整體效應的影響相對次要;而在許多工業機械行業以及其他技術性要求較高的行業,售後服務往往是競爭成敗的關鍵。
② 價值鏈分析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價值鏈分析的基礎是價值,其重點是價值活動分析。
2.價值活動可分為兩種活動: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
3.價值鏈列示了總價值。
4.價值鏈的整體性。
5.價值鏈的異質性。
③ 簡述何為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分析從企業內部條件出發,把企業經營活動的價值創造、成本構成同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相結合,經與競爭對手的經營活動相比較,發現企業顯在和潛在的優勢及劣勢
④ 企業的價值鏈分析包括什麼內容
企業價值鏈分析的主要內容
(1)把整個價值鏈分解為與戰略相關的作業、成本、收入和資產,並把它們分配到「有價值的作業」中;
(2)確定引起價值變動的各項作業,並根據這些作業,分析形成作業成本及其差異的原因;
(3)分析整個價值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的關系,確定核心企業與顧客和供應商之間作業的相關性;
(4)利用分析結果,重新組合或改進價值鏈,以更好地控製成本動因,產生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使價值鏈中各節點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
⑤ 價值鏈分析的步驟
價值鏈分析方法是企業為一系列的輸入、轉換與輸出的活動序列集合,每個活動都有可能相對於最終產品產生增值行為,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地位。企業通過信息技術和關鍵業務流程的優化是實現企業戰略的關鍵。企業通過在價值鏈過程中靈活應用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的使能作用、杠桿作用和乘數效應,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價值鏈分析,需要身為企業靈魂人物的企業主、CEO及高管團隊具備相當水平的組織領導與管理能力。
1來源編輯
價值鏈分析法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來的,是一種尋求確定企業競爭優勢的工具。企業有許多資源、能力和競爭優勢,如果把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又無法識別這些競爭優勢,這就必須把企業活動進行分解,通過考慮這些單個的活動本身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來確定企業的競爭優勢。
2特點編輯
價值鏈分析方法
價值鏈分析方法
1.價值鏈分析的基礎是價值,其重點是價值活動分析。各種價值活動構成價值鏈。價值是買方願意為企業提供給他們的產品所支付的價格。也是代表著顧客需求滿足的實現。價值活動是企業所從事的物質上和技術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項活動。它們是企業製造對買方有價值的產品的基石。
2.價值活動可分為兩種活動: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基本活動是涉及產品的物質創造及其銷售、轉移給買方和售後服務的各種活動。輔助活動是輔助基本活動並通過提供外購投入、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公司范圍的職能以相互支持。
3.價值鏈列示了總價值。價值鏈除包括價值活動外,還包括利潤,利潤是總價值與從事各種價值活動的總成本之差。
4.價值鏈的整體性。企業的價值鏈體現在更廣泛的價值系統中。供應商擁有創造和交付企業價值鏈所使用的外購輸入的價值鏈(上游價值),許多產品通過渠道價值鏈(渠道價值)到達買方手中,企業產品最終成為買方價值鏈的一部分,這些價值鏈都在影響企業的價值鏈。因此,獲取並保持競爭優勢不僅要理解企業自身的價值鏈,而且也要理解企業價值鏈所處的價值系統。
5.價值鏈的異質性。不同的產業具有不同的價值鏈。在同一產業,不同的企業的價值鏈也不同,這反映了他們各自的歷史、戰略以及實施戰略的途徑等方面的不同,同時也代表著企業競爭優勢的一種潛在來源。
⑥ 價值鏈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價值鏈分析
價值鏈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將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終用戶之間的價值鏈分解成與戰略相關的活動,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質和差異產生的原因,是確定競爭對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競爭策略的基礎。可以從內部、縱向和橫向三個角度展開分析。
1.內部價值鏈分析.
這是企業進行價值鏈分析的起點。企業內部可分解為許多單元價值鏈,商品在企業內部價值鏈上的轉移完成了價值的逐步積累與轉移。每個單元鏈上都要消耗成本並產生價值,而且它們有著廣泛的聯系,如生產作業和內部後勤的聯系、質量控制與售後服務的聯系、基本生產與維修活動的聯系等。深入分析這些聯系可減少那些不增加價值的作業,並通過協調和最優化兩種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也為縱向和橫向價值鏈分析奠定基礎。
2.縱向價值鏈分析
它反映了企業與供應商、銷售商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這為企業增強其競爭優勢提供了機會。企業通過分析上游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特點及其與本企業價值鏈的其他連接點,往往可以十分顯著地影響自身成本,甚至使企業與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這些相關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例如,施樂公司通過向供應商提供其生產進度表,使供應商能將生產所需的元器件及時運過來,同時降低了雙方的庫存成本。在對各類聯系進行了分析的基礎上,企業可求出各作業活動的成本、收入及資產報酬率等,從而看出哪一活動較具競爭力、哪一活動價值較低,由此再決定往其上游或下游並購的策略或將自身價值鏈中一些價值較低的作業活動出售或實行外包,逐步調整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及其范圍,從而實現價值鏈的重構,從根本上改變成本地位,提高企業競爭力。四川峨鐵的重組便是個典型的例子。川投集團整體兼並峨鐵廠、嘉陽電廠和嘉陽煤礦,重組後占峨鐵生產成本60%的電價將大幅降低,每年可節約成本幾千萬元。通過調整,峨鐵的產量可以上一個台階,實現規模經濟,又可降低單位固定成本。而對嘉陽電廠和嘉陽煤礦而言,則有了一個穩定的銷售市場,其銷售費用亦大幅降低。同時川投集團還並購了長鋼股份,為峨鐵打開了銷路。這一重組並購搞活了三家劣勢國有企業。
如果從更廣闊的視野進行縱向價值鏈分析,就是產業結構的分析,這對企業進入某一市場時如何選擇人口及佔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現有市場中外包、並購、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極其重大的指導作用。
3.橫向價值鏈分析
這是企業確定競爭對手成本的基本工具,也是公司進行戰略定位的基礎。
比如通過對企業自身各經營環節的成本測算,不同成本額的公司可採用不同的競爭方式,面對成本較高但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可採用低成本策略,揚長避短,爭取成本優勢,使得規模小、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小公司在主幹公司的壓力下能夠求得生存與發展;而相對於成本較低的競爭對手,可運用差異性戰略,注重提高質量,以優質服務吸引顧客,而非盲目地進行價格戰,使自身在面臨價格低廉的小公司挑戰時,仍能立於不敗之地,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
⑦ 簡述價值鏈分析的基本內容
由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後勤、發貨後勤、售後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
不同的企業參與的價值活動中,並不是每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才真正創造價值,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企業要保持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的優勢。
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優勢既可以來源於價值活動所涉及的市場范圍的調整,也可來源於企業間協調或合用價值鏈所帶來的最優化效益。